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助力中原经济区汽车制造产业工人职业能力的提升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原经济区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载体和突破口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加剧了对优秀汽车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但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质量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对比分析优秀汽车制造产业工人需求特点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入手,得出要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满足汽车产业转型的人才需要,汽车类高职院校要从改革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立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方式、拓宽技术人才终身学习途径等方面实施。
  一、《中国制造2025》与中原经济区汽车制造产业的关系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现智能制造。制造业转型涉及范围广,实现难度大,又对未来社会、科技、经济等有着重大影响,必须选取合适的切入点,才能集中力量,以点带面,最终带动整个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汽车制造产业因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就业面广、拉动作用强,其实力的提升可以代表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的提升。对比德国工业4.0也是以汽车制造产业作为主要的实施载体。在《中国制造2025》中,汽车被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河南汽车工业起步较早,汽车工业是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中原崛起的战略支撑产业之一。因此,中原经济区以产业规模大、带动性强的智能制造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载体和突破口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推动中原经济区汽车制造产业变革的同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将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优秀的产业工人来强化工业基础、提升产品质量。2017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高职院校是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要来源,开设汽车专业的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培养适应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优秀汽车制造产业工人需求特点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对比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汽车产业向节能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智能制造将使汽车这种大宗、复杂商品的真正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可能,使“需求端”与“生产端”直接连通。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建设需要,中原经济区汽车行业将进行汽车制造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同时围绕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汽车总装、焊装、涂装、电器设备),具体在汽车新能源技术开发、汽车智能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整车制造配套体系、柔性生产管理和后方市场营销等领域,将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汽车产业对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增加,汽车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一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来积极投身到汽车产业升级改造当中。
  然而,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省开设汽车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汽车专业设置跟不上新发展的需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大多数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传统专业。在新能源汽车、汽车智能技术、车联网专业设置等方面不能及时满足汽车企业的发展新需求,出现汽车企业招聘不到掌握汽车制造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技术的合适人才。
  另一方面,大量的汽车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对口就业率低。很多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对汽车产业工人社会认同感低的就业心理,不愿意在一线工作,或是频繁跳槽,就业不稳定。究其原因,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出现偏差,与行业要求契合度低;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不协同,激励机制职业晋升、社会的需求不协同。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胜任所应聘的岗位,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难以适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
  三、高职教育助力中原经济区汽车制造产业工人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专业设置紧贴产业新需求,改革汽车专业课程体系
  汽车类高职院校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精准定位汽车产业链,重点设置中原经济区发展急需的汽车产业相关专业。我省高职院校应在中国制造2025推动下,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及时关注并积极响应汽车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变化,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以高职学院原有的汽车优势专业为核心,将技术领域相近、教学资源可共享的相近专业整合成汽车专业群,围绕汽车专业群开设相关汽车专业。根据战略要求,高职院校应密切关注新能源、智能化、车联网等汽车技术发展趋势,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等特色专业群。同时针对汽车后市场的迅速发展,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原有基础专业群的建设要进行改革升级。
  (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
  一方面,校企要协同共建汽车专业群,加强与企业深度融合,探索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采用以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为主导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其特点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共同管理,通过汽车专业与汽车产业对接,培养目标与汽车岗位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环节,培养出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需要的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过硬实践技能的高职毕业生。另一方面,政府应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起到调控监管和支持指导作用。首先要规范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明确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又要避免企业和学校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其次,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不但规定凡是在服务地方经济,对接行业发展进行人才输出,发挥实训基地为企业员工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院校要给予奖励和政策支持;而且要规定企业在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承担学生实习实训、参与校企合作有关项目等方面可获得一定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从而提高汽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建的积极性。
  (三)对接汽车产业工人岗位需求,创新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方式
  2015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養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教育必须为产业变革服务,“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未来10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其对产业工人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因此,要在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将企业化管理贯穿于学生管理的始终,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首先,在教室卫生管理和宿舍管理中实施5S 管理,制定虚拟工资管理制度,将课堂出勤、宿舍秩序、学习成绩等跟虚拟工作挂钩,形成“奖优罚劣”的竞争机制。其次,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环节,借助校企共同考核的模式,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最后,利用“企业走访”、“优秀校友进校园”、“技术能手秀绝活”等活动深入挖掘产业工匠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崇尚劳动、创新务实、敬业守信的职业信念,提高对产业工人职业的认同感。
  (四)拓宽技术人才终身学习途径,打通汽车产业工人晋升通道
  目前,高职学生不愿意到汽车企业一线从事产业工人的工作,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一线工人给人的印象就是工资低、环境差,全社会没有形成重视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靠教育、靠宣传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要拓宽汽车技术人才终身学习途径,打通汽车产业工人晋升通道,让汽车产业工人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社会认同度。第一,汽车类高职院校要开发“互联网+继续教育”的平台,对接汽车企业一线工人,让他们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提高学历层次或进行在职培训。也支持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职接受继续教育,根据职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第二,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共建汽车技能大师工作室、汽车产业工人实验实训平台,借助该平台不但更够使在校学生学习到一线技能本领,更能提高企业技术能手的岗位自豪感和社会认同度。第三,汽车企业要打破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职务之间界限,实现有效衔接,使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能够融入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行列,也必将促进汽车产业工人在企业技术进步、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发挥更大作用。
其他文献
人力资源属于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现代企业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本身过多的人力资源往往会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负担,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政策,以此来减少企业在人力方面的成本消耗和财务风险。但是在人力资源外包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存在很多的风险。所以,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措施,企业应该大力改进,以此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外
期刊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企业头等大事,为了更好的培训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管理层认识到了培养企业内训师的重要性,企业内训师开始逐渐登上讲台授课,可是,企业内訓师的授课效果如何?课程是转培还是自主研发?是不是与企业实际相关等诸多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这从根本上与企业内训师的专业素养有密切关系,因而笔者想通过以下三个关键点提升通信行业企业内训师的专业素养。  一、深刻精准认识企业内训师  许多内训
期刊
2016年前后,一场商业革命悄然而至,这场革命从2016年3月,AlphaGo击败李世石作为节点,正式走进了大众视野,人工智能来了!对于人工智能,有人视为新的商机,有人视为洪水猛兽,那么,人工智能是什么?它将会怎么影响人类的商业社会呢?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有时我们会要考虑什么是人力所能及
期刊
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我国的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的是一批专业能力比较强、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优质人才。推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员工专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在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是重要的因素,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重视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运用科
期刊
近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迅速,致使国家事业单位也逐渐产生信息化的意识,并有部分事业单位选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实行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着事业单位的招聘人员素质,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对整个事业单位都起到科学化、信息化的作用。因此,本文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重要性的分析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
期刊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得到创新变革,其中管理会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备受人们的关注,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需要从本质上加以分析,探究其问题,分析其作用,研究其对策,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完善性,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在当前现代化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得到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目标,管理会
期刊
市政工程建设是指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提升的有效方式,提升市政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對企业和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市政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下市政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优化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旨在通过本文的分析,改善和提升是市政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人力资
期刊
高校财务会计档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映,通过财务会计档案,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可以检查学校是否遵守财经纪律,在财务会计资料中有没有弄虚作假、违法违纪等行为,这些都是记录和反映高校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重要依据。本文就针对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为主线,进行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使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不断优化。  一、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期刊
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与财政部正式颁布了《关于将电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预示着中国电信行业正式开始施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电信行业,将面对艰巨的挑战。本文将从 “营改增”对中国电信企业的财务影响做出分析,得出了短期内,电信企业仍然面对电信企业税负,降低其利润等结论。最后从税务体系,竞争力,成本控制方面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营改增”对中国电信行业赋税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出要区分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在企业当中的核心位置日益凸显。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是衡量企业发展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新会计准则的颁发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有着较大的影响。需要企业从原有的内部控制转变为更加适应新会计准则,有效的挖掘出新准则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到解决的策略。  新会计准则对原准则中的部分不适应现行经济环境的内容进行重新定义和修订;它的实施将为内部控制的有效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