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与社会需求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b16591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需求;宣教工作;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145 — 03

一、博物馆宣教工作与社会需求分析


   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与社会需求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社会需求是宣教工作的基础与导向,只有存在社会需求且把握社会需求,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才有价值,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多元,因而社会需求也十分广泛,旅游、教育、考古、文博等行业都对博物馆有所需求。这些社会需求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础,也是博物馆宣教工作开展的前提,只有社会需求不断增长扩大,博物馆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光明的前景,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也才能水涨船高,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1〕。但反过来,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也是推动社会需求发展的一种方式与途径,科学有效的宣教工作能促进社会需求发展,进而推动博物馆发展进步。深入调查研究可知,博物馆宣教工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各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博物馆的理论有很强的实践性,博物馆理论的发展要依赖于社会实践,依赖于宣教工作。
   查阅有关文献得可知,在五十年代,我国博物馆宣教理论少之又少,但随着博物馆宣教工作以及社会需求调查等工作的开展,在七八十年代,博物馆的宣教理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完善,到九十年代,不仅出现了许多理论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很有内容与见地的论文,《博物馆教育入门》等类书籍也开始出现。博物馆实践活动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与不同历史时期群众对博物馆宣教工作的需求以及要求有关,因而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与变化。如在群众对博物馆宣教工作需求及要求较少的时期(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内容与目标就比较单一,主要以展品讲解为主。随着群众需求的发展,博物馆宣教工作也有了很大变化,到八十年代时,博物馆不仅要开展讲解工作而且还要进行讲座报告,要向大学生等群体提供电化教育〔2〕。在21世纪,博物馆宣教工作更是异常丰富,各地、各个类型的博物馆都开始探索与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宣教工作模式。

二、博物馆社会需求分析


   (一)博物馆社会需求特征
   在通过社会问卷调查、观众抽样调查后,发现观众对博物馆宣教工作的需求呈现出以下特点:
   1.社会化与市场化明显。调查发现,许多观众希望能缩短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希望博物馆走进人民群众,以通俗的、大众化的方式为群众服务,让大众读懂博物馆。受自身性质以及馆藏内容等影响,博物馆与大众之间似乎一直存有一些距离,很大部分群众对博物馆的印象是严肃的、深奥难懂的。群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与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博物馆都致力于为群众提供专业的讲解,但是却忽视了群众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忽视了普通群众对历史、文物等的了解程度,这导致所开展的宣教工作,采用的宣教方式都不够通俗易懂,不够贴近群众的生活。因此许多群众都希望博物馆能走出神殿,走下圣坛,贴近社会,亲近群众〔3〕。
   2.个性化与多样化突出。调查发现,群众对博物馆宣教工作的需求、要求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具有主观情绪。可以说不同的群众对博物馆宣教工作有不同的需求及要求。现阶段的群众各有所需。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对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开始有不同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博物馆也必须改变以往的宣教策略,要依据多元多样的社会需求从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开展宣教工作,尽可能让观众不同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3.需求品味明显提高。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观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博物馆社会需求品味也逐步提升。在以前,观众进入博物馆多半是看稀奇,满足自身游玩的需求。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注意到博物馆的专业资源以及多元的价值与功能,开始要求博物馆能为观众提供更全面、更专业以及更多元的服务〔4〕。
   4.休闲娱乐性增强。社会的发展以及群众收入的增加,群众的生活观念、精神追求也有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也表现在其对博物馆宣教工作的需求及要求上。如现在很多观众进入博物馆不仅是为了展览古文物以及接受知識与教育,还为了鉴赏、交流以及购买,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从多元多样的活动中获取精神上的满足〔5〕。
   (二)博物馆社会需求具体表现
   群众对博物馆的需求比较多元,最基础的一项需求就是观看展览。博物馆中古文物以及历史遗迹丰富,这些丰富的馆藏能够穿越百年千年带领现代人了解古代,感受古代文化风采。因此很多观众进入博物馆都是为了一睹古物,看看古代的物品与现代物品有什么不同,然后再通过这些古文物增加对古代社会及文化的了解。据调查,很大一部分群众对博物馆中的青铜器、玉器以及明清工艺珍品等都有很大兴趣。
   在观看展览的基础上一些观众还有学习的需求。当前有部分学生、学者以及社会人士进入博物馆是希望能听到有关文物的专业讲解,并从中学到一些知识。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博物馆内常会出现观众争着要讲解员讲解或耐心等待讲解员讲解的现象。这些现场说明观众学习兴趣能后,对博物馆讲解的需求强烈〔6〕。
   调查发现,部分群众对博物馆内的藏品有很大的购买欲望与收藏兴趣。这部分群众进入 博物馆除了会仔细浏览馆内展览品以及认真 听取讲解外,还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等从馆内购买一些珍品、纪念品等,让自己的购买、收藏需求得到满足。根据调查与统计数据可知,近年来博物馆内的纪念品、印章、仿制品以及文物考古类书籍等的销售情况还是十分可观的。

三、博物馆宣教工作现状与发展策略


   (一)博物馆宣教工作现状
   1.宣教工作取得成果
   随着一批较现代化博物馆的更新与问世,各馆的宣教工作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宣教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目前一些博物馆在不断更新宣教工作理念,并树立以观众为中心的宣教理念,旨在满足观众需求。一些博物馆开始高度重视宣教工作的专业度与规范化水平,并以群众需求为中心组建了专门的外宣部、公关部等,同时将现代网络技术、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等运用其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博物馆宣教工作被动、落后的局面,提高了群众对博物馆宣教工作的满意度〔7〕。部分博物馆加大了在宣教工作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宣教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一些博物馆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组织开展了更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的宣教工作。如专门为学生提供了讲解活动,为以游玩为主的观众提供了旅游服务等。一些博物馆与当地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等建立合作为游乐提供了优惠票价。这些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群众对博物馆宣教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升,也让博物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在新的发展时期,博物馆宣教工作的手段、方式等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像电子讲解、电化教育等开始走进各个博物馆,将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8〕。    2.宣教工作存在不足
   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在取得许多改变与成果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宣教模式不够完善,宣教工作的创新程度不足,宣教工作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当前虽然有一些博物馆开展了群众需求调研活动,但对群众的需求、要求等仍把握的不够准确、理解地不够深入,导致群众需求得不到满足。部分博物馆仍未从根本上转变理念与思想,未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依旧立足自身视角,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开展宣教活动,造成群众体验较差。一些博物馆的宣教机构设置得不是十分合理,机构内优秀专业人员较少,一些员工缺岗离岗,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博物馆宣教工作质量,拉低了群众对博物馆宣教工作的满意度。此外部分博物馆的讲解队伍不够稳定,人员变动大,年轻员工占比也越来越大。年轻的讲解人员虽能为讲解队伍注入新鲜活力,但他们在经验、知识储备等方面比较缺乏,工作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博物馆缺乏高层次的专业型的讲解人员,博物馆宣教工作无法取得很大进展。
   (二)博物馆宣教工作发展策略
   1.明确博物馆宣教工作发展目标
   目标具有导向性,对于博物馆来说,只有宣教目标合理且明确,博物馆才能更好地配置各项资源,更科学地制定宣教方案,进而将博物馆宣教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为此在开展宣教工作前,博物馆首先要根据社会需求、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博物馆未来发展目标等对宣教工作目标进行明确。根据社会需求调查结果以及社会发展态势可以确定,今后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應当围绕着社会化与市场化、多样化与个性化、休闲娱乐化与精品化、国际化与地域化的原则进行。博物馆要能树立以人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的宣教工作理念,将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合理配置各项资源,高效组织各项工作,将宣教工作做好做实,让宣教工作成为连接博物馆与群众、与社会的一座桥梁,成为群众了解博物馆的一个窗口。如在开展宣教工作时博物馆要能考虑到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需求与喜好,因此在安排讲解人员时就应根据观众需求层次安排两、三个档次的讲解人员,从而尽可能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
   2.创新丰富宣教工作方法与手段
   在21世纪,博物馆宣教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需按照现代群众的需求与喜好,充分运用现代理论知识与科学技术开展宣教工作,从而提升宣教工作的先进性、时代性,提高观众对博物馆宣教工作的满意度。具体如博物馆可在馆内引进语音导览器、录音设备、电子讲解系统、扩音器等先进设备,利用这些先进的科技与设备代替传统人工讲解的方式,让博物馆的宣教工作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博物馆还可考虑引进智能机器人,像当前银行、机场等场所使用的智能小机器人,由智能机器人承担一部分的导览、讲解工作,这样不仅能减轻工作人员的任务量,而且能提高博物馆对观众的吸引力,甚至通过这一新鲜话题提高博物馆的社会知名度,真正为博物馆的发展打开局面。除了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外,还需要增加多语种讲解以及多种性质的讲解,如付费讲解、义务讲解等, 要将博物馆的以人为本服务理念落到实处〔9〕。
   3.完善相关配套服务
   观众在博物馆中的游览体验与博物馆的讲解质量有关,也与博物馆中一些服务细节有关。在制定宣教工作方案时,博物馆应分析观众在馆内各个时间段以及各个展区的情绪变化与身心放松需求,考虑到观众在参观浏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疲惫或兴趣下降等情况。博物馆可在观众经过的走廊、过道、大厅等位置播放舒缓的音乐来消除观众的疲惫感,优化观众参观体验。同时也可在过道等位置设置作椅,方便观众做短暂的休息。总的来说,博物馆要能观察、调查、分析观众在每个展区、每个环节都要什么,进而为观众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提供尽善尽美的设施,尽可能地为观众营造舒适的环境,让观众能够拥有轻松愉快的参观体验。
   4.优化宣教工作队伍
   前文简单提及,博物馆在宣教工作中还存在人员配置不合理、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博物馆要能从实际出发,从人员招聘、培训、编排等各个环节入手进行优化与完善。具体如在人员配置方面就应当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的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尽可能形成一个梯队式的金字塔状人员队伍结构,为宣教工作奠定好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与社会需求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社会需求是宣教工作的基础,宣教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群众对博物馆需求的发展。在开展宣教工作时,博物馆应当基于社会需求调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宣教工作目标,并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创新丰富宣教工作内容与方式,完善相关配套服务,建立稳定优秀的宣教工作队伍,让宣教工作为博物馆的进步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 考 文 献〕
   〔1〕李利霞.新形势下博物馆宣教工作再认识
  ——以晋城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3):150-152.
   〔2〕张欣.中小博物馆的宣教服务发展初探〔J〕.收藏与投资,2021,12(06):51-53.
   〔3〕姜静.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创新宣教形式的实践探索〔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04):147-149.
   〔4〕李晓晶.如何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效果〔J〕.作家天地,2020(24):46 48.
   〔5〕吴凤菊.博物馆宣教工作与社会需求——以西柏坡纪念馆为例〔J〕.环球人文地理,2017(07):286.
   〔6〕李蜜. 关于我国人文艺术类高校博物馆宣教工作的思考和建议〔D〕.厦门大学,2017.
   〔7〕高小雅.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与社会需求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4,(21):244.
   〔8〕刘玉珍,王学敏.博物馆宣教工作与社会需求——以河南博物院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2,(04):
  82-88.
   〔9〕崔玉峰.浅谈博物馆的社会需求和宣教功能〔J〕.丝绸之路,2009,(10):95-96.
  〔责任编辑:包 阔〕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王昌龄诗歌的分析,认为王昌龄诗歌含蓄婉曲抒情特点乃是比兴物象的妙用。王昌龄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运用比兴物象:一为化比兴物象为景象;二是化比兴物象为动作对象。通过这两种方法,王昌龄诗歌达到了“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的蕴藉效果。  关键词:含蓄婉曲 比兴物象 景象 动作对象    古代学者早就发现了王昌龄诗歌的含蓄美,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少伯深厚有余,优柔不迫,怨而不怒,丽而
摘 要:培养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前提与保证,本文从幼儿音乐兴趣的特点、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建立个别化教育方、重视家庭音乐教育、家长端正孩子学习音乐的心态这几方面阐述了应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  关键词:幼儿 音乐学习 兴趣    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智能,对他们将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许多家长已经认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反映了中国部分家长、学生和老师心目中成功的外语学习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哪个或哪几个方面的因素。着重分析了兴趣、勤奋与外语学习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关系。并通过个案分析说明兴趣才是外语学习的成功要诀。  关键词:兴趣 勤奋 自信 天赋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在中国“勤能补拙”也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成语。从这个简短的四字成语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人心目中要想成
摘 要: 英语中的书面表达是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在高考卷中占本学科分值的1/6。本文主要阐述在教学实际中如何指导学生提高该语用能力。  关键词: 谋篇布局 个性色彩 细节描写    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写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较之于1996年颁布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新课标对写作要求更凸显了对情感表达和语
摘 要:汉语、英语中都有舌尖浊边音/l/。本文就该音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以及它在汉、英拼合方面的共同特征及差异作一些粗略的比较,探讨一下汉语、英语语音中共有的一些音位的共同特征及差异,并希望这种比较能给英语语音教学和人们学习二外时,发好不同语言中的共同语音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边音/l/汉英比较    一、/l/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上的比较    从现代语音学角度看,汉语的声母/l/和英语的辅
摘 要: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方便、快捷的管理手段已经成为所有管理部门的迫切要求。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能否对库存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将直接影响企业其他各部门的生产运作的好坏。  本论文描述了《教材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内存有大量的教材数据信息,并有较强的查询统计功能,能够按照多种方式进行查询和统计,能够及时可靠地处理日常购销单据,并能轻松快捷地完成各种
[摘 要]教育部长袁贵仁在谈及网络舆论问题时曾说“大中小学生都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的继承者。”这句话揭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方向——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应向低龄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重要思想理论,是指导中国政治、经济、思想进步的重要理论工具,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尽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其精华激励自身的成长。本文将就马克思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的现状、教育内容及具体措施浅谈自己的想
关键词:园本培训;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6 — 0153 — 0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愈发被人民重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学前教育,加快城乡双语幼儿园建设,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每个乡(
一直以来,建筑并不仅仅是作为房子供人居住,它还是一件艺术品,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比如美国俄亥俄州的篮子大楼、印度新德里的花形莲花寺、中国北京的秋裤大楼、波兰弯曲的房子,等等。这些与众不同的艺术品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在技术的支持下,富有创意的设计师们绞尽脑汁,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创造出一件又一件艺术品。这不,设计师又将“旋转”元素注入建筑中,打破了房屋朝向的局限,
11. If Joe’s wife won’t go to the party, ______.[NMET2007全国卷Ⅱ]  A. he will eitherB. neither will he   C. he neither will D. either he will  答案(B) 解析:题意为“如果Joe的夫人不愿参加晚会,Joe也不会去”。前面条件句是否定的,后面主句用nei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