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翡翠珍 谁人晓得个中辛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gou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语说:“黄金有价,玉无价。”翡翠历来被誉为“玉中之王”,其价值更是不言而喻。目前全世界已探明宝石级的翡翠原料仅产于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其他国家也有少量翡翠矿藏,但质量均达不到宝石级而不能加工成珠宝。与之相比,钻石的产地很多,全世界至少有十多个国家出产钻石,产量也较翡翠大。就此点而言,翡翠的稀有性更强。世人皆知翡翠昂贵,但很少有人知道翡翠在开采、加工、运输过程中的艰辛。
  
  原生翡翠矿床比较坚硬,开采艰难
  
  翡翠矿床可分为两大类: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原生翡翠矿床,靠近岩体与蓝闪石片岩等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岩系的接触带,并以岩脉或岩墙形式沿一定方向沿伸,按一定角度向地下倾斜。原生翡翠矿床由于长期深埋在地表以下,未遭受外力地质作用的侵蚀和运移,所以比较坚硬,因而开采也比较艰难。
  缅甸是世界闻名的翡翠矿石开采地。缅甸翡翠矿区位于北部密支那地区,在克钦邦西部与实皆省交界线一带,亦即沿乌龙江上游向中游呈北东一南西向延伸,长约250公里,宽约60-70公里,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公元13世纪以后,缅甸就一直是世界上优质翡翠的主要出口国和供应国,但其原生翡翠矿床直到1871年才被发现。
  
  翡翠开采受季节限制,环境恶劣
  
  缅甸矿区的开采时间,是从每年阴历九月至次年的四月。其余均是雨季,坑洞积水,气候炎热,生活和挖掘都十分困难。翡翠玉石开采的最好时节是旱季,而旱季也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缅甸翡翠产地多集中在未开发的山区,在大山深处,往往走上一日不见阳光,茫茫林海只有采玉人走出的小路若隐若现。在原始森林、崇山峻岭中,人烟稀少、豺狼出没,多少人有去无回。每逢夏日雷雨天气,滚滚浊流倾泄,水面上缕缕烟生,烟生至3尺高且聚拢不散,人坐于船中,伸手不见五指。再加上工具原始,旱季时间短,物资缺乏,玉石的开采极为艰辛。
  
  翡翠开采方法至今落后,开采困难
  
  翡翠的开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是方兴未艾。翡翠的开采虽然历史悠久,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开采方法至今仍十分落后。尽管现在开始使用挖掘机进行开采,但仍离不开大量的人工劳动。比如要开采一座高地砾石层翡翠砂矿,因为河漫滩沉积翡翠砂矿基本上已被开采殆尽,开采者除了选择这种很难开采的高地砾石层翡翠砂矿外已无矿可采。高地砾石层翡翠砂矿是由石头、土和翡翠玉石组成的山丘,工人们首先用炸药将坚硬的地方炸松,然后用挖掘机斗将土石高高举起,然后慢慢地倒向一边。有经验的翡翠挑拣工在倒土的地方等候,土石一倒下来马上上去挑拣,把翡翠玉石挑选出来,每台挖掘机边均有三四人在挑选。挑选后的土不被废弃,还要再运到不远的地方进行第二次挑选,直到挑拣得干干净净后,才将废土运出倒掉。这样一层一层地往下挖,直至把整座山挖完。尽管使用了挖掘机开采,但是挑拣环节的劳动仍然繁重艰辛,甚至几天挖不到翡翠玉石也是常有的事。更何况翡翠玉石只有在旱季才能开采,干燥的天气和矿上大量的粉尘让工人们忍无可忍。使用挖掘机开采翡翠玉石不但发现翡翠玉石难,而且开采成本也非常高。据初步估算配合一台挖掘机进行开采,一年需要花掉的炸药、油料、人工等各项日常开支就需要1亿缅币之多(约100万元人民币)。再加上矿区到城市的山路非常崎岖,一到雨季根本就无法通行,使得翡翠玉石开采成本无形中又增加许多。随着现代化开采机械的使用,翡翠玉石矿藏过度开采,目前面临枯竭的危险,特别是高档翡翠,越来越难以找到。这就使得翡翠制品特别是精品翡翠制品价格越来越高。
  除了使用挖掘机外,很多古老的开采方法仍在沿用。
  一种方法被称为“挖洞子”,就是老板选好场口后,雇佣工人用铁镐撬棍,像打井一样向地下深掘,挖到石头后,若石头较小就用吊筐将小石头运至地面,仔细挑拣分辨;若石头较大,就引水到洞底进行冲刷,冲去泥土后再细心判断是否翡翠,若含翡翠就费尽全力抬上地面,若不好或不是翡翠,就避开其石继续深挖。
  另一种方法被称为“开塘”,也是老板选好场口后,雇佣工人用铁镐撬棍深掘,但和“挖洞子”不同的是挖玉人不向纵深发展,而是横向浅挖,开出一片鱼塘大小的坑口。工人全凭眼手,边挖边挑拣石头。遇到大石头后,仍采用水冲的方法,将巨石上的泥土冲刷干净后辨别,不含翡翠的就弃之。这种方法常见在新场区使用。
  第三种方法是“冲苗”。这种方法适用于矿上地面土层较薄,用水冲即可冲刷掉泥土露出矿藏。场主便利用抽水机引水冲淘,工人跟着抽水机进行挑拣,若发现有大石头暴露,就用铁镐撬棍将石头挖出辨别。这种方法在那莫场区常有人使用。
  第四种方法是“打捞”。完全靠人工开采,采玉人腰上系着绳子,口衔通气胶管,戴上眼罩防水镜,腰上坠着石头潜到江河水塘里去,靠手摸脚踩辨认砾石与翡翠,找到原石翠料,用竹编的笸箩抱上岸来,分辨优劣和决定弃留。采玉人的呼吸仅靠嘴里一根塑料管维系,10分钟上岸换口气,一天下来采不到什么东西,还常常有溺水丧命的情况。这种方法,沿伊洛瓦底江的场区场口而今仍在使用。
  
  翡翠原料到成品工序繁多,制作不易
  
  翡翠不同于钻石、珍珠或其他宝石,从一块原石到一个成品要经过“审外观”、“思创作”、“细雕刻”、“研抛光”等几个重要的过程。所有这些石料都有一层玉璞,也就是行家所说的“皮子”,无法分辨石内是什么情况。翡翠雕刻要细心看皮、看色、看玉性和种质,根据其翠色在原石的分布形状、大小和分配情况等,判断用来雕刻什么器物或首饰。另要看翠玉料哪部分有杂质,以便在制作时去除。所谓“依材施艺,始可物尽其用”,使每件制成的翠玉器达到最佳效果。翡翠从原料到加工成成品,主要有原料处理(包括选料和开料)、设计工艺、琢磨工艺等工序。
  选料的关键是加工用途。是做摆件还是器件?是做手镯还是挂件?是做戒指还是戒面等?原料的特征与加工用途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选择不好,不仅浪费原料,加工出来也会亏本。
  开料也是关键的环节,必须细致严谨,如果轻率地一刀而下,不仅可能把翠切掉(因为好翠往往是较薄的),也有可能做不了整体雕刻艺术品,失去其本来的价值。一般正常程序是先“擦皮”,看玉石表面特征,比如翠色的走向,裂隙的发育与走向,翡色和紫色等颜色、黑色的分布状况,种水里外变化分析与估计,原石的外形等特征。其次,根据原石整体状况与可能做加工的用途来确定。然后,再决定是整个原料做雕件,还是切开来做。
  设计工艺也是重要的步骤,完美的翡翠玉器,都是经过创意设计精工而成的翡翠玉艺术品。雕件设计上根据原石色、种、水、形、裂、黑、玉质等特征,将原石提高到最大价值为原则。
  琢磨工艺一般有下列步骤:
  铡:用金刚石砂轮(粗号砂)铡去墨线以外无用的 部分。
  錾:用金刚石(中号砂)砂轮进一步打去凸凹部分和整个表面无用部分。
  冲:用直径3-4厘米的小圆砣(或金刚石轮),将高低不平的部分冲成玉器粗坯。
  磨:用各种规格磨砣磨出图案圆雕部分样坯,如水果、山石和树根等。
  轧:用轧砣过细,开出人物、动物、山水和花卉等图案的外形。如开脸、动物身体和树木花卉根茎叶等。
  勾:用勾砣勾出更细微的花纹。如勾出龙鳞、凤毛和人物的头发等。
  收光:一般大型有实力的工厂都有这一道工序,采用专用工具和材料,把前面雕刻工序多余刻痕和“砂眼”磨平整,为下一道打磨抛光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抛光:玉器抛光一般有两种方式,对光身玉器(如玉镯、玉扣、鸡心、吊胆和戒面)多用手工抛光;对观音、弥勒佛和各种花件等,则用抛光机抛光。抛光机抛光所需时间长,大约经过一星期左右才能完成,但一次能抛光一大批。
  最后还要对加工好的翡翠进行装璜和包装。配底座是摆件最重要的装璜,摆件配座的材料和款式很多,配得好可达到艺术与价值的提升。包装是最后一个环节,一件美丽的翡翠玉商品,要有好的包装,包括内包装和外包装,配套包装,既有装饰美化上档次效果,还有保护与运输之功能。一件翡翠从原石到成品不仅需要如此多的复杂工序,而且凝聚了玉匠们大量的心血,其不菲的价值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翡翠的运输过程充满艰辛,困难重重
  
  在交通极不发达的旧社会,珍贵翠料能在中国传遍大江南北全靠马帮。马帮是中缅边境的主要运输工具,矿石挖出来全靠人背马驮。马有时驮不动的大石料,还要用大象拉。一进一出要花费数月时间。从玉石场经勐拱、密支那到缅甸,其间只有崎岖的茶马山路,每条道路都雾瘴丛生、蛇蝎横行。浓雾会让马队迷失方向,猛兽会突然袭击牲畜,路上到处暗藏危机。
  
  翡翠的交易受各种因素制约,价格难料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东南亚地区经济的腾飞,翡翠大幅度上涨达百倍之多,引起商人们疯狂抢购,一时间所有的翡翠商都忙于找货,供不应求的局面使玉匠们日夜赶工;90年代初,受东南亚经济衰退影响,翡翠成品的价格突然下降很多,只及80年代高峰时的三成左右;进入21世纪,翡翠成品受到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又开始了新一轮上涨周期。从2003年开始,翡翠饰品的价格就开始不断走高,至今已普遍上涨50%-60%,去年涨幅更大,比上年平均上涨了20%-30%。在前不久结束的翡翠公盘(公盘就是翡翠原料拍卖会)上,共拍出20多亿元的翡翠原石,而最早的公盘成交量也不过几千万元。去年5月份缅甸遭受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袭击,致使缅甸灾区出现严重霍乱蔓延,导致13.3万人死亡或失踪,意想不到的天灾使得翡翠原石市场受到震荡,一度出现低迷的局面。随着国际支援缅甸局势刚刚稳定,又赶上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翡翠原石市场又重新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责编:蔚 蔚)
其他文献
     
期刊
十余年前,笔者曾发表拙文《当代中青年画家未来翘首》,斗胆将范曾、何家英两位画家估测为后市的冠亚双雄,果真灵验,他俩的作品经受住了艺术市场的大浪淘沙,风靡十余载,收藏家们也慧眼识英雄,使其作品当之无愧地成为今日书画市场上独领风骚、丰厚回报、炙手可热的抢手货。范曾的作品更是推崇之至,引人注目。据雅昌艺术网统计,范曾的作品,以两亿两千六百多万元的拍卖总成交金额,拔得头筹。殊不知,范曾的作品通过拍卖渠道仅
期刊
连环画又称“小人书”,可读性强,欣赏价值高,它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不但编绘了古今中外所有能涉及的事与物,还体现了各个时代的风貌,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如今连环画已成为收藏市场的宠儿,为许多连藏爱好者所关注。    精品连环画拍场受宠    近年来,随着各地连环画拍卖会举办的频率越来越高,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连环画收藏爱好者变得越来越理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许多连藏爱好者对参拍的连环画品种不再是“捡到
期刊
“物语”一词本为日语,是故事、传说的意思。日本传统文学名著《源氏物语*即是描写源氏家族的故事。“物语”传人中国后,使用逐步广泛,在年轻人尤其是“哈日族”中很流行。不少文章的题目也取名为“物语”,如“恋爱物语”、“星座物语”、“管理物语”等。一般来说,“物语”可以理解为“关于××的言论”或“关于××的事”。  “收藏物语”也是《收藏界》的一个栏目,由于稿源有限,至今时有时无,无法每期都与读者见面。当
期刊
广元位于四川北部,北邻陕甘两省,嘉陵江纵贯南北,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就是四川盆地与中原北方地区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交往的重要通道,古称“蜀道”,又名“金牛道”。此地可北越米仓山入汉中,走褒斜道越秦岭直抵关中平原;南经昭化古城越牛头、云雾二山过剑门雄关,跨涪江走白马关到成都入夜郎进滇缅。据《华阳国志》记载:“蜀王封其弟于葭萌”。广元境内的昭化古城是四川最早建县的地区之一。从考古资料来看,广
期刊
黄宾虹是20世纪中国画坛学养渊博、著述宏富、山水画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位杰出的绘画大师。他一生探索,笔耕不辍,是少有的高寿多产画家。在近现代美术史上,黄宾虹的绘画作品被公认为:面貌最为繁杂,风格最为多样,笔墨最具特点,变化穷尽妙理,理法最为严谨。近日,浙江省博物馆和吉林省博物院联袂举办了黄宾虹书画作品展,从展出的七十余件黄宾虹不同时期创作的书画作品中,我们可窥见到黄宾虹书画艺术之博大精深。本文选取
期刊
富邦拍卖 佳作纷呈——宁波富邦2010迎春大型艺术品拍卖会预览    宁波富邦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富邦不仅在经济领域书写着无数的财智神话,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关注也早已传为佳话,如今富邦又涉足艺术品拍卖行业,表达着企业对中华文化的关爱。宁波富邦拍卖有限公司是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公司,他们秉承求真、求诚的敬业精神、大海容百川的开明思想,吸纳精华,辛勤地耕耘在文物艺苑中,首届2009夏季拍
期刊
2009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硝烟散尽,这一年带给人们最多惊喜的无疑就是古代书画板块。秋拍中,古代书画拍卖不仅成功“破亿”,而且连续产生四件“亿元”级拍品,这几记重锤不仅将金融危机的阴霾一敲而散,而且活跃了整个拍场的氛围。这四件拍品中有两件是古代书法作品,似乎也令人们对古代书法不禁刮目相看。但细心的藏家可以发现,古代书法拍卖的连续“破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    位尊价卑
期刊
世政通人和,珍奇古钱币亦纷纷破土面世,也要感谢我们的藏家的信任与支持,把一些稀世珍品的庐山真面目揭示于本刊“老董泉苑”的广大泉友的眼前。  上期我们为读者介绍了我国钱币史上已出现最早的雕母钱——北宋“大观通宝”背“户”钱,本期有幸再介绍一枚北宋大珍——金质“靖康通宝”折二钱。靖康为北宋最后一个短命帝王,钦宗刚刚建立不到一年,徽、钦二帝即被金人俘虏,客死他乡。所以靖康钱流传至今,已成片光吉羽,踪迹稀
期刊
陈炎青先生在《两购帽简,弄巧成拙》(见《收藏界》2009年第8期)一文中,介绍他买的一只被人为磨擦掉“CHINA”英文标记的帽筒,然后写道:“1910年建立的唐山窑启新瓷厂……出口贴花瓷器上‘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字样,是我国出口陶瓷制品最早使用英文‘中国制造’的标记”。我认为,这个提法值得商榷。  2006年,笔者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古玩市场买到一只广彩大盘,该大盘口径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