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寿生同志,身残志坚,浴血沙场,南北征战,英勇杀敌,为民立功,光辉业绩,永昭后人。”这是原中共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銍秀在1995年对彭寿生将军的褒奖,也是彭将军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
彭寿生同志,祖籍江西省芦溪县新泉乡檀树下村。1930年初,他参加红军游击队,经历过五次反“围剿”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久经沙场,南征北战,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在陈毅、粟裕率领下,指挥过多次战斗并取得胜利。解放后,他任江苏南通军分区司令员。1957年调任江苏省军区副参谋长兼直属党委书记,被受予少将军衔。
孤儿走上革命路 百折不挠
彭寿生自幼失去父母,跟随叔父生活。11岁时,叔父送他去学篾匠,盼望他学门手艺为日后生活铺条道路。
1930年初,红军攻克萍乡,大安里山区的群众受红色风暴的影响,轰轰烈烈闹起了革命。在麻田乡的大江边建立了乡苏维埃政府和游击队,新泉乡的小江边也相继成立乡苏维埃政府。彭寿生邀了几个伙伴,毅然参加红军,从此,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时年才15岁。
不久,因形势需要,驻大安里的主力红军赴别地开辟新区,敌人则乘虚而入。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乡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游击队只得全部退上武功山。他们依仗武功山山高林密、活动范围大的优势,展开游击战斗,不断消灭白匪的有生力量。一些青壮年看到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纷纷加入,至年冬,游击队扩大成萍乡独立营。
1931年7月至9月,蒋介石不甘心第二次“围剿”失败,自任总司令,率兵30万,分三路深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军事“围剿”。为配合作战,红三团奉命深入敌后方牵制和打击敌人。7月初,红三团从莲花转湖南,长驱直入攻打桐田、麻山取得首战胜利,随后直逼醴陵到湘乡。在战斗中当班长的彭寿生英勇杀敌,在血与火的考验下,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一年后光荣地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秋,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被迫突围北上。突围时,红三团在安福县的袁家村与“追剿”的国民党三个团兵力遭遇,兵力悬殊,打了两天两夜,不少同志牺牲了,彭寿生也身负重伤。经团首长安排,彭寿生带领6个负伤战友去武功山的九龙后方医院治病。说是红军医院,其实就是个山洞,木棍支起的病床,缺医少药,只能用盐巴熬水洗伤口,敷些草药,吃的是树皮草根和野果,还时刻要防止敌人搜山。当时的环境十分险恶,有些同志思想发生了动摇,但彭寿生却坚信红军会取得胜利。他说:“再大的挫折,我也要坚持到底。”他在九龙医院与30多个伤病员坚持一边治疗一边打游击。伤愈后,他们又追随湘赣边区机关干部和红三团、红五团辗转攸县。当他们转向广东以图与主力汇合时被敌人重兵拦截,红三团一领导叛变投敌,致使部队遭敌军包围,在殊死战斗中,红军所剩无几。被打散的30多位同志集结起来后在特派员郭猛率领下,由攸县辗转莲花,几经转折,再次进入武功山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活动。在这三年游击战中,为弄情报,弄粮食,彭寿生多次深入白区和敌人内部,几次在群众的掩护下死里逃生。
九死一生战顽敌 黄桥战役断右臂
彭寿生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由一个娃娃兵锻炼成骁勇的红军战士。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武功山红军游击队(彭寿生时任分队长)由陈毅亲自上山收编。从此,这支井冈山幸存下来的队伍在陈毅带领下,从安福垅上出发,经莲花、永新、吉安、樟树,最后至安庆岩寺,正式编为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营,奔赴江南抗日前线----茅山。
彭寿生所在团在抗日战争期间,在陈毅的指挥下,参加了句容城战、贺甲歼灭战、黄桥决战以及七灶河反“屯垦”伏击战等一系列战斗。1946年后,彭寿生在陈毅和粟裕的领导下,又投入了宿北战役、塔山战役、鲁南决战、莱芜和孟良崮等战役,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黄桥决战中被打掉右臂后,他左手持枪,坚持战斗,战士们尊称他为“独臂司令”、“老虎团长”。
在众多的战斗中,彭寿生多次从死神里捡回生命。1935年冬,彭寿生和战友坚守在七都山一山头,有一天傍晚,其他战友割茅草去了,只剩他一人看守阵地。此时发现山下有一批敌人向山头逼来,彭寿生想,一个人难以抵挡,但武器千万不能落到敌人手中,于是急忙把十几支枪背在肩上,迅速转移。结果被敌人发现了,敌人高喊:“站住!抓活的,抓活的。”彭寿生身背枪支加上坡陡,走不快,被追上来的敌人扯住了右脚。彭寿生急中生智,赶紧将枪往树上一挂,手抓住树杆狠命用脚一蹬,敌人被蹬下山坡。但后面的敌人又围了上来。此时,去割茅草的战友在草丛中发出了几个点射,打退了敌人,救出了彭寿生也保住了枪支。
1940年10月,黄桥决战。那时,彭寿生任新四军第四团二营营长。为了对日作战,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部队挺进苏北黄桥,不料被国民党苏北指挥官、顽固派韩德勤派重兵夹击。韩令李明扬、陈泰运两部约12000人攻击黄桥以西防线,五个保安旅7000人攻黄桥东南防线,韩的主力89军及独立旅约15000人向黄桥以东的加力、分界攻击,总兵力达26个团、30000余人,而在黄桥的新四军才9个团7000人左右。战斗打响后,彭寿生的二营遇到强大火力的阻击,营教导员牺牲,团长李明东也负重伤、右侧三营更惨,营干部全部负伤或阵亡。在决战关头,团首长命令彭寿生统一指挥二、三两个营,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就在彭寿生率领四、五连冲锋到韩军部200米处时,敌轻重机枪疯狂向他们扫射,他的右胳膊被敌人的弹片打断而掉了下来,流血不止。从此,他成了独臂军人。
戎马倥偬学文化 著书立说育后人
彭寿生本来就没上学,参加红军后战事频繁也没有学多少文化。1939年秋天,彭寿生当连长,营通讯员交来一封信,他不识字,险些造成重大失误。从那以后,他下定了决心学文化,行军、打仗,一有空就请指导员教他认字、写字,他进步非常快。谁知黄桥一战把他学会写字的右手打断了,当时他非常痛苦,心想“这辈子完了,不能再拿笔了。”正当他情绪低落时,团政委来看他,鼓励他用左手写字。他养好伤后,试着用左手写字。到解放后,他练出了一手较好的硬笔字和毛笔字,还成了《人民前线》、《八一杂志》等报刊的特约通讯员。他撰写的《高山上的火苗》、《苟玉嫂》等一批优秀作品在《红旗飘飘》等刊物上发表。
1957年6月18日,彭寿生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并多次获得南京军区嘉奖和先进光荣称号。
战功卓著的彭老,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清福,离休后仍任镇江市残联名誉主席。这位独臂司令以自己几十年革命斗争的经历著书立说,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经常去工厂、机关和部队作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报告,听众达几十万人次。
2003年10月,彭寿生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
彭寿生同志,祖籍江西省芦溪县新泉乡檀树下村。1930年初,他参加红军游击队,经历过五次反“围剿”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久经沙场,南征北战,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在陈毅、粟裕率领下,指挥过多次战斗并取得胜利。解放后,他任江苏南通军分区司令员。1957年调任江苏省军区副参谋长兼直属党委书记,被受予少将军衔。
孤儿走上革命路 百折不挠
彭寿生自幼失去父母,跟随叔父生活。11岁时,叔父送他去学篾匠,盼望他学门手艺为日后生活铺条道路。
1930年初,红军攻克萍乡,大安里山区的群众受红色风暴的影响,轰轰烈烈闹起了革命。在麻田乡的大江边建立了乡苏维埃政府和游击队,新泉乡的小江边也相继成立乡苏维埃政府。彭寿生邀了几个伙伴,毅然参加红军,从此,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时年才15岁。
不久,因形势需要,驻大安里的主力红军赴别地开辟新区,敌人则乘虚而入。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乡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游击队只得全部退上武功山。他们依仗武功山山高林密、活动范围大的优势,展开游击战斗,不断消灭白匪的有生力量。一些青壮年看到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纷纷加入,至年冬,游击队扩大成萍乡独立营。
1931年7月至9月,蒋介石不甘心第二次“围剿”失败,自任总司令,率兵30万,分三路深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军事“围剿”。为配合作战,红三团奉命深入敌后方牵制和打击敌人。7月初,红三团从莲花转湖南,长驱直入攻打桐田、麻山取得首战胜利,随后直逼醴陵到湘乡。在战斗中当班长的彭寿生英勇杀敌,在血与火的考验下,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一年后光荣地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秋,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被迫突围北上。突围时,红三团在安福县的袁家村与“追剿”的国民党三个团兵力遭遇,兵力悬殊,打了两天两夜,不少同志牺牲了,彭寿生也身负重伤。经团首长安排,彭寿生带领6个负伤战友去武功山的九龙后方医院治病。说是红军医院,其实就是个山洞,木棍支起的病床,缺医少药,只能用盐巴熬水洗伤口,敷些草药,吃的是树皮草根和野果,还时刻要防止敌人搜山。当时的环境十分险恶,有些同志思想发生了动摇,但彭寿生却坚信红军会取得胜利。他说:“再大的挫折,我也要坚持到底。”他在九龙医院与30多个伤病员坚持一边治疗一边打游击。伤愈后,他们又追随湘赣边区机关干部和红三团、红五团辗转攸县。当他们转向广东以图与主力汇合时被敌人重兵拦截,红三团一领导叛变投敌,致使部队遭敌军包围,在殊死战斗中,红军所剩无几。被打散的30多位同志集结起来后在特派员郭猛率领下,由攸县辗转莲花,几经转折,再次进入武功山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活动。在这三年游击战中,为弄情报,弄粮食,彭寿生多次深入白区和敌人内部,几次在群众的掩护下死里逃生。
九死一生战顽敌 黄桥战役断右臂
彭寿生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由一个娃娃兵锻炼成骁勇的红军战士。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武功山红军游击队(彭寿生时任分队长)由陈毅亲自上山收编。从此,这支井冈山幸存下来的队伍在陈毅带领下,从安福垅上出发,经莲花、永新、吉安、樟树,最后至安庆岩寺,正式编为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营,奔赴江南抗日前线----茅山。
彭寿生所在团在抗日战争期间,在陈毅的指挥下,参加了句容城战、贺甲歼灭战、黄桥决战以及七灶河反“屯垦”伏击战等一系列战斗。1946年后,彭寿生在陈毅和粟裕的领导下,又投入了宿北战役、塔山战役、鲁南决战、莱芜和孟良崮等战役,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黄桥决战中被打掉右臂后,他左手持枪,坚持战斗,战士们尊称他为“独臂司令”、“老虎团长”。
在众多的战斗中,彭寿生多次从死神里捡回生命。1935年冬,彭寿生和战友坚守在七都山一山头,有一天傍晚,其他战友割茅草去了,只剩他一人看守阵地。此时发现山下有一批敌人向山头逼来,彭寿生想,一个人难以抵挡,但武器千万不能落到敌人手中,于是急忙把十几支枪背在肩上,迅速转移。结果被敌人发现了,敌人高喊:“站住!抓活的,抓活的。”彭寿生身背枪支加上坡陡,走不快,被追上来的敌人扯住了右脚。彭寿生急中生智,赶紧将枪往树上一挂,手抓住树杆狠命用脚一蹬,敌人被蹬下山坡。但后面的敌人又围了上来。此时,去割茅草的战友在草丛中发出了几个点射,打退了敌人,救出了彭寿生也保住了枪支。
1940年10月,黄桥决战。那时,彭寿生任新四军第四团二营营长。为了对日作战,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部队挺进苏北黄桥,不料被国民党苏北指挥官、顽固派韩德勤派重兵夹击。韩令李明扬、陈泰运两部约12000人攻击黄桥以西防线,五个保安旅7000人攻黄桥东南防线,韩的主力89军及独立旅约15000人向黄桥以东的加力、分界攻击,总兵力达26个团、30000余人,而在黄桥的新四军才9个团7000人左右。战斗打响后,彭寿生的二营遇到强大火力的阻击,营教导员牺牲,团长李明东也负重伤、右侧三营更惨,营干部全部负伤或阵亡。在决战关头,团首长命令彭寿生统一指挥二、三两个营,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就在彭寿生率领四、五连冲锋到韩军部200米处时,敌轻重机枪疯狂向他们扫射,他的右胳膊被敌人的弹片打断而掉了下来,流血不止。从此,他成了独臂军人。
戎马倥偬学文化 著书立说育后人
彭寿生本来就没上学,参加红军后战事频繁也没有学多少文化。1939年秋天,彭寿生当连长,营通讯员交来一封信,他不识字,险些造成重大失误。从那以后,他下定了决心学文化,行军、打仗,一有空就请指导员教他认字、写字,他进步非常快。谁知黄桥一战把他学会写字的右手打断了,当时他非常痛苦,心想“这辈子完了,不能再拿笔了。”正当他情绪低落时,团政委来看他,鼓励他用左手写字。他养好伤后,试着用左手写字。到解放后,他练出了一手较好的硬笔字和毛笔字,还成了《人民前线》、《八一杂志》等报刊的特约通讯员。他撰写的《高山上的火苗》、《苟玉嫂》等一批优秀作品在《红旗飘飘》等刊物上发表。
1957年6月18日,彭寿生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并多次获得南京军区嘉奖和先进光荣称号。
战功卓著的彭老,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清福,离休后仍任镇江市残联名誉主席。这位独臂司令以自己几十年革命斗争的经历著书立说,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经常去工厂、机关和部队作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报告,听众达几十万人次。
2003年10月,彭寿生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