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个性化解读成了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时尚。许多教师在上课时倡导文本的多元化解读、个性化解读,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但有的解读却有意无意中偏离了文本,忽视了对文本应有的尊重。有的教师在学生还未熟悉文本时就让学生挑选喜欢的内容品读;有的没有纠正学生偏离文本价值取向的观点;有的引导失误,导致个性化解读成了东拉西扯,远离文本……从以上几种现象可以看出,有效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建立在文本的基本解读上,必须尊重文本。如果不尊重文本,个性化解读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阅读教学也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怎样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个性化解读呢?
一、 教师要具备高超的解读文本的能力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负有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行辩证分析、正确引导和及时纠正的责任。这就需要教师有高超的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如何才能具备高超的解读文本的能力呢?
从近期看,教师需要“吃透”文本。只有潜心钻研文本,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文本的意义价值,体验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丰富文本的内涵,进而在阅读教学中,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启发学生,评价个性化解读。若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对学生的回答又没有作出预测,课堂上就会被动,成为看热闹的旁观者,一味赞同、表扬学生的看法,这样,学生固然会尝到被老师认可的喜悦,但学生片面的错误的观点得不到纠正,价值取向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真正的创造性思维。
从远期看,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以学习促进步,以学习求发展。平时勤奋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解读文本的能力;多阅读教育心理学资料,多阅读与教学研究有关的资料,多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多思考,多总结,让教学跟上整个语文教育趋势。如果教师疏于学习,旧观念不转变,新知识没有得到补充,底蕴就不足。这样的教师本身解读能力不高,只能是“以己昏昏,使生昭昭”了。
二、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个性化解读的依托是文本,要以“文”为本,回归文本,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才能让学生的感悟根植于文本,超越文本,让个性化解读真正精彩纷呈。
整体感知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即识文本、理思路、明中心、知特色。这是有别于肢解文章整体性的一种阅读方法。它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有助于学生在整体领悟的基础上更深刻具体地把握文本的内涵,有利于学生与文本、作者作深入的对话、交流,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境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效果。
第一,学生读书的时间要充裕。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基本方式。读书时间充裕,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促使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认识。不读或少读,就无法真切地感知形象,品味情感,感悟哲理,对文本的感受也只能是肤浅的,零碎的。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段话告诉我们:没有与文字充分接触,就无法获得整体感知,而要与文字充分接触,那就需要充足的读书时间。
第二,学生读书形式宜灵活多样。单一的读书形式比较乏味,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可大声朗读,也可安静默读;可分小组读,也可个人读或分角色读;可配乐读,也可比赛读。多样化的读书形式使学生亲近语言文字,使学生流连忘返于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兴趣盎然的读书,自然会使学生“好读深思,心知其义”,促使学生深刻全面地把握文本整体。在这个基础上的解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解读。
第三,适时点拨,消除阅读障碍。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教师要指导方法,适时点拨,使学生迅速进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如在阅读课上,告诉学生整体感知的方法,即弄清文本三个问题,一是写的是什么,二是为什么写,三是怎样写。课堂上再相机点拨。
充分地读,有趣地读,适时地点拨,使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深入把握文本,为个性化解读奠定坚实的基础。没有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个性化解读显得空泛,无依据。
三、 设计好解读内容
个性化解读强调学生的独立阅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因为解读什么不是随意的、即兴式的。课堂上除了个别生成性问题外,大多数都应该在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的情境之中,因此课前要设计好解读内容。如果随意抛出一个话题让学生解读,就会无意之中远离文本,也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那么,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解读呢?
第一,问题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从宏观看,阅读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微观看,是为了达到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课时目标,设计的问题应围绕目标展开,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解读深入到文本中,才能学有所获。如《荷塘月色》一课,目标之一是品读语言,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品读语言,让学生说说语言的妙处。如善用修辞,善用叠字,景中寓情,情味浓郁等。
第二,问题具有探究价值。设计的问题要避免答案单一化、浅易化。太简单的,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太难的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个性化解读难以开展。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是具有探究价值。什么样的问题才有探究价值呢?笔者认为,紧扣重难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最佳发展的难度适中的问题最有探究价值。解决此类问题,既能落实教学目标,又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智力及创新能力,还能使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笔者在教《项链》一课时,曾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当玛蒂尔德得知葬送自己青春的是一串假项链时,她会做出如何的反应呢?问题一出现,学生兴趣很高,做出各种各样的想象:有的学生认为她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有的学生认为她勇敢地向佛莱思节夫人要回自己的真项链;有的学生认为她一下子傻了,之后,为自己青春的逝去而痛哭流涕。学生都能从文本中找出依据,言之有理。这些答案反映出学生对文本的积极思考,反映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严密的推理能力,是值得赞赏的。如果设计的问题缺乏探究价值,又怎么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怎么能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个性化的解读如果以尊重文本为前提,教师引导得当,评价科学,定能撑起语文阅读教学广阔的天空,定能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 教师要具备高超的解读文本的能力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负有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行辩证分析、正确引导和及时纠正的责任。这就需要教师有高超的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如何才能具备高超的解读文本的能力呢?
从近期看,教师需要“吃透”文本。只有潜心钻研文本,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文本的意义价值,体验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丰富文本的内涵,进而在阅读教学中,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启发学生,评价个性化解读。若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对学生的回答又没有作出预测,课堂上就会被动,成为看热闹的旁观者,一味赞同、表扬学生的看法,这样,学生固然会尝到被老师认可的喜悦,但学生片面的错误的观点得不到纠正,价值取向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真正的创造性思维。
从远期看,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以学习促进步,以学习求发展。平时勤奋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解读文本的能力;多阅读教育心理学资料,多阅读与教学研究有关的资料,多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多思考,多总结,让教学跟上整个语文教育趋势。如果教师疏于学习,旧观念不转变,新知识没有得到补充,底蕴就不足。这样的教师本身解读能力不高,只能是“以己昏昏,使生昭昭”了。
二、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个性化解读的依托是文本,要以“文”为本,回归文本,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才能让学生的感悟根植于文本,超越文本,让个性化解读真正精彩纷呈。
整体感知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即识文本、理思路、明中心、知特色。这是有别于肢解文章整体性的一种阅读方法。它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有助于学生在整体领悟的基础上更深刻具体地把握文本的内涵,有利于学生与文本、作者作深入的对话、交流,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境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效果。
第一,学生读书的时间要充裕。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基本方式。读书时间充裕,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促使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认识。不读或少读,就无法真切地感知形象,品味情感,感悟哲理,对文本的感受也只能是肤浅的,零碎的。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段话告诉我们:没有与文字充分接触,就无法获得整体感知,而要与文字充分接触,那就需要充足的读书时间。
第二,学生读书形式宜灵活多样。单一的读书形式比较乏味,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可大声朗读,也可安静默读;可分小组读,也可个人读或分角色读;可配乐读,也可比赛读。多样化的读书形式使学生亲近语言文字,使学生流连忘返于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兴趣盎然的读书,自然会使学生“好读深思,心知其义”,促使学生深刻全面地把握文本整体。在这个基础上的解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解读。
第三,适时点拨,消除阅读障碍。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教师要指导方法,适时点拨,使学生迅速进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如在阅读课上,告诉学生整体感知的方法,即弄清文本三个问题,一是写的是什么,二是为什么写,三是怎样写。课堂上再相机点拨。
充分地读,有趣地读,适时地点拨,使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深入把握文本,为个性化解读奠定坚实的基础。没有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个性化解读显得空泛,无依据。
三、 设计好解读内容
个性化解读强调学生的独立阅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因为解读什么不是随意的、即兴式的。课堂上除了个别生成性问题外,大多数都应该在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的情境之中,因此课前要设计好解读内容。如果随意抛出一个话题让学生解读,就会无意之中远离文本,也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那么,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解读呢?
第一,问题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从宏观看,阅读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微观看,是为了达到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课时目标,设计的问题应围绕目标展开,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解读深入到文本中,才能学有所获。如《荷塘月色》一课,目标之一是品读语言,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品读语言,让学生说说语言的妙处。如善用修辞,善用叠字,景中寓情,情味浓郁等。
第二,问题具有探究价值。设计的问题要避免答案单一化、浅易化。太简单的,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太难的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个性化解读难以开展。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是具有探究价值。什么样的问题才有探究价值呢?笔者认为,紧扣重难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最佳发展的难度适中的问题最有探究价值。解决此类问题,既能落实教学目标,又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智力及创新能力,还能使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笔者在教《项链》一课时,曾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当玛蒂尔德得知葬送自己青春的是一串假项链时,她会做出如何的反应呢?问题一出现,学生兴趣很高,做出各种各样的想象:有的学生认为她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有的学生认为她勇敢地向佛莱思节夫人要回自己的真项链;有的学生认为她一下子傻了,之后,为自己青春的逝去而痛哭流涕。学生都能从文本中找出依据,言之有理。这些答案反映出学生对文本的积极思考,反映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严密的推理能力,是值得赞赏的。如果设计的问题缺乏探究价值,又怎么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怎么能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个性化的解读如果以尊重文本为前提,教师引导得当,评价科学,定能撑起语文阅读教学广阔的天空,定能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