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50-80年代,製造業是香港的經濟支柱,在製造業眾多的工種中,又以紡織及製衣業最為強盛。正如由寶珠姐主演的《郎如春日風》所示,當時大部分婦女都會到製衣廠打工,屬於香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今期帶大家回到紡織廠,重溫當年的歡聲笑語。
一切从紗線開始
要造好一件衫,首先要有好的紗線,一根與髮絲粗幼相若的紗線,背後要經歷十多道繁複的工序才能完成。正正因為紡織業的工序多,需要的人手也相應地多,因此在全盛時期,全港有數十萬個紡織工人。
1970年代,本港有數十家紗廠,主要集中在荃灣和新蒲崗等地,當中最為人熟知的肯定是南豐紗廠、中央紗廠以及寶星紡織廠等較具規模的紡織公司。然而,隨著租金及工資等營運成本上升,本港的製造業開始北移,紗廠也一間接着一間倒閉。2014年,本港最後一間仍有生產棉紗的紗廠——大興紗廠,在營運了55年後也宣佈結業,再一次讓人慨嘆本港紡織業的衰落。
讓人驕傲的金杯牌
南豐紗廠屹立在荃灣逾半世紀,高峰時期是全港產量最高的紡織廠,紗廠最得意的作品是當年的“名牌”——金杯牌。金燦燦的獎杯背後意義深遠,代表着以前本地紡織業有多麼的“威水” ,當時有許多國際大品牌如Nike和Hugo Boss,都是“香港製造”的。
就在大興紗廠宣佈關閉的同一年,南豐紗廠宣佈其活化計劃,當年的1號廠至3號廠早已拆毀,如果想一睹其“倩影”,就只能在電影《十萬火急》中重溫。南豐紗廠活化項目包括原來的4號廠至6號廠,在經歷了約4年的工程,終於在2018年12月完工,並對外開放。即使經過數十載,南豐人的“紡織魂”仍然鮮活,活化後的紗廠,其場地用途主題均離不開“製衣”。
從過去启迪未来
活化後的南豐紗廠主要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南豐作坊”、“CHAT六廠”和“南豐店堂”。“南豐作坊”主要為與時尚及科技有關的初創公司提供辦公場地及支援;“CHAT六廠”則主打紡織文化藝術,以展覽及共學形式去推廣紡織文化;“南豐店堂”則有各類文藝創意商鋪及食肆,為文青提供一個假日好去處。
一走進南豐紗廠,便被其全玻璃幕牆所震撼,改建後的紗廠變得明亮前衛,驟眼一看似乎不夠“原汁原味”,但仔細看過後,才發現紗廠原有的支柱都被保留下來。另外,紗廠亦保留了那道超過60年歷史的樓梯,甚至沒有重新上漆,就以“素顏”示人,也許這才是最好的保育方式——把原本的面貌呈現在公眾眼前。
“CHAT六廠”不時舉行紡織主題展覽。在筆者到訪當日,正在舉行“盛夏手作:來建紡織村”展覽,當中最特別的是那條由日本藝術家田口行弘所構想出來的“紡織龍” ,這條龍由街坊及參觀者共同製作,製作“紡織龍”期間,田口行弘到鄰近的福來村,向居民及學生展示紡織手藝。這個想法充分詮釋了“傳承”二字,令人聯想起當年,母親在家中手把手教女兒縫縫補補的情景,這才是最完整,亦是最立體的保育。
此外,“CHAT六廠”亦設多個工作坊,在工作坊內遇見“杏姐姐”,得知她每天遠道從將軍澳來荃灣,只為了在此當兼職縫製布袋,重溫當年的溫馨時光,直至現在,還記得提到縫紉時,她靦腆的臉上發自心底的笑容,以及那句:“自己親手造一件衣服,真的很有滿足感!”
一個保育活化項目,不只是要去建造那些吸睛的“打卡熱點”,更重要的是它應該怎樣去跟社區互動共長,能夠帶給社區甚麼意義。正如在那天訪問中,南豐紗廠市場總監梁婉玲所說:“我們希望南豐紗廠能帶給人生活上的啟發,不需要很大的想法,就算是買一盤花這麼小的事也可以。”也許,為大眾提供靈感和方向,才是活化保育的首要任務。
一切从紗線開始
要造好一件衫,首先要有好的紗線,一根與髮絲粗幼相若的紗線,背後要經歷十多道繁複的工序才能完成。正正因為紡織業的工序多,需要的人手也相應地多,因此在全盛時期,全港有數十萬個紡織工人。
1970年代,本港有數十家紗廠,主要集中在荃灣和新蒲崗等地,當中最為人熟知的肯定是南豐紗廠、中央紗廠以及寶星紡織廠等較具規模的紡織公司。然而,隨著租金及工資等營運成本上升,本港的製造業開始北移,紗廠也一間接着一間倒閉。2014年,本港最後一間仍有生產棉紗的紗廠——大興紗廠,在營運了55年後也宣佈結業,再一次讓人慨嘆本港紡織業的衰落。
讓人驕傲的金杯牌
南豐紗廠屹立在荃灣逾半世紀,高峰時期是全港產量最高的紡織廠,紗廠最得意的作品是當年的“名牌”——金杯牌。金燦燦的獎杯背後意義深遠,代表着以前本地紡織業有多麼的“威水” ,當時有許多國際大品牌如Nike和Hugo Boss,都是“香港製造”的。
就在大興紗廠宣佈關閉的同一年,南豐紗廠宣佈其活化計劃,當年的1號廠至3號廠早已拆毀,如果想一睹其“倩影”,就只能在電影《十萬火急》中重溫。南豐紗廠活化項目包括原來的4號廠至6號廠,在經歷了約4年的工程,終於在2018年12月完工,並對外開放。即使經過數十載,南豐人的“紡織魂”仍然鮮活,活化後的紗廠,其場地用途主題均離不開“製衣”。
從過去启迪未来
活化後的南豐紗廠主要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南豐作坊”、“CHAT六廠”和“南豐店堂”。“南豐作坊”主要為與時尚及科技有關的初創公司提供辦公場地及支援;“CHAT六廠”則主打紡織文化藝術,以展覽及共學形式去推廣紡織文化;“南豐店堂”則有各類文藝創意商鋪及食肆,為文青提供一個假日好去處。
一走進南豐紗廠,便被其全玻璃幕牆所震撼,改建後的紗廠變得明亮前衛,驟眼一看似乎不夠“原汁原味”,但仔細看過後,才發現紗廠原有的支柱都被保留下來。另外,紗廠亦保留了那道超過60年歷史的樓梯,甚至沒有重新上漆,就以“素顏”示人,也許這才是最好的保育方式——把原本的面貌呈現在公眾眼前。
“CHAT六廠”不時舉行紡織主題展覽。在筆者到訪當日,正在舉行“盛夏手作:來建紡織村”展覽,當中最特別的是那條由日本藝術家田口行弘所構想出來的“紡織龍” ,這條龍由街坊及參觀者共同製作,製作“紡織龍”期間,田口行弘到鄰近的福來村,向居民及學生展示紡織手藝。這個想法充分詮釋了“傳承”二字,令人聯想起當年,母親在家中手把手教女兒縫縫補補的情景,這才是最完整,亦是最立體的保育。
此外,“CHAT六廠”亦設多個工作坊,在工作坊內遇見“杏姐姐”,得知她每天遠道從將軍澳來荃灣,只為了在此當兼職縫製布袋,重溫當年的溫馨時光,直至現在,還記得提到縫紉時,她靦腆的臉上發自心底的笑容,以及那句:“自己親手造一件衣服,真的很有滿足感!”
一個保育活化項目,不只是要去建造那些吸睛的“打卡熱點”,更重要的是它應該怎樣去跟社區互動共長,能夠帶給社區甚麼意義。正如在那天訪問中,南豐紗廠市場總監梁婉玲所說:“我們希望南豐紗廠能帶給人生活上的啟發,不需要很大的想法,就算是買一盤花這麼小的事也可以。”也許,為大眾提供靈感和方向,才是活化保育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