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图画的阅读是最适合蒙学时期儿童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当今绘本的流行,也证明了这一点。珍视每篇课文中编者量身定做的插图并合理加以运用,既是对编者的尊重,也是给学生创设与课文贴切情境的媒介,它在带给学生视觉享受、心灵愉悦的同时,还能助儿童想象,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感悟能力,享受语文阅读的美妙体验。
一、在插图欣赏中感悟文字之美
文本中的插图,本意是用来装饰、美化,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兴趣的。但运用于课文里的插图,功能显然不止这些,它们经过编者的精心选择,成了课文意境的诠释和注解,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形象地将其比作“麦克风”,尽心尽力地放大文本的声音。如果说透过文字可以揣摩到编者选文的价值意图,那么,我们与课文的插图对话,则是循着编者的思维,捕捉文字的意蕴和意境之美。刚入学的儿童,对于语言文字还不是那么敏感,有时对文字所描述的对象还不能认识周全。如二年级课文《秋游》中有这么一段话:“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捉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对于“蚂蚱”“亮开嗓子”“奔跑追逐”这些词,学生并不能一下子读出其形其状,也不明白作者这样的描写顺序出于什么考虑。这时候,我们给他们亮出课文插图,让他们先依次对号入座,图文结合认识蚂蚱这一动物,理解“亮”不仅有“明亮”的意思,还有“打开”的意思,知道“追逐”就是追着跑。那么,我们再次带着他们阅读这段文字时,眼前自然就有了生动的画面了。如果我们再做一次尝试,把课文的这段表达中的“打滚儿、逮蚂蚱、亮开嗓子、奔跑追逐”任意打乱,让孩子根据插图自由说话,然后进行比较,或许,学生对课文的叙述顺序会有一个了解,能初步懂得按一定顺序介绍的方法。
二、在图文对照中让文字具体可感
文字是抽象的,而我们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尚是直观感性的,通过图文对照,从文字到插图,再从插图回归文字,可以让抽象的意境变得具体可感,词语句子的意蕴也会丰满很多。如在理解《母亲的恩情》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学生对于把母爱比作阳光,孩子比作小草都不甚理解,这时我们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想象阳光下小草暖融融、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的样子,体会孩子也和春天的小草离不开像阳光一样,离不开暖暖的母爱。具体的景,带动心中的情,学生想象着阳光的温暖,对母爱自然有了移情,在理解诗句的意蕴之后,也多了一份感恩之情。
再如在学习《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泼水节的热闹场面、泼水的方式离我们这里孩子的生活很是遥远,他们基本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这时候,插图就帮了他们大忙,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让孩子对照插图复述课文,想象情景,在创造性的复述中,他们理解了文字,感受了情境,心中也多了一份积累。
新课标指出: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充分关注编者为课文精心选配的插图,在图文对照中读懂画面,悟得语言,这样互为补充,互相诠释,相辅相成,方能相得益彰。
三、在观察插图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借助课文插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协助他们将文字及其内涵理解得准确生动形象,还有助于他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提升。随着电子媒体的不断普及,当前的读图时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互联网上多彩纷呈、图文并茂的新闻、消息、知识介绍,都需要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领悟力。因此,带着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也是语文实践活动,借助插图打开他们想象的翅膀,将眼前不动的瞬间画面转化为活动的场景,由此生动地叙述自己的说见所想所感,可以让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能力比翼齐飞,齐头并进。
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中的“我”先后想变成“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想法,又有怎样的快乐呢?我们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播发夏天的音乐:雷声、雨声、青蛙声、知了声……把孩子带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体会雨滴把绿叶当作摇篮睡在上面的舒服感受、感悟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玩耍、嬉戏的快乐、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嬉戏的自由等等。这样的凭借插图展开想象、体验,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兴味盎然,在角色假想中获得极大满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由遐想:此时此刻,你想变成什么,去得到怎样的快乐呢?有了前面的充分观察、感悟、体验,学生的话匣子自然会大大敞开,在美丽的想象中获得心灵上极大的放松和愉悦,其写话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课文中类似这课能唤起学生想象和联想的插图很多,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细心去捕捉蕴藏其中的语用因子,学生定能从课文文字的平台上起跳,在模仿和迁移中练习表达,提升想象能力和写作水平。
总之,教材中的插图是编者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一份阅读大礼,我们应当珍视这份资源,充分发挥其诠释、补充功能,在带着孩子仔细观察,在图文结合中真切理解、生动感悟、放飞想象,在文字与插图的共同阅读中感悟母语对应生活、美化生活的无穷魅力!
一、在插图欣赏中感悟文字之美
文本中的插图,本意是用来装饰、美化,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兴趣的。但运用于课文里的插图,功能显然不止这些,它们经过编者的精心选择,成了课文意境的诠释和注解,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形象地将其比作“麦克风”,尽心尽力地放大文本的声音。如果说透过文字可以揣摩到编者选文的价值意图,那么,我们与课文的插图对话,则是循着编者的思维,捕捉文字的意蕴和意境之美。刚入学的儿童,对于语言文字还不是那么敏感,有时对文字所描述的对象还不能认识周全。如二年级课文《秋游》中有这么一段话:“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捉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对于“蚂蚱”“亮开嗓子”“奔跑追逐”这些词,学生并不能一下子读出其形其状,也不明白作者这样的描写顺序出于什么考虑。这时候,我们给他们亮出课文插图,让他们先依次对号入座,图文结合认识蚂蚱这一动物,理解“亮”不仅有“明亮”的意思,还有“打开”的意思,知道“追逐”就是追着跑。那么,我们再次带着他们阅读这段文字时,眼前自然就有了生动的画面了。如果我们再做一次尝试,把课文的这段表达中的“打滚儿、逮蚂蚱、亮开嗓子、奔跑追逐”任意打乱,让孩子根据插图自由说话,然后进行比较,或许,学生对课文的叙述顺序会有一个了解,能初步懂得按一定顺序介绍的方法。
二、在图文对照中让文字具体可感
文字是抽象的,而我们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尚是直观感性的,通过图文对照,从文字到插图,再从插图回归文字,可以让抽象的意境变得具体可感,词语句子的意蕴也会丰满很多。如在理解《母亲的恩情》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学生对于把母爱比作阳光,孩子比作小草都不甚理解,这时我们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想象阳光下小草暖融融、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的样子,体会孩子也和春天的小草离不开像阳光一样,离不开暖暖的母爱。具体的景,带动心中的情,学生想象着阳光的温暖,对母爱自然有了移情,在理解诗句的意蕴之后,也多了一份感恩之情。
再如在学习《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泼水节的热闹场面、泼水的方式离我们这里孩子的生活很是遥远,他们基本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这时候,插图就帮了他们大忙,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让孩子对照插图复述课文,想象情景,在创造性的复述中,他们理解了文字,感受了情境,心中也多了一份积累。
新课标指出: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充分关注编者为课文精心选配的插图,在图文对照中读懂画面,悟得语言,这样互为补充,互相诠释,相辅相成,方能相得益彰。
三、在观察插图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借助课文插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协助他们将文字及其内涵理解得准确生动形象,还有助于他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提升。随着电子媒体的不断普及,当前的读图时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互联网上多彩纷呈、图文并茂的新闻、消息、知识介绍,都需要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领悟力。因此,带着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也是语文实践活动,借助插图打开他们想象的翅膀,将眼前不动的瞬间画面转化为活动的场景,由此生动地叙述自己的说见所想所感,可以让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能力比翼齐飞,齐头并进。
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中的“我”先后想变成“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想法,又有怎样的快乐呢?我们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播发夏天的音乐:雷声、雨声、青蛙声、知了声……把孩子带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体会雨滴把绿叶当作摇篮睡在上面的舒服感受、感悟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玩耍、嬉戏的快乐、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嬉戏的自由等等。这样的凭借插图展开想象、体验,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兴味盎然,在角色假想中获得极大满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由遐想:此时此刻,你想变成什么,去得到怎样的快乐呢?有了前面的充分观察、感悟、体验,学生的话匣子自然会大大敞开,在美丽的想象中获得心灵上极大的放松和愉悦,其写话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课文中类似这课能唤起学生想象和联想的插图很多,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细心去捕捉蕴藏其中的语用因子,学生定能从课文文字的平台上起跳,在模仿和迁移中练习表达,提升想象能力和写作水平。
总之,教材中的插图是编者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一份阅读大礼,我们应当珍视这份资源,充分发挥其诠释、补充功能,在带着孩子仔细观察,在图文结合中真切理解、生动感悟、放飞想象,在文字与插图的共同阅读中感悟母语对应生活、美化生活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