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针对小孩子的实际情况,首先,我讲一些科学家小时候怎样立志成才;工农子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结果成为农艺技师,养猪、养鸡专家等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些榜样,通过具体、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知道是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而学习,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学习。激发他们“我要学,我想学,我一定要学好”的信心。但是,动机教育是长期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对随着年龄增长,情趣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或意志薄弱的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其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必须靠教师良好的教学过程来影响。
  小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此,我重视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乐意。
  二、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指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四是学习方法。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为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重视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我认为低年级培养学生会使用教材重点应放在指导观察的方法,新课本提供了大量的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我根据儿童反映在观察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注意力易分散,观察事物时随意性强;情绪易变,兴趣横生、观察事物时具有易变性),在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图画、图形等时注意了以下几点:①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按顺序观察:按方位观察(指学生分清方位并能用上、下、左、右等词语)。②按图意要求,会操作学具,并能按图意会组织语言表述操作过程。③按图意要求会填数、填符号或计算。④能明确图里标明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2.重视充分表露并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
  应试教育造成讲风过盛,数学课也照样是以“讲”代替学生“学”,实质上是以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从数学课来说,学习过程主要是思维过程,因此,数学课上重视把思维过程充分的表露出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
  3.重视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方法
  操作技能是指需要利用某种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一种技能。如测量、画图、制作等技能。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去严重忽视这种技能的培养。因为考试很少甚至根本不考它。但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重视这种技能的训练。低年级教学,注意指导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技能方法;在中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测量较短的距离,会用量角器按指定的角度画角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画图,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等。
  在训练中,重视教师的示范,注意教给学生方法。通常情况下,我把这种训练分为两步。第一步,我边做边教方法,使学生清晰地获得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具体动作的准确无误的视觉形象。第二步,指导学生操作实践,有的要手把手地去指正;强化和巩固学生掌握的操作方法,逐步形成技能和能力。像测量这样的操作,我重视让学生到现场去练习,实地演练的效果更好。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①认真听讲,独立思考;②仔细观察,用心去记;③规范地写,准确地算;④及时检查,调节思路。到中高年级我还重视验算习惯的培养。
  (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在学习过程中,我教给学生认真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看到应用题的问题,要想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思考得准确、深刻。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
  (2)规范地写、准确地算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课上的写很重要,如一年级学写等号不用直尺,既要规范又要快。再如规范地书写数字、答题等。计算更为重要,强调规范书写格式的同时,计算的准确性不容忽视,有的学生计算只图快,不图准,这样是不行的。
  (3)及时检查,调整思路
  小学生多数乐于做题,而没有检查的好习惯,甚至不会检查。我在数学课上训练学生检查的方法是:一看是否抄错题;二看运用公式是否准确,计算过程是否出错;三看答题书写是否完整。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严格训练,久而久之,才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中高年级,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让学生把验算看作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后一个步骤。验算中,学生经过“自我反辨”,不仅可以保证解答的正确性,而且可以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错误的原因,调整解答思路,巩固和提高解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作者单位:泗洪县陈圩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江苏省高职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制度改革的基本概况,分析影响江苏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录取制度实施的原因,解析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录取的要义,提
古诗的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但必须符合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探究。一、朗读,读出意蕴1.读要融情。正确、优美的诵读是一种语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洁的手段。作为未来祖国建设主力军的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学习技能,刻不容缓。  随着小学年级的升高,部分同学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倦,导致学生学习技能低下,这些问题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为鼓励学生能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
目的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觉醒型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CT和MRI影像数据结果、CISS分型(改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爱玩爱闹是他们的天性,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约束他们待在课堂上,却不能够让他们真正融入课堂。因而,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对孩子们提供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群文阅读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科技时代和信息爆炸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定位不单包括有足够的积累和才能,更需要其能够对众多的信息知识进行分类整合,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从小对孩子进行训练和锻炼,从而使其能够
近年来,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都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部分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村小合并,但却给许多孩子的学习带来了不便。家距离学校远了,同时父母因为外出打工,无法接送孩子;爷爷奶奶因为年纪大了,在学习生活上无力照顾,家长只好把孩子寄宿在学校附近某些所谓的辅导中心。因此,越来越多寄宿学生的出现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些寄宿学生,尤其是低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过早地离开家庭独
摘要: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管理落后等诸多问题。为了及时准确地获知城市交通监控系统中道路交通流
有预测说,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后,中国有3亿人会从事滑雪运动。但目前在中国的造雪机几乎全部依赖进口。”3月23日,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在“百万庄论坛
期刊
日前,在精武镇学府商务大厦,精武镇政府、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深圳智慧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天津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致力打造机器人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区域活动,是以教育目标,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吸引幼儿自主选择并在活动区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活动。   主题活动是围绕贴近幼儿生活的某一中心内容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主线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区域活动,将主题中幼儿自主探索和操作的内容与区域活动融为一体。这样的融合将极大地拓展幼儿的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