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位广告界资深人士,写下过这样一段话—“广告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万家灯火熄灭,在天色泛白的时候踏着晨露姗姗归来,感受着人间。”
一旦你选择了广告人这个职业,你的命运就似乎与“加班”联系了起来。考察市场,研究消费者,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了解甲方需求,然后开始创作,在创作中不断修正……8小时内完不成,又不想落人后,不想被老板骂,不想失去这工作,如此一来,不加班还能怎样?
威汉营销传播集团董事总经理李骥说:“从我1994年进入广告行业时,加班就好像是广告人的必备功课。广告人不怕加班,也不会不愿意加班,但是从个人经验和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不认为广告人就必须要加班,必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成本—何况这些对行业环境、个人成长以及身体健康都是减分项。”
加班常态化是因为什么?
第一,创意产品没有可量化的标准
广告行业都是智力和创意上的无形产出,其他行业生产一个产品,可以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就好,但是广告人做提案和创意,“优秀”是永无止境的。一张优秀的PPT,一个优秀的创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没有封闭评价标准情况下,只要你愿意钻研,标准可以说永无止境。
第二,大环境作业条件恶劣
李骥感觉,自从自己入行十几年来,广告行业的大环境越来越恶化。广告公司能挣到的钱越来越少,在利润已经十分微薄的情况下,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成本、人员成本却越来越高。原因在于广告公司从业门槛比较低,行业里又充斥着大量水准高低不一的广告公司,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造成价格竞争和低价服务的现象非常普遍。整个行业无法维持合理的收费水准,同一个类型的工作,不同广告公司的收费甚至会有几十倍的差异。
“假如你运气好,或者客户关系好,你可以轻松一点,以相对合理的价格服务客户。但是如果你陷入其中的红海竞争,跟别人拼体力,拼时间成本,那么无尽的加班也就不难想象了。”
因此,在无法请大团队付出更多员工成本的情况之下,每一个员工承担的工作量和压力就越来越大。应该说整个广告行业的商业和财务层面的状况是不健康的。
第三,客户对创意劳动的轻视
广告人的工作产出和项目进展大部分都由甲方客户来决定。而因为行业的环境混乱,行规的不完善,广告人投入的智力和精力并不能获得客户的充分尊重。也有很大一部分客户滥用了广告公司的资源,同一项工作,很多客户给出的时间、费用等条件极为苛刻。
李骥说:“在现在的行业内,今天下午给你一个指令,明天上午就要求交活,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每一项工作,广告公司都需要足够的人员和时间、精力的投入才能做好。对此,客户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永远在‘变’,并且永远把‘变’带来的时间压力放到广告公司头上。”
另外,客户对广告公司的创意和方案,也缺少客观理性的尺度去衡量。评判标准变得非常主观,如果客户内部产生不同的声音,你说这个创意好,他喜欢那个感觉。广告公司就不得不去拼命修改、调整,去满足客户方的不同要求、不同阶段的不同想法,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有时,不一定是客户邪恶,也并不是客户存心折腾广告公司,但因为一些内部的流程问题,常常最后牵扯广告公司跟着受累。
第四,双方流程意识淡漠
广告公司的被动应战也经常源于甲乙双方的时间管理程序和流程意识非常差。经常是甲方自己不确定要的创意是什么,或者在内部没有得到认可并达成共识之前,或者策略方向还不明确时,就交给广告公司,进入下一步的广告创作流程。在这种盲目的状态下,广告公司也不得不用创意和作品去“测试”客户方不同部门的看法,造成了相当多的无谓工作。
从大的环境说,整个企业界、组织机构的时间管理观念都不佳,具体到个人,也都显示出不靠谱的状态。
从客户到广告公司,对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都缺乏概念。“再大的老板,你问他会不会下个礼拜提前预订好自己的饭局,他一般都不会,随机性很强,说去就去,每天都处在一种忙乱的状态中。”广告公司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客户约好两点开会,广告人两点到了之后,客户却有别的会没有结束,只好坐在那里干等。
第五,广告人自己的“认命”
长期以来,很多广告人已经形成了“行业性”的加班习惯。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非常正常,凌晨两三点钟也还能被接受,甚至在有的公司,加班时间长短竟成了判断广告人是否努力的标准。
李骥说:“整个广告行业都有晚来晚走的习惯。有的公司到了中午还没有人来上班,凌晨一两点还在公司加班。过去,我们公司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现下任务单,上午根本布置不下去,连创意总监都还没到公司。我的很多创意总监朋友说,加班经常是在‘等’。创意等策略出东西;美术等文案给一句slogan;文案等美术找图……大家都等到了,还得等总监来批复。”
为什么国外的广告公司没那么忙?
口述|李映红 知名广告人
有人认为,中国广告人忙,是广告公司人员配备不足造成的。但实际上,与西方国家同行相比,中国广告业已经算得上“人海战术”了。
面对同样的case,中国广告公司的人手比西方同行多得多。但我们为什么还这么忙?这首先与人的素质有关。其次,和我们使用的系统和技术有关。第三方面,中国客户普遍不愿意为创意付钱,这间接造成了前面两个原因。
我们的数据分析系统跟不上,只能配更多人手、花更长时间来做, 欧美广告行业数据的分析和调度非常快捷。于是,悖论产生了:客户抱怨广告公司配的人手不够强,但如果按照客户要求的水准配置人手,广告公司就要赔钱。所以,说到底,中国社会要是形成了对创意的尊重、对广告人的尊重,那么广告人超时工作的现象会大大减少。
国外广告人与国内同行比,工作状态会好很多。以前一个同事,在周五下午六点半给他们公司纽约办公室的总经理发了一封邮件。结果,那个总经理愤怒地回了一封邮件——“下班时间不要来找我”。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说明欧美广告人没中国同行这么累。 国外尊重创意,广告人的地位非常高,客户也愿意为创意支付高昂的费用。这方面,中国差很远。
在广告公司,许多管理者都容易忽视内部流程的管理。毕竟,做广告核心竞争力是创意,只要创意优秀,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种关注重心的偏离让广告公司内部流程非常拖沓。整条作业流程有太多人为的因素掺杂,显得十分松散。
李骥所在的威汉营销传播集团从2013年开始,在试验强迫性地加强迟到管理。虽然制度本身有点严苛,开始时也受到了员工的情绪反弹,但事实证明效果很好。早上9点半上班,大部分员工已经到了。到了晚上7点钟,公司基本就没有多少人了。李骥觉得,加班不一定是广告公司必然的命运,习惯的改变,只要愿意,就能做到。
本环节通关秘籍:死做等于做死
超时的工作习惯,不仅会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和情绪,更重要的是,埋头苦干其实根本就不符合广告业的性质。
因为广告人需要用很多生活体验来充实自己。他们需要有更多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去获得工作之外的营养。比如,他们需要活跃在社交媒体上获取新信息;需要去交朋友,跟朋友玩乐;需要多见世面,跟外界有更多沟通;需要留出时间读书;需要去关心时下流行的电视剧和电影……
如果广告人长期缺少这样丰富的生活体验,不管是策略思考,还是创意产出,都会是干巴巴的产品—死做最后的结果就是做死!因为阅历不够,对零零散散知识的积累不够,不能给客户带来新的东西—客户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的产品,你也同样被客户的专注所限,不能用你的经验来帮他跳出和跃升,那么广告人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认清自己的优势所在
广告公司一定不要盲目以接case为乐,而是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广告公司本质上也是一个服务性的机构,一定要站到一个高度上,才能获得客户的尊重。如果你身处食物链的下游,越是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越会陷入加班、超时工作,付出的代价也会非常大。
不要自己蛮干,搞不定的事找高层出面
作为员工,你可以判断自己公司的管理者是否能给客户建立深层的信任关系,是否能从战略层面思考问题,还是把压力都丢给员工去完成。当公司能和客户地位相对平等,也就不会面对太多的价格竞争,有更多的议价权和谈判权。当员工无法解决问题时,由管理者出面沟通,效果会更好,也会减少无谓劳动。
建立灵活的工作机制
留给员工有更多能独立掌控时间的空间。可以让员工习惯于远程办公,不见得一定要天天一起熬在公司加班。也可以让员工把工作带回家做。我们的工作并不需要都面对面,要习惯独立的工作方式和远程的沟通方式。
优化内部流程
创意总监需要花更多精力来做管理客户的工作。转变广告行业加班是理所应当的心态,尽量减少大家相互等待,造成时间上的无谓付出。管理客户的前提是广告人自身要足够专业,对客户不卑不亢,对客户的团队成员和业务范围要足够了解,知道对客户而言哪些工作紧急、哪些不紧急,由此为工作列出轻重缓急。
个人工作习惯的养成
广告是持久战,而不是攻坚战,不会出现忙两周闲两周的状况,所以一定要“逼迫”自己养成健康的工作习惯。总的来说,高强度的工作本身,是很难改变的。没有广告人能够养尊处优地去做广告。无论多忙,每周都要留出时间整理一下手上的工作,整理工作时间表,不能只埋头工作;及时和领导及客户沟通工作进展,避免因方向错误而浪费时间, 做无用功。
更新知识,使用新工具
多学习国内、国际先进的广告理念,学习最新的广告行业的文献和报告;关注广告行业的技术革新,学习使用先进的分析软件和工具,紧跟大数据时代的行业趋势,可以有效提高广告人的工作效率。
一旦你选择了广告人这个职业,你的命运就似乎与“加班”联系了起来。考察市场,研究消费者,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了解甲方需求,然后开始创作,在创作中不断修正……8小时内完不成,又不想落人后,不想被老板骂,不想失去这工作,如此一来,不加班还能怎样?
威汉营销传播集团董事总经理李骥说:“从我1994年进入广告行业时,加班就好像是广告人的必备功课。广告人不怕加班,也不会不愿意加班,但是从个人经验和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不认为广告人就必须要加班,必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成本—何况这些对行业环境、个人成长以及身体健康都是减分项。”
加班常态化是因为什么?
第一,创意产品没有可量化的标准
广告行业都是智力和创意上的无形产出,其他行业生产一个产品,可以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就好,但是广告人做提案和创意,“优秀”是永无止境的。一张优秀的PPT,一个优秀的创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没有封闭评价标准情况下,只要你愿意钻研,标准可以说永无止境。
第二,大环境作业条件恶劣
李骥感觉,自从自己入行十几年来,广告行业的大环境越来越恶化。广告公司能挣到的钱越来越少,在利润已经十分微薄的情况下,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成本、人员成本却越来越高。原因在于广告公司从业门槛比较低,行业里又充斥着大量水准高低不一的广告公司,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造成价格竞争和低价服务的现象非常普遍。整个行业无法维持合理的收费水准,同一个类型的工作,不同广告公司的收费甚至会有几十倍的差异。
“假如你运气好,或者客户关系好,你可以轻松一点,以相对合理的价格服务客户。但是如果你陷入其中的红海竞争,跟别人拼体力,拼时间成本,那么无尽的加班也就不难想象了。”
因此,在无法请大团队付出更多员工成本的情况之下,每一个员工承担的工作量和压力就越来越大。应该说整个广告行业的商业和财务层面的状况是不健康的。
第三,客户对创意劳动的轻视
广告人的工作产出和项目进展大部分都由甲方客户来决定。而因为行业的环境混乱,行规的不完善,广告人投入的智力和精力并不能获得客户的充分尊重。也有很大一部分客户滥用了广告公司的资源,同一项工作,很多客户给出的时间、费用等条件极为苛刻。
李骥说:“在现在的行业内,今天下午给你一个指令,明天上午就要求交活,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每一项工作,广告公司都需要足够的人员和时间、精力的投入才能做好。对此,客户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永远在‘变’,并且永远把‘变’带来的时间压力放到广告公司头上。”
另外,客户对广告公司的创意和方案,也缺少客观理性的尺度去衡量。评判标准变得非常主观,如果客户内部产生不同的声音,你说这个创意好,他喜欢那个感觉。广告公司就不得不去拼命修改、调整,去满足客户方的不同要求、不同阶段的不同想法,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有时,不一定是客户邪恶,也并不是客户存心折腾广告公司,但因为一些内部的流程问题,常常最后牵扯广告公司跟着受累。
第四,双方流程意识淡漠
广告公司的被动应战也经常源于甲乙双方的时间管理程序和流程意识非常差。经常是甲方自己不确定要的创意是什么,或者在内部没有得到认可并达成共识之前,或者策略方向还不明确时,就交给广告公司,进入下一步的广告创作流程。在这种盲目的状态下,广告公司也不得不用创意和作品去“测试”客户方不同部门的看法,造成了相当多的无谓工作。
从大的环境说,整个企业界、组织机构的时间管理观念都不佳,具体到个人,也都显示出不靠谱的状态。
从客户到广告公司,对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都缺乏概念。“再大的老板,你问他会不会下个礼拜提前预订好自己的饭局,他一般都不会,随机性很强,说去就去,每天都处在一种忙乱的状态中。”广告公司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客户约好两点开会,广告人两点到了之后,客户却有别的会没有结束,只好坐在那里干等。
第五,广告人自己的“认命”
长期以来,很多广告人已经形成了“行业性”的加班习惯。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非常正常,凌晨两三点钟也还能被接受,甚至在有的公司,加班时间长短竟成了判断广告人是否努力的标准。
李骥说:“整个广告行业都有晚来晚走的习惯。有的公司到了中午还没有人来上班,凌晨一两点还在公司加班。过去,我们公司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现下任务单,上午根本布置不下去,连创意总监都还没到公司。我的很多创意总监朋友说,加班经常是在‘等’。创意等策略出东西;美术等文案给一句slogan;文案等美术找图……大家都等到了,还得等总监来批复。”
为什么国外的广告公司没那么忙?
口述|李映红 知名广告人
有人认为,中国广告人忙,是广告公司人员配备不足造成的。但实际上,与西方国家同行相比,中国广告业已经算得上“人海战术”了。
面对同样的case,中国广告公司的人手比西方同行多得多。但我们为什么还这么忙?这首先与人的素质有关。其次,和我们使用的系统和技术有关。第三方面,中国客户普遍不愿意为创意付钱,这间接造成了前面两个原因。
我们的数据分析系统跟不上,只能配更多人手、花更长时间来做, 欧美广告行业数据的分析和调度非常快捷。于是,悖论产生了:客户抱怨广告公司配的人手不够强,但如果按照客户要求的水准配置人手,广告公司就要赔钱。所以,说到底,中国社会要是形成了对创意的尊重、对广告人的尊重,那么广告人超时工作的现象会大大减少。
国外广告人与国内同行比,工作状态会好很多。以前一个同事,在周五下午六点半给他们公司纽约办公室的总经理发了一封邮件。结果,那个总经理愤怒地回了一封邮件——“下班时间不要来找我”。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说明欧美广告人没中国同行这么累。 国外尊重创意,广告人的地位非常高,客户也愿意为创意支付高昂的费用。这方面,中国差很远。
在广告公司,许多管理者都容易忽视内部流程的管理。毕竟,做广告核心竞争力是创意,只要创意优秀,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种关注重心的偏离让广告公司内部流程非常拖沓。整条作业流程有太多人为的因素掺杂,显得十分松散。
李骥所在的威汉营销传播集团从2013年开始,在试验强迫性地加强迟到管理。虽然制度本身有点严苛,开始时也受到了员工的情绪反弹,但事实证明效果很好。早上9点半上班,大部分员工已经到了。到了晚上7点钟,公司基本就没有多少人了。李骥觉得,加班不一定是广告公司必然的命运,习惯的改变,只要愿意,就能做到。
本环节通关秘籍:死做等于做死
超时的工作习惯,不仅会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和情绪,更重要的是,埋头苦干其实根本就不符合广告业的性质。
因为广告人需要用很多生活体验来充实自己。他们需要有更多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去获得工作之外的营养。比如,他们需要活跃在社交媒体上获取新信息;需要去交朋友,跟朋友玩乐;需要多见世面,跟外界有更多沟通;需要留出时间读书;需要去关心时下流行的电视剧和电影……
如果广告人长期缺少这样丰富的生活体验,不管是策略思考,还是创意产出,都会是干巴巴的产品—死做最后的结果就是做死!因为阅历不够,对零零散散知识的积累不够,不能给客户带来新的东西—客户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的产品,你也同样被客户的专注所限,不能用你的经验来帮他跳出和跃升,那么广告人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认清自己的优势所在
广告公司一定不要盲目以接case为乐,而是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广告公司本质上也是一个服务性的机构,一定要站到一个高度上,才能获得客户的尊重。如果你身处食物链的下游,越是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越会陷入加班、超时工作,付出的代价也会非常大。
不要自己蛮干,搞不定的事找高层出面
作为员工,你可以判断自己公司的管理者是否能给客户建立深层的信任关系,是否能从战略层面思考问题,还是把压力都丢给员工去完成。当公司能和客户地位相对平等,也就不会面对太多的价格竞争,有更多的议价权和谈判权。当员工无法解决问题时,由管理者出面沟通,效果会更好,也会减少无谓劳动。
建立灵活的工作机制
留给员工有更多能独立掌控时间的空间。可以让员工习惯于远程办公,不见得一定要天天一起熬在公司加班。也可以让员工把工作带回家做。我们的工作并不需要都面对面,要习惯独立的工作方式和远程的沟通方式。
优化内部流程
创意总监需要花更多精力来做管理客户的工作。转变广告行业加班是理所应当的心态,尽量减少大家相互等待,造成时间上的无谓付出。管理客户的前提是广告人自身要足够专业,对客户不卑不亢,对客户的团队成员和业务范围要足够了解,知道对客户而言哪些工作紧急、哪些不紧急,由此为工作列出轻重缓急。
个人工作习惯的养成
广告是持久战,而不是攻坚战,不会出现忙两周闲两周的状况,所以一定要“逼迫”自己养成健康的工作习惯。总的来说,高强度的工作本身,是很难改变的。没有广告人能够养尊处优地去做广告。无论多忙,每周都要留出时间整理一下手上的工作,整理工作时间表,不能只埋头工作;及时和领导及客户沟通工作进展,避免因方向错误而浪费时间, 做无用功。
更新知识,使用新工具
多学习国内、国际先进的广告理念,学习最新的广告行业的文献和报告;关注广告行业的技术革新,学习使用先进的分析软件和工具,紧跟大数据时代的行业趋势,可以有效提高广告人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