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出味道纯正的语文课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已全面实施,它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语文课改已呈现出一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好景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的一节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见仁见智,不少同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看法。笔者也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我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具有它的独特味,它的独特味就是三个字:“实”、“活”、“美”。一堂熔“实”、“活”、“美”于一炉的语文课,就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堂味道纯正的语文课。
  
  一、实
  
  现在有许多公开课,经过主讲教师的精心准备,看上去学生很活跃,参与程度也很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能主动积极参与思考,顺利回答,一节课热热闹闹,可是这些课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表面上热闹活跃,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培养。教师总是提一些肤浅的没有价值的问题,什么“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等,看起来是在搞启发式,实际上是无启无发,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一问齐答,学生可以不动脑筋,不作任何思考,像一架预先设计好程序的机器,这样的热闹又有什么价值呢?面对此情此景,我陷入了沉思。语文课必须要“实”。怎样才能把课教“实”呢?首先要明确教会学生什么。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教育的任务应是:既教会学生语言又教会学生做人。作为一堂具体的语文课,应既有明确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又有思想教育审美熏陶的情意领域目标。一堂课有了科学完整而又具体可施的教学目标体系,教者才能做到心中有底,学者豁然开朗。而我们现在不少的语文课,却压根没有或者至少看不出明确的教学目标。试想,一节课讲下来连教师都懵懵懂懂,没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印象,学生能获得点什么呢?教学目标是否实在、具体,关系到学生有无实际收获。“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教学目标就是“桃子”。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起着定向、激励、调控的作用。
  
  二、活
  
  我认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把课“教活”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活教”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所谓“活”就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融为一体的和谐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这就需要教师照顾到教材、学生、教师这三个要素的具体特点来灵活施教。
  1、教材处理活
  教材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中介,能否正确把握并灵活运用不同教材,是课堂能否“活”起来的前提条件。
  (1)根据文章构思行文的不同特点,灵活安排恰当的教学思路。如笔者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在简要分析题目的基础上,挖出“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这一过渡段,引导学生朗读体味作者对百草园的深深依恋之情,以情促读,自然过渡到对百草园一部分的重点讲读,而后顺手搭连“三味书屋”一部分,进行简要分析对比,领悟文章中心。一节课疏密有致、缓急相间,较为理想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运用“中间开花”的处理办法,这中间须能带动两头以至全篇,且能产生科学高效的课堂结构效应。恰当地寻找教材的切入口,灵活安排教学思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针对文体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鲁迅先生少年求学时的“三味书屋”, “三味”是指“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想必寿镜吾老先生当年教学经、史、子、集时,也会因文施教,并不是一味的“拗过去,拗过去”吧。同样,我们现在教学议论文、说明文及诗歌、小说时,也不能一刀切。应充分考虑文体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出不同的文体味道。
  2、学生调动活
  怎样才能使学生活起来呢?这就需要教师去充分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充分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苦与乐,触发他们语文学习的兴奋点。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和手段很多,现举两例:
  (1)把语文融入生活。“语文教学就是从课文里走个来回”(叶圣陶语),这一来一去,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教归教、学归学,学生走马观花一无所获。只有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把语文融入生活,让学生带着一份心情,带着一种兴致去体味语言、顿悟人生,这个“来回”才会充满探知的无穷乐趣。如教学《枣核》,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远离家乡的滋味和感受,以及采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等,学生投入空前高涨,话匣子就会被打开,课堂就会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流动发展。
  (2)引进联想和想象。实践证明,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引进一些联想、想象练习,课堂上常常会闪现出珍贵的“黄金镜头”。如教学《春夜喜雨》可以让学生联想“春”的有关语句,加深对诗的意境的理解。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可以让学生设想:“假如菲律普夫妇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等等。
  把学生激活,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参与。只要教师千方百计触发起学生的兴奋点,调动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学生的思维就会超常的活跃,课堂效果也会更佳。
  
  三、美
  
  语文课应是美的。无论是“味如稻粱”、“味如肴馔”还是“味如醯醢”,都应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有限时空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净化,充分感受到美的味道。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先要做一个人。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挖掘一切美的因素,与学生一起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1、体态美
  首先是表情要美。表情美并不等于一味的微笑,而是要用丰富的表情去诉说一个个或悲壮或幽怨或清新或欢快的美的故事。教学《最后一次讲演》,表情自然慷慨悲愤,似剑拔出鞘;教学《春》,表情自然就是欣喜欢悦,如行云流水。单单一节课之内,教师的表情应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变化。表情不只是挂在脸上,更重要的是刻在心上。其次是手势要美。结合课文的讲析,恰当的配以手势,会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2、语言美
  作为语文教师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语文教师生动优美的课堂语言,是“粘”住学生的有利手段。“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抓好导入语和高潮渲染语的精心设计。前者意在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后者则是针对教学重点的重锤敲打,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使他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教学语言美的魅力更体现在课堂随机的“碎语”和“插入语”上,这是一种更为鲜活的语言美,是教学机智的表现,是教师深厚语言积淀的体现。
  3、美读
  即叶老所说的“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诸如此类”美读对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及审美感受能力极有裨益。美读指导中,不应只注重节奏、重音的整齐划一,而要把着力点放到怎样通过朗读过程拓展想象、涵养美感上。比如笔者执教《范进中举》时,启发学生想象范进中举后发疯时的神情姿态,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出来。学生们跃跃欲试,其中一学生的朗读见解令人耳目一新:我基本同意刚才同学的读法。但这两处的读法应有所变化,不是一味的高调。发疯倒下前的“噫!好了!我中了!”发疯站起来后又一个“噫!好了!我中了!”第一次说这句话时范进肯定会高声欢呼,因为几十年痴情的追求一旦成为现实,他能不欣喜若狂吗?第二次说这句话时他已经疯了,说这话时激动之情会大打折扣,有可能说话还会含糊不清,所以应读低调要实际些。说实在的,当时我压根也没想到这位学生想象的如此丰富,几个简单的句子,竟被她读出了一个可感可观的画面。美读,让学生读出了文章的意蕴,读出了文章的味道。
  “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课堂何尝不如此呢?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活”“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包涵、和谐一体的。把课上实、上活、上美,即可谓上出语言课的味道来。
  (作者联通:442200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茂华中学)
其他文献
学生在解题中,教师给予有效提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他们联想到已知几何图象之间的位置关系,与解析式如上图在坐标平面内,半径为R的⊙C与轴交于点D(1,0)、E(5,0),与轴的正半轴切于点B,点A、B关于轴对称,点P(,0)在轴的正半轴上运动,作直线AP,作EH⊥AP于H。  (1)求圆心C的坐标及半径R的值。  (2)△POA和△PHE随点P的运动而变化,若它们全等,求的值。  (3)若给定=6
期刊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更是这门艺术中的艺术。教师要想掌握这门艺术,非要认真地研究新教材,分析新课标,激发学生兴趣,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去探究不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把创造性教育思维的开发作为教育的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的活跃氛围,这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  然而,在偏僻的农村中学,虽然欲有所作为地大干一场的老师也曾经兴奋
期刊
目前,素质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实施却步履蹒跚、停滞不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把握住该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怎样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励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创新教育的目标所在。  多年来,思想政治课教学都是传统式的照本宣科,属于应试教育的模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期刊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的强烈要求。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主要议题。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本人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观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观要求在教学
期刊
人体体质的增强,是在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中使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得到逐步改善提高的结果。如果中断一段较长时间不锻炼,人体各器官在锻炼中得到的改善与提高就会慢慢消退,锻炼的效果就会慢慢消弱。动物学家实验表明:在实验中“训练”30天后动物肌肉中能量物质比原来增多一倍,而中断“训练”三十天后,原来获得的增强就消退,恢复到“训练”前水平。有的学生冬天不愿意活动,不愿意锻炼身体,以“衣服穿得多,活动不方便”,“
期刊
【摘 要】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法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在语法课堂上急于把所有语法规则都塞给学生,容易出现教学背离的问题,本文就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语法语法规则 语法练习经验 内化    一、引言    英语在我国扎根已有历史了,而中学英语课程的改革也经历了好几次。近年来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
期刊
围绕“培养自学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这个主题,小学教学改革生动活泼步步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预习指导的规范化也就成为教师十分关心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预习,是学生对老师尚未讲授的知识内容独立学习的活动过程。学生要取得理想的预习效果,必须具备三个基础因素:第一,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旧知,这是能够运用旧知去探求新知的基础。因此,对旧知缺乏真正的理解,预习便无从开始,学生只有掌握了已学的知
期刊
把微笑带给学生  生活中,人人都欣赏微笑的风采,两人对面相逢,首先看到的是真诚的微笑,彼此的心理会十分惬意课堂上也是如此。  微笑不是天外的飞来之物,她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特征,是教师学识和智慧的显现。在课堂上,教师只要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微笑,就可以缩短或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那师生关系就其乐融融,那甜甜的笑脸不仅使学生感到身心的愉悦,而且使学生心理感到安全。  微笑虽然只是洋溢在脸颊的一层
期刊
学生见到作文题就觉得头疼,无从着手,无话可说。尤其是对记事类作文更是束手无策。最近,我将这类作文在我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平时训练过程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多了解学生,感情交流    我们班共有六十一人,其中男生十八人,女生四十三人,大部分同学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尤其写作文,老师每次布置给学生的作文,交给我批改的不到四十人,即便是交上来的同学也是胡乱地写几句交差。见于这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要求演示这门艺术的主角——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以身示教”的姿态修养和训练有素的板书技巧。历史课教学以其学科的特点,对上述要求尤为突出。本文拟就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板书,亦可称之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板书语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简明、醒目的板书文字、图表、图示符号等,提纲挈领地勾勒出教学内容的主要线索和教师的基本思想,引导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