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一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n=30),一组为对照组(n=3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述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能显著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字:阶段性护理;慢性盆腔炎;护理效果
前言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以及盆腔腹膜炎[1]。慢性盆腔炎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多发人群为性生活活跃的生育期妇女。患者罹患慢性盆腔炎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2]。当前临床治疗多为药物治疗,但由于许多患者对慢性盆腔炎病情缺乏了解,并且病变位置较为特殊,因此不少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对治疗有抵触心理,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3]。为此,本研究提出对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本文主要分析阶段性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把她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最大年龄49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35.25±4.23)岁,病程1-6年,平均(3.04±0.53)年;对照组患者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35.41±4.31)岁,病程1-6年,平均(3.21±0.47)年。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其差异对本次研究结果没有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2)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慢性盆腔炎。(3)所有患者均神志清醒,无精神类疾病。
排除标准:(1)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3)哺乳期和妊娠期患者。(4)患有严重血液疾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和感染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常规护理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1)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和治疗流程,提示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2)密切监测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定期体检,记录每次体检数据。
1.2.2 阶段性护理干预
给予实验组患者阶段性护理,具体如下:
(1)前期护理:①心理疏导:患者在前期治疗过程中出于对生育等问题的担忧可能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掌握其情绪状态,采用适当的态度与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②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慢性盆腔炎病理、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方法,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对治疗的顾虑。
(2)中期护理:嘱咐并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会阴清洁力度,防止感染发生,提示患者注意观察白带情况,在医生或护理人员问诊时准确告知,以便于判定治疗效果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后期护理:此阶段患者临床症状基本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病情趋于稳定,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当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叮嘱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遵医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護理满意度评分。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总分100,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遵医行为评分满分100,分数越高,表示越遵从医嘱。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遵医行为评分对比
实验组遵医行为评分为(92.98±0.22)分;对照组遵医行为评分为(76.45±1.41)分,经过对比可知,实验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t=63.444,P=0.001<0.05)。
2.2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6.32±0.56)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9.52±1.84)分,经过对比可知,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76.321,P=0.001<0.05)。
2.3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18±3.25)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71.33±6.72)分,经过对比可知,实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14.565,P=0.001<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妇科疾病,通常由沙眼衣原体或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多发生于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高发年龄段为15-25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盆腔炎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由于慢性盆腔炎病程长、难以治愈且复发率高,因此对患者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临床治疗中患者时常产生负面情绪,进而抵触治疗,不利于其身体健康。
为确保患者能够顺利治愈,改善生活质量,需对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措施即提示患者治疗注意事项,监测患者病情,护理效果一般,需寻求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阶段性护理干预是将患者治疗过程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前期主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加深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降低对治疗的抵触;中期则是指导患者增强自我护理和观察能力,密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后期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出院时叮嘱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强调卫生问题。经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阶段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廖军,廖敏.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病人护理效果影响[J]. 家有孕宝,2021,3(14):34.
[2]邹蓓.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家有孕宝,2021,3(13):99.
[3]刘玉霞. 阶段性护理措施用于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4):333-334.
关键字:阶段性护理;慢性盆腔炎;护理效果
前言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以及盆腔腹膜炎[1]。慢性盆腔炎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多发人群为性生活活跃的生育期妇女。患者罹患慢性盆腔炎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2]。当前临床治疗多为药物治疗,但由于许多患者对慢性盆腔炎病情缺乏了解,并且病变位置较为特殊,因此不少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对治疗有抵触心理,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3]。为此,本研究提出对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本文主要分析阶段性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把她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最大年龄49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35.25±4.23)岁,病程1-6年,平均(3.04±0.53)年;对照组患者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35.41±4.31)岁,病程1-6年,平均(3.21±0.47)年。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其差异对本次研究结果没有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2)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慢性盆腔炎。(3)所有患者均神志清醒,无精神类疾病。
排除标准:(1)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3)哺乳期和妊娠期患者。(4)患有严重血液疾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和感染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常规护理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1)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和治疗流程,提示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2)密切监测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定期体检,记录每次体检数据。
1.2.2 阶段性护理干预
给予实验组患者阶段性护理,具体如下:
(1)前期护理:①心理疏导:患者在前期治疗过程中出于对生育等问题的担忧可能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掌握其情绪状态,采用适当的态度与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②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慢性盆腔炎病理、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方法,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对治疗的顾虑。
(2)中期护理:嘱咐并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会阴清洁力度,防止感染发生,提示患者注意观察白带情况,在医生或护理人员问诊时准确告知,以便于判定治疗效果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后期护理:此阶段患者临床症状基本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病情趋于稳定,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当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叮嘱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遵医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護理满意度评分。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总分100,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遵医行为评分满分100,分数越高,表示越遵从医嘱。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遵医行为评分对比
实验组遵医行为评分为(92.98±0.22)分;对照组遵医行为评分为(76.45±1.41)分,经过对比可知,实验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t=63.444,P=0.001<0.05)。
2.2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6.32±0.56)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9.52±1.84)分,经过对比可知,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76.321,P=0.001<0.05)。
2.3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18±3.25)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71.33±6.72)分,经过对比可知,实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14.565,P=0.001<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妇科疾病,通常由沙眼衣原体或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多发生于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高发年龄段为15-25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盆腔炎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由于慢性盆腔炎病程长、难以治愈且复发率高,因此对患者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临床治疗中患者时常产生负面情绪,进而抵触治疗,不利于其身体健康。
为确保患者能够顺利治愈,改善生活质量,需对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措施即提示患者治疗注意事项,监测患者病情,护理效果一般,需寻求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阶段性护理干预是将患者治疗过程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前期主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加深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降低对治疗的抵触;中期则是指导患者增强自我护理和观察能力,密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后期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出院时叮嘱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强调卫生问题。经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阶段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廖军,廖敏.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病人护理效果影响[J]. 家有孕宝,2021,3(14):34.
[2]邹蓓.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家有孕宝,2021,3(13):99.
[3]刘玉霞. 阶段性护理措施用于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4):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