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职思政课亲和力提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醒我们,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微时代”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这个社会,也影响着高职思政课教学,促使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的任务更加迫在眉睫。为了更好地探尋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认真分析“微时代”和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关系,并试图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即“微时代”带给高职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冲击、挑战和“微时代”带给高职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机遇。
  [关    键   词]  微时代;思政课;亲和力;挑战;机遇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5-0088-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和
  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2]均强调,要大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随着“微时代”的发展,“微时代”自身的新特点给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带来了机遇,同时又带来了挑战。当前高职院校的主力军已成为“00后”。“00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都深受“微时代”的影响。所以,对“微时代”提升高职思政课亲和力带来的利弊做分析,为探寻提升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总结。
   一、“微时代”和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关系
   (一)“微时代”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现状
   “微时代”思政课亲和力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当前高职思政课在改革方向上、教学内容上、实际的教学中都已经逐步在改革创新和发展,并试图提高其有效性和育人作用。有调查显示,33.91%的大学生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非常有亲和力,51.72%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只有8.05%的学生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基本没有亲和力。[3]思政课教师普遍意识到提高亲和力的重要性,并努力把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放在第一位。如今,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都在积极开拓新媒体形式,使课堂内容呈现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以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存在问题表现在:从高职思政课教师本身来看,很多高职思政课教师不能很好地适应“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敢大胆突破自己,仍在沿用自己陈旧的话语体系,语言表达方式较生硬和枯燥,没有将纯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没能让高大上的理论教学“接地气”。从教学方法来看,一些思政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仍是以传授为主,没有与时俱进,没能很好地结合“微时代”信息平台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也没能适应“00后”学生的新特点而在教学方法上做调整,造成课堂氛围不够浓厚,同时弱化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从教学内容来看,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以2018版教材为主,多数都是纯理论的,缺乏新鲜的时代话语,在“00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上针对性不足,与“00后”高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联系不紧密,这也弱化了思政课自身的魅力。
   (二)“微时代”对“00后”高职学生学习的影响
   “00后”高职学生被称为“屏幕动物”,他们是典型的低头族,加上自身的理论学习基础普遍较弱,理论认识较迷茫,对纯理论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在“微时代”的影响下,他们对信息的更新速度要求极快,阅读方式过于“碎片化”,而且多专注于生活和娱乐信息,强烈需要获得认同感和发展自己、表现自己,降低了对思政课的亲近感。[4]
   (三)“微时代”提升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价值和意义
   1.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需要
   学者们普遍认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是巩固马克思
  主义指导地位、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客观需要。[5]
   2.发展“互联网+教育”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到思政课教学当中,不断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3.适应“00后”高职学生新特点的需要
   “0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不仅有自己的特殊性,而且深深带有“微时代”的烙印,与上一代在文化、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他们个性鲜明且异质性大。“微时代”包容的社会文化和多元的价值理念恰巧又巩固了他们这一新特点。
   二、“微时代”给高职思政课亲和力提升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一)新的阅读方式对教育内容结构形成了冲击
   “微时代”传播主体的“草根性”决定了“微时代”传播信息的多元复杂。高尚与低俗、真实与虚假、传统与现代多元并存,甚至一些低级趣味、落后腐朽的、西方极具诋毁的思潮在信息平台上无孔不入,客观上削弱了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思政课因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具有政治性、科学严谨性,客观上造成了其教学理论与现实经验在时间上的或某一阶段的相对滞后,而“微时代”的海量化、个性化、碎片化信息的特点放大了这种滞后,加剧了思政课在不断提升亲和力方面的困境。
   (二)传播的内容对“00后”学生学习动机产生了误导
   “微时代”下,作为网络的“原生居民”,“00后”总是不假思索地接受各种信息,相较于枯燥沉闷的纯理论知识,他们当然更倾向于能带给他们感官刺激的生活化、娱乐化信息。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广泛,由于对自身的格外关注,加剧了他们选取信息的功利性,凡是涉及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他们会格外关注,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部分“00后”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迷惑和文化的误导,容易对社会上存在的现象和突发事件发出偏激的言论,甚至有可能做出违法行为。    (三)新型的传播方式对教师的主导地位造成了弱化
   “微时代”下,新媒体和新语境日新月异,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媒体操控能力和掌握的新媒体技术并不能同步发展,一些教师对新媒体工具的利用基本停留在表面,他们虽然会组建班级微信群,然后会定期发布一些时政热点问题,但是缺乏针对学生的深度关注。“00后”高职学生的信息依赖对象也不再是传统的教师,他们已经可以完全绕过思政课堂主阵地而随时随地获取各种自己需要的信息,课堂获得已经不是主要的获取方式。在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的“微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媒体发布信息、观点和看法,对比之下,思政课教师传统的权威已经丧失,所拥有的理论优势也受到了威胁,思政课主阵地地位逐渐弱化。
   三、“微时代”给高职思政课亲和力提升带来的机遇
   (一)“微时代”调和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思政教师在课后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和场合都比较少,而“微时代”环境下,诸多网络媒体的出现正是延伸师生交流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和平台,也将改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手段落后的状况。学生既可以利用微信群和QQ群等微平台和教师交流学习上的困惑,也可以向教师提出教学方面的建议,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这样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可以促进教学相长。另一方面“微时代”下的思政课为了适应“0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做出改变的同时,必定会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沟通的方式也会更加方便和自由,师生的关系也将更加平等。
   (二)“微時代”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
   “微时代”产生了一系列新媒体工具和新媒体语境,这也给我们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新的教学语境,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提供了可能。新的媒体工具,诸如微博、微信,加上“00后”学生广泛拥有各类智能终端,惯用新媒体工具,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采取微课、微电影、课堂辩论、主题演讲等新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建群,课前依托公众号可以提前将一些重要新闻的链接发到微信群里供学生预习,课上利用手机完成签到,在讨论式教学中发起手机抢答,课后布置拓展资料。教学平台的合理使用,可以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掌握学生动态,了解学生需求。新的教学语境,可以将“00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教师采取更加平等、契合学生需要的方式实施思政课教学。
   (三)“微时代”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微时代”的发展可以冲破时空的限制。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将“微时代”下的新媒体工具应用到教学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课堂派”“微助教”等微信公众号或者安装“超星学习通”“云课堂”“蓝墨云班课”等App实行辅助教学,思政课教师利用新媒体工具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再现思政课理论产生的历史情境,还原更加立体和丰满的历史细节,让“高大上”的纯理论更加接地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思政课教师可以将大量的时代化信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适时充盈教学内容,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对“0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
   总之,在当前这样一个“微时代”背景下,“微时代”给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既能成为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有效支撑,也能成为思政课教育的障碍。高职思政课教学只有紧扣时代脉搏,发挥“微时代”的优势,减少或避免消极作用,才能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3]曹媛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提升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5):15.
   [4]张璋.网络信息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生成与利弊[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6).
   [5]潘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J].学理论,2019(6):169-170.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编辑 常超波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工智能加速了教育的创新,尤其体现在以就业与升学为双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面,人工智能时代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它带来的影响对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鉴于此,分析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主体的变化,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涵。  [关 键 词] 人工智能;高职教师
期刊
[摘 要] 对比学龄期听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不同年级的语文水平,探索听障学生与普通学生语文水平的差距以及发展规律,为进一步探究听障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规律、入学评价、教学评估和实际语言能力测评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听障学生;语文;水平测试;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5-0008-
期刊
[摘 要]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育人功能。工匠精神所包含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激励作用。当前,社会存在对工匠精神的错误解读和职业价值的认知偏差,因此需要从文化的内涵解读和传承路径方面深入研究,培养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性认知和职业认同。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文化育人;柔性培
期刊
[摘 要] “就业导向”的教育强调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包括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在教学模式上,大多数高职院校目前都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研究基于就业导向提出了“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实践课程体系;实训;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
[摘 要]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但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观察儿童,在观察中做一个儿童优点的挖掘者,其次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儿童,在了解儿童的过程中做一个教育心理理论的集大成者,再次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儿童,在理解儿童的过程中,做一个人际交往的移情者。当我们真正理解儿童后,我们才能对儿童施加促进其发展的教育,而且这个过程
期刊
[摘 要] “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医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依托领域尖端的企业共建稳定可靠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医学检验的教学、人才培养、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 键 词] 医学检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35-0072-02   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
[摘 要]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区别于学校官方教学机构的学生组织,对学生、班级、家庭、学校和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研究高校体育社团符合我国培养高等人才要求的需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需要,符合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符合国家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政策的需要。  [关 键 词] 高校体育社团;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人才的管理,人才流失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才流失极大地阻碍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分析高职院校人才流失的原因,找出针对性的策略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人才流失;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启示  [中图分类号] G
期刊
[摘 要] 混合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而相关教学诊断的方法及应用常见于中小学教学,着眼于高职课堂教学中混合教学模式中的网络教学,对其教学进行诊断,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关 键 词] 网络教学;教学诊断;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5-0112-02   一、网络教学
期刊
[摘 要] 以工程力学课程为例,依托云课堂+钉钉直播平台打造“课前、课中、课后三环一体”在线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利用云课堂各项活动与钉钉直播的高频互动、任务驱动,达到线上教学不降准的要求。  [关 键 词] 工程力学;线上教学;云课堂;钉钉直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5-0096-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