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湄潭当农民去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b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图/瞿欣含

  “我们铺上了水泥路,住上了新民居,又有了文化家园,农闲的时候打打篮球、乒乓球,看看书,日子越过越舒心。生活跟城里没啥两样,真像做梦似的。”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复兴镇两路口村村民唐诗友激动地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随着两路口村农民文化广场的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设施以及荷花池、农家乐园投入使用,当地村民有了自己的文体娱乐场所。
  近年来,湄潭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以村庄整治为重点,在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同时,坚持与乡村文明建设相结合,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注重建好文化家园,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同时,紧紧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主题,扎实有序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实施了村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文明村寨标准等规章制度。

我的村庄我做主


  房屋建筑,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内涵。“黔北民居”新村,集中展示着湄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绩。
  在乡村规划设计中,湄潭县始终把编制规划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前置条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生空间融合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聚散相宜、错落有致的原则,坚守“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的黔北民居建筑风格,着力打造“依山傍水、村庄城镇、自然村寨”模式。
  “我的村庄我做主”,湄潭县政府专门聘请了专业团队制作了村庄规划图、项目配建表、规划说明书,规划设计出20余套建房图纸免费供村民选用。同时,注重保护挖掘古树、老井、溪流等乡土元素,实现民居外观古朴典雅与内部功能现代时尚相结合,着力建设具有湄潭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文化特点的美丽乡村,让群众和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此外,湄潭县还从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持续推进村庄整治,坚持“修补修复,完善提升”的原则,重点突出“七改一增两处理”的整治要求,加快推进改房、改院、改路、改圈、改厨、改厕、改水与增绿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彻底消除农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五乱”现象,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遗漏、全覆盖。

建成美丽乡村典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此,湄潭县建立了“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先干先补,不干不补”的正向激励机制,健全上级项目争一点、县镇财政投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的资金筹措机制,高效整合县发改、财政、农牧、水利、交通、住建等部门项目资金,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管道出水”的资金使用格局。
  全县累计投入15.7亿元财政资金,拉动47.1亿元社会资金,全面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基础设施是影响乡村振兴的短板,湄潭始终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由点及面,深入推进农村补短板、惠民生行动,将所有补短板项目精准到每个村、每个组、每一户。在改善交通设施、通信设施、电力设施的同时,湄潭不断完善乡村互联网,发展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满足了村民生活工作要求,而且为工业品进村、农产品销售、人才培训、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等提供了服务,促进了农村农业现代化。
  以黔北民居建设为标志的“去旧舍、换新颜”行动,激发了群众热情,目前全县共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206个,实施村庄整治点820个,累计新(改)建黔北民居7万户,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率达98%,占全县农村实际居住户的70%。
  湄潭还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危房户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房屋,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全景域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把湄潭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典范,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茶海湄潭新篇童。”遵义市政协副主席、湄潭县委书记魏在平说。

路兴产业 产业兴路


  要想富,先修路。湄潭县以县际公路改造为重点,以通村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大兴经济路、旅游路、扶贫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全县累计投入6亿多元修建农村主干公路,建设总里程达339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目标,形成县域1.5小时经济圈。湄潭还开通县城区及周边4镇32村公交营运线路12条、里程130余公里,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加快。
  按照“路兴产业、产业兴路”思路,湄潭统筹推进产业路与通村路、通组路、串寨路、连户路建设,大力打通农村交通毛细血管,全面提高全县农村公路通畅率,提升农村群众出行质量。2017年,该县投入资金11.6亿元,完成硬化路、“组组通”公路1224.8公里,实施进寨路、入户路600.8万平方米,涉及538个村民组,覆盖7.48万户、29.12万人,湄潭也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乡村要振兴,关键是发展生产力。湄潭依托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抓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放松,围绕人、地、钱,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盘活集体资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壮大规模经营、发展品牌效益农业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一条条柏油马路,一排排青瓦白墻,湄潭处处可见成规模、上档次的“依山傍水式、村庄城镇式、自然村寨式”的黔北民居新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
  “走,到湄潭当农民去!”当地人时常这样说。“吃的是茅坝贡米,喝的是湄潭翠芽,住的是黔北民居,行的是绿色大道,过的是幸福生活”,这已成为湄潭人的生活写照。
其他文献
“红细胞”已成为资阳的一张城市名片,以“红细胞”为代表的“有爱之城”成为资阳的城市精神。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在自家屋前,向建忠用一双残肢夹住话筒,忘情地演唱着《感恩的心》。歌声飘向远方,“台下”一片寂静。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被向建忠演绎得如泣如诉。  向建忠是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黑沙湾村村民,20多年前的一场意外,让向建忠失去双手,他的
大量海外“野鸡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向诸多不符合名校录取要求但留学意向强烈的申请者伸出橄榄枝。  又到一年留学季。  在国内求职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下,海外留学获取一纸文凭仍不失为一种镀金之举。但是,如果一不留神读了外国的“野鸡大学”,学历文凭不被认可,则要付出高昂代价。如何鉴别“野鸡大学”,已成为海外留学的一门必修课。  文凭工厂  从小说《围城》里的方鸿渐,到曾经的“打工皇帝”唐骏,“野鸡学历”
春节让很多人从城市回到农村,中国大地上出现一条条迁徙路线图。然而,在春节过后,大多数人又返回了城市。返鄉高峰之后,很快便迎来返城高峰。  很多人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家乡的过客,但也有一些人选择了留下来,并且在家乡创业,开始新的生活。这些返乡创业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退役士兵等被赋予一个新的称谓:“城歸”。  “城归”们经过城市的历练,有了一定的技能、经验和眼界,也积累了一些资金和人脉,他们的归来,给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全国由南到北陆续开始春耕。在这个关键时节,如何开好局,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各地关注的热点。  今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主线。这是2004年以来第十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也是中央注重农村问题的风向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到衡阳,这项任务显得尤为突出。”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衡阳市委
4月20日,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暨《农村绿皮书(2017—2018)》(以下简称绿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转型发展初见成效;第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第三,农村发展水平逐
炎炎夏日的到来,冷饮成了很多人的最爱。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冷饮,而且冷饮的吃法也有诸多讲究。冷饮误区  误区一:冰水解渴  冰水并不能解身体的渴,因为身体为了让体内维持一定温度,会释放更多热能来平衡因喝冰水而降低的体温。  正确姿势:夏天补充水分,应喝温凉水。  误区二:吃冰消暑  吃冰降暑气只是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冷饮只是调剂品。  正确姿势:泡杯热茶,既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液分泌,还
脱贫攻坚首先要把产业搞好,确保产得出卖得出、产得好卖得好。扶贫产业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一哄而上。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对今后三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8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青平就《意见》作出解释。  严格执行现行标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村社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城市的虹吸效应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故土。人去地荒,精英流失成为鄉村面临的窘境。  作为乡村最宝贵的人才——乡贤,也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与使命。人们期待新乡贤能成为乡村守望者与建设者,挽救走向衰落的乡村文化,发展乡村经济。  只是这一群体的壮大还需要各方推动,新乡贤文化的形成也有待时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一直在积极研究
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2018大健康论坛。  2.与会嘉宾认真聆听。  3.論坛现场。
随着代驾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一些问题也暴露在镁光灯下。对于整个行业来讲,  国家层面的制度规范依旧欠缺。  自“醉驾入刑”以来,“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逐步成为大家遵循的行为准则。与此同时,代驾行业的兴起也给驾驶人带来了诸多便利。  然而,随着代驾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一些问题也暴露在镁光灯下。《民生周刊》记者采访发现,因为缺失有效的行业监管,代驾行业长期处于“裸奔”状态,黑代驾、性骚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