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论创作》自序、编后记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止一次说过和写过,我不是一个作家,更不是一个文艺评论者,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我只是文艺园地里的一个杂工,干了一些碎活。我喜欢文艺,读了一些书,但这不是有系统的学习、研究,而只是无计划的“杂览”。从抗日战争前后起,我写了一些不合格的剧本,和相当数量的杂文随笔,现在看来,我写的东西极大部分是为了配合政治,为政治服务。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个口号,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证明了它不仅不很完善,而且很明显地带有左倾思潮的烙印,但是我重读这些文章,却并没有后悔的心情,也不想加以修改,因为任何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中,不可能不受到历史、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去年出版了两册作品选集和一本杂文随笔集,我都让它留下历史的斑痕,而没有加以装饰和掩盖。
  今年,上海文艺出版社要出一套“作家谈创作”丛书,其中有我的一本,这对我说来确实是一个难题。“谈创作”的文章,我写过不少,可是如前所说,我是一个业余文艺工作者,更没有系统地学过文艺理论,我写过的这一类文章,都是我个人习作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乃至带有主观性的感想和记录。从三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末,我写得最多、最杂,也可以说,写得比较恣肆。五十年代以后,我担任了行政职务,讲话和做文章就不免要受到所处地位的限制,在左风压人的时候,也难免有违心之论,歌德之词。但是,有一些论点,例如文艺服务的对象要广、应该包括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文艺的题材要宽,作家可以和应该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文艺(包括创作和评论)的作用是感人而不是训人,文艺工作者要多读书、多联系人民群众、扩大知识面,要重视技巧,反对“直、露、粗、多、假”等等,则是前后一致的。我的这些想法——,也可以说是我探索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在十年浩劫中都成了我的“滔天罪行”,甚至直到今天,也还有人认为这些都是“资产阶级文艺思想”,我不想理会这些,自反而索,我是九死无悔的,因为我讲的都是真话。
  按照茅盾同志的说法,这个集子的文章都已经是“陈年冷饭”,现在再把它集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让人们看到我在半个世纪中走过来的足迹,同时,对于开始从事文艺工作的年青人,也许还有一点参考作用。
  这本书是李子云(晓立)同志给我搜集、编辑的,她还给我删节了一些重复的章节,和校订了一些以前版本中的误植,对此,我对她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一九八一年六月,夏衍在上海。
  夏衍同志无论在文章中或口头上,常常自称为业余文艺工作者(他连“家”都不承认,而只认为是“者”),他看了这本“论创作”的篇目后,再一次宣称,说他的正业是新闻和统战工作。过去,我总以为这是他过谦之辞。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开始,在文艺战线上工作了六十多年,而且对中国新文艺的发展做出了不容抹煞的贡献的文艺界前辈,怎么能说文艺不是自己的正业呢?后来,我读了他更多的文艺以外的作品,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生也太迟,对他的革命经历和作品了解得太少,只局限于他所从事的一个工作方面来认识他。而从他五六百万字以上的文章看来,他的为数不少的多幕剧和独幕剧、电影剧本、长、短篇小说、报告文学,以及有关文艺的论述,最多也不过占他全部文章的五分之一。他所写的报章社论、政论、时事述评、以及针砭时弊的杂文,数量远远超出文艺作品。如此说来,他对党的新闻工作的贡献确实不亚于对新文艺工作的贡献。
  夏衍同志在他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革命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他所从事的活动方面很广,还不仅仅是新闻与文艺两个方面,并且长期参与统战、外事工作。而在文艺战线上,从左翼文艺运动开始,他又长期负担过组织、领导工作。这些政治活动必然给他的创作上带来一定影响。他的有关文艺论述的文章,有不少是从组织领导工作角度来进行评论的,或指导当时的文艺运动,或总结一个阶段的工作经验。比如,抗日战争时期,他写过不少指导当时戏剧运动的文章。随着中国话剧运动的发展,从“爱美”、业余走向专业,与抗日救亡运动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新的戏剧文学也正是在这样的戏剧运动中发展起来的。夏衍同志谈剧运的文章有一部分不是全谈创作却又与剧本创作有关。再如,全国解放以后,他负责电影行政领导职务,对电影工作的讲话和文章数量也不少,其中很大一部分针对电影行政领导、体制及影片摄制等问题,特别是导演工作,而不是专门谈论电影剧本创作。对这两部分中有兼及创作问题的,我原想选用几篇,但是夏衍同志最后审定篇目时,都坚决删除了。他只留下专门谈论创作及改编的。当然,他的有关电影的论述已经编成《电影论文集》出版了,有关戏剧的部分,也可再另外选编一本《戏剧论文集》。
  尽管夏衍同志自己删减了不少文章,但是,他的这本“论创作”所涉及的范围仍然比较广泛。他曾开玩笑地说,除了诗歌之外,其他的文字样式他几乎无所不写。是的,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电影文学、话剧剧本,他都写,都有经验之谈,评论之作。因此,就依照他个人作品的序、跋、前言、后记;谈文学;谈戏剧;谈电影,分为四辑。
  夏衍同志还经常声明他不是理论家。这当然是他的自谦,不过这倒也正是他谈论创作的一个特点。他的文章多从实际出发,从他自己的创作实践、从当时的文艺创作的实际状况出发,也就是说,他的谈论创作很少泛论,比较崇实。将他的近五十年中所写的文章集合起来(这本集子中最早的文章写于一九三六年),可以看到左翼文学主张的发展演变。左翼文学崛起就揭起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旗帜,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左翼文学是在与封建余孽、与殖民地文化、与国民党御用文人、以及第三种人的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因此,不论三十年代,还是抗日战争时期,他也都是鲜明地主张为当前最大的政治服务的,全国解放以后,他担任了文化行政领导职务,他也提出过要求文艺配合当前政治任务的号召。他在《自序》中说,他写过不少为了配合政治、为政治服务的作品,而“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个口号,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证明了它不仅不很完善,而且很明显地带有左倾思潮的烙印”,但他“都让它留下历史的斑痕,而没有加以装饰或掩盖”。夏衍同志在这里总结了一条重要的教训:要求文艺直接配合当前政治任务,作为宣传政治主张的工具,确实给文艺创作带来不良后果,造成不少公式化概念化图解政治的宣传品。当然,从革命文艺来说,文艺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并且应该对政治发生一定的(包括间接的)影响和作用。而这种影响和作用是必须通过文艺本身的特性和规律才能达到的。从夏衍同志全部论创作的文章来看,其实,他多年以来,都是坚持不渝地主张尊重、重视文艺自身的规律与特性。他一贯强调文艺作品必须“通过形象、通过人的思想感情来感染人”,反对从主题出发,反对外加的倾向性;他一贯主张文艺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真实地反映各种各样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反对图解政策、公式主义和把生活简单化;他一贯主张作家必须写自己所熟悉的与关心的,要求作家随时随地联系群众、注意积累素材,反对在创作上装腔作势、弄虚作假;他也一贯主张作家要不断提高艺术质量,强调作家学习的重要性:学习马列主义、丰富各方面的知识、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砥砺艺术技巧。因而,他的“配合政治、为政治服务”的作品,也还是依照文艺的基本规律来配合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他总结左倾思潮影响下文艺创作上的一些弊病,都是反对了简单地为政治服务的主张的。他一九六一年六月在全国电影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题名为《把我国电影艺术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指出了电影创作中的宿疾是“直、露、多、粗”,到粉碎“四人帮”之后批判“阴谋文艺”及其变种——由“阴谋文艺”改头换面而来的所谓“转换文艺”时,他又增加了一个“假”字,归结了我们文艺创作中多年以来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这些主张,在十年浩劫中,却被当做资产阶级文艺的代表性论点,遭到反复的批判。
  在编选这本集子的过程中,也使我受到很大的教益,这不仅让我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这样一位文艺前辈的创作经验谈,而且,这些文章所表现的知识的广博、文章的严谨、文字的洗练,都堪为我们学习写作的楷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对青年作者的关怀,从文章可以看到,半个多世纪以来,不论是在戏剧还是电影方面,他都面对青年:支持青年、爱护青年、指导青年,而不是对他们挑挑剔剔、冷淡、甚至排斥。这种态度是有成就的前辈们所共同的,它既使我们感动,又让我们尊敬。
  编这本集子,在查抄资料和编选中得到王同志帮助,并此致谢。
   李子云
  
  一九八一年六月
  
  (《夏衍论创作》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近日,“北大数学大神手提馒头矿泉水接受采访”冲上热搜。视频里,一名男子胳肢窝里夹着矿泉水,手里提着馒头,淡定地接受采访。他就是北大毕业、又在北大任教的韦东奕,今年30岁,高中时参加第四十九届、第五十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均获得满分冠军,被称为超然物外的“韦神”。北大回应称,望各界与我们一起营造有利于年轻人专心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网友热议  ①天资卓越又勤勤恳恳朴实的人,真的特别让人敬佩。  ②头
抗战胜利以后,我在琉璃厂通学斋古书店工作。那时我经常挟书到燕京大学去求售,认识了邓之诚先生。邓先生住在燕京大学东门外蒋家胡同路北二号,进门穿过屏门可以看到他居住的宽敞的北房。这几间北房既是邓先生的书斋,也是他的会客室和教室。邓先生教书有个特点,往往开学之初,他挟着书到燕京大学穆楼教室上一两节课,然后就是学生到他的书斋来上课了,书斋中间有张大案桌,大家围着桌子听邓先生讲课,显得既亲切又谐调。书斋的墙
一九八三年《中国历史学年鉴》第868页“考古文物新发现”栏目中,《河南发现原版本》一文有三条不实之处。  其一,所举正目有误,不是《伤寒辨证解惑》,而应是《伤寒类证解惑》。  其二,作者张太恒,应为张泰恒。张泰恒字德一,号踽踽子。生于河南邓县,乾隆时举人,后改习医学。泰恒并非张仲景后裔,更非张仲景第四十八世孙。张泰恒祖籍山西洪洞,后迁往河南,先是寄居洛阳张家岭一带,三百年前(清初)落户邓县。所以,
我爱幽默,也爱讽刺。不过,讽刺使人们疏远,幽默却使人们相近。  健康色的幽默是国泰民安的产儿。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似乎都缺乏幽默感。起先我以为这是因为我们是芸芸众生的缘故,可是当我看同代人中的佼佼者们的小说、电影、美术、论文、演讲……时,到作者认为幽默的地方我却只觉得好笑(如果这也算幽默效果的话)。于是我感到,我们这一代人好象只会“冷笑”,要不就是掩饰无知的“嘲笑”。据说这是因为我们小时候没学过
再没有比在人性丧失时代拾起人性碎片更能撼动人心了。  1929年,德国首都柏林沉浸在全球“繁盛的20年代”氛围中,26岁的埃里希·奥赛尔在这里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文化的养分。两年后,儿子克里斯蒂安出生,一家三口过着节俭而快乐的日子。没人知道,此时纳粹的阴云已悄然升起。  1933年,纳粹上台,开始法西斯文化控制,迫害文化名流,焚毁“禁书”。奥赛尔被认定为“从事宣传马克思主义危险政治活动”的漫画家,丢了
《陈白尘电影剧选》后记    在二十年代,我也曾经一度和现代青年一样,是个“影迷”。那时我最崇拜的女明星是丽琳·甘许,即“电影艺术之父”格里菲斯所导演的《赖婚》(即《东下》)中的女主角,她躺在冰块上被急流冲向悬崖时的那个镜头,虽历时五十余年,至今犹恍若目前。后来她主演的《情天血泪》(即《波希米亚人》),也是我历久难忘的影片。自然,我也喜爱卓别麟,特别是他的《淘金记》,现在我还可以如数家珍地讲出它的
蒋和森和他的《红楼梦论稿》    蒋和森,笔者早就认识,但我们过去却未曾谋面,只是因为读了他的《红楼梦论稿》,钦羡不已,一直把他视为一位“神交”。  笔者这样喜欢《论稿》,是不是一种“偏爱”?对这件事自己也一直狐疑不定。但最近听说,“文化革命”的时候,这本已被谥封为“修正主义黑书”的旧著,有人却特意从收废纸的地方,拣起最初刊载此书的《人民文学》来读。可见类似笔者这样“偏爱”的人,还不是绝无仅有。那
1883年英國出版的《熟悉的花园之花》中的诚实花版画。  8月的最后一天,我来到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秋天的花已经粉墨登场,一些果实也摇摇欲坠,我却被一片随风摇曳的银色吸引,它们薄如蝉羽,又像是一把把银色的蒲扇。我记起来了,它们是我在几个月前看到的诚实花的果荚!当时我不太明白这种花为何叫诚实花,现在恍然大悟——果荚透明,里面的种子粒粒可见,坦白而诚实。点缀在婚宴上  诚实花的拉丁名是“Lunaria”
刊物要办得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时事性综合性刊物,办法之一,是应该多约聘些国内外的通讯员。从前邹韬奋主编《生活》周刊时,这一点做得特别出色。比如当时《生活》周刊在日本有一个通讯员徐玉文,她反映的日本情况,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日本人民的生活等,都写得生动活泼,很受读者的欢迎。徐玉文在日本留学,学的是蚕桑科,由于她对《生活》周刊的事很热心,更由于她的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她在攻读自己专业的同时,
读张承志小说集《老桥》  他的小说象早春刚刚开冻的河川,在阻遏中汹涌着力的涡漩。他讲述的故事几乎都平淡至极,而深厚的底蕴却分明暗示着我们某些超越现实人生之上的内容。他的作品富于节奏感,时而奔放激越,时而沉滞徐缓,在起伏跌宕的旋律中充满了彼此矛盾、难以言传的感受。他太严肃了,严肃得近于冷峻,以至于使你时时可以看到一颗负荷沉重的灵魂在痛苦地挣扎。  他究竟在想什么?是什么构成了他作品中沉重的压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