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迷林深处的匿藏地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n031641l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五首诗是哑石的组诗《匿藏地》的一部分。
  这几首诗似乎有着某种明显的内在联系——当然,它们的内涵,大概是难以完全一目了然的。许多细节,那些私人化的经验,融合着时而迸发出的形而上玄思,像数学算式一样精密罗织在绵长的充满隐喻与象征的句子里。作为诗人经验之外的读者,我们能够从中知道些什么?细抠每个词句,来揣摩每首诗隐藏的含义吗?那样未免太“不解风情”。诗歌——尤其当代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当它首先作为一种言语的“游戏”和“技艺”的结合体时,我们何不首先去寻找诗的语言和形式本身所构造起来的审美维度?
  在这个方面而言,无疑,哑石的这些诗都显示了作者词汇量的丰富和语言上的老练。
  当我在阅读它们时,最先感受到的,是诗中那些“硌人”的部分——阅读体验中,那些“突兀”的语句。如果阅读如同开车,而诗歌文本是公路,那么这些“硌人”的部分就像横在路上的减速带,时刻提醒着读者“文本”本身的存在。比如《感谢万有》中“当有热气隐隐粗朴的事物”和“短裤裹着迷茫的大卵”,前一句妙不可言,在语法上作了“手脚”,“粗朴”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兼任动词和形容词,这句话蛮不讲理地把生命的力量感和那股时时躁动不安着的“热”呈现了出来,极为生动,而那“迷茫的大卵”既真实又俏皮有趣。又比如《阴历》中的“那里,涌片光海”,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十分口语化的表达——它保留了量词而直接省略数词,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人们日常对话中才会采用的,像是“来支烟”“吃个苹果”——这句诗跳出来的瞬间,似乎真的也让那片光海的“涌”具有了动态感,而且这种日常口语也让该句子变得形象、生动,又亲切。又比如《甜时辰》里“因为人,本身乃一果实”,和“甜是黑暗规训不了的”。前者,这个“乃”字不复杂,它通常是古代汉语或至少是半文半白的语境中才常用的词,在这句话的上下文都是标准的现代汉语的情况下,突然吐出个“乃”字,便带来一种郑重其事的俏皮。为什么要说它有郑重其事的一面?因为诗人在吃梨的轻松甜蜜气氛中,探讨了“人是什么”这样的话题,也道出了果实(和宝石)之“甜是黑暗规训不了的”箴言……总而言之,这些硌人的地方,虽然少,却很妙,它们不仅使得这些句子更具深意,更加生动、有趣、俏皮,对诗歌整体的语言节奏而言,也都是十分机巧的装置。
  在这五首诗中,都有这样一种现象,异质性的语言相互交叉:朴实的和晦涩的、口语的和书面的,相间排列,让诗在节奏上充满变化和起伏。在《封》中,诗的前半部分还在隐隐慨叹着那些“不能触碰,不可触碰”的头顶的“抽出白色细碎花束”,当读者跟随节奏去思索诗人所说“那些振响于未来却又死在过去的事物”到底是何物时,后面的文本却并未给出答案,而且立马转向日常语言式的朴实叙述,讲“我的朋友/刚从大洋那边归来/就急忙赶回老家盖房子/为留守那里的老人”,紧接着,诗歌再度回到晦涩的谜团中——“披头散发的洋流/模仿了被斩首的蜂鸟的意志”“而倒退着悬浮的粗壮磁针/打算用棘刺/密封一些事情”,留下一片让读者似有所感又不可言说的形而上迷雾。同样,《阴历》一诗也拥有类似的节奏。诗人“早上起来”,因“瞳孔上细碎的鳞片”和射进窗户的阳光,引发了“亘古的/无物,新生的傲慢,心物/纠缠中吞吐着,舔舐墙角亮斑/晦涩的甜”这一系列形象又形而上的想象。而接下来的大量篇幅都用极为日常化的语言,细致地描述着诗人在阳光下为自己准备早餐,又不小心被烧烫了的汤锅烫到手指的情景。然后这个烫伤经由水龙头中“遥远”“深邃”“黑暗”的管道中涌出的某种力量的提醒,诗人才想起了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接下来又是一段关于“将翻身把我吞噬”的“大鱼”,和“即将到来的夜晚”的晦涩玄想。这是十分精彩的一段,极富想象力。
  这种异质性语言的交叉,直接构成了一种虚实相生的诗境。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诗人对生活场景进行了不厌其烦的细腻描绘,比如《微暖口脂融》中,“真清新啊。从居住的四楼阳台/探身向下望”,诗人甚至交代了“四楼”。一般而言,即使将其简洁为“从阳台探身向下望”也并无不可,诗人何必还要加个“居住的四楼”?只有当“四楼”二字出现,诗人身处的画面才更加具体而清晰——刚刚睡醒的诗人站在四楼探身往下望的模样如在目前,读者似乎就站在楼下的花园里,抬头就看见了诗人:他就站在四楼的阳台上。这种近乎超写实主义的态度,其实构建了一个更为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景。在这种真实之上,诗人旋即又延伸出丰富的想象,使诗中的“场”不断地发生着的变化。文本中,诗人时而亲身在场,时而又抽离,想象之境和生活之景不断交织变换。比如《阴历》的回忆、想象和现实。比如《甜时辰》中我对绿宝石的遐想从可拟人到友人的劳动过程和果实的成长历程。这样,想象就切实建立在了真实的生活之中,也就成了诗人生命的一部分。而现实与想象的相互交替,也让文本显得丰富而紧凑。
  这些诗歌还具有高度的完整性,首尾紧密呼应。《微暖口脂融》中首句“人,应有代替他者活着的责任”和末句“不介意冒领你踊跃的身份”;《感谢万有》首尾的“感谢万有”;比如《封》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密封”;《阴历》中,首尾出现的“光”和“瞳眸上的鳞片”。这些结构,使得每首诗都像是一幕幕简短的剧,剧中充满现实的经验与虚构的玄想,有游戏的姿态,有伤感的情绪,还有诗人的倔强……
  即使不讨论诗歌的形式与结构,诗人的很多想象和修辞也十分漂亮。“树梢、头顶/抽出白色细碎花束/不能触碰,不可触碰/白头翁,已活到怀疑记忆的/年龄,向着晚霞倦意地/卷回花束”“他加入的、裹着夜行衣/披头散发的洋流,模仿了/被斩首的蜂鸟的意志/而倒退着悬浮的粗壮磁针/打算用棘刺,密封一些事情”(《封》);“你坚持着什么,而我绽放为人形”(《微暖口脂融》);“先于眼睛用途醒过来的/当有热气隐隐粗朴的事物”(《感谢万有》);“当淡青色/渔网从她翻波戏浪的腿上褪下/我就知道天穹会白夜一闪/那条摇动地基、又处处/隐匿的大鱼,将翻身把我吞噬/并潜回一个个白昼水底”、“当然还会看到更多,比如/许多意外遗忘的事物,比如/礼炮般轰鸣开放的,星辰、花朵”(《阴历》);“一颗宝石,拥有浸润的甜?/甜是黑暗规训不了的”(《甜时辰》)。
  除了语言和形式,对于诗歌的意指、内涵,我想自己不能也无法作更多的解读——其实只能叫妄自揣测。“匿藏地”喻指什么?“那些振响于未来却又死在过去的事物”是何物?“被斩首的蜂鸟的意志”是什么意志?粗壮磁针、棘刺、将要密封的事情又隐喻着什么?“隐秘忠于自身的事物”有何含义?那“大鱼”呢?而大鱼摇动的“地基”和“匿藏地”是否有关联?……这些存在于诗人生命和生活经验中的诗性又形而上的事物,当然是诗人自己独有的隐秘事物,还是留给诗人独自去思索和面对吧。况且,神秘,也赋予这些事物以诗性。挖掘其意义,某种程度上,只能是一种对诗性的破壞。
其他文献
建议你去读读桃花  就在隔年的春天  就在二月  它干净。漂亮。年轻  可以用毁灭  来证明它对生命的负责  如果你这辈子都没有交上好運  那么你对桃花的误会  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推荐语  娄格的“建议”其实深入到了责任和生命。所谓的好运,不是机缘巧合,而是源于内心,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怎么会有深入的人生辨识度呢?我欢喜这种轻盈而厚重的叙事方式,它成就了诗歌的内在美,却又具有惹人深思的优良
期刊
我拿起这本书,放下另一本书  在两个世界的岔路口,选择了苟且  正如盼望下一场皎洁的大雪  而上天,却下起了不明不白的小雨  “是不是这样总比漫天雾霾要好呢”  推荐语  读千野这首《此刻》,我看到了诗歌中言及的“取舍”,看到了希冀和现实的交织,看到了不甘和接受。实际上我看到的“此刻”的無奈和隐忍。而什么是“此刻”?“此刻”并不是仅仅指向眼下的“这一刻”,对于诗人来说,“此刻”其实是生命中的每一个
期刊
当下散文诗创作,作品不少而精品不多,其原因何在?根本问题还是一些散文诗人心里没“底”、笔下没“度”。所谓“底”,即作品所具有的思想底蕴、文化底色、历史底气、现实底温、艺术底功、美学底线。所谓“度”,即散文诗要具备灵魂的高度、文化的深度、从容的气度、情感的温度、写作的难度、文体的法度。  一是攀登灵魂的高度,要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决定一个散文诗人能站多高、走多远的,是他思想的高度与深度。一个有思想的人
期刊
周鹏程来自川东北的大巴山,是我的老乡。对于很多人来说,巴中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但在我看来,它也是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巴中并不富裕,山高路远,好多地方还处于一种原始的状态,但巴中人无论是离开了的还是坚守着的,都对那片土地充满深情。  鹏程的家乡是大巴山中的通江县。通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区,关于通江的“红色”历史,很多诗人、作家都写过,在诗歌方面,梁上泉先生的作品可能影响最大。梁上泉的长诗《
期刊
无论是在诗歌的创作中,还是诗歌的阅读与欣赏中,诗歌的概括力似乎往往被人们忽略,甚至被遗忘了。诗歌的概括力首先源自于敏锐的洞悉与认知的自觉,而有了这样的洞悉与自觉,我们才能从细微中透视辽阔,从海底发现火焰,从一杯葡萄酒中窥见风暴。  没有个体经验就没有艺术,没有个体经验就没有诗歌。个体经验是艺术成为艺术的根本特征,是诗歌成为诗歌的前提。这些对于诗者来说都是常识,但个体经验仅仅是情绪与思考的最初的触点
期刊
基于陈小平放逐身心的诗性诉求和与之相匹配的在诗歌创作中经常出现且具有重要指征意义的词语,我认为围绕“意象”这个重要但并不过气的诗歌主体表征来分析他在创作中的演进不失为一种明智和有效的方式。本篇仅就诗人陈小平诗歌中那些反复出现的代表意象, “死亡”“飞鸟”“雪花”“神祗”进行解构,并以此作为研究陈小平诗歌文本的重要路径,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介入到他的诗歌“森林”中去。  死亡意象  古今中外众多诗歌
期刊
谈论自己的写作是一件颇为尴尬的事。说些有点硌人的内容,便很容易滑向带点傲慢意味的自我申辩(其实,没有谁在攻击你的写作),但如果所谈温润如玉,又实在没有动笔的必要(除了能满足所谓还在写作现场的虚荣)。也许那些诚恳的大牛人,可以在谈论中做得好一些,不过,那也许只是将“冒犯”做得不露声色吧。对于我等于写作而言还在途中甚至困惑丛生的的人而言,难道可以假借习得的点滴技艺,将自己伪装成已洞悉了写作的根本秘密的
期刊
我力量的匿藏地  似乎开着;我接近,然后它们关上  (威廉·华兹华斯《序曲》)  封  密封之物分布于走过的  道路两侧。树梢、头顶,  抽出白色细碎花束,  不能触碰,不可触碰。  白头翁,已活到怀疑记忆的  年龄,向着晚霞倦意地  卷回花束。当然,困境是  机缘,每一刻,你都被  锁进因抚摸而新鲜的隔离:  外人看上去像画上星辰,  它强壮,从来都是一个问题,  肉里酸涩,维持了安静。  那些
期刊
埋葬时间,不得不先从埋葬母亲说起。  白露为霜的凌晨,在老屋后侧的胡桑地里埋葬母亲。说是埋葬,其实棺木内躺着的只是母亲火化后残留的几两白骨。当我熟视无睹的黑色沃土被一层层挖开,挖到半人深时,我几乎被怔住了。从黑乎乎的地面挖下二三锹,是黄土,再挖下去二三锹,竟然又是掺满腐质物的黑乎乎黏土,墓坑里黑土黄土如此循环,层层叠叠像棉被一样铺开。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江淮冲积平原,其实我一点也没有真实亲近过,它的鬼
期刊
我们走了,天还在那儿蓝着,鹰还在那儿飞着,眺望四姑娘山的目光还在那儿停着……  ——题记  望天时,我就看见了那只鹰。  有多少鹰飞过了天空,雪山不会告诉我。  此刻,电脑屏幕上,我依然能从它倾斜着阳光与寂静的翅膀上,感觉到一只鹰自由俯冲于天地之间的快感。四姑娘山的迷雾已经散去,换一个角度看去,这只鹰正在四姑娘山上滑雪哪。  我更愿意叫四姑娘山的藏语名字:斯古拉山。  海拔越高的山,名字越好听: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