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解释了经济发展中的集聚现象。他认为增长极是由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区域内聚集而形成的经济中心,这些经济中心可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近来,各国逐渐认识到发展信息产业对提高本国竞争力的作用,纷纷规划信息产业区或者信息一条街,希冀提高信息产业的集中度,从而帮助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世界各地已有许多成功产业集群的范例,如美国的硅谷和信息产业,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和德国南部的汽车工业。
钻石理论对信息产业集群政策的指导意义
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钻石理论后,该理论及其中的核心概念——集群立即流行起来。钻石理论深刻地剖析了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竞争力。国内外很多学者利用钻石理论模型探讨如何提高集群和区域竞争优势,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钻石理论对信息产业集群政策的指导意义。在钻石理论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漠视。政府对信息产业集群政策的指导意义在于重视钻石理论模型中的每一构成元素的作用,从以下四个元素入手制定相应的集群政策。
![](https://www.soolun.com/img/pic.php?url=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jjdk/jjdk200801/jjdk20080122-1-l.jpg)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政府扶持和我国信息化政策导向下,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我国的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已经形成三大信息产业集群成熟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环渤海湾(一类信息产业集群)。一个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区域,厦门福州沿海地区(二类信息产业集群)。一个信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区域,中西部地区(三类信息产业集群)。
现在一类信息产业集群已形成了成熟的集群网络结构,集资本优势与劳动力优势为一体。它们自身信息产业的发展增速强劲,并且推动着周边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以长三角为例:2001年,长三角信息企业有1180多家,吸引就业超过40万人(其中外资超过8万人),在信息产业集群规模上约2680亿元,而且在信息产业链条和产品技术结构上具有后发优势,整体上正在产生超过珠三角的趋势。2003年,长三角吸引世界各地电子企业2000余家,占外商投资企业的15%左右,其中位居世界500强的就有100多家。二类信息产业集群处在发展阶段,尽管厦门福州沿海地区聚集了很多台湾信息企业,但是与一类信息产业集群相比较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三类信息产业集群可以说是集群的初步形成,在中西部地区已经出现信息产业空间分工的雏形,但是集群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大多生产低端信息产品,信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较低。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大都经历了进口——防止裂变——零部件加工——国产化提升,这样的发展路程,造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诸多的劣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核心产品;多数产品,附加值较低 ;企业规模偏小 ,缺少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 ;信息化程度还很低 ,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的能力有限等。大而不强是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内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较多,但是企业之间的合作较少,尽管集群内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但是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内企业缺乏合作观念。
* 一类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很快,但是三类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较慢。我国的信息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环渤海湾地区。据统计,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品覆盖通信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视听产品和基础元器件 ,产值占全国三成多,其中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产量占全国一半,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家电占全国产量的六成 (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信息产业部)。但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只有零星的产业集群存在 ,且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普遍较东部地区落后。三类信息产业集群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
*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的行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传媒产业。IT服务业 、软件产业及其他信息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较为滞后 ,2004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仅为 2424亿元 ,约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 1/10,销售额占世界软件市场的比重仅为 2%,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与扩大开放的需要。
*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内中介机构存在功能和竞争机制缺陷。许多中介机构仍然执行着政府行政职能的一部分,这些机构的服务功能、意识、水平都非常欠缺,很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官办中介机构在中介服务市场上与民营中介机构竞争,是在不公平条件下的竞争,压抑了民营中介机构的成长。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政策探讨
* 根据钻石理论中的生产要素理论,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因此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应着眼于研发高端信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如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密切合作,具有强烈的创新氛围。美国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同时,提高信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政府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提高信息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能力:政府支持企业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和提高研发人员的薪酬;政府鼓励高校为企业培养科研开发人员并鼓励新产品的生产和市场开拓。二、提高信息产业集群内网络支撑创新能力:加强集群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鼓励同业公平竞争,政府鼓励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开发研究新的产品;三、提高信息产业集群内环境支撑创新能力:增加集群内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金额,改善集群内交通基础设施设备,政府加大投资建设公共图书馆,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分布不均衡,造成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较慢。我国西南地区和西北个别省份存在大量的国有电子、信息企业,同时也聚集了许多大型的军工企业。在西部地区培育信息产业集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科研力量,节省巨额的技术引进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在西部地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的企业集团,加速传统工业产品的技术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根据生产要素在钻石理论的重要性,影响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两大因素是资金和人力资本。政府加大对三类信息产业集群地区财政投入,并且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对三类信息产业集群的资金投入;鼓励金融等中介机构对三类信息产业集群内企业资金支持;鼓励三类信息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合法竞争行为,鼓励企业自主研发。
* 集中力量发展软件产业集群,从单一的制造业为主,转变为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硬件制造与软件制造和工业生产与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并且采用加快发展软件产业集群的战略。发展软件产业集群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政府不能单一的依靠优惠政策,而是要创立公平竞争的市场,鼓励企业的竞争,加大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其次是创造软件产业集群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充足的社会资本。引进资金和人才是最重要的一步。加速形成软件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依据波特钻石模型,我们应当从需求条件入手,大力开辟国内外市场。政府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帮助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开辟国际市场促进软件出口。同时,大力促进软件内需。要促进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通过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扩展,扶持软件企业成长。
* 依据钻石理论相关支持性产业原理,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内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会促进集群整体的发展。首先,政府要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或生产力促进中心,盘活存量资产;继续支持科技人员创办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积极探索分类管理的有效途径,将中介机构放到市场之中,通过市场经济的作用完善它的服务功能,加强它的服务意识和提高其服务水平。对于非营利性中介机构,政府给予特殊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最后,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政府不要歧视民营中介机构,官办中介机构和民营中介机构要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在竞争和合作中,逐渐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并且向国外中介机构学习先进经验,拓展多种增值业务。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世界各地已有许多成功产业集群的范例,如美国的硅谷和信息产业,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和德国南部的汽车工业。
钻石理论对信息产业集群政策的指导意义
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钻石理论后,该理论及其中的核心概念——集群立即流行起来。钻石理论深刻地剖析了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竞争力。国内外很多学者利用钻石理论模型探讨如何提高集群和区域竞争优势,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钻石理论对信息产业集群政策的指导意义。在钻石理论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漠视。政府对信息产业集群政策的指导意义在于重视钻石理论模型中的每一构成元素的作用,从以下四个元素入手制定相应的集群政策。
![](https://www.soolun.com/img/pic.php?url=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jjdk/jjdk200801/jjdk20080122-1-l.jpg)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政府扶持和我国信息化政策导向下,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我国的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已经形成三大信息产业集群成熟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环渤海湾(一类信息产业集群)。一个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区域,厦门福州沿海地区(二类信息产业集群)。一个信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区域,中西部地区(三类信息产业集群)。
现在一类信息产业集群已形成了成熟的集群网络结构,集资本优势与劳动力优势为一体。它们自身信息产业的发展增速强劲,并且推动着周边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以长三角为例:2001年,长三角信息企业有1180多家,吸引就业超过40万人(其中外资超过8万人),在信息产业集群规模上约2680亿元,而且在信息产业链条和产品技术结构上具有后发优势,整体上正在产生超过珠三角的趋势。2003年,长三角吸引世界各地电子企业2000余家,占外商投资企业的15%左右,其中位居世界500强的就有100多家。二类信息产业集群处在发展阶段,尽管厦门福州沿海地区聚集了很多台湾信息企业,但是与一类信息产业集群相比较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三类信息产业集群可以说是集群的初步形成,在中西部地区已经出现信息产业空间分工的雏形,但是集群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大多生产低端信息产品,信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较低。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大都经历了进口——防止裂变——零部件加工——国产化提升,这样的发展路程,造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诸多的劣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核心产品;多数产品,附加值较低 ;企业规模偏小 ,缺少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 ;信息化程度还很低 ,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的能力有限等。大而不强是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内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较多,但是企业之间的合作较少,尽管集群内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但是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内企业缺乏合作观念。
* 一类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很快,但是三类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较慢。我国的信息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环渤海湾地区。据统计,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品覆盖通信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视听产品和基础元器件 ,产值占全国三成多,其中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产量占全国一半,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家电占全国产量的六成 (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信息产业部)。但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只有零星的产业集群存在 ,且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普遍较东部地区落后。三类信息产业集群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
*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的行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传媒产业。IT服务业 、软件产业及其他信息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较为滞后 ,2004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仅为 2424亿元 ,约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 1/10,销售额占世界软件市场的比重仅为 2%,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与扩大开放的需要。
*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内中介机构存在功能和竞争机制缺陷。许多中介机构仍然执行着政府行政职能的一部分,这些机构的服务功能、意识、水平都非常欠缺,很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官办中介机构在中介服务市场上与民营中介机构竞争,是在不公平条件下的竞争,压抑了民营中介机构的成长。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政策探讨
* 根据钻石理论中的生产要素理论,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因此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应着眼于研发高端信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如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密切合作,具有强烈的创新氛围。美国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同时,提高信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政府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提高信息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能力:政府支持企业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和提高研发人员的薪酬;政府鼓励高校为企业培养科研开发人员并鼓励新产品的生产和市场开拓。二、提高信息产业集群内网络支撑创新能力:加强集群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鼓励同业公平竞争,政府鼓励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开发研究新的产品;三、提高信息产业集群内环境支撑创新能力:增加集群内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金额,改善集群内交通基础设施设备,政府加大投资建设公共图书馆,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分布不均衡,造成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较慢。我国西南地区和西北个别省份存在大量的国有电子、信息企业,同时也聚集了许多大型的军工企业。在西部地区培育信息产业集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科研力量,节省巨额的技术引进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在西部地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的企业集团,加速传统工业产品的技术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根据生产要素在钻石理论的重要性,影响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两大因素是资金和人力资本。政府加大对三类信息产业集群地区财政投入,并且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对三类信息产业集群的资金投入;鼓励金融等中介机构对三类信息产业集群内企业资金支持;鼓励三类信息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合法竞争行为,鼓励企业自主研发。
* 集中力量发展软件产业集群,从单一的制造业为主,转变为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硬件制造与软件制造和工业生产与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并且采用加快发展软件产业集群的战略。发展软件产业集群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政府不能单一的依靠优惠政策,而是要创立公平竞争的市场,鼓励企业的竞争,加大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其次是创造软件产业集群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充足的社会资本。引进资金和人才是最重要的一步。加速形成软件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依据波特钻石模型,我们应当从需求条件入手,大力开辟国内外市场。政府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帮助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开辟国际市场促进软件出口。同时,大力促进软件内需。要促进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通过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扩展,扶持软件企业成长。
* 依据钻石理论相关支持性产业原理,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内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会促进集群整体的发展。首先,政府要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或生产力促进中心,盘活存量资产;继续支持科技人员创办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积极探索分类管理的有效途径,将中介机构放到市场之中,通过市场经济的作用完善它的服务功能,加强它的服务意识和提高其服务水平。对于非营利性中介机构,政府给予特殊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最后,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政府不要歧视民营中介机构,官办中介机构和民营中介机构要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在竞争和合作中,逐渐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并且向国外中介机构学习先进经验,拓展多种增值业务。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