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小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作者蕴藏在文中的情感,可以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目前,有部分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几乎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朗读课文,更不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因此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普遍不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3-0075-01
1.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课时设计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存在教学课时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学生们在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比较少,由于教师对时间的分配不合理,原本的朗读只能转变为阅读,忽视了朗读教学的地位。第二是朗读的目的性不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上,语文老师常常令小学生们自主选择朗读方式,并没有按照文章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朗读形式,不利于朗读教学,学生在阅读时只是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缺少主动性。第三点体现在小学生的阅读面不广泛,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会组织学生开展朗读训练,选择几个同学站起来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其他的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上述三个问题是当前形势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亟需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2.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朗读示范,提升课堂参与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的角色,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任务就是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们爱上朗读,乐于参加朗读训练,为了有效提升课堂参与度,就需要把教学目光放在所有小学生身上,关注所有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朗读训练活动时,可以自己先示范一遍,然后选择适宜的导入方法,引导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讲解《卖姑娘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过年时会收到长辈给的红包吗?这些压岁钱你们都用来做什么了呢?在同学们短暂的讨论之后,教师向同学们叙述文中的小女孩在新年的当晚是怎样度过的。文章的导读部分由教师示范朗读,以此来吸引小学生们的关注,把小学生们带入到文中的情境,对小女孩的经历产生好奇,接着引导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文章的学习,提示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要做到读与听的相互结合,并多次尝试,引导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朗读示范去大声的朗读课文,了解到朗读的趣味性,使其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培养小学生们朗读的主动性。在组织小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文本的内容特点,灵活的使用朗读、默读或者是多种朗读形式相互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2)借助教学工具,营造朗读氛围
设置朗读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朗读训练中。设计教学情境能够营造朗读的氛围,让小学生可以更深入的认识文本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草原》这篇文章时,应该考虑到有大部分小学生并没有亲眼见过广阔的草原,然后选择递进式的教学形式,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以视频或者是图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草原的形象,使其产生情感认同,然后利用文章中描写草原特点的词语,表现草原一望无际、碧绿青葱的特点,使学生们更为深入的认识草原,引导小学生生们幻想草原的形象,最后组织学生们朗读这篇文章。通过这种营造朗读氛围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解时能够有目的的带领学生进入相应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课文中的内容,在朗读的过程中带着脑海中的画面还可以使学生们感受作者的真实情感,朗读教学的效果更显著。
(3)讲解朗读技巧,提升朗读水平
朗读训练不仅要训练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营造环境氛围的能力,还需要训练语文的根本,也就是小学生的朗读水平,以此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的效果,达到朗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可以根据文本的实际内容,从语调的变化、节奏的快慢、语音的轻重缓急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朗读训练,提升小學生们对朗读的把握。例如,在朗读《东坡先生与狼》文中:“猎人一到我就完了”这句话时,要以较快的节奏朗读,体现文中所要表现的急迫性,凸显狼的狡猾,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小学生朗读能力的锻炼,使用上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参与度,培养小学生朗读的主动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
[2]崔兴伟.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3]屈雪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8(11)
[4]林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教育观察,2018(09)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3-0075-01
1.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课时设计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存在教学课时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学生们在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比较少,由于教师对时间的分配不合理,原本的朗读只能转变为阅读,忽视了朗读教学的地位。第二是朗读的目的性不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上,语文老师常常令小学生们自主选择朗读方式,并没有按照文章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朗读形式,不利于朗读教学,学生在阅读时只是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缺少主动性。第三点体现在小学生的阅读面不广泛,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会组织学生开展朗读训练,选择几个同学站起来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其他的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上述三个问题是当前形势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亟需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2.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朗读示范,提升课堂参与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的角色,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任务就是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们爱上朗读,乐于参加朗读训练,为了有效提升课堂参与度,就需要把教学目光放在所有小学生身上,关注所有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朗读训练活动时,可以自己先示范一遍,然后选择适宜的导入方法,引导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讲解《卖姑娘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过年时会收到长辈给的红包吗?这些压岁钱你们都用来做什么了呢?在同学们短暂的讨论之后,教师向同学们叙述文中的小女孩在新年的当晚是怎样度过的。文章的导读部分由教师示范朗读,以此来吸引小学生们的关注,把小学生们带入到文中的情境,对小女孩的经历产生好奇,接着引导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文章的学习,提示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要做到读与听的相互结合,并多次尝试,引导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朗读示范去大声的朗读课文,了解到朗读的趣味性,使其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培养小学生们朗读的主动性。在组织小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文本的内容特点,灵活的使用朗读、默读或者是多种朗读形式相互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2)借助教学工具,营造朗读氛围
设置朗读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朗读训练中。设计教学情境能够营造朗读的氛围,让小学生可以更深入的认识文本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草原》这篇文章时,应该考虑到有大部分小学生并没有亲眼见过广阔的草原,然后选择递进式的教学形式,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以视频或者是图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草原的形象,使其产生情感认同,然后利用文章中描写草原特点的词语,表现草原一望无际、碧绿青葱的特点,使学生们更为深入的认识草原,引导小学生生们幻想草原的形象,最后组织学生们朗读这篇文章。通过这种营造朗读氛围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解时能够有目的的带领学生进入相应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课文中的内容,在朗读的过程中带着脑海中的画面还可以使学生们感受作者的真实情感,朗读教学的效果更显著。
(3)讲解朗读技巧,提升朗读水平
朗读训练不仅要训练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营造环境氛围的能力,还需要训练语文的根本,也就是小学生的朗读水平,以此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的效果,达到朗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可以根据文本的实际内容,从语调的变化、节奏的快慢、语音的轻重缓急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朗读训练,提升小學生们对朗读的把握。例如,在朗读《东坡先生与狼》文中:“猎人一到我就完了”这句话时,要以较快的节奏朗读,体现文中所要表现的急迫性,凸显狼的狡猾,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小学生朗读能力的锻炼,使用上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参与度,培养小学生朗读的主动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
[2]崔兴伟.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3]屈雪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8(11)
[4]林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教育观察,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