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1日,瑞士银行减持,第二天各大财经媒体纷纷在明显位置报道了该新闻。这不仅拉下中国银行H股、A股,同时引发人们对此前爆出的中行是“两美债”最大中国买家的担忧:作为中行第六大股东,瑞银为何狂抛其股票?
7月23日,瑞银又蹊跷回购了市值6500万美金的中行H股。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向记者解释:瑞银从未减持中行,瑞银股票市场买卖纯属商业行为。瑞银“套现赚快钱”——这是市场人士的直线分析思维。但问题是,市场经验理应丰富的瑞银为何频繁出货进货?在国内议论纷纷时,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解开了这一谜团——瑞银在信贷紧缩中蒙受大规模损失后,瑞士监管机构已升级相关计划,向这家银行施加更为严格的资本金要求。
同时,熟悉港股的分析师指出,瑞银筹“快钱”还为了应付即将公布的半年报,多一些中国资本市场的盈利,瑞银至少在次贷损失上可挽回些颜面。
瑞银股市掀风浪
瑞银狂抛事件爆发,“瑞银从未减持中行。”王兆文一肚子委屈,一直以来,都没有更多机会解释事实真相。而当7月21日外电率先报道,瑞银正出售其7000万美元的中行H股股票,“瑞银再次减持中行”的消息开始满天飞。从去年5月至今,这是瑞银第四次借公开市场交易抛售中行股票,也是外界再一次误会瑞银减持中行。
2005年,瑞银以1.22元/股的价格入股中行,股份约占7%。7月2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兆文表示,自2005年参股以来,瑞银从未减持过其所持有的中行战略股份。究其原因,王兆文解释,瑞银持有的中行战略股份有着3年的“锁定期”,今年年底之前,这部分股份都不能上市流通。再退一步,即使是作为战略投资者,瑞银若要减持其之前购入的中行股份,必然要与中行高层沟通,但目前中行并未收到这方面消息。
王兆文强调,瑞银除了是中行的战略投资者外,其在香港证券交易市场上还是交易机构,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代客投资角色,瑞银可以交易商的身份买入或卖出客户持有的股票。“在交易频繁的证券市场,瑞银对任何一家公司买入或卖出都很平常。”王兆文说。
记者了解到,在瑞银狂抛后,中行内部已经监测到,7月23日,瑞银又悄然回购了市值6500万美金的中行H股。由于交易信息未公开,鲜少人知道。
“两美债”拖累中行?
多数分析人士表示瑞银抛售中行的股票,主要是出于“自保”的考虑,是在次贷压力之下不得已的行为。沉重的次贷损失迫其回笼资金——据悉瑞银在财务上向来谨慎的声誉受次贷危机影响颇深,目前在复杂债务证券上已经引发了380亿美元的损失,直接导致了一些客户转移资产。“毕竟海外银行投资中国大部分还是冲着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而来的。”若如分析师判断,瑞银狂抛理由是担忧中行持有过多“两美债”,也许这可以理解为一场迟到的投资行为。
7月16日,财经媒体竞相转引里昂证券研究报告,这条导火索把中资银行持有“两房”美国债券之事推向高潮。中行再成高潮中心,因其据估算,中行为持有“两房”债券最高的中资行,达到2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六家最大银行总持有量的三分之二,占其总资产规模的2.6%。
此前,由于持有49.9亿美元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中行被认为受次贷危机影响颇大。为此,中行已于去年底计提12.95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中行再度为次贷增加计提约2亿美元。不过,中行在财报中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3月底,该行持有的次债数量已十分有限,且其中大部分债券的评级均是风险相对小的“AAA”级。
由于事发突然,又正好赶在中资大行即将披露半年报的静默期,大多数银行都避而不应,其中包括中行。在美林证券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房利美、房地美与中国安全》中,也通过数据和经济模型、当前形势分析,试图说明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短期必然性。“鉴于外汇储备的急速增长和替代性投资渠道的缺乏,中国甚至还会增持美国国债。”分析师陆挺在报告中写道。
中行行长李礼辉在7月23日的采访中,对记者的提问这样解释:“由于中行已进入审计半年报的静默期,不能回答有关上市公司的问题。至于中行持有‘两美债’情况,将在半年报中说明”。据负责审计中行半年报普华永道内部人士透露,各部门正夜以继日赶工中行年报,由于涉及部门众多,该年报最快将在8月底出炉。
尽管保密具体持有量,王兆文向记者透露,中行持有量确实没有里昂证券估算得那么多,中行持有“两美债”的风险已经降至极低水平。里昂证券分析师GRACE·WU也承认这些数据都是估算出来的,倾向于把风险假设最大化。虽然中资行“两房”债券数额巨大,但里昂证券分析师小组也同样认为风险并不高。
更为重要的是,7月中旬开始,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已经联手宣布,将向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资金借贷并买入其股票。美联储宣布为房地美和房利美开启贴现窗口。港股资深分析师深表同意,并认为:“美国政府历史绝无仅有出来救市,在这两大政府机构的救助措施下,将极大的改善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资金情况。”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也同样表达了乐观态度,显示亚洲银行业有着良好的资本充足率,有足够的止损能力;如果持有“两美债”“AAA”评级的债券,其违约风险是较低的,预计对亚洲金融机构的影响不大。
瑞银玄机:赚快钱
几年中,瑞银抛售中行,有迹可循。这是去年5月至今,瑞银第四次减持中行股票。除本次外,香港联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5月23日,瑞银以3.92~3.98港元/股卖出9043.7万股中行H股。
短期频繁的市场操作,瑞银“套现赚快钱”的意图越来越明显。迄今为止,因次贷投资损失而进行的资产减记近370亿美元,瑞银集团是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最为严重的欧洲金融机构。
遗憾的是,瑞银在中国市场的“快钱”还远远不够弥补次贷的窟窿。据7月7日媒体的报道,瑞士国会议员汉斯·考夫曼透露说,瑞银集团需再拨备390亿美元,瑞信集团需再拨备293亿美元。并且监管当局还将在10月份之前出台更为严格的规则,以确保这家金融集团不再重蹈次贷危机覆辙。
在信贷紧缩中蒙受大规模损失后,瑞银的麻烦还招致了监管当局对其更严格资本金要求。瑞士联邦银行委员会已致函瑞银,要求它们提高准备金率、以缓冲潜在损失的计划。这些计划意在降低银行收益波动对更大范围瑞士经济所构成的风险,该委员会正就这些计划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征询。
瑞士央行也出动,欲给瑞银套上双重“紧箍咒”,其建议引进美国式的杠杆比率,即股本相对于资产的比率,作为额外缓冲机制。
7月23日,瑞银又蹊跷回购了市值6500万美金的中行H股。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向记者解释:瑞银从未减持中行,瑞银股票市场买卖纯属商业行为。瑞银“套现赚快钱”——这是市场人士的直线分析思维。但问题是,市场经验理应丰富的瑞银为何频繁出货进货?在国内议论纷纷时,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解开了这一谜团——瑞银在信贷紧缩中蒙受大规模损失后,瑞士监管机构已升级相关计划,向这家银行施加更为严格的资本金要求。
同时,熟悉港股的分析师指出,瑞银筹“快钱”还为了应付即将公布的半年报,多一些中国资本市场的盈利,瑞银至少在次贷损失上可挽回些颜面。
瑞银股市掀风浪
瑞银狂抛事件爆发,“瑞银从未减持中行。”王兆文一肚子委屈,一直以来,都没有更多机会解释事实真相。而当7月21日外电率先报道,瑞银正出售其7000万美元的中行H股股票,“瑞银再次减持中行”的消息开始满天飞。从去年5月至今,这是瑞银第四次借公开市场交易抛售中行股票,也是外界再一次误会瑞银减持中行。
2005年,瑞银以1.22元/股的价格入股中行,股份约占7%。7月2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兆文表示,自2005年参股以来,瑞银从未减持过其所持有的中行战略股份。究其原因,王兆文解释,瑞银持有的中行战略股份有着3年的“锁定期”,今年年底之前,这部分股份都不能上市流通。再退一步,即使是作为战略投资者,瑞银若要减持其之前购入的中行股份,必然要与中行高层沟通,但目前中行并未收到这方面消息。
王兆文强调,瑞银除了是中行的战略投资者外,其在香港证券交易市场上还是交易机构,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代客投资角色,瑞银可以交易商的身份买入或卖出客户持有的股票。“在交易频繁的证券市场,瑞银对任何一家公司买入或卖出都很平常。”王兆文说。
记者了解到,在瑞银狂抛后,中行内部已经监测到,7月23日,瑞银又悄然回购了市值6500万美金的中行H股。由于交易信息未公开,鲜少人知道。
“两美债”拖累中行?
多数分析人士表示瑞银抛售中行的股票,主要是出于“自保”的考虑,是在次贷压力之下不得已的行为。沉重的次贷损失迫其回笼资金——据悉瑞银在财务上向来谨慎的声誉受次贷危机影响颇深,目前在复杂债务证券上已经引发了380亿美元的损失,直接导致了一些客户转移资产。“毕竟海外银行投资中国大部分还是冲着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而来的。”若如分析师判断,瑞银狂抛理由是担忧中行持有过多“两美债”,也许这可以理解为一场迟到的投资行为。
7月16日,财经媒体竞相转引里昂证券研究报告,这条导火索把中资银行持有“两房”美国债券之事推向高潮。中行再成高潮中心,因其据估算,中行为持有“两房”债券最高的中资行,达到2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六家最大银行总持有量的三分之二,占其总资产规模的2.6%。
此前,由于持有49.9亿美元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中行被认为受次贷危机影响颇大。为此,中行已于去年底计提12.95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中行再度为次贷增加计提约2亿美元。不过,中行在财报中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3月底,该行持有的次债数量已十分有限,且其中大部分债券的评级均是风险相对小的“AAA”级。
由于事发突然,又正好赶在中资大行即将披露半年报的静默期,大多数银行都避而不应,其中包括中行。在美林证券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房利美、房地美与中国安全》中,也通过数据和经济模型、当前形势分析,试图说明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短期必然性。“鉴于外汇储备的急速增长和替代性投资渠道的缺乏,中国甚至还会增持美国国债。”分析师陆挺在报告中写道。
中行行长李礼辉在7月23日的采访中,对记者的提问这样解释:“由于中行已进入审计半年报的静默期,不能回答有关上市公司的问题。至于中行持有‘两美债’情况,将在半年报中说明”。据负责审计中行半年报普华永道内部人士透露,各部门正夜以继日赶工中行年报,由于涉及部门众多,该年报最快将在8月底出炉。
尽管保密具体持有量,王兆文向记者透露,中行持有量确实没有里昂证券估算得那么多,中行持有“两美债”的风险已经降至极低水平。里昂证券分析师GRACE·WU也承认这些数据都是估算出来的,倾向于把风险假设最大化。虽然中资行“两房”债券数额巨大,但里昂证券分析师小组也同样认为风险并不高。
更为重要的是,7月中旬开始,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已经联手宣布,将向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资金借贷并买入其股票。美联储宣布为房地美和房利美开启贴现窗口。港股资深分析师深表同意,并认为:“美国政府历史绝无仅有出来救市,在这两大政府机构的救助措施下,将极大的改善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资金情况。”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也同样表达了乐观态度,显示亚洲银行业有着良好的资本充足率,有足够的止损能力;如果持有“两美债”“AAA”评级的债券,其违约风险是较低的,预计对亚洲金融机构的影响不大。
瑞银玄机:赚快钱
几年中,瑞银抛售中行,有迹可循。这是去年5月至今,瑞银第四次减持中行股票。除本次外,香港联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5月23日,瑞银以3.92~3.98港元/股卖出9043.7万股中行H股。
短期频繁的市场操作,瑞银“套现赚快钱”的意图越来越明显。迄今为止,因次贷投资损失而进行的资产减记近370亿美元,瑞银集团是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最为严重的欧洲金融机构。
遗憾的是,瑞银在中国市场的“快钱”还远远不够弥补次贷的窟窿。据7月7日媒体的报道,瑞士国会议员汉斯·考夫曼透露说,瑞银集团需再拨备390亿美元,瑞信集团需再拨备293亿美元。并且监管当局还将在10月份之前出台更为严格的规则,以确保这家金融集团不再重蹈次贷危机覆辙。
在信贷紧缩中蒙受大规模损失后,瑞银的麻烦还招致了监管当局对其更严格资本金要求。瑞士联邦银行委员会已致函瑞银,要求它们提高准备金率、以缓冲潜在损失的计划。这些计划意在降低银行收益波动对更大范围瑞士经济所构成的风险,该委员会正就这些计划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征询。
瑞士央行也出动,欲给瑞银套上双重“紧箍咒”,其建议引进美国式的杠杆比率,即股本相对于资产的比率,作为额外缓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