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本来精心预设好了诸环节,课中往往情势徒然发生变化。不要紧,势变我也变,顺势好构建。我在既定的教学进度和既定的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常常顺应学生的热衷和热流,随时调整变化课堂的构建过程。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是“实事求是”。“事”,实然在变,“求”的活动过程也应随之而变。备课时的预见未必与课堂中学生之走向完全吻合,教师顺势,引导生成,便是有效构建之“求是”。
一、渺远顺势变近切
这里的“变”,指的是把渺远的理念变成切身的体验。
那是高一一次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指导课,我精心准备好了全套课件,汇集了中外多位哲人对幸福的不同解释,以及幸福人生的几个典型个案,目标是让学生写出个人对“一个幸福点”的理解或体验。
这话题因传统而显得老土,学生热情并不高涨。指导课大概上到7分钟的时候,有一迟到男生回来,迟到的理由是去撒尿。有一男生嘻嘻调侃,大声喊:“撒泡尿也幸福。”此话引爆了全班的兴奋点。
据庄子“每下愈况”的原理,这话其实不俗,我既然认定这句话没错,便把话题作文变为标题作文,题目就是“撒泡尿也幸福”,并把书面作文变为口头作文。
有学生说,到公园看到喷水池小男孩撒尿的雕像,探问而知那是纪念塞浦路斯小英雄于连的。故事说的是旧国王被人民反对而出逃,临走点燃导火线要炸毁全城,小于连找不到水来浇灭导火线,就撒尿灭了火,救了一城人。寓意:急中生智便幸福。
有学生说,乘地铁内急,中途上路面找公厕而无着。径上附近酒店的卫生间而解决了大问题。寓意:善于变通便幸福。
有学生说,奶奶是个富婆,但排泄系统有问题,多年要挂着尿袋过日,最近治好了,能自己顺利排泄了。寓意:做个正常人就幸福。
之后,分组,每人讲一个体验点,概括一个幸福点。
一件小事和一句戏言就成了势,借势而变,宽泛的话题变成一个近切的题目,渺远的理念变成切身的体验,目标没变,轻松构建。
二、单挑顺势变编队
这里的“单挑”,指的是让学生各人自主承担一项研究探索任务,而“编队”则是根据任务的大类让学生自行组队进行合作探索。
教学《唐诗宋词元散曲》时,在总结提升阶段,根据全册课本共48位作者与全班48位同学之巧合,我拟让每位学生各“认领”一位作者进行探讨,各自写出研究报告。
“认领”进展不顺利,一位作者有多位学生“认领”,争持不下。这是在备课设计中没有预计到的。
学生要求分类分组,同好共享。
顺势构建,即时变阵。
以课本四个单元的“拓展阅读”为线索,师生共同在堂上把48个小专题合并为五个大专题:登临咏史;边塞爱国;即景咏物;山水风光;酬赠言情。一个大专题涉多个作者。每个大专题自荐或群荐一个领军学生,五位领军各自打起自己的旗号,招兵买马,迅速分成五个军团。
这一顺势构建,把各自独立的知识点分聚成专题线,把单挑变成了编队,包括教材作者的编队和学生的编队,由原来教师的一人控,变成各编队的领军五人控。各队自主分配研究报告的任务,整个变阵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
三、常式顺势变特式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当教师以习惯常式来推进课程时,学生未经打招呼就改变了这一常式,自行变出一个特式来。这时,主导者是否可以搁置一下常式,而顺势接受并推助主体这一特式呢?
答案是肯定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主导和主体是共创共生的共同体,主体喜欢玩玩新意,主导就顺势导向新式。
教学《沁园春·长沙》,我据常式布置预习:(1)逐句翻译;(2)据原词句感受领袖的青春豪情。
第二天上课,先作第一项预习汇报,一学生请缨到讲台上翻译,用的竟然是英文,他还把存在手机里的译文投影到大屏幕上。全班学生都沸腾了,我顺势让学生七嘴八舌说这句应怎样改,那句应怎样改,常式的汉语翻译变成了特式的英语翻译,语文课变成了英语课。
再作第二项预习汇报,一学生穿上一件不知从哪里借来的长衫,佩一条围巾,扮演青年毛泽东,以原词意为据,作一大段舞台独白,那言词,那语调,充分表现了领袖的青春豪情。学生们都在鼓掌尖叫。
常式是汉语译词文,特式是英文译词文;学生必是在译好了汉语的基础上才去译成英文的。
常式是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述对领袖青春豪情的感受,特式是以形象的表演来表达对领袖青春豪情的感受;学生必是感受深了才表演得精彩的。
常式顺势变特式,完全可以保证语文教学的构建。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渺远顺势变近切
这里的“变”,指的是把渺远的理念变成切身的体验。
那是高一一次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指导课,我精心准备好了全套课件,汇集了中外多位哲人对幸福的不同解释,以及幸福人生的几个典型个案,目标是让学生写出个人对“一个幸福点”的理解或体验。
这话题因传统而显得老土,学生热情并不高涨。指导课大概上到7分钟的时候,有一迟到男生回来,迟到的理由是去撒尿。有一男生嘻嘻调侃,大声喊:“撒泡尿也幸福。”此话引爆了全班的兴奋点。
据庄子“每下愈况”的原理,这话其实不俗,我既然认定这句话没错,便把话题作文变为标题作文,题目就是“撒泡尿也幸福”,并把书面作文变为口头作文。
有学生说,到公园看到喷水池小男孩撒尿的雕像,探问而知那是纪念塞浦路斯小英雄于连的。故事说的是旧国王被人民反对而出逃,临走点燃导火线要炸毁全城,小于连找不到水来浇灭导火线,就撒尿灭了火,救了一城人。寓意:急中生智便幸福。
有学生说,乘地铁内急,中途上路面找公厕而无着。径上附近酒店的卫生间而解决了大问题。寓意:善于变通便幸福。
有学生说,奶奶是个富婆,但排泄系统有问题,多年要挂着尿袋过日,最近治好了,能自己顺利排泄了。寓意:做个正常人就幸福。
之后,分组,每人讲一个体验点,概括一个幸福点。
一件小事和一句戏言就成了势,借势而变,宽泛的话题变成一个近切的题目,渺远的理念变成切身的体验,目标没变,轻松构建。
二、单挑顺势变编队
这里的“单挑”,指的是让学生各人自主承担一项研究探索任务,而“编队”则是根据任务的大类让学生自行组队进行合作探索。
教学《唐诗宋词元散曲》时,在总结提升阶段,根据全册课本共48位作者与全班48位同学之巧合,我拟让每位学生各“认领”一位作者进行探讨,各自写出研究报告。
“认领”进展不顺利,一位作者有多位学生“认领”,争持不下。这是在备课设计中没有预计到的。
学生要求分类分组,同好共享。
顺势构建,即时变阵。
以课本四个单元的“拓展阅读”为线索,师生共同在堂上把48个小专题合并为五个大专题:登临咏史;边塞爱国;即景咏物;山水风光;酬赠言情。一个大专题涉多个作者。每个大专题自荐或群荐一个领军学生,五位领军各自打起自己的旗号,招兵买马,迅速分成五个军团。
这一顺势构建,把各自独立的知识点分聚成专题线,把单挑变成了编队,包括教材作者的编队和学生的编队,由原来教师的一人控,变成各编队的领军五人控。各队自主分配研究报告的任务,整个变阵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
三、常式顺势变特式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当教师以习惯常式来推进课程时,学生未经打招呼就改变了这一常式,自行变出一个特式来。这时,主导者是否可以搁置一下常式,而顺势接受并推助主体这一特式呢?
答案是肯定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主导和主体是共创共生的共同体,主体喜欢玩玩新意,主导就顺势导向新式。
教学《沁园春·长沙》,我据常式布置预习:(1)逐句翻译;(2)据原词句感受领袖的青春豪情。
第二天上课,先作第一项预习汇报,一学生请缨到讲台上翻译,用的竟然是英文,他还把存在手机里的译文投影到大屏幕上。全班学生都沸腾了,我顺势让学生七嘴八舌说这句应怎样改,那句应怎样改,常式的汉语翻译变成了特式的英语翻译,语文课变成了英语课。
再作第二项预习汇报,一学生穿上一件不知从哪里借来的长衫,佩一条围巾,扮演青年毛泽东,以原词意为据,作一大段舞台独白,那言词,那语调,充分表现了领袖的青春豪情。学生们都在鼓掌尖叫。
常式是汉语译词文,特式是英文译词文;学生必是在译好了汉语的基础上才去译成英文的。
常式是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述对领袖青春豪情的感受,特式是以形象的表演来表达对领袖青春豪情的感受;学生必是感受深了才表演得精彩的。
常式顺势变特式,完全可以保证语文教学的构建。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