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225-03
凡经历过高三备考洗礼的高三语文教师都知道,我们要完成的高考的任务,必须经过三个环节。一是课堂上的备考环节;二是考场上完成试卷的解答;三是评卷场评卷。这三个环节,虽彼此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在备考中,我们关注得最多的是课堂教学,如何提升课堂复习的有效性,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都竭尽全力。而考场上学生完成高考试卷,这一环节,我们无法参与,能做的顶多也是事前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并在考场外祈祷一切顺利。但有经验的高三教师,则会对评卷场这第三个环节,非常重视并加以研究。而亲身经历了多次高考评卷,我也深深觉得,把握评卷场评卷的规律,对推动我们的备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极为有用的。
广东新高考后,我连续三年经历了评卷场的洗礼,的确是有一些切身的感受的。而那些从评卷场上获得的种种资料与心得,也的确成为了我每一届新高三备考时有益的指引。今天,我就结合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卷的感受,谈谈我们的作文备考。
1排除干扰,切实提升审题能力
不少改卷的教师都说,今年的作文题是“一个绝妙的错误”。我认为,老师们并不是对今年的题目提出质疑,而是对今年作文题目的导语有不同的看法。
今年标题作文“与你为邻”的导语如下: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高三任教的教师们,绝大多数都在备考中指导学生们怎样对待题目中的导语:最保险的写作方向就是依着导语的提示作用来审题,构思文章(虽然脱离导语写作也是行的,但我们说最保险的作法是这样的)。但今年的学生如果是听话的,遵循导语的提示来写作就有麻烦了。
按照导语的提示,三句话分别强调了:
1.1 为邻的两者是谁,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1.2 对“你”进行解释性提示,“你”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1.3 强调“邻”不可回避及有所选择。
如果学生按照上面的三点提示,就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非常难下笔。有学生看到第1点“你我相互依存”,就想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跟我相互依存的,于是抛弃“邻”的概念,写“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邻”,导致偏题。有学生看到第2点“邻可实可虚”,便觉得写实实在在的“邻”太肤浅,于是想到“邻”可以是无形的虚物,因而写“与感情为邻”、“诚信与我为邻”、“坚强与我为邻”、“与自我为邻”,忽略了这些虚的品质与精神是与“我”密不可分、不存在邻的关系的。因为,严格来说,“无形”的“你”不能指精神层面的东西,因为与这些优秀的品质为邻,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不打算拥有它们?也导致偏题。
也许就是因为这“导语”的原故,在改卷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与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邻”、“与精神(诚信、坚强、勇气)为邻”的文章。而按照评卷场的要求,这些文章均在二类文以下。学生们中了“导语”的埋伏,有点冤啊!
那究竟該如何处理这三句导语呢?改卷专家组的意见如下:
“1.导语只是作文的提示,不是作文的要求。”(换言之,不用写双向依存关系。“相互依存”这句话可以作废。)
“2.可以根据导语的提示作文,也可以离开导语作文。”(换言之,整个导语都可以作废。)
“3.可以仅就导语中的一点提示作文,也可以就导语中的全部提示作文。不要只看考生写了导语很多方面就判面面俱到;也不要只看考生写了导语的一点就判内容残缺。”(换言之,导语你爱写多少写多少。)
“4.可以认同导语,也可以反驳导语。反驳要符合主流看法。”(换言之,你可以跟导语唱反调。)
在我们平时的作文备考训练中,老师们一般强调一定要关注导语的限制,这是审题的重要依据,能从导语中得到讯息好过自己胡乱发挥。但今年作文专家对导语的界定却明显不符合我们平常的备考要求,这无疑让人疑惑以后的备考究竟该如何指导学生。而2009年高考的作文题目中的导语,就能很好地与我们备考的实际相结合。
2009年高考的“常识”的导语。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但我们不能肯定,每年的高考题目都能与我们的备考实际有很高的吻合度啊!
因此,针对今年出现的这种情况,我们一定培养学生具备排除干扰的能力,学会抓住题目的本身要义,切实地提高对题目内涵的理解。
我们依照陈妙云教授的指导,对题目要“咬文嚼字”。指导学生咬准字,嚼好文,抓准题目中需要我们“咬”与“嚼”的文字进行思考,排除不必要的干扰。
例如,今年的“与你为邻”,我们就让学生对“与你为邻”这四个字仔细地“咬”,用心地“嚼”。
“与你为邻”,是一个无主句。谁与你为邻?没有限定,你可以自己补充;
“与你为邻”中的“你”要落实到全文当中,不能变成“与他为邻”;
“与你为邻”中的一个“邻”字,表明“与你为邻”的那个对象与“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邻”的本义指住处接近的人家和位置接近(邻近)。把一切都视为“邻”,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把父母、夫妻、感情、心灵、生活等视为邻,都是反常识的。
如果我们这样来指导学生审题,是不是能帮助学生排除干扰,以不变应万,手中抓住一把尚方宝剑,管他妖魔鬼怪从何而来,一概杀他个干干净净。
2 解放思想,全力营造写作亮点
引一句陈妙云教授在《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一文中的原话:“最近几年考过的作文题,成为了今年的约50%的考生重复的话语。如爱、善良、感恩、坚强、勇敢、责任、和谐等,是那些不敢独立思考的学生所选择的‘邻’。以往别人常写的李白、陶渊明、项羽、马云、丛飞、陈玉蓉等材料被不约而同地选用”。
陈老师的这番说,表明了考生在考场上忽视“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忽视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忽视创作性思维的呈现。把作文的备考当做是素材的积累,材料的运用的技巧,文字使用伎俩。
我们来看今年标杆卷8号文的评语: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写了三个有形的“你”,写与李白、屈原、陶渊明为邻。全文把三个有形的“你”放在了“你”的位置 ,对题目把握较准确,写单反的影响。这个考生写三个用滥的材料是在“写”而不是“套”,是在理解后提炼核心精神,是在框架内写这三个人。此文语言较有水平,较通顺。但不可否认此文未能体现考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选材、立意、认知水平低,结构、创造性思维被放弃。(16+17+5=38)
可见,如果学生的作文,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不立足于社会,不抒发出自己对社会与生活独特的见解,与众不同的思考,是很难获得认可的。
“故纸堆里寻旧货”的文风今年继续受到打压。而大量文章中出现的“暴走妈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耳熟能详”的素材时,又使我们这些改卷者在改卷的第三天就已经有了“审美疲劳”。这又不禁使我们产生了困惑。使用经典古人,不易得高分;用了大家都知道的热点时事素材,又落得个“人云亦云”,无新意的结局。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才能让他们在评卷场上获得好的分数呢?
我们来看今年标杆卷1号文的评语:
这是一篇议论文,展示和针砭了当下的种种社会现象,提出了“与你为邻”的目标,展示了考生对社会的关注,对题意理解与把握的能力。当然此文只有展示与针砭,论得显然不够,但展示的时候,态度、是非判断还是鲜明的。但语言较粗糙,文章语言属论证型风格,复句的使用不错。错别字4个,扣2分。(25+22+10-2=55)
再来看今年标杆卷2号文的评语: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我”和邻居一位清洁工在邻里之间发生的一件事。青年的“我”在“与你为邻”的问题上不够成熟,在处理与邻居关系上不够和谐;母亲在这件事上做得很好,很理解对方;也写了清洁工小王对“我”的爱与理解。“我”和“邻”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互相依存写得好,事件细节、构思得很好。但此考生在语言上,用词有很多不当的地方。发展等级打在立意深刻。(24+20+10=54)
一篇议论文,一篇记叙文,都在有不少缺点的情况下,获得了评卷场的高分。真是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抓住评语中的关键词:“展示和针砭当下的种种社会现象……态度和是非判断是鲜明的”;“(这篇记叙文)对事件的细节描写得好,构思得很好”。从这些评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评卷场上对文章的判断,与《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写作的说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必须解放思想,将写作的目光聚焦到现实生活当中来,将抒情的重点放在自身的真情实感上来。重新把文章亮点的营造,定位于“写出现实针对性”、“写出真情实感”来。
首先,写出现实针对性。高考是要向高校输送合格的人才。而新时期的大学生,不能只会读书,不能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我们应该投身于社会,关注社会,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脱离社会,只顾走自己的路的人,将来是无法适应缤纷而又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的。毕竟,国家培养大学生,最终是希望大学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对社会漠然,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毫无感受的,空有知识的人。所以,我们要让别人认为我们是一个(或者将来会是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就应该把我们的思想与社会的脉搏紧密相联,使自己积极“入世”,表现出我们良好的社会责任心与对真善美的判断。
如何写出现实针对性的文章。
(1) 关注社会,把自己的目光投入到社会当中去。
多看报纸,周刊,多看评论,多了解社会事件之下的根源。
如:广州市公交车月票优惠政策诸多批评;(政府的公益投入缺乏)
众人抨击LPG;(决策时的阶段性,无前瞻性,不听从专家意见)
两件事均可折射出人們的民主意识的提高,舆论监督的力量……
(2) 善于思考,合理运用,要表现出比别人高出一筹的思维水平。
时事材料:
2007年4月7日,洪战辉在郑州市外国语中学做完报告后,掌声还未远去,他犹豫了一下,又拿起话筒:“我这次还带来了我的新书,每本15元,我提成1.5元……”台下一片哗然。“报告讲得挺高尚,没想到原来是卖书的。”学生们议论纷纷。
前不久,全国道德模范洪战辉作客央视新闻会客厅,接受了记者李小萌的专访。洪战辉在节目中重点谈了自己成名后的烦恼。自从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后,他先后在全国各地做了近150场报告,而这些报告全部是免费的。洪战辉说他想过要收出场费,可是又不敢收。他的想法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思想火花:
* 不能用“君子固穷”的传统观念束缚新时代的模范人物。洪战辉凭自己的双手赚钱并没有 什么错,他是精神偶像和道德楷模,但不能只做个精神和道德符号,他有权像个普通人一样挣钱、生活。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洪战辉可以凭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利益,但不能打着“全国道德模范”这一金字招牌为他的赚钱行为提供便利。
* 社会应该为模范人物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舆论氛围,不能用远离普通人的标准来要求模范人物,做出“道德绑架”的行为。
(3) 选材上,可以选择自己就熟悉的来写。
比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90后的事迹
(4) 思维是关键。
拿到题目,着眼点可以与社会联系,但也一定要有合理的逻辑性,也不能为“现实性而现实性”,否则就会出现伪“现实性”,起到相反的效果。
比如,你只是罗列社会现象,罗列生活现象,而没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也只是平庸的。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就是要写“有我”的文章。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虽然中学生的生活经历不丰富,但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他们的是可以间接经历生活的。而这些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如果注意挖掘,写作的素材是十分充足的。
写“有我”的文章,掌握几个从“我”出发形成的发散思维轨迹的基本途径,快速获得独特而有效的作文思路。
如,题目与“我”的个体(个性认知);
题目与“我”的群体——朋友、同学、班级、家庭、学校、社区、城市、国家;
题目与“我”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题目与“我”的历史——过去、现在、将来;
题目与“我”的经历——学习、游戏、活动。
而回过头来看今年考场作文,其成功者莫不如是。
标杆卷2号文,写自己与邻居的交往的生活故事,理解到生活的教益。《语文月刊》(2010年第8期)中优秀范文中的,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比比皆是,大家可以借鉴。
最后,我还要废话几句。我们的作文备考,是要研究一下改卷者的心理的。一些常规的细节,我们还是要多多留意的。我举几个例子。
* 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晰。
* 考场“八股”还是要多用。(开篇点题,反复出现点题关键词,结尾再点题)
* 思想正派,不要过分标新立异。
* 不怕幼稚,只怕离题。
凡经历过高三备考洗礼的高三语文教师都知道,我们要完成的高考的任务,必须经过三个环节。一是课堂上的备考环节;二是考场上完成试卷的解答;三是评卷场评卷。这三个环节,虽彼此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在备考中,我们关注得最多的是课堂教学,如何提升课堂复习的有效性,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都竭尽全力。而考场上学生完成高考试卷,这一环节,我们无法参与,能做的顶多也是事前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并在考场外祈祷一切顺利。但有经验的高三教师,则会对评卷场这第三个环节,非常重视并加以研究。而亲身经历了多次高考评卷,我也深深觉得,把握评卷场评卷的规律,对推动我们的备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极为有用的。
广东新高考后,我连续三年经历了评卷场的洗礼,的确是有一些切身的感受的。而那些从评卷场上获得的种种资料与心得,也的确成为了我每一届新高三备考时有益的指引。今天,我就结合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卷的感受,谈谈我们的作文备考。
1排除干扰,切实提升审题能力
不少改卷的教师都说,今年的作文题是“一个绝妙的错误”。我认为,老师们并不是对今年的题目提出质疑,而是对今年作文题目的导语有不同的看法。
今年标题作文“与你为邻”的导语如下: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高三任教的教师们,绝大多数都在备考中指导学生们怎样对待题目中的导语:最保险的写作方向就是依着导语的提示作用来审题,构思文章(虽然脱离导语写作也是行的,但我们说最保险的作法是这样的)。但今年的学生如果是听话的,遵循导语的提示来写作就有麻烦了。
按照导语的提示,三句话分别强调了:
1.1 为邻的两者是谁,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1.2 对“你”进行解释性提示,“你”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1.3 强调“邻”不可回避及有所选择。
如果学生按照上面的三点提示,就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非常难下笔。有学生看到第1点“你我相互依存”,就想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跟我相互依存的,于是抛弃“邻”的概念,写“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邻”,导致偏题。有学生看到第2点“邻可实可虚”,便觉得写实实在在的“邻”太肤浅,于是想到“邻”可以是无形的虚物,因而写“与感情为邻”、“诚信与我为邻”、“坚强与我为邻”、“与自我为邻”,忽略了这些虚的品质与精神是与“我”密不可分、不存在邻的关系的。因为,严格来说,“无形”的“你”不能指精神层面的东西,因为与这些优秀的品质为邻,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不打算拥有它们?也导致偏题。
也许就是因为这“导语”的原故,在改卷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与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邻”、“与精神(诚信、坚强、勇气)为邻”的文章。而按照评卷场的要求,这些文章均在二类文以下。学生们中了“导语”的埋伏,有点冤啊!
那究竟該如何处理这三句导语呢?改卷专家组的意见如下:
“1.导语只是作文的提示,不是作文的要求。”(换言之,不用写双向依存关系。“相互依存”这句话可以作废。)
“2.可以根据导语的提示作文,也可以离开导语作文。”(换言之,整个导语都可以作废。)
“3.可以仅就导语中的一点提示作文,也可以就导语中的全部提示作文。不要只看考生写了导语很多方面就判面面俱到;也不要只看考生写了导语的一点就判内容残缺。”(换言之,导语你爱写多少写多少。)
“4.可以认同导语,也可以反驳导语。反驳要符合主流看法。”(换言之,你可以跟导语唱反调。)
在我们平时的作文备考训练中,老师们一般强调一定要关注导语的限制,这是审题的重要依据,能从导语中得到讯息好过自己胡乱发挥。但今年作文专家对导语的界定却明显不符合我们平常的备考要求,这无疑让人疑惑以后的备考究竟该如何指导学生。而2009年高考的作文题目中的导语,就能很好地与我们备考的实际相结合。
2009年高考的“常识”的导语。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但我们不能肯定,每年的高考题目都能与我们的备考实际有很高的吻合度啊!
因此,针对今年出现的这种情况,我们一定培养学生具备排除干扰的能力,学会抓住题目的本身要义,切实地提高对题目内涵的理解。
我们依照陈妙云教授的指导,对题目要“咬文嚼字”。指导学生咬准字,嚼好文,抓准题目中需要我们“咬”与“嚼”的文字进行思考,排除不必要的干扰。
例如,今年的“与你为邻”,我们就让学生对“与你为邻”这四个字仔细地“咬”,用心地“嚼”。
“与你为邻”,是一个无主句。谁与你为邻?没有限定,你可以自己补充;
“与你为邻”中的“你”要落实到全文当中,不能变成“与他为邻”;
“与你为邻”中的一个“邻”字,表明“与你为邻”的那个对象与“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邻”的本义指住处接近的人家和位置接近(邻近)。把一切都视为“邻”,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把父母、夫妻、感情、心灵、生活等视为邻,都是反常识的。
如果我们这样来指导学生审题,是不是能帮助学生排除干扰,以不变应万,手中抓住一把尚方宝剑,管他妖魔鬼怪从何而来,一概杀他个干干净净。
2 解放思想,全力营造写作亮点
引一句陈妙云教授在《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一文中的原话:“最近几年考过的作文题,成为了今年的约50%的考生重复的话语。如爱、善良、感恩、坚强、勇敢、责任、和谐等,是那些不敢独立思考的学生所选择的‘邻’。以往别人常写的李白、陶渊明、项羽、马云、丛飞、陈玉蓉等材料被不约而同地选用”。
陈老师的这番说,表明了考生在考场上忽视“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忽视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忽视创作性思维的呈现。把作文的备考当做是素材的积累,材料的运用的技巧,文字使用伎俩。
我们来看今年标杆卷8号文的评语: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写了三个有形的“你”,写与李白、屈原、陶渊明为邻。全文把三个有形的“你”放在了“你”的位置 ,对题目把握较准确,写单反的影响。这个考生写三个用滥的材料是在“写”而不是“套”,是在理解后提炼核心精神,是在框架内写这三个人。此文语言较有水平,较通顺。但不可否认此文未能体现考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选材、立意、认知水平低,结构、创造性思维被放弃。(16+17+5=38)
可见,如果学生的作文,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不立足于社会,不抒发出自己对社会与生活独特的见解,与众不同的思考,是很难获得认可的。
“故纸堆里寻旧货”的文风今年继续受到打压。而大量文章中出现的“暴走妈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耳熟能详”的素材时,又使我们这些改卷者在改卷的第三天就已经有了“审美疲劳”。这又不禁使我们产生了困惑。使用经典古人,不易得高分;用了大家都知道的热点时事素材,又落得个“人云亦云”,无新意的结局。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文,才能让他们在评卷场上获得好的分数呢?
我们来看今年标杆卷1号文的评语:
这是一篇议论文,展示和针砭了当下的种种社会现象,提出了“与你为邻”的目标,展示了考生对社会的关注,对题意理解与把握的能力。当然此文只有展示与针砭,论得显然不够,但展示的时候,态度、是非判断还是鲜明的。但语言较粗糙,文章语言属论证型风格,复句的使用不错。错别字4个,扣2分。(25+22+10-2=55)
再来看今年标杆卷2号文的评语: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我”和邻居一位清洁工在邻里之间发生的一件事。青年的“我”在“与你为邻”的问题上不够成熟,在处理与邻居关系上不够和谐;母亲在这件事上做得很好,很理解对方;也写了清洁工小王对“我”的爱与理解。“我”和“邻”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互相依存写得好,事件细节、构思得很好。但此考生在语言上,用词有很多不当的地方。发展等级打在立意深刻。(24+20+10=54)
一篇议论文,一篇记叙文,都在有不少缺点的情况下,获得了评卷场的高分。真是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抓住评语中的关键词:“展示和针砭当下的种种社会现象……态度和是非判断是鲜明的”;“(这篇记叙文)对事件的细节描写得好,构思得很好”。从这些评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评卷场上对文章的判断,与《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写作的说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必须解放思想,将写作的目光聚焦到现实生活当中来,将抒情的重点放在自身的真情实感上来。重新把文章亮点的营造,定位于“写出现实针对性”、“写出真情实感”来。
首先,写出现实针对性。高考是要向高校输送合格的人才。而新时期的大学生,不能只会读书,不能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我们应该投身于社会,关注社会,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脱离社会,只顾走自己的路的人,将来是无法适应缤纷而又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的。毕竟,国家培养大学生,最终是希望大学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对社会漠然,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毫无感受的,空有知识的人。所以,我们要让别人认为我们是一个(或者将来会是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就应该把我们的思想与社会的脉搏紧密相联,使自己积极“入世”,表现出我们良好的社会责任心与对真善美的判断。
如何写出现实针对性的文章。
(1) 关注社会,把自己的目光投入到社会当中去。
多看报纸,周刊,多看评论,多了解社会事件之下的根源。
如:广州市公交车月票优惠政策诸多批评;(政府的公益投入缺乏)
众人抨击LPG;(决策时的阶段性,无前瞻性,不听从专家意见)
两件事均可折射出人們的民主意识的提高,舆论监督的力量……
(2) 善于思考,合理运用,要表现出比别人高出一筹的思维水平。
时事材料:
2007年4月7日,洪战辉在郑州市外国语中学做完报告后,掌声还未远去,他犹豫了一下,又拿起话筒:“我这次还带来了我的新书,每本15元,我提成1.5元……”台下一片哗然。“报告讲得挺高尚,没想到原来是卖书的。”学生们议论纷纷。
前不久,全国道德模范洪战辉作客央视新闻会客厅,接受了记者李小萌的专访。洪战辉在节目中重点谈了自己成名后的烦恼。自从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后,他先后在全国各地做了近150场报告,而这些报告全部是免费的。洪战辉说他想过要收出场费,可是又不敢收。他的想法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思想火花:
* 不能用“君子固穷”的传统观念束缚新时代的模范人物。洪战辉凭自己的双手赚钱并没有 什么错,他是精神偶像和道德楷模,但不能只做个精神和道德符号,他有权像个普通人一样挣钱、生活。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洪战辉可以凭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利益,但不能打着“全国道德模范”这一金字招牌为他的赚钱行为提供便利。
* 社会应该为模范人物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舆论氛围,不能用远离普通人的标准来要求模范人物,做出“道德绑架”的行为。
(3) 选材上,可以选择自己就熟悉的来写。
比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90后的事迹
(4) 思维是关键。
拿到题目,着眼点可以与社会联系,但也一定要有合理的逻辑性,也不能为“现实性而现实性”,否则就会出现伪“现实性”,起到相反的效果。
比如,你只是罗列社会现象,罗列生活现象,而没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也只是平庸的。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就是要写“有我”的文章。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虽然中学生的生活经历不丰富,但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他们的是可以间接经历生活的。而这些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如果注意挖掘,写作的素材是十分充足的。
写“有我”的文章,掌握几个从“我”出发形成的发散思维轨迹的基本途径,快速获得独特而有效的作文思路。
如,题目与“我”的个体(个性认知);
题目与“我”的群体——朋友、同学、班级、家庭、学校、社区、城市、国家;
题目与“我”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题目与“我”的历史——过去、现在、将来;
题目与“我”的经历——学习、游戏、活动。
而回过头来看今年考场作文,其成功者莫不如是。
标杆卷2号文,写自己与邻居的交往的生活故事,理解到生活的教益。《语文月刊》(2010年第8期)中优秀范文中的,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比比皆是,大家可以借鉴。
最后,我还要废话几句。我们的作文备考,是要研究一下改卷者的心理的。一些常规的细节,我们还是要多多留意的。我举几个例子。
* 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晰。
* 考场“八股”还是要多用。(开篇点题,反复出现点题关键词,结尾再点题)
* 思想正派,不要过分标新立异。
* 不怕幼稚,只怕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