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呈现与线索提示方式对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的影响

来源 :现代特殊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材料呈现与线索提示方式对自闭症儿童近距离反应性共同注意的影响,采用被试类型×材料呈现方式×线索提示方式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以被试近距离反应性共同注意的正确反应次数、正确反应时间以及持续时间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近距离反应性共同注意在正确反应次数上显著少于普通儿童,在正确反应时间上显著长于智力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在共同注意材料为无声音呈现时,自闭症儿童在正确反应次数上显著多于材料有声音呈现时的次数,正确反应时间也短于材料有声音呈现时的时间;被试的近距离反应性共同注意受材料呈现方式与线索提示方
其他文献
在在线教育新常态与新冠肺炎疫情的交织影响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正在颠覆传统课堂并进行教与学的深刻变革,各高校积极探索“互联网+”视域下课堂教学实践新形态。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开放式课堂教学在技术与工具的稳定性、技能与经验的条件性、教与学的等效性、过程与环节的伦理性等方面面临困境。为破解困境,文章从技术平台搭建、教学技能提升、教学组织重塑、师生深度互动等角度提出未来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的靶向之策,以期为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实现公平且有质量的在线教育新图景提供参考。
课堂教学过程分析自动化是改进日常教学的关键。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商用软件对教师近场语音进行自动语音识别,能够获得精确的教师说话时段,得以开展如下的课堂教学过程自动编码与分析研究:(1)使用S-T(学生-教师)行为编码、构建S-T互动编码,实现了基于教师说话时段的全自动变时长S-T双编码;(2)提出了基于时长的S-T分析方法,生成教师主导行为占比Rt和师生互动率Ch的时间变化曲线;(3)通过教学活动建模,将连续的课堂教学过程离散为讲授、自主学习、问答-短互动、讨论-长互动等四类教学活动的序列;(4)
利用人工智能开展学生学习行为分析与教学效果评价对改变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互动课堂学生学习行为分析与教学效果评价LBREM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智能学习平台获取学生学习行为视频信息,然后对视频中的学生表情进行检测与学习行为识别,最后以国际汉语课堂教学为例开展学生学习行为统计分析和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实证效果表明,LBREM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开展教学效果评价,在智慧课堂、远程学习、移动学习、MOOC等智能教育教学评价和个性化推荐中具有重要的借
布尼氏动作熟练度测验是用于评估一般动作技能的常模参照测验,能够对儿童及青少年一般动作技能进行评估并检验运动干预效果。了解布尼氏动作熟练度测验的发展及其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唐氏综合征和智力障碍等各种类型障碍者运动功能评定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可以为该测量工具在国内进一步的引进和使用提供参考。
对507名幼儿教师融合教育效能感进行的调查发现,幼儿教师的融合教育效能感处于中上水平,其中合作效能感最高,融合教学效能感最低。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职前培训、所在省份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对教师的融合教育效能感的总分和各个维度均产生显著影响,教育特殊儿童的经历对合作效能感产生显著影响,与特殊人士的接触经历对融合教育合作、教学和总分产生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