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格的普罗科菲耶夫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围绕乐曲结构展开讨论,在把握作品整体构思的同时,厘清乐曲各要素,如旋律、和声、调式等是如何辐射于作品之中,并进一步将乐曲中涉猎的各种技法与传统进行比较,尝试勾勒作曲家个性化的风格语言,以深入了解作曲家独树一帜的创作观念与技法特征。
  [关键词]曲式结构;和声语汇;调式特点;展开技法;个性化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5-0064-04
  [收稿日期]2016-02-26
  [作者简介]刘国伟(1978- ),男,重庆人,硕士,四川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研究中心见习科研员。(成都 610021)
  普罗科菲耶夫 ( Sergey Sergeyevich Prokofiev, 1891~ 1953) 是20世纪近现代杰出作曲家,他一生贡献了一百三十多部音乐精品,涉猎多种音乐体裁,尤其重要的是钢琴音乐领域的创作,贯穿他整个艺术创作生涯。笔者选择“战争奏鸣曲”之一的《第八钢琴奏鸣曲》一乐章为研究对象,正由于此曲是作曲家晚期之作,无疑,技法上已经成熟,个性化的风格也以确立。通过透视乐曲,不仅能够全方位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观念,也能在此过程中提炼作曲家技法上的独到之处。并且,此乐曲在内容的刻画上也是相当深刻的,正如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家李赫特这样评论这部作品:“是普罗科菲耶夫所有奏鸣曲中最丰富的”,“它有复杂的内在生命和深刻的对立。有时它似乎静止不动,像是在听时代无情的进行。这首奏鸣曲沉重到有点难以掌握,不过它是丰富的沉重,像是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1]因此,《第八钢琴奏鸣曲》的研究对于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观念、技法特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乐章以抒情性为其特点,采用传统的奏鸣曲式写作而成。乐曲正是通过奏鸣曲式适合于表现具有矛盾冲突的音乐形象,并善于塑造主题形象的戏剧性特点来刻画战争的残酷以及人们面对战争的无奈。
  该主题刻画了俄罗斯人民忧郁且充满无限困倦的复杂情绪,也表达出俄罗斯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主部主题采用“A(9)—B(8)—C(8)—A(9)”带再现的双中部结构,调性安排(bB—bB—bE—bB)与传统一脉相承,并采用复调化的平滑畅型旋律。据作者说,其主题是他为未拍摄完成的影片《黑桃皇后》Op.70(1936年)配乐而写的丽莎主题[2]。该主题既有浪漫时期的优美性,又具有现代派音乐和声语汇。在调性的选择上,作曲家为突破传统调性的控制,追寻绚烂色彩以及复杂音响而对调性进行了扩展,旋律用完所有十二个半音,然而与勋伯格的十二音写作技法是有本质区别的。乐曲是在调性框架下为拓展调性而采用的十二音,即有主音控制下的十二音,而勋伯格是为无调性音乐而设计的十二音,乐曲结果截然不同。在和弦连接上,作曲家为加强声部间的半音化走向,多采用小二度与增四度的和声连接。然而这种半音化处理手法又与浪漫派时期的半音化手法为了削弱调性有所不同,它更多是为了增加声部线条的倾向性,就好似导音向主音的进行,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声部导入技术[3]。如谱例1中第1小节最后两拍在bB持续音下使用的ba—a和弦的连接,各声部都是以半音的方式进行,这里半音化走向是明显的。正是由于和声、调性的个性化处理方式,使得作品音响变得并不传统,普罗科菲耶夫的风格也在这种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中渐渐得以体现。
  刻画了紧张与不安之情。始于35小节bB大调上,结束于60小节g小调的V级和声上。在连接部中出现两个动机:第一动机,分解和弦式的下行进行(如谱例2);第二动机,音阶式下行四音动机(如谱例3)。根据动机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连接部被划分为三个相对较为独立的段落:Ⅰ(35~41小节);过渡(42~43小节);Ⅱ(44~54小节);Ⅲ(55~60小节),这与传统奏鸣曲式中连接部通常采用三个阶段陈述具有某些相似性,即巩固阶段—转调阶段—副部引入阶段。所不同的是,传统奏鸣曲中连接部常常缺乏独立性,它依赖于主部与副部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目的是将主部与副部的调性形成一种无缝式连接。然而,在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八钢琴奏鸣曲中我们是否很难发现这种逻辑性的发展。它的独立性明显增强,通过分析乐曲中材料的使用便可证实,如展开部中连接部第一动机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一段落Ⅰ(35~41小节)建立在第一动机之上,而后采用模进、分裂手法进行发展。根据内部和声节奏的变换频率,结构体现出2+3+2的对称性特点。和弦结构仍采用传统的三和弦、七和弦形式,连接却已突破四、五度主导的功能关系,使用小二度、增四度、三度等各种关系进行连接(bG~bC~bF~bE~A~f7~Dmaj7)。这种连接由于突破和声功能性,直接导致调性的不稳定性,但调式精美度却显得格外突出。之后安静流畅的和声进行被不安的经过句(42~43小节)所替代,进入连接部第二段落。
  第二段落Ⅱ(44~54小节)延续第一动机,由于节奏的减时处理(如谱例4),将原本安静的动机变得躁动起来,渲染出一片紧张、悲凉的气氛,和声也随之紧凑,加之一些隐秘的转调,小二度与增四度和弦的不停转换,使调性更加不稳定。这种旋律节奏的减时与增时处理也是乐曲用以发展主部、副部主题旋律的重要技法,在展开部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好似文学作品中的夸张修辞,能大大弥补由于调性的游离、不稳定而损失的作品内控力,这也清晰呈现出作曲家在旋律发展技法上的特点。根据中声部织体背景的变化,其结构显示出2+2+2+2+2的周期性特点。在46~47小节与50~51小节高、中声部急促的背景下,低音部断续出现了主部开始时“粗俗的”抒情主题,将原本温暖安详的主题变得挣扎、动荡、惶恐起来,紧接其后52小节低声部B持续音的出现,实为e小调进入前的属准备,才结束了第二段落的陈述。
  第三段落(55~60小节)采用了第二动机,并结合复调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人们悲痛的心情和内心的呐喊(谱例3)。开始于e小调的Ⅰ级六和弦并结束于G大调Ⅴ和弦。相对于前两阶段不稳定的调性此段落调性的陈述显得清晰起来,由e转G,通过谱例可看出e小三和弦在强拍上反复出现加之低声部G音长时值的持续,以及结束时G大调的Ⅴ级和弦,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复强调e与G作为主音的地位明显。尽管该段作曲家为扩展调性同样采用了十二个半音进行写作,然而这并未撼动e、G主音的控制力,也验证了作曲家运用十二个半音来写作是为了加强声部间的半音化倾向,这在分析主部主题时曾有讨论。此段无论调性的运用、速度的冋归(AdanteⅠ)、还是织体的选择都预示着副部的出现。   副部主题(61~83)
  它以虚幻离奇的意境,刻画出整个城市的一片狼藉。建立在g小调上,与主部主题bB大调形成平行调关系。结构上采用了复乐段形式,上句(61~72)结束于g小调的V级和声,与下句(73~83)结束时的Ⅰ级和声形成终止上的呼应。调性、结构的选择上与传统并无两样。然而仔细分析内部陈述结构却体现出明显差异,副部结构的平衡性、完整性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细碎性结构,主题被分裂成短小的乐汇,仿佛是从歌剧的朗诵调中摘出来的一样。副部在旋律写法上更是独特,低音部直通心灵的四音动机与贝多芬的命运动机同出一辙(如谱例5),然而动机中所包含的阴暗沉闷的下行九度跳进,紧接着一个痛哭流涕似的悲哀句子,又好似普罗科菲耶夫哀痛的宣叙调。作曲家在创作这类主题时,很可能是吸收了他把歌剧音乐改编成交响组曲的工作经验[4]。
  结束部(84~89小节)
  结束部中不断反复着的#F与D音旋律,好似战争中的警钟敲响,暗示着一场战争即将来临。在传统奏鸣曲中,结束部在和声的选择上通常是基于一些具有结束意义的终止性和声,是对副部调性的一个补充性陈述。而这里的结束部在终止式和声的安排上与传统差别是显著的,结束、稳定型的和声进行被半音化和声手法(bBbDF~FA#C)所替代,如谱例6。这里作曲家将bB~bD~F和弦与增三和弦(实为变结构的大三和弦,即五音升高半音的F~A~C和弦)相连,以实现声部间的半音化,这与整首乐曲的和声风格是一致的。作曲家为了实现和声连接的半音化,通过引入中音功能(三度连接)、重中音功能(小二度连接)、增四度连接或通过改变和弦自身结构来得以实现。乐曲各个部分的和声连接都能证实这一半音化的和声手法,这是作曲家为突破传统四、五度的功能和声垄断而采用的和声技法,也是作曲家个性化和声语言的鲜活体现。
  展开部(90~205小节)
  展开部以十六分音符中庸的快板开始,调性以模糊、游移性替代了传统中体现清晰逻辑性的功能布局。同时,为增加主题的戏剧性效果,采用了主题的变形手法(增时与减时处理)替代真正的主题展开(所谓主题的展开即主题常被分裂、肢解成短小的乐汇在不同调上模进),这在分析连接部第二段落时已有过提及。下面根据织体、材料陈述的差异性将展开部分为四个板块进行讨论。
  展开部I(90~140小节) 展开连接部第一动机,也就是连接部第II阶段的双音后附点下行动机材料,乐曲随着音乐的展开,情绪逐渐高涨,直到113~114小节主部主题的出现才暂时中断了乐曲展开的步伐,情绪得以缓解,然而随后的115小节又再一次的将此动机进行更加密集的展开,是否要将聆听者置于战火硝烟,厮杀搏斗的场景之中,直到连接部第二动机的出现(133~136小节),才结束了展开部的第一部分。
  展开部II(141~169小节)主部主题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开,作曲家采用了增时手法将主题变形,在155~158小节与166~169小节,旋律声部出现的主部主题是将原节奏进行了扩大。同时运用复调手法将不同主题进行叠置,深刻的刻画出矛盾与抗争、狂躁与不安、讥讽和嘲笑的复杂情绪。结构上,呈现出三个大的乐句8+10+10,力度的安排(f~f~ff)配合平行材料的使用成为该段落段分的重要依据,第二句(149~151小节)中声部f力度上的5个二分音符,以及第三句(159~161小节)中声部ff力度上的5个二分音符清楚呈现出材料间的摸进平行关系。旋律上,是以两小节(141~142小节)含八度大跳的音调作为该段落动机,如谱例7,随后在不同音区上进行移位模进,直到169小节副部中命运动机的出现才结束了这一具有号角式的音调。此种含有大幅跳进的旋律音调也体现了作曲家在创作旋律时的构思,我们在主部、副部主题中也同样感受到了这样的旋律音调特点。
  展开部III(170~182小节)
  对副部材料进行变形处理,时值扩大、节拍移位,相应内部结构也进行重新调整,把变换拍子统一在4/4拍上进行陈述,结构变得精炼、工整,这就将原本迷惑、离奇、哀痛的宣叙调变得坚定、豪迈,发展了副部主题的交晌性、紧张度,诱惑力感人至深。和声上,作曲家附加入一个中声部并与旋律声部以减七度和增四度的音程结合为主,加强了旋律的不协和性。和弦结构打破传统的三度叠置结构关系,融入近现代和声结构组合观念并在其下方伴随着二度音程的持续(如谱例8)。这是为获得更多的音响色彩与更为复杂的音响效果而采用的非三度叠置和声。
  展开部IV(183~205小节)
  该段落音乐具有一定的即兴性,大量的三十二分音符在十五连音、十四连音中一泻千里,伴随极强力度下华丽的演奏如巨浪般层层逼近,这是展开部的高潮段落,它把战争的惨烈和人们的悲痛、绝望紧密相连,悲愤的情绪在此得以宣泄。这无疑增加了钢琴的技巧性,也使得该段落具有了华彩性特点。
  再现前准备(206~215小节)
  再一次的增时手法将结束部战争的警钟鸣响,节拍也随之从6/8拍调整至6/4拍(如谱例9),节奏、节拍的扩大使速度缓了下来,好似情绪宣泄之后的平静,紧张的气氛得以解除。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伤痛与心灵的创伤。此段落无论速度调整还是和声的走向上都预示着再现部的出现。
  再现部(206~260小节)
  生动刻画出战后城市残垣断壁的景象和人们背井离乡的苦难,整个再现部在结构上作曲家做了精心的构思,呈示部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缩减。
  主部再现(206~230小节)
  主部再现时,从A—B—C—A四个部分,缩减为A~B~C三个部分,呈示部中完整带再现的四部结构,变得开放、残缺。寓意出战争的残酷,它将原本甜美,幸福的生活破灭,人们注定将要流离失所。
  连接部再现(231~245小节)
  连接部由之前的Ⅰ—Ⅱ—Ⅲ三个阶段缩减为Ⅰ~Ⅲ两个阶段。省略了第Ⅱ阶段,也就是连接部第一动机的展开部分。作曲家将这个不稳定,具有动荡、紧张的因素从再现部中移除而拿入尾声之中,这样的处理即保留了连接部的两个动机,也与整个再现部的沉思性质更加吻合,这充分体现出作曲家对于乐曲结构娴熟的掌控力与严密的构思。   副部再现(246~260小节)
  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体现出同工异曲之妙。原本完整的主题结构进行了压缩处理,使其变得残缺,将两个大乐句构成的复乐段(a~a1)缩减仅再现一个乐句。同时将发出战争警笛的结束部省去直接与尾声对接,也寓意了战争的结束。
  尾 声(261~297小节)
  这里相当于第二展开部,排山倒海似地十六分音符、宽的音域和强烈的音响再次把音乐推向了高潮,延续着展开部中惶恐不安的因素。材料正是再现部中被省略的连接部Ⅱ中具有紧张气氛的动机,这在上面的讨论中已谈及。这个紧张、不安的动机在这里最后一次出现,好似提醒人们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同时也是作曲家发出的一种警示:残酷战争不能忘却,应该珍爱和平!乐曲最后(290~291小节)在两次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上行中音乐戛然而止,—切又回归开始主题舒缓与平静的氛围中,调性不停游离,直至微弱的bB大调主和弦的出现结束全曲,留给听众无限的遐想与感慨。
  结 论
  通过对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八钢琴奏鸣曲》一乐章的分析,了解到作曲家在作曲技法运用方面既继承了古典传统,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首先和声语汇的使用上,以弱化功能、强调声部间的半音进行为其特点。其次旋律音调的走向上,在进行音域拓展的同时,常伴随着大幅的跳进,并在主题旋律的展开过程中以主题的变形处理替代分裂、模进式的展开手法。再次调式的选择上,强调主音控制下更自由地运用十二个半音,从而大大增加旋律线条的多样性与色彩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作曲家个性化的风格特点,也映射出作曲家自成体系的革新者形象。
  [参 考 文 献]
  [1](苏)斯·李赫特.回忆普罗科菲耶夫[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148.
  [2][4](俄)普罗科菲耶夫著,徐月初,孙幼兰译.默者如歌 普罗科菲耶夫:文选·回忆录·评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30.
  [3]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博士论文,2011:25.
  [5](俄)阿兰诺夫斯基,张洪模译.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6]刘康华.二十世纪的中心和音技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05):24.
  [7]郭 新.普罗柯菲耶夫钢琴奏鸣曲主题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革命歌曲,这些经典的作品振兴了中华民族精神,对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作用。在今天看来,这些跳动的音符仍然充满了时代的感召力,犹如号角一样发出嘹亮的呼唤,时刻提醒人们不忘国耻,犹如民族奋进的催征战歌!本文从抗日歌曲的历史背景出发,阐述了抗日歌曲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时抗战的作用,探索了抗日歌曲对时代产生的意义。  [关键词]抗战歌曲;时代号角;呼唤;民族奋进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三娘汲水
期刊
闪光的路
期刊
[摘 要]如何继承和创新,一直是舞蹈理论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把继承传统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是舞蹈工作者的共识。本文探讨了继承和创新的逻辑关系,指出创新的基础是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保证,从舞蹈语言的突破创新和表现形式的突破创新两方面论述创新的必要性,从民族元素在舞蹈作品中运用的角度论述了继承的必要性。  [关键词]舞蹈艺术 舞蹈语言 继承性 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礼乐思想是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其源于先秦儒家审美文化,具体化为审美准则,内化为儒家人格精神的超越美和人性本能的缺憾美。只有在礼乐思想的框架内,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这一志趣和特质。  [关键词]审美意识;礼乐思想;人格精神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5-0038-03  [收稿日期]2016-02-20
期刊
春天的咏叹
期刊
亚瑟小圆舞曲(长笛与钢琴)
期刊
(一)苦情歌  (二)人哋阿哥冇我哥穷
期刊
同学情今世缘
期刊
朝霞捧出太阳  鸟儿衔来花香  这是七月的第一个黎明  我把妈妈的生日歌唱  几十年寒来暑往  几十载风雨沧桑  党啊 亲爱的妈妈  您的容貌总是那样慈祥  你的形象依然那样端庄  镰刀挽着铁锤  红旗映着阳光  这是七月的第一个早晨  我把妈妈的生日歌唱  几十年人间正道  几十载走向辉煌  党啊 亲爱的妈妈  您的信念总是那样坚定  您的魂魄依然那样刚强  党啊 我向您诉说  鲜花把美丽的心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