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浅议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Baby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由于具有图、文、声、像并茂这样的特点,所以,它能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并将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因而,在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理性的传授和令人愉悦的陶冶融为一体,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使学生在民主和谐、有选择、有自由、有竞争、有合作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一、多媒体计算机能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一般只重视教师的“灌”,而无视于学生的“学”,不重视实践,置学生于依附地位。在这种教育“气氛”中,学生变得消极、冷淡、厌烦。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思想不活跃,知识面不宽广,综合能力差。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将教材具体化、形象化,并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音乐的伴奏下,将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零与整,虚与实之间实现灵活的相互转化,从而使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情景,交融地再现于教学中,克服了传统教“粉笔+粉笔”的单调模式达到声画同步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中的?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这样一个教学环境:先在屏幕上出现5个苹果(问:这里有几个苹果?),然后用虚线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问: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再把其中的一个苹果闪动两次(问: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这样,让学生观察动态的形象,理解“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含义。再如当学生知道什么叫分数后,屏幕上呈现出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夏天到了,荷花开了(荷塘中有6朵荷花),有5只青蛙在荷叶上嬉戏。这活泼的画面,艳丽的色彩,唤起了学生美的情感,这种美的意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多媒体计算机能提供多样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了一个实验,那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反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如“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复习”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环节,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多媒体软件是这样制作的: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1)说说平行四边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学生说到沿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微机屏幕马上就出现显示图;(2)说到平移小三角形,微机根据学生所说显示图; (3)产生一个平移的过程。这样就让学生活生生地看到了这个平移的整个过程。又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水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再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个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最后,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了一條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形成生动有趣的画面,这一切都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三、多媒体计算机能图文声像并茂,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因此,教学时应让学生通过感知来获取大量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文字、数学、语言解说等配合传统教学的分析、推理,可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运用音乐、图形、图像、动画等,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加减应用题时,我把课本上两幅鸭子图,制作成课件,让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河岸上有7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屏幕随着音乐游来了二只鸭子,学生很快列出算式:7+2=9(只),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为从鸭子游来的图画,使学生产生许多的思维,从而明确这一道加法应用题。再分析第二幅图,“河岸上有9只鸭子,游走了2只”,屏幕上出现了鸭子游走的图画,使学生从“游走”产生“减少”的思维。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快速绘图、动画、视频、发声等功能,可以快速模拟某些发明、发现的过程,使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发现法”教学可以经常实施。例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通过把圆分割成若干个相同的扇形,然后拼成近似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推导的。让学生通过把圆分割为8等份、16等份、32等份、64等份等,再分别拼成近似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宽(或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种教学方法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起到启发、鼓励、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作用。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把它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等智力素质,同时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下面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主要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本人认为以下 10種方法值得一试。   1
期刊
语文的文本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形象的感知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主动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那么,如何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呢?     一、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其求知兴趣    学生有兴趣学习时注意力一定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信息技术集音、
期刊
【摘要】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它在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但纵观文言文教学,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对于文言文翻译的这一环节,更有必要对学生给予方法上的指導。《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本文从文言文翻译的现状谈起,通过对文言文翻译方法的探讨,希望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如何翻译文言文有指导作用。   
期刊
悬念是叙事类文艺作品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情节进展的关键处,有意制造一些激发欣赏者兴趣和紧张心情的未知数或细节,而将详情留在后面交待,使欣赏者关注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得到理想的审美娱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悬念正是借鉴这种表现手法,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通过教师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巧设悬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朱作仁教授说:“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正处在初步形成的阶段,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就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什么是语
期刊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哪些学习习惯需要培养?如何培养呢?  1、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
期刊
语文课应该是最有魅力的课,为什么长期以来却不受学生欢迎呢?教师讲风过盛,照本宣科,千篇一律,是不容回避的问题。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读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說书学生做题——置身于绝大多数语文课堂,听到的是老师的慷慨激昂,唯独少了莘莘学子的朗朗书声。长此以往,造就的只能是没有个性的教师,没有个性的学生。没有教学个性,就没有课堂教学的生命。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弘扬教学个性。    一、弘扬教学个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美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经过初步的探索我认为,小学语文审美教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重视课堂教学 提升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的
期刊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我们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     一、在备课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
期刊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而读写又离不开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交流。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正是说的“读”、“写”与“交往”的关系。因此,多年来我们提倡学生多读多写并走向生活,的确是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的,而且这个特点至今仍然未变。但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思考语文教学如何在保持其特点的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笔者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