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痛经系指妇女经期或经行前后的一种急性发作性小腹疼痛。痛经可分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针药配合主要用于原发性痛经。笔者临床治疗40例患者,总有效率97.5%,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针灸;中药;痛经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46—01
1 一般资料
笔者自2002年至2012年十年间共收治门诊痛经患者40例,年龄14——37岁不等,平均29岁,病程最短一年,最长15年,临床检查均无实质性病变。痛经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表现为虚实两端。实证主要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虚证多为气血虚弱、肝肾亏虚。痛经伴随月经发生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故针灸中药治疗痛经不但要重视辨证论治,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虚实、气血、阴阳变化而致的疼痛时点、性状、阴阳消长等不同而选择恰时机。
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以及舌脉特征,综合辨证施治,采用针灸中药配合的方法,疗效确切。
3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经期腹部稍感不适;有效:症状减轻,随访1年内仍有复发;无效: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
4 治疗结果
痊愈28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5 体会
痛经系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以小腹疼痛,可痛引腰骶,甚则昏厥的一种病证。早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即有“经来即腹中痛”的记载。所以,宋.《妇人大全良方》又称经行腹痛。针灸治疗痛经,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女子胞中痛,不以时休止:天枢主之”。在明清的针灸典籍中有较多载述。本证的现代病名与此相同。本证分虚实二类,急症多见于实证。现代病名与此相同。
痛经实症,多因六淫侵袭、摄生不慎,经期受寒饮冷,以致寒湿客于胞宫;或因七情伤损,肝气郁结,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不通则痛。
针药治疗实症痛经分二型:
5.1寒邪凝滞:经期小腹绞痛或冷痛,经色紫暗有块,肢冷畏寒,苔薄白,脉沉紧。
5.1.1治則:温经散寒。
5.1.2取穴:阴交、水道、三阴交。
5.1.3方义:阴交为冲、任二脉之会,针之以通调冲、任经脉,通则不痛;水道为足阳明经穴,可温胞宫而散寒邪,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祛内寒、调血室、疏下焦。
5.1.4治法:上述三穴均于得气后施温补法,留针至疼痛减轻。阴交穴,可于针后加隔姜灸。每日1~2次。
5.1.5中药方用温经汤加减。
吴茱萸15g、当归 20g、芍药 15g、川芎 20g、党参 15g、桂枝 20g 、阿胶 [15g] 、牡丹皮15g 、生姜20g 、甘草20g、半夏20g、麦冬15g。上方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100毫升日三次经前一周口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
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养血祛瘀为臣;阿胶、麦冬养阴润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半夏、生姜降逆温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配,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5.2 气滞血瘀:小腹胀痛,或拘急疼痛,拒按,经行不畅,经色暗红或紫暗有块,脉弦或沉实有力。
5.2.1 治则:活血化瘀
5.2.2 处方:关元、中极、地机、内庭。
5.2.3 方义:关元、中极均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针之以通调冲、任;地机为脾经郄穴,内庭为足阳明之荥穴,二穴合用有活血化瘀利气之功。四穴合用可使气顺血和,冲任流通,则痛自消。
5.2.4 治法:上述四穴均以28号毫针剌,进针得气后,施泻法,剌激须强。疼痛剧烈者留针时间宜长。
5.2.5 中药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小茴香15g 干姜10g 延胡索20g 没药10g 当归20 川芎6克 官桂20g 赤芍15 g蒲黄10g 五灵脂15g
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
5.3 气血两虚型
5.3.1 治则:健脾益气,补血
5.3.2 处方:关元、足三里、血海;
5.3.3 方义:关元为任脉之会,针之以通调冲、任;足三里为胃经原穴,血海为治血要穴,三穴合用有健脾益气,补血之功。可使经脉得养,荣则不同。
5.3.4 治法:用补法。但刺激宜轻。留针20~30分钟,每隔3~5分钟运针1次。针后,关元、足三里及归来可以艾卷作温和灸15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5.3.5 中药方用八珍汤加减
当归20g,川芎15g,熟地20g,白芍药20g,人参10g,白术20g,茯苓20g,甘草20g,使用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制成,有补气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综上所述,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管建红.针灸治疗痛经3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年03期
作者简介:
杜水英(1973-)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本科,学士学位,康复中医主任/副主任中医师。
【关键词】针灸;中药;痛经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46—01
1 一般资料
笔者自2002年至2012年十年间共收治门诊痛经患者40例,年龄14——37岁不等,平均29岁,病程最短一年,最长15年,临床检查均无实质性病变。痛经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表现为虚实两端。实证主要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虚证多为气血虚弱、肝肾亏虚。痛经伴随月经发生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故针灸中药治疗痛经不但要重视辨证论治,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虚实、气血、阴阳变化而致的疼痛时点、性状、阴阳消长等不同而选择恰时机。
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以及舌脉特征,综合辨证施治,采用针灸中药配合的方法,疗效确切。
3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经期腹部稍感不适;有效:症状减轻,随访1年内仍有复发;无效: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
4 治疗结果
痊愈28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5 体会
痛经系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以小腹疼痛,可痛引腰骶,甚则昏厥的一种病证。早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即有“经来即腹中痛”的记载。所以,宋.《妇人大全良方》又称经行腹痛。针灸治疗痛经,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女子胞中痛,不以时休止:天枢主之”。在明清的针灸典籍中有较多载述。本证的现代病名与此相同。本证分虚实二类,急症多见于实证。现代病名与此相同。
痛经实症,多因六淫侵袭、摄生不慎,经期受寒饮冷,以致寒湿客于胞宫;或因七情伤损,肝气郁结,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不通则痛。
针药治疗实症痛经分二型:
5.1寒邪凝滞:经期小腹绞痛或冷痛,经色紫暗有块,肢冷畏寒,苔薄白,脉沉紧。
5.1.1治則:温经散寒。
5.1.2取穴:阴交、水道、三阴交。
5.1.3方义:阴交为冲、任二脉之会,针之以通调冲、任经脉,通则不痛;水道为足阳明经穴,可温胞宫而散寒邪,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祛内寒、调血室、疏下焦。
5.1.4治法:上述三穴均于得气后施温补法,留针至疼痛减轻。阴交穴,可于针后加隔姜灸。每日1~2次。
5.1.5中药方用温经汤加减。
吴茱萸15g、当归 20g、芍药 15g、川芎 20g、党参 15g、桂枝 20g 、阿胶 [15g] 、牡丹皮15g 、生姜20g 、甘草20g、半夏20g、麦冬15g。上方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100毫升日三次经前一周口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
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养血祛瘀为臣;阿胶、麦冬养阴润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半夏、生姜降逆温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配,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5.2 气滞血瘀:小腹胀痛,或拘急疼痛,拒按,经行不畅,经色暗红或紫暗有块,脉弦或沉实有力。
5.2.1 治则:活血化瘀
5.2.2 处方:关元、中极、地机、内庭。
5.2.3 方义:关元、中极均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针之以通调冲、任;地机为脾经郄穴,内庭为足阳明之荥穴,二穴合用有活血化瘀利气之功。四穴合用可使气顺血和,冲任流通,则痛自消。
5.2.4 治法:上述四穴均以28号毫针剌,进针得气后,施泻法,剌激须强。疼痛剧烈者留针时间宜长。
5.2.5 中药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小茴香15g 干姜10g 延胡索20g 没药10g 当归20 川芎6克 官桂20g 赤芍15 g蒲黄10g 五灵脂15g
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
5.3 气血两虚型
5.3.1 治则:健脾益气,补血
5.3.2 处方:关元、足三里、血海;
5.3.3 方义:关元为任脉之会,针之以通调冲、任;足三里为胃经原穴,血海为治血要穴,三穴合用有健脾益气,补血之功。可使经脉得养,荣则不同。
5.3.4 治法:用补法。但刺激宜轻。留针20~30分钟,每隔3~5分钟运针1次。针后,关元、足三里及归来可以艾卷作温和灸15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5.3.5 中药方用八珍汤加减
当归20g,川芎15g,熟地20g,白芍药20g,人参10g,白术20g,茯苓20g,甘草20g,使用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制成,有补气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综上所述,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管建红.针灸治疗痛经3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年03期
作者简介:
杜水英(1973-)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本科,学士学位,康复中医主任/副主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