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个人观念、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个人品德的重要时期,其中品德课程属于不可或缺的核心科目。品德教学并不是考试科目,但是关系到个人的成长,目标是使学生认识这个世界,让学生学会思考。本文主要针对小学德育与美育的渗透进行分析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教育;美育渗透
当前许多学校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思路,违背了育人的初衷。为此有必要针对美育与品德教育的相互渗透进行分析,推动教学改革。
一、美育的含义以及与品德教育的关系
美育目的在于带领学生认识真善美,进而让学生开始追求美好,追求善良,追求正面的力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此教师只有积极运用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让学生养成正面思考、正面生活的习惯。但由于许多院校与教师对于品德教育的认知过于片面,将品德教育单纯当作应试科目去看待,忽视了品德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本质及其言传身教的内涵,这对品德教育是十分不利的。而以上所谈及的美育,其教育目标则与品德教育的目标有共通之处,同样是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美好,养成正面思考、正面处世的习惯。因此,美育与品德教育的融合,是有利的、合理的,亦是必然的。但如何能够更好地融合,还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巧妙规划,将美育理念真正与品德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并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
二、美育理念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1. 运用美育理念向学生传播品德之美
美并不是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一个人生得美丽可以用美来形容,但一个人有着出众的才干,或是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也都可以用美来形容。教师在品德课程上,应运用美育理念多角度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美,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人或是一件事。一个丑陋且有残疾的乞丐,在许多人看来,也许与美无关,但当你发现他救下了一位发病倒地的老人,并且用尽乞讨所得的金钱帮老人支付医疗费用时,他依然是丑陋的吗?对于这样的问题,也许会有学生说,我认为他并没有变得好看,但没有人会否认,他拥有一颗美丽的心,这便是不同层面的美。反之,一个长相标致,穿着得体的少年或是少女,却以诈骗为主业,这样的人又真的能够算作美吗?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会逐渐丰富起来,学会去了解事物表层以下的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美”,特别是品德之美,是能够让整个社会都美起来的强大力量,可见丰富学生对美的认知十分重要。
2. 运用美育理念让学生学会思考
任何事物都并不只有一面,一個人看待事物也只有多看好的一面,才能让自身的思想也更加向上。教师也要让学生看到一个人的美好之处,看到一件事带来的好的影响,这样才能让学生摆脱消极思考的模式,养成正面思考的习惯。一个学生也许表面看来并不开朗,但实际上也许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一个学生表面看来比较粗鲁,但也许实际上是一个十分乐于助人的热心之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美,学会去发现、去认可,才能发现更美好的世界。而且一件事也是有两面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古语正是来源于此,许多我们认为美好的事情,也许本质并非如此,许多看似损失的事情,实质上会让我们有所收获,所以看待事物的时候,积极思考好的一面,便能迎来好的结果。
3. 运用美育理念使学生形成宣扬美德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习惯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了解什么样的言行是美的,什么样的言行是丑恶的,自身才会向着好的方向改进。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一个人实际的美与他的外表是没有关联的,为人和善,为他人着想,肯付出,讲信义,都是美的体现,学生也希望自己是美的,因此了解这些便必然会向着这样的方向,改变自身的思考与言行习惯,成为一个追求深层次之美的人。
三、结语
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打好各方面基础的重要阶段,特别是思想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应当充分注意这一阶段的品德教学,帮助学生打造健全的思想。而美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世间之美,与品德教育的实际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教师应当更积极地融合美育及品德教育,帮助学生认知真善美,当一个拥有美丽心灵的人,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荣.小学思想品德课美育渗透漫谈[J].教书育人,2015(7):18.
[2]孙先菊.浅谈深化改革中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207.
[3]毛小梅.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美育的相互渗透[J].江西教育,1988(3):34.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教育;美育渗透
当前许多学校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思路,违背了育人的初衷。为此有必要针对美育与品德教育的相互渗透进行分析,推动教学改革。
一、美育的含义以及与品德教育的关系
美育目的在于带领学生认识真善美,进而让学生开始追求美好,追求善良,追求正面的力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此教师只有积极运用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让学生养成正面思考、正面生活的习惯。但由于许多院校与教师对于品德教育的认知过于片面,将品德教育单纯当作应试科目去看待,忽视了品德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本质及其言传身教的内涵,这对品德教育是十分不利的。而以上所谈及的美育,其教育目标则与品德教育的目标有共通之处,同样是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美好,养成正面思考、正面处世的习惯。因此,美育与品德教育的融合,是有利的、合理的,亦是必然的。但如何能够更好地融合,还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巧妙规划,将美育理念真正与品德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并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
二、美育理念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1. 运用美育理念向学生传播品德之美
美并不是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一个人生得美丽可以用美来形容,但一个人有着出众的才干,或是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也都可以用美来形容。教师在品德课程上,应运用美育理念多角度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美,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人或是一件事。一个丑陋且有残疾的乞丐,在许多人看来,也许与美无关,但当你发现他救下了一位发病倒地的老人,并且用尽乞讨所得的金钱帮老人支付医疗费用时,他依然是丑陋的吗?对于这样的问题,也许会有学生说,我认为他并没有变得好看,但没有人会否认,他拥有一颗美丽的心,这便是不同层面的美。反之,一个长相标致,穿着得体的少年或是少女,却以诈骗为主业,这样的人又真的能够算作美吗?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会逐渐丰富起来,学会去了解事物表层以下的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美”,特别是品德之美,是能够让整个社会都美起来的强大力量,可见丰富学生对美的认知十分重要。
2. 运用美育理念让学生学会思考
任何事物都并不只有一面,一個人看待事物也只有多看好的一面,才能让自身的思想也更加向上。教师也要让学生看到一个人的美好之处,看到一件事带来的好的影响,这样才能让学生摆脱消极思考的模式,养成正面思考的习惯。一个学生也许表面看来并不开朗,但实际上也许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一个学生表面看来比较粗鲁,但也许实际上是一个十分乐于助人的热心之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美,学会去发现、去认可,才能发现更美好的世界。而且一件事也是有两面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古语正是来源于此,许多我们认为美好的事情,也许本质并非如此,许多看似损失的事情,实质上会让我们有所收获,所以看待事物的时候,积极思考好的一面,便能迎来好的结果。
3. 运用美育理念使学生形成宣扬美德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习惯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了解什么样的言行是美的,什么样的言行是丑恶的,自身才会向着好的方向改进。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一个人实际的美与他的外表是没有关联的,为人和善,为他人着想,肯付出,讲信义,都是美的体现,学生也希望自己是美的,因此了解这些便必然会向着这样的方向,改变自身的思考与言行习惯,成为一个追求深层次之美的人。
三、结语
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打好各方面基础的重要阶段,特别是思想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应当充分注意这一阶段的品德教学,帮助学生打造健全的思想。而美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世间之美,与品德教育的实际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教师应当更积极地融合美育及品德教育,帮助学生认知真善美,当一个拥有美丽心灵的人,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荣.小学思想品德课美育渗透漫谈[J].教书育人,2015(7):18.
[2]孙先菊.浅谈深化改革中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207.
[3]毛小梅.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美育的相互渗透[J].江西教育,1988(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