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5岁的于洋,原是吉林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安全处处长。2013年和2014年,于洋分别有过挂职社区副书记和乡镇副镇长锻炼经历。2016年3月15日,他迎来了第三次下派挂职的经历,到蛟河市拉法街道海青村担任第一书记。与前两次挂职锻炼不同,这一次是他自告奋勇争取来的。听到局里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消息后,于洋第一时间找到局领导,他说:“我生长在农村,对农村工作很熟悉,再加上我是局里最年轻的干部,我有信心克服重重困难,带领贫困村脱贫。”就这样,于洋走上了“下乡路”。
在3年的驻村工作中,于洋踏遍了全村每一寸土地,他用踏实赢得信任,以真心换取民心,带领党员干部,团结全村百姓,让海青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班子弱、队伍散、民心难聚”是大多数贫困村的共性问题。于是,于洋把工作的第一条主线落在抓好村支部的建设上,从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凝聚民心入手。
从驻村的第一天起,于洋就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员,每周不但5个工作日在村里吃住,周末还经常留在村里工作。他常到村干部、党员家中走访、唠家常,与他们一起研究致富脱贫的路子。海青村老村部只有40余平方米,没有供暖设备,办公设施不完备,没有文化活动广场,党员村民没有议事活动场所,造成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积极性不高,群众办事不方便。于洋到任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决定重新选址,筹建新村部。历经1个月的奔波,在派驻单位大力支持下,2016年7月1日,海青村占地面积23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部和1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建成揭牌。有了新村部,村民们别提多高兴了,村民老刘高兴地说:“以后我们扭秧歌、锻炼身体总算有地方了。而且村部里面还有图书室,大家伙有空也可以来看看书,学习一些新技能。”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于洋多次协调吉林市群众艺术馆、爱之声“合唱团”、蛟河市艺术馆等文艺团体到海青进行义演;邀请爱尔眼科、蛟河市医院等医疗机构为村民义诊,号召党员组织群众成立了村秧歌队和广场舞队。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党员、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于洋还制定了海青村合格党员标准,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无论党务、村务工作,党员都能积极广泛参与,海青村的党建工作也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转变。
于洋深知,作为“第一书记”,他的核心任务是抓好扶贫工作。所以,他时刻把扶贫工作挂在心间,既要在谋划全村的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又要在各贫困户的帮扶上想办法。
海青村受地理条件限制,耕地面积较少,没有企业带动支持,发展空间和潜力无法激活。为破解这个难题,于洋决定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突破口,他积极地同街道党委、包保部门以及上级领导沟通、研讨,根据当地现有优势和农村未来总体发展趋势,确定了5个有稳定收入的集体经济项目和4个扶贫产业项目,可为每户贫困户获得产业项目年分红4000元。在开展木耳种植项目过程中,由于受天气和市场的影响,木耳产量和价格都不是很理想,为增加收入减少支出,于洋多次协调街道党委、包保部门党组同村党支部多次共同开展三级党组织联动义务献工主题党日活动,减少务工支出,同时于洋利用第一书记代言的优势,通过微商、朋友圈等各类媒体平台对木耳进行銷售,进而提高木耳价格。在于洋的协调和努力下,海青村木耳种植项目今年收入可达到13万元。
扶贫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了随时掌握每一个贫困户的生活状态,于洋同村班子成员每月到贫困户家中至少走访一次,了解生产生活的最新情况,按照“因户施策定向帮扶,整合力量多角度切入”的思路,制定了“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并指派党员干部跟踪服务。10户有劳动能力的,其中4户通过帮扶发展养殖业脱贫,其余6户通过协调联系外出务工和在村里打零工实现脱贫,每户平均增收1万元,剩余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子女赡养等多种途径均已实现脱贫。
把特色党建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于洋认为是提升贫困村治理水平的一个切入点,也是他工作的第三条主线。
3年来,于洋投入大量精力,协调配合各方投资600余万元完善海青村的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于洋每天都在施工现场,监督施工质量,处理村民和施工方的矛盾纠纷。于洋先后20余次组织党员群众在全村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清理垃圾、栽花种树,一系列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带来新风貌新气象,提升了村民幸福感。
海青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还在有序推进,于洋也随之在不断成长和收获,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和期望、村民的认可和期待、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于洋工作的动力和坚强的后盾。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俯下身子、融入群众,落实好党的政策,帮扶好贫困群众,是于洋不变的初衷。(作者单位:蛟河市拉法街道)
在3年的驻村工作中,于洋踏遍了全村每一寸土地,他用踏实赢得信任,以真心换取民心,带领党员干部,团结全村百姓,让海青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党建引领,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班子弱、队伍散、民心难聚”是大多数贫困村的共性问题。于是,于洋把工作的第一条主线落在抓好村支部的建设上,从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凝聚民心入手。
从驻村的第一天起,于洋就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员,每周不但5个工作日在村里吃住,周末还经常留在村里工作。他常到村干部、党员家中走访、唠家常,与他们一起研究致富脱贫的路子。海青村老村部只有40余平方米,没有供暖设备,办公设施不完备,没有文化活动广场,党员村民没有议事活动场所,造成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积极性不高,群众办事不方便。于洋到任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决定重新选址,筹建新村部。历经1个月的奔波,在派驻单位大力支持下,2016年7月1日,海青村占地面积23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部和1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建成揭牌。有了新村部,村民们别提多高兴了,村民老刘高兴地说:“以后我们扭秧歌、锻炼身体总算有地方了。而且村部里面还有图书室,大家伙有空也可以来看看书,学习一些新技能。”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于洋多次协调吉林市群众艺术馆、爱之声“合唱团”、蛟河市艺术馆等文艺团体到海青进行义演;邀请爱尔眼科、蛟河市医院等医疗机构为村民义诊,号召党员组织群众成立了村秧歌队和广场舞队。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党员、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于洋还制定了海青村合格党员标准,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无论党务、村务工作,党员都能积极广泛参与,海青村的党建工作也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转变。
把脉会诊,谋划脱贫攻坚新举措
于洋深知,作为“第一书记”,他的核心任务是抓好扶贫工作。所以,他时刻把扶贫工作挂在心间,既要在谋划全村的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又要在各贫困户的帮扶上想办法。
海青村受地理条件限制,耕地面积较少,没有企业带动支持,发展空间和潜力无法激活。为破解这个难题,于洋决定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突破口,他积极地同街道党委、包保部门以及上级领导沟通、研讨,根据当地现有优势和农村未来总体发展趋势,确定了5个有稳定收入的集体经济项目和4个扶贫产业项目,可为每户贫困户获得产业项目年分红4000元。在开展木耳种植项目过程中,由于受天气和市场的影响,木耳产量和价格都不是很理想,为增加收入减少支出,于洋多次协调街道党委、包保部门党组同村党支部多次共同开展三级党组织联动义务献工主题党日活动,减少务工支出,同时于洋利用第一书记代言的优势,通过微商、朋友圈等各类媒体平台对木耳进行銷售,进而提高木耳价格。在于洋的协调和努力下,海青村木耳种植项目今年收入可达到13万元。
扶贫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了随时掌握每一个贫困户的生活状态,于洋同村班子成员每月到贫困户家中至少走访一次,了解生产生活的最新情况,按照“因户施策定向帮扶,整合力量多角度切入”的思路,制定了“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并指派党员干部跟踪服务。10户有劳动能力的,其中4户通过帮扶发展养殖业脱贫,其余6户通过协调联系外出务工和在村里打零工实现脱贫,每户平均增收1万元,剩余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子女赡养等多种途径均已实现脱贫。
全面治理,提升脱贫攻坚效果
把特色党建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于洋认为是提升贫困村治理水平的一个切入点,也是他工作的第三条主线。
3年来,于洋投入大量精力,协调配合各方投资600余万元完善海青村的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于洋每天都在施工现场,监督施工质量,处理村民和施工方的矛盾纠纷。于洋先后20余次组织党员群众在全村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清理垃圾、栽花种树,一系列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带来新风貌新气象,提升了村民幸福感。
海青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还在有序推进,于洋也随之在不断成长和收获,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和期望、村民的认可和期待、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于洋工作的动力和坚强的后盾。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俯下身子、融入群众,落实好党的政策,帮扶好贫困群众,是于洋不变的初衷。(作者单位:蛟河市拉法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