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下国内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不少学生,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数学很轻松,甚至成绩很突出,可是上了高中后却越来越吃力,对高中数学产生厌烦心理,有的到最后溃不成军,一塌糊涂。也说明了我们高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其主要实效方法包括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新生的思想教育;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一、加强新生的思想教育
对高中新生加强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数学学习的失败者主要原因,从而使他们有所顿悟。
1.思想上有所放松
经过中考后,有的学生思想开始松懈,尤其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的同学,甚至错误的地认为高一、高二根本就不必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 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高中数学的难度远非初中数学能比,需要三年的艰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拨性,想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其缺漏的很多知识是非常难完成的。
2.学习态度不端正,好高鹜远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往往出错。
3.没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数学思维方法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二、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一方面,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这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一旦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就会积极地接受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尤其是新生,他们刚刚完成由初中学生到高中学生的转变,对新的环境感到新奇而又陌生,对新的知识感到渴望而又畏惧。因此,作为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情感,做他们的朋友。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不适感,使他们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高中学生年龄特点,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展示数学思维过程,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数学的思想方法比数学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数学教育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培养人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策略,增强人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人的思维素质。为此,教师必须设计教学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去体会、领悟,对于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尽可能地展示数学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的数学发现、启迪问题解决的思路。
三、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在学习上,不少学生除了本身的智力因素以外,另一个主要障碍是非智力因素上的,诸如学得不好不感兴趣,遇到难题,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1.运用情感手段强化自我效能
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愿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地讲,恰当地表扬鼓励能强化自我效能感。这不仅对表扬和鼓励的人如此,对其他的人也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得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
2.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也表现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能够有效地应用原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同时,在倡导学生积极创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多提问,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分析,并进行自我判定。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索的喜悦。
总之,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创造性活动,教学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在新生生活是整个高中生活的开始,帮助学生此时建立起来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会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高级中学)
一、加强新生的思想教育
对高中新生加强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数学学习的失败者主要原因,从而使他们有所顿悟。
1.思想上有所放松
经过中考后,有的学生思想开始松懈,尤其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的同学,甚至错误的地认为高一、高二根本就不必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 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高中数学的难度远非初中数学能比,需要三年的艰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拨性,想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其缺漏的很多知识是非常难完成的。
2.学习态度不端正,好高鹜远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往往出错。
3.没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数学思维方法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二、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一方面,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这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一旦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就会积极地接受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尤其是新生,他们刚刚完成由初中学生到高中学生的转变,对新的环境感到新奇而又陌生,对新的知识感到渴望而又畏惧。因此,作为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情感,做他们的朋友。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不适感,使他们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高中学生年龄特点,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展示数学思维过程,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数学的思想方法比数学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数学教育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培养人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策略,增强人的反应能力,从而提高人的思维素质。为此,教师必须设计教学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去体会、领悟,对于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尽可能地展示数学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的数学发现、启迪问题解决的思路。
三、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在学习上,不少学生除了本身的智力因素以外,另一个主要障碍是非智力因素上的,诸如学得不好不感兴趣,遇到难题,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1.运用情感手段强化自我效能
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愿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地讲,恰当地表扬鼓励能强化自我效能感。这不仅对表扬和鼓励的人如此,对其他的人也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得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
2.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也表现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能够有效地应用原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同时,在倡导学生积极创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多提问,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分析,并进行自我判定。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索的喜悦。
总之,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创造性活动,教学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在新生生活是整个高中生活的开始,帮助学生此时建立起来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会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