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笼”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本是天地共生、和谐相处,而一个“笼子”却隔离了人与自然。虽然,“笼子”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的安全,但也锁住了人类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锁住了天性的自由。
  古往今来,笼子大大小小,有实有虚,功能不尽相同,一定程度上,笼子为人类提供了安全的保障。例如马戏团或野生动物园的观赏笼,保障了游客的人身安全;饲养家畜的鸟笼、鼠笼,为饲养者提供了便利。
  而“笼”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安全和秩序的重要保障。放眼人类社会,虚拟之“笼子”几乎无处不在:法律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之“笼”,学校是保障学生学习之“笼”……回顾往昔,“笼子”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君变法,设法治之“笼”,为秦国强大提供了支撑;科举之制,又为读书人设“笼”,扩大了统治基础和选人出口。由此观之,“笼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秩序,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而人与自然,人与万物本是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不管是实质之笼,抑或虚拟之笼,都一定程度上切断了这种和谐关系,甚至成为束缚人类自由、阻碍人类进步的枷锁。人与野生动物,不一定通过笼子的方式互动,一位法国女孩曾在非洲居住数年,在自我防范的前提下与野生动物进行了近距离的互动,并写下了《我与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所以人与自然不能仅仅以笼子为障碍和隔离,更需要适度的互动。而在人类社会中,一些制度性的“笼子”也锁住了人类的天性,魏晋时期礼教之风盛行,形成人的思想和精神的“笼子”,一群群魏晋名士只得寄情玄理空谈,饮酒高歌;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更是锁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闭目塞听,逐步落后世界之潮流;而当今社会,一些年轻人正在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锁进手机的“笼子”里,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枷锁,一种自由的桎梏?由此观之,“笼子”若运用不当,反而自取其害,危害人类社会,阻碍人类的进步。
  笼”本无害,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保障,但笼子的滥用,使得身处笼内者深受蒙蔽,深受其害;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也被“笼子”生生切断,使人与万物彼此隔离,退缩成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听,远处是陶渊明旷达的歌声,“笼子”只是人类利用的工具,要趋利避害,合理运用,莫让笼子成为人类的主宰者。

指导教师评语:


  辩证思维是认识世界常用的思维方式,它让我们对社会中的很多现象能有更全面的认知,至少避免简单化的一元论,从而发现世界的复杂性。本文便是以生活常见的“笼子”为观察对象,展开一定的联想,从形而下的“笼子”到形而上的“习惯”“法则”多領域地进行分析。既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又剖析了弊端,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观察视角与思考能力。



  同时,论述过程又涉及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和现象,从历史、人文的角度挖掘分析,眼界可谓宽广。核心的“法自然”,主张“和谐共生”亦是当代核心价值观的要旨所在。
  当然,限于篇幅,短文的论证分析过程若能再深入一些似乎更有说服力度。
其他文献
一部《论语》孔子一遍又一遍地教育弟子不能仅学《诗》学《书》,还必须学礼、知礼,克己复礼,强调人无礼,无以立。  礼有时代性和具体内涵。我们今天同样重礼学礼,将健康的礼仪、礼节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我们讲的礼既继承了传统,又超越历史,与世界接轨,是一个文明古国当代风范的外在表现。今天我们的礼仪文化已成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亮点。文明礼貌亦是从娃娃抓起。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小学推出“三礼六节主
期刊
近日,网上有个帖子“火”了:一名十岁小学生,因课业及业余爱好都很出類拔萃,竟嫌父母“只开得起十几万的丰田”,竟说“我努力优秀,是为了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原生家庭”。要知道,“小男孩,被父母捧在手里,放在心尖儿上,时常还会晒在朋友圈里,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给的最好的,却被自己的孩子所嫌弃”。如此一幕真实的“儿嫌母丑”闹剧,还不是让人最震惊的———有的孩子,竟说“父母皆祸害”!就因“自己父母太穷,令自己无法
期刊
“背景”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之一是“指背后倚仗的力量”。也就是俗话说的“有来头”“有靠山”“有后台”。  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谓神通广大,大闹天宫,连玉皇大帝都奈何他不得,可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路途中,却常被一些妖精打败,如那个黄风怪,放出的三味神风,威力无穷,就连经过老君八卦炼丹炉考验的孫大圣的火眼金睛也受不了。这些有着惊人本领的妖精,多是来自上界:或为天神的侍童,或为仙
期刊
在一些地方,“喝酒才能办事,不喝酒事难办”,不仅是一个潜规则,更是一个顽疾。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制度也规定得很具体、很明确,但“喝酒办事”顽疾,并没有彻底医治好。一些人,一些地方,在喝酒问题上,总能找到理由、找到借口,在桌面下“顽强”地活下去。  在“喝酒才能办事”的地方,尽管“不耽误”工作,“有利于”工作,却让这种不好的风气,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造成了严重污染。“喝酒才能办事”,并不是一件小事,而
期刊
“攀附”,原指植物界一种生长现象,即一些植物附着其他东西往上爬升。这种现象在大自然中比较常见,如南方有藤蔓植物附着树木或建筑物攀援而上,北方也能见到菟丝子等攀附寄生于其他植物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用“攀附”一词来比喻投靠有权势之人以谋求高升的行为。  攀附,看似借力借势,是一条“终南捷径”,其实是以丧失人格和自尊为代价,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寄托于有权有势之人身上,企图藉靠他人能量青云直上、飞黄
期刊
世上善变脸者多矣。俗话说“七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盛夏时节,老天的脸也是多变的,或晴或阴或雷或雨或风,喜怒无常,这是大自然的变脸。人类破坏自然、不尊重自然,老天终究要大变脸色,还人类以颜色。  动物界亦有善变脸者,具有典型性的,如“变色龙”、蝙蝠和狗等。“变色龙”之善变,名满天下,以不太招人喜爱的形象(当然,也有很喜爱其形象的),竟窃得“龙”的名号便是明证,在此按下不说。  先说蝙蝠。《坚瓠续集
期刊
这个时代谁“最嚣张”?或者说,谁是这个时代“最嚣张”的人?如果组织网民投票,近期得票率最高的,很可能是重庆某派出所长的夫人“童太太”。她开着一辆保时捷,不仅在不该掉头的地方违规掉头,而且一下车,就给了与之发生口角的男司机一个耳光。并声称,自己驾车过红灯从来都是闯,打个电话就能删除违法记录。  再往前说,还有一位“严夫人”。她的老公,曾任四川某市的市委副书记。这位“严夫人”的经典事迹,就是给幼儿园老
期刊
《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录事薛某,高烧中梦见自己化为一条金色鲤鱼,几天不曾觅食,肚中饥甚,遇一渔夫垂钓,明知饵上有钩子,但终因难耐饵香的诱惑,张嘴吞饵,遂成渔夫钓物。冯梦龙点评说:薛录事被钓皆因“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点评何等好啊!对照现实生活,“薛录事”这类“忍不过”的人物何止千百?  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反腐成果展区,曝
期刊
由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兴起的“女德班”这两年在全国各地都有了蔓延之势,类似于“女德”班的各类会所、会馆、短训班如雨后春笋,报名者趋之若鹜。中国女性追求道德完美、人格高尚、气质高雅,不惜重金去修持自己的精神真是让老夫自叹弗如,我一生都没为自己的道德提升花过一次钱,想想也够抠门了。  暂且不说这“女德班”开设的那些“女德”“妇道”“原则”有多糟粕,就是学到了,哪个女性又能做得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期刊
同乡大杨说,朋友老温从外地回来了,晚上一起聚聚,到时他会请人开车过来接我。  下班时,接到电话。来电者自称是大杨的表弟,受大杨之托,正在赶来接我的路上,问我要具体地点。告诉他在市政中心东大门旁碰头,并请他告知车号。大杨的表弟说,车子是某某颜色某某品牌某某型的,说了一大通。我说,不用这么复杂,你还是直接把车号报给我就行了。于是,他把这一小串数字说了一遍。  几分钟后,下楼,来到市政中心东大门旁,见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