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人类,更大的命题是不论他们联系得多诚恳、多持久,不管他们的群体有多大,阶段性的孤独感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类共同的境况。
新闻媒体让我们目睹了城市扩张的阴暗面——混乱、绝望、暴力和人情冷漠——散步在任何城市,我们都会看到残破遗弃的房子、坑坑洼洼的街道以及被乱涂乱画的墙壁。然而,多数城市也有美好的一面,处处都有造福人民的地方,诸如儿童博物馆、图书馆、举办周日下午音乐会的露天音乐台、主题公园、购物商场、冬天也可以变身溜冰场的公共泳池、青少年游戏城以及老年娱乐中心。
当城市首次出现改善时,我们注意并心怀感恩。表皮脱落的墙壁和坑坑洼洼的街道,仿佛是永远碍眼的东西,永远都让你感到不适;但是,创新和改善——即使是重大的事情——很快也会被视为理所当然。在公共场合的轮椅坡道就是一个例子。这些人行道上的铲形凹痕,在许多城市被涂上黄边以引起公众注意,耗资不菲。它们是文明的象征,但如今谁还会带着公民的自豪感来看待它们?
对城市甚至郊区的普遍指责是,睦邻的概念似乎已经丧失。即使住在隔壁的邻居你也可能不认识。自家的糖用完了或窗户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我们都不能去敲敲隔壁公寓或隔壁房间的门。另一方面,在城市或郊区,每个急需帮助的人都会被当成人类伙伴——邻居来对待。以下3个故事可以证明我的观点。
我先讲一件几年前亲身经历的事。我在伦敦的地铁上,要换车去朋友家,并在他那里过夜,然后赶飞机回美国的家。我提着两个行李箱上了一个坡度很大的自动扶梯。一个男人从我身旁经过,不小心推了我一下。我向后摔了下去,头正好撞在上升的扶梯上。扶梯当即停下。大量的鲜血从我后脑勺渗出。一名地铁工作人员拿着急救箱跑上来。他用胳膊抱着我的肩膀,对我说已经打电话叫救护车了,车马上就到。好像没一会儿,医务助理就赶到了,他们把我抬进救护车,然后救护车启动警笛穿梭在伦敦的街道上,奔向城市医院的急救室。在那里,医生护士因为我的到来而忙碌起来。整件事情中,尽管处于晕眩状态,我还是惊讶这个城市竟动用了如此多的资源来处理这件事。我是谁?我只是一个来自大西洋彼岸不纳税的陌生人而已,而伦敦人却暂时把我当作了他们的邻居。
现在讲讲另外两个故事,两件事都发生在美国。
第一个要借用何塞的传记。何塞是一个8岁的孩子,身患重病,高烧使他定期癫痫发作,不久他便出现脑部受损和自闭症的症状。这种间歇性发病的威胁使得他在家待了15年。在被送进公立医院之前,他的病情持续恶化。這一可能使他无法康复的改变,却成了他走向康复的第一步。
在最坏的情况下,州立精神病院是应对病情恶化患者的“总机构”。对此,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在何塞的报告中也大体上承认。另一方面,医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那些饱受折磨、风雨飘摇的灵魂们提供避难所。州立医院恰巧为何塞提供了他真正需要的东西——秩序和自由,远离由癫痫和家庭生活的不安带来的迷惑和混乱。家庭会引发他们的种种要求,即使是庇护之地:家庭成员的不断呵护和担心是他们的强横要求。离开家庭精神上的呵护及狂热的亲昵后,何塞突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满是陌生人的职业世界里,这些人“不评判,不说教,不责难,很冷漠”。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他和他的病情有客观的认识。医院就像一个大都市,不会评判和责备,超然于道德。
第二个例子是小说《城市》——由约翰·厄普代克所写的短篇故事。我没有选择社会学资料,而采用了这个事例,是因为其观察细节——物质、社会及心理方面的非凡能力,只有拥有厄普代克这般才华的作家才能将这类信息收集并表达出来。它叙述的并非只是表面现象,也是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氛围。
故事的主人公卡森之前是一名老师,在经历了离婚和家庭的破裂之后,成为设备公司的推销员。在一次出差途中,他患上重病,入住市中心的一家酒店,想给家人打电话,却又突然想起前妻已经再婚,女儿也跟他断绝了关系。
在酒店门卫的帮助下,卡森搭乘出租车,最终进入医院急诊室。不出所料,他在医院里经历了一场噩梦,因为医院充满官僚作风。尽管医院办事效率散漫,他还是得到了及时的照料。接下来必须要进行一系列检查。X光技师指导卡森深呼吸并坚持一会,随即竖起大拇指鼓励了他。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几个年轻护士和实习医生来看了卡森。最后,刚过午夜,一个穿粗花呢夹克系着领带的医生来了。卡森猜测他可能刚参加完某个宴会。医院是病人的常驻之地,但他能看出这个医生是健康的,并且肯定已有家室,每天都会按时回家。那么他会在医院待多久呢?医生温和地对他说:“我喜欢做手术。”然后他站起来脱下外套,“仿佛突然同卡森一起加入了一场兴高采烈的体育赛事中”。
康复的日子也有简单快乐的瞬间。卡森就像孩子一样,对科技有了全新的认识:一张装有把手、床面非常整洁的白床,可通过多种方式抬高或弯曲床垫;电视机高高地挂在墙上,轻触遥控器就可远程操控。一天晚上,卡森开着电视睡着了。右上臂被轻轻一碰便醒了过来。“他睁开眼朝着电视的方向看去,在电视的矩形空间里,恰好有一张高贵黝黑的脸冲他微笑,原来是护士在给他量血压。”
卡森康复得能四处走动了,便开始观察周围的病人。他们是一个混杂的群体,反映了这座城市及其周边的人员构成。有农民,他们的“脖子被晒得黑白分明,手因常年使用农具结出了厚厚的老茧”;有“干巴巴的老妇人”;“有个体型丰满、咖啡肤色的女人,额头上有个深红色的印度教痣”;“还有个清瘦的男人,光头上有一道深长的伤口,现在已缝合好了”。当卡森向他点头并略带迟疑地和他打招呼时,他大声回复“你好,老兄”,就好像他们分享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秘密。
几天后,卡森乘出租车前往机场。一路上,他几乎没有再看这座城市一眼。“突然间,一张报纸从空中散落到卡森脚下,随即又被吹走。”后来,卡森回想起“农场里的各种声音,遥远的摩天大楼,护士们夜间的巡视,待在他人未曾见过且整洁的家里面的大夫”,似乎“卡森对这座城市已经很熟悉了”。尽管卡森与这座城市的人们并未相识,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但他们已然给予了他很多。
城市与我之前提到的家庭相比,规模上相差甚远。与对这两个社会实体的流行描述恰恰相反,并以更好推进两者间知觉价值的平衡为目的,我选择强调家庭内的无联系和城市内的联系。对于人类,更大的命题是不论他们联系得多诚恳、多持久,不管他们的群体有多大,阶段性的孤独感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类共同的境况。
(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 作者:[美]段义孚 译者:宋秀葵 陈金凤 张盼盼)
新闻媒体让我们目睹了城市扩张的阴暗面——混乱、绝望、暴力和人情冷漠——散步在任何城市,我们都会看到残破遗弃的房子、坑坑洼洼的街道以及被乱涂乱画的墙壁。然而,多数城市也有美好的一面,处处都有造福人民的地方,诸如儿童博物馆、图书馆、举办周日下午音乐会的露天音乐台、主题公园、购物商场、冬天也可以变身溜冰场的公共泳池、青少年游戏城以及老年娱乐中心。
当城市首次出现改善时,我们注意并心怀感恩。表皮脱落的墙壁和坑坑洼洼的街道,仿佛是永远碍眼的东西,永远都让你感到不适;但是,创新和改善——即使是重大的事情——很快也会被视为理所当然。在公共场合的轮椅坡道就是一个例子。这些人行道上的铲形凹痕,在许多城市被涂上黄边以引起公众注意,耗资不菲。它们是文明的象征,但如今谁还会带着公民的自豪感来看待它们?
对城市甚至郊区的普遍指责是,睦邻的概念似乎已经丧失。即使住在隔壁的邻居你也可能不认识。自家的糖用完了或窗户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我们都不能去敲敲隔壁公寓或隔壁房间的门。另一方面,在城市或郊区,每个急需帮助的人都会被当成人类伙伴——邻居来对待。以下3个故事可以证明我的观点。
我先讲一件几年前亲身经历的事。我在伦敦的地铁上,要换车去朋友家,并在他那里过夜,然后赶飞机回美国的家。我提着两个行李箱上了一个坡度很大的自动扶梯。一个男人从我身旁经过,不小心推了我一下。我向后摔了下去,头正好撞在上升的扶梯上。扶梯当即停下。大量的鲜血从我后脑勺渗出。一名地铁工作人员拿着急救箱跑上来。他用胳膊抱着我的肩膀,对我说已经打电话叫救护车了,车马上就到。好像没一会儿,医务助理就赶到了,他们把我抬进救护车,然后救护车启动警笛穿梭在伦敦的街道上,奔向城市医院的急救室。在那里,医生护士因为我的到来而忙碌起来。整件事情中,尽管处于晕眩状态,我还是惊讶这个城市竟动用了如此多的资源来处理这件事。我是谁?我只是一个来自大西洋彼岸不纳税的陌生人而已,而伦敦人却暂时把我当作了他们的邻居。
现在讲讲另外两个故事,两件事都发生在美国。
第一个要借用何塞的传记。何塞是一个8岁的孩子,身患重病,高烧使他定期癫痫发作,不久他便出现脑部受损和自闭症的症状。这种间歇性发病的威胁使得他在家待了15年。在被送进公立医院之前,他的病情持续恶化。這一可能使他无法康复的改变,却成了他走向康复的第一步。
在最坏的情况下,州立精神病院是应对病情恶化患者的“总机构”。对此,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在何塞的报告中也大体上承认。另一方面,医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那些饱受折磨、风雨飘摇的灵魂们提供避难所。州立医院恰巧为何塞提供了他真正需要的东西——秩序和自由,远离由癫痫和家庭生活的不安带来的迷惑和混乱。家庭会引发他们的种种要求,即使是庇护之地:家庭成员的不断呵护和担心是他们的强横要求。离开家庭精神上的呵护及狂热的亲昵后,何塞突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满是陌生人的职业世界里,这些人“不评判,不说教,不责难,很冷漠”。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他和他的病情有客观的认识。医院就像一个大都市,不会评判和责备,超然于道德。
第二个例子是小说《城市》——由约翰·厄普代克所写的短篇故事。我没有选择社会学资料,而采用了这个事例,是因为其观察细节——物质、社会及心理方面的非凡能力,只有拥有厄普代克这般才华的作家才能将这类信息收集并表达出来。它叙述的并非只是表面现象,也是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氛围。
故事的主人公卡森之前是一名老师,在经历了离婚和家庭的破裂之后,成为设备公司的推销员。在一次出差途中,他患上重病,入住市中心的一家酒店,想给家人打电话,却又突然想起前妻已经再婚,女儿也跟他断绝了关系。
在酒店门卫的帮助下,卡森搭乘出租车,最终进入医院急诊室。不出所料,他在医院里经历了一场噩梦,因为医院充满官僚作风。尽管医院办事效率散漫,他还是得到了及时的照料。接下来必须要进行一系列检查。X光技师指导卡森深呼吸并坚持一会,随即竖起大拇指鼓励了他。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几个年轻护士和实习医生来看了卡森。最后,刚过午夜,一个穿粗花呢夹克系着领带的医生来了。卡森猜测他可能刚参加完某个宴会。医院是病人的常驻之地,但他能看出这个医生是健康的,并且肯定已有家室,每天都会按时回家。那么他会在医院待多久呢?医生温和地对他说:“我喜欢做手术。”然后他站起来脱下外套,“仿佛突然同卡森一起加入了一场兴高采烈的体育赛事中”。
康复的日子也有简单快乐的瞬间。卡森就像孩子一样,对科技有了全新的认识:一张装有把手、床面非常整洁的白床,可通过多种方式抬高或弯曲床垫;电视机高高地挂在墙上,轻触遥控器就可远程操控。一天晚上,卡森开着电视睡着了。右上臂被轻轻一碰便醒了过来。“他睁开眼朝着电视的方向看去,在电视的矩形空间里,恰好有一张高贵黝黑的脸冲他微笑,原来是护士在给他量血压。”
卡森康复得能四处走动了,便开始观察周围的病人。他们是一个混杂的群体,反映了这座城市及其周边的人员构成。有农民,他们的“脖子被晒得黑白分明,手因常年使用农具结出了厚厚的老茧”;有“干巴巴的老妇人”;“有个体型丰满、咖啡肤色的女人,额头上有个深红色的印度教痣”;“还有个清瘦的男人,光头上有一道深长的伤口,现在已缝合好了”。当卡森向他点头并略带迟疑地和他打招呼时,他大声回复“你好,老兄”,就好像他们分享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秘密。
几天后,卡森乘出租车前往机场。一路上,他几乎没有再看这座城市一眼。“突然间,一张报纸从空中散落到卡森脚下,随即又被吹走。”后来,卡森回想起“农场里的各种声音,遥远的摩天大楼,护士们夜间的巡视,待在他人未曾见过且整洁的家里面的大夫”,似乎“卡森对这座城市已经很熟悉了”。尽管卡森与这座城市的人们并未相识,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但他们已然给予了他很多。
城市与我之前提到的家庭相比,规模上相差甚远。与对这两个社会实体的流行描述恰恰相反,并以更好推进两者间知觉价值的平衡为目的,我选择强调家庭内的无联系和城市内的联系。对于人类,更大的命题是不论他们联系得多诚恳、多持久,不管他们的群体有多大,阶段性的孤独感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类共同的境况。
(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 作者:[美]段义孚 译者:宋秀葵 陈金凤 张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