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近年来,在中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国际油价变幻不定,油价上涨乃至石油危机的可能性始终对中国经济构成风险。在分析油价上涨导致中国经济利益转移的基础上,将中国的石油消费需求等多项指标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相应指标进行全面对比,从历史比较的视角,对一旦发生石油危机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进行评估。分析表明,中国当前的处境优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但油价上涨所导致的国民财富损失、石油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和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等不利因素构成的风险均难以忽视。
[关键词] 石油需求 经济风险 经济安全 国际油价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1-0028-08
引言
历史上,国际石油价格曾有过三次大涨,分别始于1973年开始的中东产油国对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20世纪70年代末的伊朗革命危机,以及1991年的海湾危机。其中,前两次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通常被认为是两次全球的石油危机,而第三次油价上涨则由于时间较短、影响较小,严格而言难以称上一次石油危机。自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开始新一轮上涨,并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近期虽然有所反复,但仍处于高位。中国于2003年取代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能源消费对石油的依赖不断上升,油价上涨越来越刺激国人的神经。对近年来的国际油价上涨,大部分研究认
为目前尚不至于发生等同于第一、第二次石油危机的严重影响[1,2]。也有一些研究对本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如覃东海和余乐安(2005)认为本次油价上涨对各国宏观经济是一次中度冲击[3]。实际情况是,与前两次石油危机不同,截至目前本次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尚未造成严重的影响,美国经济从2002年开始回升,2003年经济增长率达2.7%,2004提高至4.2%,2005年虽然遭遇飓风袭击,仍达到3.5%,2006年仍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而中国和印度两个被西方认为是影响石油价格上涨的国家,经济增长亦未受到油价上涨太大影响。
虽然发生类似于第一、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可能性尚小,近期国际油价甚至出现下调行情,但仍有必要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适当的评估。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油价上涨带来全球经济利益由消费国向产油国的转移,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石油消费国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能危及经济稳定,并最终损害产油国的利益;二是,发生类似于第一、第二次石油危机中石油贸易中断的情况,其影响则更严重。油价上涨反映了对全球石油贸易中断的担心,油价越高则表明市场对石油贸易中断越担心,但是目前发生石油贸易中断、无处买油的情形可能性尚小。而且即使发生石油贸易中断,其规模大小如何,对中国的经济破坏是否会如第一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国家的破坏那么严重?这正是本文所要重点分析的。
因此,对石油危机的风险评估,必须确定油价上涨的幅度或者石油贸易中断的规模,由于影响国际油价以及石油贸易的不可控因素相当多,这是相当困难的。为此,本文在对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利益影响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假设一旦发生类似于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情形,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进行评估。本文从历史比较视角,将中国当前的石油消费需求、石油消费依存度等多项数据和指标与美国、日本等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相应的数据和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并据此判断一旦发生石油危机,中国的处境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这些国家相比是更好还是更坏,以评估油价上涨对中国构成的经济风险。
石油危机及其破坏性的历史回顾
在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以前,国际油价长期维持着较低价格。由1973年年初起国际油价开始逐渐上涨,1974年1月油价由每桶5美元上升到每桶11.5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IFS统计的市场平均价格,下同)。此后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直至1978年11月,油价开始新一轮上涨。到1980年11月,由危机前的13美元每桶涨至第二次石油危机时的最高峰41美元每桶,直到1986年年初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国际油价也一度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但仅仅维持数月,在产油国和西方国家的联手干预下,油价迅速回落,对世界经济没有产生严重后果。1999年年初,油价一度跌至10美元每桶,其后油价开始逐渐回升。自2003年开始,油价再次进入新一轮快速上升,2003年原油年平均价格约为29美元每桶,2004年上涨至37美元每桶。2004年9月油价涨至历史新高,此后不断突破历史记录,2005年上涨至50美元每桶,进入2006年,油价继续上涨,一度接近80美元每桶,下半年有所回落,并持续反复。
国际油价以美元记价,以上均为以美元标价的名义价格,必须对名义价格进行调整才具有可比性。对此已有相当多机构进行了估算,本文直接引用英国石油公司(BP)的计算结果。表1包括来源于IFS和BP的年平均名义价格和可比价格。按照可比价格,目前国际油价与历史水平相比,已经处于高位,2005年国际油价已经超过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价格,但尚未达到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的价格,1979—1980年间的国际油价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为87美元每桶,目前国际油价尚未达到该水平。因此,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世界经济快速增长是在可比价格超过第一次石油危机时价格的情况下实现的。
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破坏性影响最大,因此本文将第一次石油危机作为参照系:即假设发生类似于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情况,对中国的破坏性影响有多大。因此,以下回顾先第一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破坏性影响。
第一次石油危机是在石油禁运、西方国家石油消费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首先要对第一次石油危机前后的石油消费情况有所了解。表2和表3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前后的全球和部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和变化幅度的情况。从全球的角度看,1974年全球石油消费量下降4 400万吨,下降的幅度仅为1.60%,表面看并不大。但是,主要工业化国家下降幅度相对较大,更为关键的是,在石油危机之前各国石油消费增长相当迅速。1970—1973年,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年平均增长超过7%,其中日本1973年石油消费比1970年增长35.16%,大大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因此,第一次石油危机是在全球石油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发生的。
第一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对能源消费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打击。表4是部分国家石油危机前后经济增长数据。在石油危机的前几年,这些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例如1973年美国增长率达到5.81%,日本高达7.88%,英国也达到7.13%,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这些国家在1974年的经济增长率均大幅下降,美、日、英均出现负增长。法国和意大利在1974年虽然仍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但随后的1975年也出现经济增长大幅下降的情况。整体经济由快速增长甚至是高速增长转为负增长,其影响之大不难想象。结合表2和表3,可以认为长期以来低价石油是支持这些国家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石油危机的破坏力则更大。
第一次石油危机给西方工业化国家造成巨大的破坏,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低油价的情况下,石油消费需求增长速度过高;二是石油消费进口依赖程度太高,油价大幅上升导致石油消费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急剧恶化,并反过来影响经济稳定;三是在低油价的情况下,能源消费严重依赖石油,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甚至浪费严重;四是缺乏国际合作,石油禁运发生后,各石油消费国陷于恐慌,从而加剧了石油危机[4]。
对我国构成的经济风险评估
1.国际油价上涨导致我国经济利益转移分析
先不考虑石油输入中断的情况,假设只要出得起价钱,就可以买到石油(目前的状况也大致如此),油价上涨将导致全球经济利益的转移,对中国而言,则意味着经济利益转移给产油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中国的石油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表5是2000—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的变化情况。国际原油2000年年平均价格为28.50美元每桶,2005年上涨至54.52美元每桶,与此同时中国石油消费量由2000年的223.60百万吨上升至327.30百万吨,增长46.38%,同期石油产量只增长11.18%,导致消费量与产量之间的差额由2000年的60.98百万吨,上升至2005年的146.46百万吨,5年内增长140.18%。
以2005年为例,当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增长不大,但是净进口额却增加了11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民财富约110亿美元转移给产油国,按官方汇率折算相当于当年GDP的0.50%左右。虽然, 0.50%的财富转移总体上对总需求的影响暂时似乎不大。但是随着国际油价的进一步上升以及对石油消费需求不断的增加,意味着更大量的国民财富将转移和丧失。2006年国际石油价格进一步上升,并在70美元每桶以上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这意味着更加大量的国民财富的转移。油价每上升20美元每桶,即使石油需求量不再增长,中国转移的国民财富将多增加100多亿美元。因此如果国际油价如某些预测所言上升至100美元每桶,对中国GDP的影响将超过2个百分点,影响相当大。
2.石油危机对中国的破坏力评估
以下进一步分析出现最坏情况,即一旦石油贸易中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全球石油贸易中断在目前始终是一个潜在风险,意味着需要更高的价格才能够买到石油,甚至是即使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到石油,一旦石油供应中断,经济将极有可能陷入停顿状态。石油危机发生的破坏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油贸易中断的规模,因此必须设定参照系。如前所述,本文以第一次石油危机为参照系。
根据上面的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将中国的有关指标和数据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部分西方工业化国家进行比较:一是石油消费增长情况,二是石油进口依存度,三是国际收支状况,四是能源消费结构,五是能源利用效率。
(1)石油消费需求情况的比较。石油消费需求情况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一是当前全球石油消费需求情况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对比,二是中国石油消费需求情况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主要西方工业化国家情况进行对比。
表6是1997年以来中国石油消费与全球石油消费的增长情况。1997—2005年的9年间,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长了88%,同期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仅为15.03%(含中国),剔除中国后的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为11.01%。因此,中国石油消费占全球的比重也不断提高,2005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已占全球8.53%。
第一次石油危机前,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也非常快,1965—1973年的9年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达到80.05%,与中国1997—2005年9年间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相当。但另一方面,目前全球石油消费的增长则远远低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增长。
从进口量总量上看,日本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石油进口量超过2亿吨,而目前中国的进口量为1.5亿吨左右,目前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仍小于日本,石油危机发生对中国经济造成总量上的影响可以认为比日本小。但绝对指标无法反映石油危机对经济的相对破坏力,必须根据石油进口依存度等一些相对指标衡量石油危机的破坏力。
(2)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比较。第一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的石油消费很大程度依赖进口,因此石油进口依存度也是评估石油危机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石油进口依存度在现有研究中,往往以石油进口占石油消费比重表示。仅此一项指标往往是不全面的,因此本文采用了多个指标反映石油进口依存度。表7是1974年部分国家的石油进口依存度情况,包括石油净进口占石油消费的比重、石油净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石油净进口占GDP的比重以及石油消费占GDP的比重等几个指标。表8是中国近几年石油进口依存度的相应指标。
首先,比较石油净进口占石油消费的比重。第一次石油危机前,除了美国是大产油国之外,其他国家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均超过90%。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该项指标仍比较低。2005年石油进口依存度为45%,超过了1974年美国该指标,比其他国家为低。但是,还必须注意的是,中国石油净进口占石油消费的比重近几年急剧上升,2000年仅为27.27%,2005年该比例将近上升1倍。因此从这个指标的增速看,快速增长的需求可以认为是构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其次,比较石油净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由于油价大幅上升,以美元计算的石油净进口金额大幅上升,石油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也大幅上升。1974年石油价格为1973年的3倍多,因此石油进口占进口的比重也比1973年上升2倍多,石油进口占了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口总额的1/4甚至1/3。当前,中国石油净进口额占进口的比例则相对要低很多,2005年中国该指标为8.81%,即石油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10,1974年几乎所有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均远远高于这个指标,日本甚至高达32.97%。从这个指标分析,中国石油进口总体上仍相对安全。
再次,比较石油净进口占GDP的比重。2005年中国该指标为2.61%,比之大部分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国家要好,如1974年日本该指标已经达到4.73%,其他几个国家的指标也高于中国,只有美国的该项指标小于中国,这与中国本身是一个产油大国有一定关系。
最后,比较石油总消费额占当年GDP的比例。这个指标只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计算这一指标使用的方法是:石油消费额=石油消费量×年平均油价,而GDP则用官方汇率折算。由于油价上涨,中国石油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年该指标甚至已经超过所有国家。但采用官方汇率折算GDP的可靠性较差,这个指标可能更能反映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情况。
(3)国际收支状况的比较。分析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更主要的目的是判断石油危机对国际收支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石油危机期间除了联邦德国之外,各国国际收支状况均转坏。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导致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表9是1974年部分国家的对外贸易状况。1974年各国的石油消费量虽然均有所下降,但石油进口所支付的金额却大大增加,增加的石油进口支出在贸易差额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的贸易逆差额占进口额的比例达到5.19%,英国甚至高达17.69%,石油危机导致的贸易逆差额相当于GDP的0.37%~3.19%。
与西方国家在石油危机期间的对外贸易状况有很大不同,目前中国石油净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仍比较低。因此,比较而言对于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相对乐观。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自1994年以来一直为顺差,近几年每年均有200亿~300亿美元的贸易顺额,例如2004年为320亿美元,接近于当年375亿美元的石油净进口额,2005年贸易顺差额达1 018亿美元,远远高于当年490亿美元的石油净进口额。更加准确反映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是外汇储备的增长,2005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2 000多亿美元。因此,从国际收支状况看,石油价格即使进一步上涨对中国国际收支尚不会构成类似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西方工业化国家国际收支所受的压力。结合石油进口依存度分析,可以认为只要石油贸易不中断,油价即使进一步上升,对中国国际收支构成的压力亦小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石油价格进一步上升对中国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国民财富转移。
(4)能源消费结构的比较。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前,由于国际油价格相当低,导致在西方国家在能源需求方面主要依赖石油,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在石油危机前短短的十多年间飞速提高。表10是西方工业化国家能源需求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日益上升的情况。1960年各国能源消费对石油进口依赖程度仍比较低,例如美国的石油净进口占初级能源消费的比重仅为5%,日本也仅为30%。到1973年,能源消费对石油净进口的依赖程度已经上升到相当高水平,除美国由于本身是产油大国较低(为16%),所有国家均超过50%,其中日本高达75%。
表11是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与上述国家对石油高度依赖情况有所不同,中国能源消费到目前为止仍以煤炭为主,虽然石油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但比例仍不高,2004年为22.7%。考虑到中国石油进口只占石油消费的一部分,石油净进口占能源消费的比重2004年仅为10.31%,比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前后都要低很多。这表明即使一旦发生石油危机,中国可以更容易转而依赖其他能源。因此,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处境相对有利。当然,能源替代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还涉及到各种能源之间替代性是否足够强的问题。
(5)能源利用效率的比较。一般认为中国的能耗比较大。能源消耗效率比较一定程度取决于本国货币汇率如何折算,王庆一(2005)对能源效率进行国际比较,表明采用名义汇率和采取购买力平价(PPP)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折算,能源效率的比较相差非常大[5]。按照名义汇率计算的单位能源消耗,中国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2002年中国每百万美元GDP能耗为837toe(百万吨油当量),是日本的9.3倍,是世界平均值的3.2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单位产值能耗,则国内外的差距较小,2002年中国仅比日本高l5%,比发达国家(OECD)的平均水平甚至低8%[5]。
显然这两种计算方法均不可靠,以下主要从能源消耗总量比较能源的利用效率。表12是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费量情况。2004年中国的能源消耗占全球的13.56%,居世界第二位,能源消耗总量相当于美国的一半多,比日本多一倍多,并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按照官方汇率折算,中国2004年GDP仅居世界第7位,居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之后,由此可见中国的能源消耗效率的确比较低。对此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判断:能源利用效率过低当然很不利,但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相当大,当然相应地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仍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
结论
首先,从石油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中国的处境相对较为乐观。目前有利的因素包括:一是本轮油价上涨的原因与第一次石油危机不同。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主要是由于石油贸易中断,而本轮油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导致石油需求的增加,而石油贸易中断暂时只构成潜在威胁。二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同。第一次石油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欠缺国际协调的恐慌所致。经过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产油国和消费国的经济利益日益相互依存,对于油价问题至少已有一定共识,即油价必须维持在可以承受的水平上,而全球石油贸易总体上必须保持稳定。三是全球能源和原油的利用效率已大幅提高。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大力节能,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实施能源资源多样化,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已不再可能出现类似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前高速增长的情况。
其次,即使发生类似于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情形,对中国的处境也较之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而言乐观。目前可比油价已经超过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油价,因此各项指标是具有可比性的,据此本文通过将中国的石油消费需求等指标,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相应指标进行全面对比,无论从石油依存度、国际收支状况,还是从能源消费结构看,中国当前处境都要或多或少地优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因此,即使发生严重程度与第一次石油危机相当的状况,对中国经济都不会产生类似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破坏性影响,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力都将不会超过第一次石油危机。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虽然发生石油的危机可能性暂不大,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构成的经济风险仍相对有限,但却难以忽视,还应看到一些不利因素,特别是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长速度相当快、能源利用效率仍比较低。因此,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安全始终构成一定的风险,即使不发生大规模的石油危机,中国的经济利益也会随着油价上升不断流失,超过一定范围,则未必是我们所能承受的。因此,相应的对策非常重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增强能源消费结构的弹性,是当务之急。国际油价上涨将促使我们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能源,从这个角度分析,国际油价上涨未必就是坏事。近期,即使油价下调,也不应放缓降低能耗的任务。
注释:
[1]朱民,马欣.2006年石油价格展望.国际金融研究,2006(5)
[2]罗承先.为何高油价未对世界经济产生大的影响?.中国石化,2006(3)
[3]覃东海,余乐安.石油价格的预测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世界经济,2005(3)
[4]董瑞麒.工业结构之变化与石油危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
[5]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节能与环保,2005(6)
(责任编辑:张晓薇)
[关键词] 石油需求 经济风险 经济安全 国际油价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1-0028-08
引言
历史上,国际石油价格曾有过三次大涨,分别始于1973年开始的中东产油国对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20世纪70年代末的伊朗革命危机,以及1991年的海湾危机。其中,前两次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通常被认为是两次全球的石油危机,而第三次油价上涨则由于时间较短、影响较小,严格而言难以称上一次石油危机。自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开始新一轮上涨,并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近期虽然有所反复,但仍处于高位。中国于2003年取代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能源消费对石油的依赖不断上升,油价上涨越来越刺激国人的神经。对近年来的国际油价上涨,大部分研究认
为目前尚不至于发生等同于第一、第二次石油危机的严重影响[1,2]。也有一些研究对本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如覃东海和余乐安(2005)认为本次油价上涨对各国宏观经济是一次中度冲击[3]。实际情况是,与前两次石油危机不同,截至目前本次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尚未造成严重的影响,美国经济从2002年开始回升,2003年经济增长率达2.7%,2004提高至4.2%,2005年虽然遭遇飓风袭击,仍达到3.5%,2006年仍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而中国和印度两个被西方认为是影响石油价格上涨的国家,经济增长亦未受到油价上涨太大影响。
虽然发生类似于第一、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可能性尚小,近期国际油价甚至出现下调行情,但仍有必要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适当的评估。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油价上涨带来全球经济利益由消费国向产油国的转移,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石油消费国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能危及经济稳定,并最终损害产油国的利益;二是,发生类似于第一、第二次石油危机中石油贸易中断的情况,其影响则更严重。油价上涨反映了对全球石油贸易中断的担心,油价越高则表明市场对石油贸易中断越担心,但是目前发生石油贸易中断、无处买油的情形可能性尚小。而且即使发生石油贸易中断,其规模大小如何,对中国的经济破坏是否会如第一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国家的破坏那么严重?这正是本文所要重点分析的。
因此,对石油危机的风险评估,必须确定油价上涨的幅度或者石油贸易中断的规模,由于影响国际油价以及石油贸易的不可控因素相当多,这是相当困难的。为此,本文在对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利益影响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假设一旦发生类似于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情形,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进行评估。本文从历史比较视角,将中国当前的石油消费需求、石油消费依存度等多项数据和指标与美国、日本等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相应的数据和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并据此判断一旦发生石油危机,中国的处境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这些国家相比是更好还是更坏,以评估油价上涨对中国构成的经济风险。
石油危机及其破坏性的历史回顾
在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以前,国际油价长期维持着较低价格。由1973年年初起国际油价开始逐渐上涨,1974年1月油价由每桶5美元上升到每桶11.5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IFS统计的市场平均价格,下同)。此后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直至1978年11月,油价开始新一轮上涨。到1980年11月,由危机前的13美元每桶涨至第二次石油危机时的最高峰41美元每桶,直到1986年年初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国际油价也一度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但仅仅维持数月,在产油国和西方国家的联手干预下,油价迅速回落,对世界经济没有产生严重后果。1999年年初,油价一度跌至10美元每桶,其后油价开始逐渐回升。自2003年开始,油价再次进入新一轮快速上升,2003年原油年平均价格约为29美元每桶,2004年上涨至37美元每桶。2004年9月油价涨至历史新高,此后不断突破历史记录,2005年上涨至50美元每桶,进入2006年,油价继续上涨,一度接近80美元每桶,下半年有所回落,并持续反复。
国际油价以美元记价,以上均为以美元标价的名义价格,必须对名义价格进行调整才具有可比性。对此已有相当多机构进行了估算,本文直接引用英国石油公司(BP)的计算结果。表1包括来源于IFS和BP的年平均名义价格和可比价格。按照可比价格,目前国际油价与历史水平相比,已经处于高位,2005年国际油价已经超过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价格,但尚未达到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的价格,1979—1980年间的国际油价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为87美元每桶,目前国际油价尚未达到该水平。因此,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世界经济快速增长是在可比价格超过第一次石油危机时价格的情况下实现的。
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破坏性影响最大,因此本文将第一次石油危机作为参照系:即假设发生类似于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情况,对中国的破坏性影响有多大。因此,以下回顾先第一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破坏性影响。
第一次石油危机是在石油禁运、西方国家石油消费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首先要对第一次石油危机前后的石油消费情况有所了解。表2和表3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前后的全球和部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和变化幅度的情况。从全球的角度看,1974年全球石油消费量下降4 400万吨,下降的幅度仅为1.60%,表面看并不大。但是,主要工业化国家下降幅度相对较大,更为关键的是,在石油危机之前各国石油消费增长相当迅速。1970—1973年,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年平均增长超过7%,其中日本1973年石油消费比1970年增长35.16%,大大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因此,第一次石油危机是在全球石油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发生的。
第一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对能源消费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打击。表4是部分国家石油危机前后经济增长数据。在石油危机的前几年,这些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例如1973年美国增长率达到5.81%,日本高达7.88%,英国也达到7.13%,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这些国家在1974年的经济增长率均大幅下降,美、日、英均出现负增长。法国和意大利在1974年虽然仍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但随后的1975年也出现经济增长大幅下降的情况。整体经济由快速增长甚至是高速增长转为负增长,其影响之大不难想象。结合表2和表3,可以认为长期以来低价石油是支持这些国家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石油危机的破坏力则更大。
第一次石油危机给西方工业化国家造成巨大的破坏,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低油价的情况下,石油消费需求增长速度过高;二是石油消费进口依赖程度太高,油价大幅上升导致石油消费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急剧恶化,并反过来影响经济稳定;三是在低油价的情况下,能源消费严重依赖石油,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甚至浪费严重;四是缺乏国际合作,石油禁运发生后,各石油消费国陷于恐慌,从而加剧了石油危机[4]。
对我国构成的经济风险评估
1.国际油价上涨导致我国经济利益转移分析
先不考虑石油输入中断的情况,假设只要出得起价钱,就可以买到石油(目前的状况也大致如此),油价上涨将导致全球经济利益的转移,对中国而言,则意味着经济利益转移给产油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中国的石油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表5是2000—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的变化情况。国际原油2000年年平均价格为28.50美元每桶,2005年上涨至54.52美元每桶,与此同时中国石油消费量由2000年的223.60百万吨上升至327.30百万吨,增长46.38%,同期石油产量只增长11.18%,导致消费量与产量之间的差额由2000年的60.98百万吨,上升至2005年的146.46百万吨,5年内增长140.18%。
以2005年为例,当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增长不大,但是净进口额却增加了11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民财富约110亿美元转移给产油国,按官方汇率折算相当于当年GDP的0.50%左右。虽然, 0.50%的财富转移总体上对总需求的影响暂时似乎不大。但是随着国际油价的进一步上升以及对石油消费需求不断的增加,意味着更大量的国民财富将转移和丧失。2006年国际石油价格进一步上升,并在70美元每桶以上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这意味着更加大量的国民财富的转移。油价每上升20美元每桶,即使石油需求量不再增长,中国转移的国民财富将多增加100多亿美元。因此如果国际油价如某些预测所言上升至100美元每桶,对中国GDP的影响将超过2个百分点,影响相当大。
2.石油危机对中国的破坏力评估
以下进一步分析出现最坏情况,即一旦石油贸易中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全球石油贸易中断在目前始终是一个潜在风险,意味着需要更高的价格才能够买到石油,甚至是即使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到石油,一旦石油供应中断,经济将极有可能陷入停顿状态。石油危机发生的破坏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油贸易中断的规模,因此必须设定参照系。如前所述,本文以第一次石油危机为参照系。
根据上面的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将中国的有关指标和数据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部分西方工业化国家进行比较:一是石油消费增长情况,二是石油进口依存度,三是国际收支状况,四是能源消费结构,五是能源利用效率。
(1)石油消费需求情况的比较。石油消费需求情况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一是当前全球石油消费需求情况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对比,二是中国石油消费需求情况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主要西方工业化国家情况进行对比。
表6是1997年以来中国石油消费与全球石油消费的增长情况。1997—2005年的9年间,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长了88%,同期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仅为15.03%(含中国),剔除中国后的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为11.01%。因此,中国石油消费占全球的比重也不断提高,2005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已占全球8.53%。
第一次石油危机前,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也非常快,1965—1973年的9年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达到80.05%,与中国1997—2005年9年间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相当。但另一方面,目前全球石油消费的增长则远远低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增长。
从进口量总量上看,日本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石油进口量超过2亿吨,而目前中国的进口量为1.5亿吨左右,目前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仍小于日本,石油危机发生对中国经济造成总量上的影响可以认为比日本小。但绝对指标无法反映石油危机对经济的相对破坏力,必须根据石油进口依存度等一些相对指标衡量石油危机的破坏力。
(2)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比较。第一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的石油消费很大程度依赖进口,因此石油进口依存度也是评估石油危机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石油进口依存度在现有研究中,往往以石油进口占石油消费比重表示。仅此一项指标往往是不全面的,因此本文采用了多个指标反映石油进口依存度。表7是1974年部分国家的石油进口依存度情况,包括石油净进口占石油消费的比重、石油净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石油净进口占GDP的比重以及石油消费占GDP的比重等几个指标。表8是中国近几年石油进口依存度的相应指标。
首先,比较石油净进口占石油消费的比重。第一次石油危机前,除了美国是大产油国之外,其他国家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均超过90%。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该项指标仍比较低。2005年石油进口依存度为45%,超过了1974年美国该指标,比其他国家为低。但是,还必须注意的是,中国石油净进口占石油消费的比重近几年急剧上升,2000年仅为27.27%,2005年该比例将近上升1倍。因此从这个指标的增速看,快速增长的需求可以认为是构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其次,比较石油净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由于油价大幅上升,以美元计算的石油净进口金额大幅上升,石油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也大幅上升。1974年石油价格为1973年的3倍多,因此石油进口占进口的比重也比1973年上升2倍多,石油进口占了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口总额的1/4甚至1/3。当前,中国石油净进口额占进口的比例则相对要低很多,2005年中国该指标为8.81%,即石油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10,1974年几乎所有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均远远高于这个指标,日本甚至高达32.97%。从这个指标分析,中国石油进口总体上仍相对安全。
再次,比较石油净进口占GDP的比重。2005年中国该指标为2.61%,比之大部分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国家要好,如1974年日本该指标已经达到4.73%,其他几个国家的指标也高于中国,只有美国的该项指标小于中国,这与中国本身是一个产油大国有一定关系。
最后,比较石油总消费额占当年GDP的比例。这个指标只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计算这一指标使用的方法是:石油消费额=石油消费量×年平均油价,而GDP则用官方汇率折算。由于油价上涨,中国石油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年该指标甚至已经超过所有国家。但采用官方汇率折算GDP的可靠性较差,这个指标可能更能反映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情况。
(3)国际收支状况的比较。分析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更主要的目的是判断石油危机对国际收支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石油危机期间除了联邦德国之外,各国国际收支状况均转坏。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导致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表9是1974年部分国家的对外贸易状况。1974年各国的石油消费量虽然均有所下降,但石油进口所支付的金额却大大增加,增加的石油进口支出在贸易差额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的贸易逆差额占进口额的比例达到5.19%,英国甚至高达17.69%,石油危机导致的贸易逆差额相当于GDP的0.37%~3.19%。
与西方国家在石油危机期间的对外贸易状况有很大不同,目前中国石油净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仍比较低。因此,比较而言对于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相对乐观。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自1994年以来一直为顺差,近几年每年均有200亿~300亿美元的贸易顺额,例如2004年为320亿美元,接近于当年375亿美元的石油净进口额,2005年贸易顺差额达1 018亿美元,远远高于当年490亿美元的石油净进口额。更加准确反映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是外汇储备的增长,2005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2 000多亿美元。因此,从国际收支状况看,石油价格即使进一步上涨对中国国际收支尚不会构成类似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西方工业化国家国际收支所受的压力。结合石油进口依存度分析,可以认为只要石油贸易不中断,油价即使进一步上升,对中国国际收支构成的压力亦小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石油价格进一步上升对中国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国民财富转移。
(4)能源消费结构的比较。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前,由于国际油价格相当低,导致在西方国家在能源需求方面主要依赖石油,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在石油危机前短短的十多年间飞速提高。表10是西方工业化国家能源需求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日益上升的情况。1960年各国能源消费对石油进口依赖程度仍比较低,例如美国的石油净进口占初级能源消费的比重仅为5%,日本也仅为30%。到1973年,能源消费对石油净进口的依赖程度已经上升到相当高水平,除美国由于本身是产油大国较低(为16%),所有国家均超过50%,其中日本高达75%。
表11是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与上述国家对石油高度依赖情况有所不同,中国能源消费到目前为止仍以煤炭为主,虽然石油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但比例仍不高,2004年为22.7%。考虑到中国石油进口只占石油消费的一部分,石油净进口占能源消费的比重2004年仅为10.31%,比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前后都要低很多。这表明即使一旦发生石油危机,中国可以更容易转而依赖其他能源。因此,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处境相对有利。当然,能源替代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还涉及到各种能源之间替代性是否足够强的问题。
(5)能源利用效率的比较。一般认为中国的能耗比较大。能源消耗效率比较一定程度取决于本国货币汇率如何折算,王庆一(2005)对能源效率进行国际比较,表明采用名义汇率和采取购买力平价(PPP)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折算,能源效率的比较相差非常大[5]。按照名义汇率计算的单位能源消耗,中国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2002年中国每百万美元GDP能耗为837toe(百万吨油当量),是日本的9.3倍,是世界平均值的3.2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单位产值能耗,则国内外的差距较小,2002年中国仅比日本高l5%,比发达国家(OECD)的平均水平甚至低8%[5]。
显然这两种计算方法均不可靠,以下主要从能源消耗总量比较能源的利用效率。表12是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费量情况。2004年中国的能源消耗占全球的13.56%,居世界第二位,能源消耗总量相当于美国的一半多,比日本多一倍多,并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按照官方汇率折算,中国2004年GDP仅居世界第7位,居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之后,由此可见中国的能源消耗效率的确比较低。对此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判断:能源利用效率过低当然很不利,但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相当大,当然相应地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仍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
结论
首先,从石油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中国的处境相对较为乐观。目前有利的因素包括:一是本轮油价上涨的原因与第一次石油危机不同。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主要是由于石油贸易中断,而本轮油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导致石油需求的增加,而石油贸易中断暂时只构成潜在威胁。二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同。第一次石油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欠缺国际协调的恐慌所致。经过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产油国和消费国的经济利益日益相互依存,对于油价问题至少已有一定共识,即油价必须维持在可以承受的水平上,而全球石油贸易总体上必须保持稳定。三是全球能源和原油的利用效率已大幅提高。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大力节能,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实施能源资源多样化,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已不再可能出现类似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前高速增长的情况。
其次,即使发生类似于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情形,对中国的处境也较之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而言乐观。目前可比油价已经超过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油价,因此各项指标是具有可比性的,据此本文通过将中国的石油消费需求等指标,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相应指标进行全面对比,无论从石油依存度、国际收支状况,还是从能源消费结构看,中国当前处境都要或多或少地优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因此,即使发生严重程度与第一次石油危机相当的状况,对中国经济都不会产生类似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破坏性影响,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力都将不会超过第一次石油危机。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虽然发生石油的危机可能性暂不大,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构成的经济风险仍相对有限,但却难以忽视,还应看到一些不利因素,特别是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长速度相当快、能源利用效率仍比较低。因此,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安全始终构成一定的风险,即使不发生大规模的石油危机,中国的经济利益也会随着油价上升不断流失,超过一定范围,则未必是我们所能承受的。因此,相应的对策非常重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增强能源消费结构的弹性,是当务之急。国际油价上涨将促使我们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能源,从这个角度分析,国际油价上涨未必就是坏事。近期,即使油价下调,也不应放缓降低能耗的任务。
注释:
[1]朱民,马欣.2006年石油价格展望.国际金融研究,2006(5)
[2]罗承先.为何高油价未对世界经济产生大的影响?.中国石化,2006(3)
[3]覃东海,余乐安.石油价格的预测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世界经济,2005(3)
[4]董瑞麒.工业结构之变化与石油危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
[5]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节能与环保,2005(6)
(责任编辑:张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