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他人”与“三省吾身”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elaopol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三省吾身”指每日多次反省自己意思相似,本文所说“三问他人”,也是取每天喜问他人(仕途、财运等)的意思。
  经常遇到“三问他人”之事,近日就遇到一起。暑期一个周末,朋友为庆祝孩子高考金榜题名,置办便宴数桌,请朋友同事老师同贺。我被安排与师者同桌。入座不久,一位老师便急不可耐,询问同桌一个官场朋友:“现在当多大官了?”据我所知,同桌几位由教师改行当官的主儿,均官运不通仕途平平。尤其是被问之人,曾经仕途一度看好,后多年原地踏步,所问显然让对方尴尬,羞于回答,其他人也不便应声。一番酒酣耳热后,这位师者仍然不肯罢休,又数次询问朋友官至何方何位。出于对老师尊重,其问均被席友虚与委蛇岔开话题。类似哪壶不开提哪壶,莫名其妙的“三问他人”,往轻处说,是自讨没趣;往重处说,则有辱师道。
  世上没有人不要求进步,也没有人不追求成功;然而,每个人“进步”和“成功”标准相异。师者何以三番五次问朋友官至何方何位?显然,在他观念中,官级便是衡量“进步”“成功”的首要标准,甚或唯一标准。殊不知,人各有志,“三观”有别。仅拿佳途“官念”说事,有人信“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为圭臬;有人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愿景;有人定“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座右铭……退一万步说,就算将官位大小当成度量“进步”“成功”的标准,也不可藉此计量人生價值意义的大小。因为,尴尬现实是,官位大小与个人才能努力并不必然成正比;相反,人们所见不少官运亨通者,并非靠个人才能努力,而是靠投机钻营的歪门邪道,抑或“朝中有人”的旁门左道。



  其实,“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人生本应适时转型。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对年近知天命的吾辈而言,职场“出息”的时空概率已然不多。仍旧举仕途说事,虽不说“船到码头车到站”,但吾辈面临“退休嫌早,提拔嫌老”尴尬年龄,却是不争事实。可见,以平常心对待仕途,不仅是职场规则使然,更是人生定律使然。上述那位师者慕恋官场,老师关心学生前途,多年未见问几句以示关心未尝不可;然而,反复询问则让人难堪,虽不至于让人揶揄讨嫌,但也显得其官本位思想太重,官念太旧。换言之,其既在认知上有失偏颇,又在定位上不合时宜。当然,平常心不是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指以理性平和心态,走好走稳走完职场余途。
  自然,平常心还包含,到了归于平静的年龄,老友见面问问健康状况,每天跑步多少,有何兴趣爱好,父母身体怎样,叮嘱常回家看看,问问孩子学业工作。因为,除了职场发展,个人身体,孩子未来,家庭幸福,都是人生“进步”“成功”的题内之义。假如师者非要“三问他人”的话,不妨问健康不问官职,问父母子女不问张三李四,问心情兴趣不问做官发财。如此这般,理性平和,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曾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的北大才女卢新宁,在一次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致辞中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何以至此?显然,亟待国人“三省吾身”,而非“三问他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这是圣人做的事,容易引发失眠,常人也许做不到。但每隔一段时间,沉静下来反省一下自己,过滤沉淀一下自己,寻回迷失的本真,是可以做做的。假若“三省吾身”一时半会尚有点困难的话,别“三问他人”讨人嫌,还是必要和可能的。
其他文献
“背景”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之一是“指背后倚仗的力量”。也就是俗话说的“有来头”“有靠山”“有后台”。  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谓神通广大,大闹天宫,连玉皇大帝都奈何他不得,可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路途中,却常被一些妖精打败,如那个黄风怪,放出的三味神风,威力无穷,就连经过老君八卦炼丹炉考验的孫大圣的火眼金睛也受不了。这些有着惊人本领的妖精,多是来自上界:或为天神的侍童,或为仙
期刊
在一些地方,“喝酒才能办事,不喝酒事难办”,不仅是一个潜规则,更是一个顽疾。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制度也规定得很具体、很明确,但“喝酒办事”顽疾,并没有彻底医治好。一些人,一些地方,在喝酒问题上,总能找到理由、找到借口,在桌面下“顽强”地活下去。  在“喝酒才能办事”的地方,尽管“不耽误”工作,“有利于”工作,却让这种不好的风气,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造成了严重污染。“喝酒才能办事”,并不是一件小事,而
期刊
“攀附”,原指植物界一种生长现象,即一些植物附着其他东西往上爬升。这种现象在大自然中比较常见,如南方有藤蔓植物附着树木或建筑物攀援而上,北方也能见到菟丝子等攀附寄生于其他植物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用“攀附”一词来比喻投靠有权势之人以谋求高升的行为。  攀附,看似借力借势,是一条“终南捷径”,其实是以丧失人格和自尊为代价,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寄托于有权有势之人身上,企图藉靠他人能量青云直上、飞黄
期刊
世上善变脸者多矣。俗话说“七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盛夏时节,老天的脸也是多变的,或晴或阴或雷或雨或风,喜怒无常,这是大自然的变脸。人类破坏自然、不尊重自然,老天终究要大变脸色,还人类以颜色。  动物界亦有善变脸者,具有典型性的,如“变色龙”、蝙蝠和狗等。“变色龙”之善变,名满天下,以不太招人喜爱的形象(当然,也有很喜爱其形象的),竟窃得“龙”的名号便是明证,在此按下不说。  先说蝙蝠。《坚瓠续集
期刊
这个时代谁“最嚣张”?或者说,谁是这个时代“最嚣张”的人?如果组织网民投票,近期得票率最高的,很可能是重庆某派出所长的夫人“童太太”。她开着一辆保时捷,不仅在不该掉头的地方违规掉头,而且一下车,就给了与之发生口角的男司机一个耳光。并声称,自己驾车过红灯从来都是闯,打个电话就能删除违法记录。  再往前说,还有一位“严夫人”。她的老公,曾任四川某市的市委副书记。这位“严夫人”的经典事迹,就是给幼儿园老
期刊
《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录事薛某,高烧中梦见自己化为一条金色鲤鱼,几天不曾觅食,肚中饥甚,遇一渔夫垂钓,明知饵上有钩子,但终因难耐饵香的诱惑,张嘴吞饵,遂成渔夫钓物。冯梦龙点评说:薛录事被钓皆因“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点评何等好啊!对照现实生活,“薛录事”这类“忍不过”的人物何止千百?  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反腐成果展区,曝
期刊
由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兴起的“女德班”这两年在全国各地都有了蔓延之势,类似于“女德”班的各类会所、会馆、短训班如雨后春笋,报名者趋之若鹜。中国女性追求道德完美、人格高尚、气质高雅,不惜重金去修持自己的精神真是让老夫自叹弗如,我一生都没为自己的道德提升花过一次钱,想想也够抠门了。  暂且不说这“女德班”开设的那些“女德”“妇道”“原则”有多糟粕,就是学到了,哪个女性又能做得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期刊
同乡大杨说,朋友老温从外地回来了,晚上一起聚聚,到时他会请人开车过来接我。  下班时,接到电话。来电者自称是大杨的表弟,受大杨之托,正在赶来接我的路上,问我要具体地点。告诉他在市政中心东大门旁碰头,并请他告知车号。大杨的表弟说,车子是某某颜色某某品牌某某型的,说了一大通。我说,不用这么复杂,你还是直接把车号报给我就行了。于是,他把这一小串数字说了一遍。  几分钟后,下楼,来到市政中心东大门旁,见这
期刊
人与自然,本是天地共生、和谐相处,而一个“笼子”却隔离了人与自然。虽然,“笼子”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的安全,但也锁住了人类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锁住了天性的自由。  古往今来,笼子大大小小,有实有虚,功能不尽相同,一定程度上,笼子为人类提供了安全的保障。例如马戏团或野生动物园的观赏笼,保障了游客的人身安全;饲养家畜的鸟笼、鼠笼,为饲养者提供了便利。  而“笼”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安全和秩序的重要保障。放
期刊
赌咒这事,见过也经历过,宋人话本有,金元戏曲中也有。记得清楚的是,《白蛇传》中许仙,受法海蛊惑,犯了大错,把个小青恨得咬牙切齿。许仙为表心迹,跪下起誓,也是赌咒。白娘子心疼,哭啼啼将官人连忙搀起。《红楼梦》中宝玉为给黛玉表心迹,起誓,把赖头鼋、大忘八都用上了。现实生活中,起毒誓,赌大咒,今天也常见。有个常用的咒语,就是“天打五雷轰”。  绕了这么大圈子,你到底是要说啥呢?  我要说的是现代社会所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