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名片]李杰然。特级教师,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福建省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泉州市小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小学科学学科指导组组长。1999年12月被福建省教育委员会评为省优秀教研员。
初识李老师是在一次组稿会上,憨憨的模样,让人没有一点距离感,言语不多,却总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那年,我还是个小姑娘,崇敬之情便由此产生。此后,约稿一写稿一交流一改稿一定稿,我们这作者与编者的关系延续了近十年。
作为我省小学科学教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李杰然老师在小学教研员这一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的工作细致而繁琐,我一直苦于该怎样去做这个采写。在多次的电话沟通后,我想,只能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李老师进行一个笔法简单的速写,不用过多笔墨,不加渲染,力求见一个简单但立体的李老师。
同行印象
小学科学教科研前辈潘文曲:“他刻苦钻研,思想敏锐,既能紧跟科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又不人云亦云,对科学科教学改革有自己的思考。”
省普教室教研员林维超:“这几年泉州市的小学科学教学研究这么活跃,取得相当突出的成果,这与李老师辛勤的付出,卓有成效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泉州市实验小学何美惠老师:“在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方面,他经常为我们一线教师排忧解难,搭建业务发展的平台。”
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陈华珠老师:“在研讨活动中,他常给我们带来新课程理念的冲击,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也收获了成功。”
教研之路
1 锐意进取,引领成长。
李老师坚信:只有奋斗,才有好收获。他认为作为教研员就要锐意进取,以勇于开拓的精神引领学科的教学改革。
九十年代的泉州市小学自然教师队伍比较薄弱,多数为兼职教师,帮助广大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学方法成为当务之急,于是李老师一步一个脚印,以课题带研究,以研究促提高,以提高促发展。几年中,在全市范围组织老师分别对各年级新教材、新教法进行了系列研讨,拟定研究课题,召开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还组织开展小学自然新课程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对理念新颖、主题突出、文质兼美的优秀论文进行表彰。通过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让自然科教师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新教材的特点以及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当时,李老师指导的石狮市教师黄明瑄老师执教的自然课《轮子》,参加全国低年级自然教学观摩活动,荣获优胜奖。
2 脚踏实地,探索规律。
教育教学改革提倡创新,然而创新并不是胡思乱想。更不是越新越好。李老师认为,搞教育教学研究一定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这是教研员应有的工作精神和人格魅力。
李老师每学期都要到所属的县(市、区)及市属小学听课,了解教学情况,与学校教师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发现问题,产生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对于那些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李老师不惧“标新立异”之嫌,鼓励教师尝试,积极倡导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刚启动时,教师们制定数学目标比较随意,与新课程理念常有偏颇,为了帮助教师确实了解“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导向也不同”的情况,李老师组织开展“从改革教学目标起改革我们的教学”的研讨活动。在研讨《形形式式的动物》一课教学目标的制定时,引导教师把原定的知识方面教学目标“能用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改为:“动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这取决于不同的标准。”通过实例让教师们明白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目标表达方式,不同的目标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原定的标准是按照现成的标准分类,修改后的标准可以自己制定标准,然后分类。让教师们知道,原定的标准比较关注教给学生简单的技能,采用讲述或告知的方式就可以,修改后的标准就不能只简单采用讲述或告知的方式,离开了学生自主探究就不能达到。
新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在调研中,李老师发现。有的教师把“探究”理解为“活动”,把“自主”片面理解为“自由”,因此课堂上有,“做”没“思”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有教老师上《热胀冷缩》一课时,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安装一个能发现热胀冷缩现象的装置,忽视通过现象的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释其中的原因。又如有位教师上课时没有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等等。当李老师发现这些现象后,便引导教师分析利弊,发现问题,借鉴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经验,组织教师开展“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建构科学概念”的课题研究。研究中教师们逐步认识到。科学课应该是围绕科学概念的建构展开探究活动,科学概念的建构过程是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桥梁。
教研感悟
学生是科学课学习的主人,科学课应引导学生经历客观而又尽量规范的探究活动,重视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成长。科学教学是艺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一旦养成,将一生受益。
脚印串串
多年来,李老师以真诚待事业,不断学习、探索,并将这些研究记录、整理,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他撰写的《科学课教学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新理念和做法》、《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谈》、《根据学生感知特点组织教学》、《小学科学课创设问题情景案例浅析》、《自然课如何教会学生思考》、《自然教师指导学生创造发明的三个注意点》、《(各种各样的液体)教学案例》、《(轮子)教学设计说明》等多篇论文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科学课)、《小学青年教师>、《福建教育》等刊物,并有多篇文章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改革中的自然教学》、福建人民出版社的《转变观念探索新教法》、大象出版社的《小学科学案例卷》、广东教育出版社的《九年义务教育沿海版教材使用说明》等书上。两篇论文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委员会交流荣获一等奖。
他主笔的《写段指导方法》一书(第一作者)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主编的《快速自能识字手册》由鹭江出版社出版,还参与《小学活动课教师参考用书》、《小学活动课指南》、《小学德育丛书》、《团结友爱》、 《福建省小学乡土教材泉州篇》、《开心暑假(寒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等书的编写。2000年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委员会“九五”课题自然学科子课题“实施素质教育中自然教师所需基本素质与提高的研究”,该课题荣获三等奖。主持研究的课题“精心组织,区域性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006年1月被泉州市教育局评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阶段优秀成果,“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研究”2006年9月被泉州市教育局评为第二批“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优秀教科研成果。
(责任编辑 林 彦)
初识李老师是在一次组稿会上,憨憨的模样,让人没有一点距离感,言语不多,却总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那年,我还是个小姑娘,崇敬之情便由此产生。此后,约稿一写稿一交流一改稿一定稿,我们这作者与编者的关系延续了近十年。
作为我省小学科学教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李杰然老师在小学教研员这一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的工作细致而繁琐,我一直苦于该怎样去做这个采写。在多次的电话沟通后,我想,只能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李老师进行一个笔法简单的速写,不用过多笔墨,不加渲染,力求见一个简单但立体的李老师。
同行印象
小学科学教科研前辈潘文曲:“他刻苦钻研,思想敏锐,既能紧跟科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又不人云亦云,对科学科教学改革有自己的思考。”
省普教室教研员林维超:“这几年泉州市的小学科学教学研究这么活跃,取得相当突出的成果,这与李老师辛勤的付出,卓有成效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泉州市实验小学何美惠老师:“在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方面,他经常为我们一线教师排忧解难,搭建业务发展的平台。”
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陈华珠老师:“在研讨活动中,他常给我们带来新课程理念的冲击,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也收获了成功。”
教研之路
1 锐意进取,引领成长。
李老师坚信:只有奋斗,才有好收获。他认为作为教研员就要锐意进取,以勇于开拓的精神引领学科的教学改革。
九十年代的泉州市小学自然教师队伍比较薄弱,多数为兼职教师,帮助广大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学方法成为当务之急,于是李老师一步一个脚印,以课题带研究,以研究促提高,以提高促发展。几年中,在全市范围组织老师分别对各年级新教材、新教法进行了系列研讨,拟定研究课题,召开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还组织开展小学自然新课程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对理念新颖、主题突出、文质兼美的优秀论文进行表彰。通过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让自然科教师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新教材的特点以及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当时,李老师指导的石狮市教师黄明瑄老师执教的自然课《轮子》,参加全国低年级自然教学观摩活动,荣获优胜奖。
2 脚踏实地,探索规律。
教育教学改革提倡创新,然而创新并不是胡思乱想。更不是越新越好。李老师认为,搞教育教学研究一定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这是教研员应有的工作精神和人格魅力。
李老师每学期都要到所属的县(市、区)及市属小学听课,了解教学情况,与学校教师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发现问题,产生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对于那些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李老师不惧“标新立异”之嫌,鼓励教师尝试,积极倡导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刚启动时,教师们制定数学目标比较随意,与新课程理念常有偏颇,为了帮助教师确实了解“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导向也不同”的情况,李老师组织开展“从改革教学目标起改革我们的教学”的研讨活动。在研讨《形形式式的动物》一课教学目标的制定时,引导教师把原定的知识方面教学目标“能用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改为:“动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这取决于不同的标准。”通过实例让教师们明白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目标表达方式,不同的目标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原定的标准是按照现成的标准分类,修改后的标准可以自己制定标准,然后分类。让教师们知道,原定的标准比较关注教给学生简单的技能,采用讲述或告知的方式就可以,修改后的标准就不能只简单采用讲述或告知的方式,离开了学生自主探究就不能达到。
新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在调研中,李老师发现。有的教师把“探究”理解为“活动”,把“自主”片面理解为“自由”,因此课堂上有,“做”没“思”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有教老师上《热胀冷缩》一课时,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安装一个能发现热胀冷缩现象的装置,忽视通过现象的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释其中的原因。又如有位教师上课时没有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等等。当李老师发现这些现象后,便引导教师分析利弊,发现问题,借鉴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经验,组织教师开展“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建构科学概念”的课题研究。研究中教师们逐步认识到。科学课应该是围绕科学概念的建构展开探究活动,科学概念的建构过程是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桥梁。
教研感悟
学生是科学课学习的主人,科学课应引导学生经历客观而又尽量规范的探究活动,重视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成长。科学教学是艺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一旦养成,将一生受益。
脚印串串
多年来,李老师以真诚待事业,不断学习、探索,并将这些研究记录、整理,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他撰写的《科学课教学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新理念和做法》、《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谈》、《根据学生感知特点组织教学》、《小学科学课创设问题情景案例浅析》、《自然课如何教会学生思考》、《自然教师指导学生创造发明的三个注意点》、《(各种各样的液体)教学案例》、《(轮子)教学设计说明》等多篇论文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科学课)、《小学青年教师>、《福建教育》等刊物,并有多篇文章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改革中的自然教学》、福建人民出版社的《转变观念探索新教法》、大象出版社的《小学科学案例卷》、广东教育出版社的《九年义务教育沿海版教材使用说明》等书上。两篇论文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委员会交流荣获一等奖。
他主笔的《写段指导方法》一书(第一作者)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主编的《快速自能识字手册》由鹭江出版社出版,还参与《小学活动课教师参考用书》、《小学活动课指南》、《小学德育丛书》、《团结友爱》、 《福建省小学乡土教材泉州篇》、《开心暑假(寒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等书的编写。2000年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委员会“九五”课题自然学科子课题“实施素质教育中自然教师所需基本素质与提高的研究”,该课题荣获三等奖。主持研究的课题“精心组织,区域性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006年1月被泉州市教育局评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阶段优秀成果,“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研究”2006年9月被泉州市教育局评为第二批“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优秀教科研成果。
(责任编辑 林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