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和必要手段。尤其对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职高生来讲,适时恰当的提问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浅析了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提问艺术。
关键词:职高语文提问艺术
目前针对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职高生来讲,教师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根据自己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设问的认识和做法。
一、注意控制学生情绪的“温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校学生的素质现状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从激发其学习热情开始。情绪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因,它在师生关系中具有调节、强化、扩散的功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情绪的“温度”处于最佳状态,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另一方面,在精彩的课堂讲授中适时地给学生以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享受获得知识的成功乐趣,这也是使学生的情绪得以“保温”的重要途径。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中既有“忘却”又有“记念”,两者矛盾吗?鲁迅要忘却什么?要记念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了解了鲁迅要忘却的是悲痛,以便轻装上阵,更好的战斗,要记念的是五位烈士时,就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和写作目的了。本来鲁迅的文章一向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学并理解它,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二、注意控制问题的“深度”
如何才能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深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方可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以《项链》一文中造成路瓦栽夫人的悲剧原因这一问题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原因有三,个人方面的原因只是原因之一。关于个人方面的原因,书中有许多描述,很容易回答,但只提问到此,很显然深度不够,结论不完整。那么,还有哪些原因呢?阶级和社会方面的原因,表现在哪里?玛蒂尔德没有陪嫁的资产就不能认识有钱的体面人吗?跳舞时不是还有三个像路瓦栽那样睡在小客室的客人及他们的夫人吗?这些都说明了造成路瓦栽夫人悲剧的真正原因不单是个人性格所致,还有深层的社会和阶级原因,即: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以金钱论地位的阶级,提问到此才有深度。但深度还不够,如果联系当前中国社会现实提出几个问题,如为什么要“两个文明”一齐抓?加强个人修养的意义何在?这样联系社会现实提问,才真正有深度,文章的借鉴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三、注意掌握提问的“热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那些可以也应该想一想,求得答案的地方,就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就不应该提问。在准确地把握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去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的优点是,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的活动时间。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教师也要耐心听答,不宜插进追问,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增加问题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样,就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并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四、注意控制问题的“梯度”
问题的“梯度”,不仅指注意问题的由浅入深,还指问题作答时要照顾到好、中、差各类学生。因为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由于学生之间客观地存在着一些差异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其差异性,按照一定的“梯度”要求,分层次设问,使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够按照自身实际各取所需,各练所能,各享所成。大面积提高职校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应是每位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如果提问成了少数优等生的专利,教室里出现了被遗忘的角落,那是教育的失败。例如讲解“拿来主义”时,就应多设几级提问的阶梯:“拿来”是指什么而言?(后进生)“拿来”的原则、方法是什么?(后进生)“拿来”的目的是什么?”?(中等生)怎样才是“拿来”呢?(中等生)“拿来主义”的重大意义何在?这一连串的问题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才能启发学生对“拿来主义”有一个逐层深入的了解。再如讲《过秦论》时,我曾根据秦国兴起、强大、统一全国及其灭亡的过程,精心设计了四个台阶式提问:(1)秦国兴起时实行何种基本国策,起何作用?(后进生)(2)秦孝公以后的80多年,又为何能进一步强大起来?(后进生)(3)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偶然的吗?为什么?(中等生)(4)秦朝迅速灭亡的基本原因究竟是什么?(优等生)这几个问题,由于“解答距”的长短不一,形成了提问的梯度,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随之逐步提高。
关键词:职高语文提问艺术
目前针对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职高生来讲,教师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根据自己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设问的认识和做法。
一、注意控制学生情绪的“温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校学生的素质现状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从激发其学习热情开始。情绪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因,它在师生关系中具有调节、强化、扩散的功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情绪的“温度”处于最佳状态,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另一方面,在精彩的课堂讲授中适时地给学生以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享受获得知识的成功乐趣,这也是使学生的情绪得以“保温”的重要途径。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中既有“忘却”又有“记念”,两者矛盾吗?鲁迅要忘却什么?要记念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了解了鲁迅要忘却的是悲痛,以便轻装上阵,更好的战斗,要记念的是五位烈士时,就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和写作目的了。本来鲁迅的文章一向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学并理解它,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二、注意控制问题的“深度”
如何才能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深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方可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以《项链》一文中造成路瓦栽夫人的悲剧原因这一问题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原因有三,个人方面的原因只是原因之一。关于个人方面的原因,书中有许多描述,很容易回答,但只提问到此,很显然深度不够,结论不完整。那么,还有哪些原因呢?阶级和社会方面的原因,表现在哪里?玛蒂尔德没有陪嫁的资产就不能认识有钱的体面人吗?跳舞时不是还有三个像路瓦栽那样睡在小客室的客人及他们的夫人吗?这些都说明了造成路瓦栽夫人悲剧的真正原因不单是个人性格所致,还有深层的社会和阶级原因,即: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以金钱论地位的阶级,提问到此才有深度。但深度还不够,如果联系当前中国社会现实提出几个问题,如为什么要“两个文明”一齐抓?加强个人修养的意义何在?这样联系社会现实提问,才真正有深度,文章的借鉴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三、注意掌握提问的“热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那些可以也应该想一想,求得答案的地方,就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就不应该提问。在准确地把握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去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的优点是,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的活动时间。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教师也要耐心听答,不宜插进追问,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增加问题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样,就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并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四、注意控制问题的“梯度”
问题的“梯度”,不仅指注意问题的由浅入深,还指问题作答时要照顾到好、中、差各类学生。因为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由于学生之间客观地存在着一些差异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其差异性,按照一定的“梯度”要求,分层次设问,使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够按照自身实际各取所需,各练所能,各享所成。大面积提高职校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应是每位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如果提问成了少数优等生的专利,教室里出现了被遗忘的角落,那是教育的失败。例如讲解“拿来主义”时,就应多设几级提问的阶梯:“拿来”是指什么而言?(后进生)“拿来”的原则、方法是什么?(后进生)“拿来”的目的是什么?”?(中等生)怎样才是“拿来”呢?(中等生)“拿来主义”的重大意义何在?这一连串的问题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才能启发学生对“拿来主义”有一个逐层深入的了解。再如讲《过秦论》时,我曾根据秦国兴起、强大、统一全国及其灭亡的过程,精心设计了四个台阶式提问:(1)秦国兴起时实行何种基本国策,起何作用?(后进生)(2)秦孝公以后的80多年,又为何能进一步强大起来?(后进生)(3)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偶然的吗?为什么?(中等生)(4)秦朝迅速灭亡的基本原因究竟是什么?(优等生)这几个问题,由于“解答距”的长短不一,形成了提问的梯度,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随之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