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秘的天体
《古今图书集成》中记载,夏廑帝八年,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夏桀、商纣时期,天空曾分别出现过三个和两个太阳;晋愍帝建兴五年,三个太阳并照,左右有光晕;晋穆帝升平元年,甘肃天水一带有三个太阳同时出现。对于几个太阳同时出现,古人认为是妖孽作祟,若碰到王朝末世的动荡时期,又会将这一现象和人君无道相联系,于是就有了“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的说法。
除了太阳并出,古书中还记载了不少不明天体划过天际的情况。西汉昭帝和东汉光武年问,天空都曾出现像月亮一样大的白色星体,后面跟着十几颗小星星。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天空出现大如瓮的红色流星,尾巴长二十余丈;梁武帝普通年间,晚上有太阳在东方升起,光亮如燃烧的火;北周静帝大象年间,出现像流星一样的天体,尾长一丈,飞入月中;隋文帝仁寿年间,有星体飞入月中;唐宪宗元和年间,有大如半张席的星体升空,星体的下半部分有光照地,周围还有一群小星星跟着;南宋恭帝德祜年间,有两颗星在天空“打架”,不一会儿工夫,就有一颗“战败”掉了下来;明世宗嘉靖年间,有红色星体如宝剑,横亘西北,发出火焰燃烧的声音,喷出像烟一样的气体;清德宗光绪年间,半空中有发光的天体自北向南经过,形状像盘子,后来光收了起来,星体就不见了。
在这些记载中,既有单个天体出现,也有天体群出现,有些与现代人发现的飞碟颇为类似。有些目击记录描述得非常详细,这或许和天文学的进步有关。
切身的感知
在这些相对正规的史书中,记录多从第三方立场对事件做客观呈现;而在非正式的杂史、笔记、小说中,对于神秘天体的记录更加绘声绘色,有的加入了切身感受,更加引人入胜。
东晋志怪小说《拾遗记》中记载,秦始皇曾见到宛渠之民,他们乘坐螺旋舟,舟的形状像海螺,而且能沉入水底航行,水浸不入,航速很快,有点类似现代的潜艇。这些宛渠人身长十丈,穿着鸟兽毛做的衣服。双方谈及远古开天辟地时候的事情,宛渠人描述得非常详细,就像亲眼见到一样。晚上,他们用粟米大小的光源照明,而且非常亮堂,秦始皇称他们为“神人”。
干宝《搜神记》中则讲述了荧惑星(火星)人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三国时的吴国。一群小孩玩耍时中间突然出现一名长相怪异的孩子,身高四尺,穿青衣,两眼放光。小孩子都围上来问东问西,结果这名来自火星的孩子留下一句“三公归于司马”后便纵身飞上天去,后面还拖着一条白练。结果,一语成谶,后来司马炎统一了三国。故事或可作为茶饭之余的消遣,不过这个故事也让我们对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产生无限的联想。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唐穆宗长庆年间,八月十五晚上赏月之时,有人看到树林里有发光物,光亮冲天,形状像一匹布。那人循着光亮去找,结果只看到一只金背蛤蟆。宋乾道六年,西安官塘出现一个一丈多高的怪人,鸡头人身,从空中飘落,还试图与当地人交谈。康熙十二年,有人看到黑面人在空中飞驰,身上红光闪闪,像是着火了一样。当捕快闻讯赶到时,那人便消失不见了。
这些是出现疑似外星人的记载,还有疑似外星物体的记载。
唐代《洞天集》中记载,唐僖宗广明年间,麟德殿放置了一艘严遵仙舟,长五十余尺,发出的声音像铜铁,坚硬且不生锈,常常飞来飞去,后来飞走不见了。
宋代,苏东坡在往杭州赴任途中,曾夜游镇江的金山寺。当时月黑星稀,苏老看到江中忽然亮起一团火。这让他深感迷惑,并在《游金山寺》诗中记载了当时的情景。诗文中说:“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宋人庞元英的《文昌杂录》中记载了宋神宗元丰年间秘书少监孙莘老目击不明飞行物的事件。孙家住在高邮新开湖边,有一天,天气阴沉昏暗,庄客禀报湖中有珍珠出现。当孙老和庄客来到湖边时,只见珍珠像月亮一般明亮,把人的脸都照亮了。承载珍珠的蚌壳有芦席那么大,一半浮在水上,一半像船帆一样张着,行动迅疾如风。人们纷纷划船去追,但根本追不上,最后,珍珠和蚌壳消失在远方。
民国人张瑞初在《西神遗事》中曾记载,有天晚上,星光熠熠,没有月色,众人看到天空出现一片圆光,有一亩那么大。圆光有紫和白两色,交替闪烁,令人眼花缭乱。5分钟后,白光不见了,只剩下紫光,而且光圈渐渐缩小,直至完全熄灭。
此外,清代还曾出现被外星人劫持的记载。《清史稿.灾异志》中记载,雍正三年七月,灵川五都廖家塘一村民和众人上山砍竹,结果在众目睽睽下消失,148天后又出现在家中,但已经语无伦次了。而《松滋县志》中也有类似记载,时间在光绪六年五月初八。一位农家子弟晨起在屋后的山林中发现树丛中有东西,光彩异常,他过去抓,谁知感觉自己被抓住了,并飘到了天空中,耳边飒飒有风,神志恍惚。飞了不久,他突然从高空坠落,掉在了一座大山上,这时他才清醒。他看到一位砍柴人,一问之下才知道自己已经从松滋到了贵州,飞了一千多里地。最后,这位小伙子靠沿路乞讨,走了18天才回到家中。
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大多具备莫名的亮光、奇异的声响等要素,志怪小说中的疑似外星生物相对少一点。这些要素非常符合不明飞行物的特点,但毕竟是片段式的记载,很难断定它们和外星生命有关,也可能是一些天气现象。但无论如何,这些丰富的记载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神秘之处。不过,比亲眼目睹更加神秘的,是更加具象的图画、雕刻等历史溃迹。
疑似的证据
中国最早的疑似外星人形象出现在7000多年前的贺兰山岩画中,画上的人头戴圆形头盔,外穿密封宇航服。而在另一幅岩画上,画面左上方有两个旋转的飞碟,飞碟开口处,宇航员正飘然而下,地面上的人群和动物惊恐地散开。无独有偶,清代画家吴有如晚年曾创作《赤焰腾空》图。画面中,南京朱雀桥上行人如云,都在仰头看天上出现的一团火焰。画作的题记里记载,九月二十八日晚,金陵(今南京市)城南,有火球从西向东飘过,样子像巨大的红蛋,在半空飘荡。火球不像流星那样稍纵即逝,而是慢慢悠悠,很平稳,且伴着细微的声响。当时空中乌云蔽日,所以看得很真切,有几百人都目击到了。大概一顿饭的工夫,火球才慢慢消失。
UFO爱好者中曾流传过“杜立巴石碟”事件。传说一艘外星人飞船曾坠落于西藏山区,幸存者被当地人追杀,躲避在山洞中。1937年至1938年,一支中国考古队在这个山洞中发现了这些人的遗骸、留在洞壁上的壁画以及神秘石碟,碟上含有钴等金属。用超声波和电波激发后,石碟出现了有节奏的震动。碟上还有文字,据说,考古队员后来破译了文字。石碟在北京大学保存了20年,在“文革”中不知所终。更离奇的是,据说这些外星人的形象和当地民间传说对“来自云中的丑陋入侵者”的描述非常吻合,后来这起事件还被拍成纪录片。然而,情节虽然细腻,但根本经不起推敲,这件事本身就是虚构的。
无论是各种历史记载,还是更加具象的图画、雕刻等作品,似有若无,朦朦胧胧,更加为UFO事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UFO事件出现的频率更高,这也刺激着人们不断研发更高端的设备,以便冲出地球探究神秘的未知世界,去捕捉那些在地球上出现的神秘物体。所以,无论真假,UFO事件是对人类好奇心的挑战和满足,也是人类科技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
《古今图书集成》中记载,夏廑帝八年,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夏桀、商纣时期,天空曾分别出现过三个和两个太阳;晋愍帝建兴五年,三个太阳并照,左右有光晕;晋穆帝升平元年,甘肃天水一带有三个太阳同时出现。对于几个太阳同时出现,古人认为是妖孽作祟,若碰到王朝末世的动荡时期,又会将这一现象和人君无道相联系,于是就有了“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的说法。
除了太阳并出,古书中还记载了不少不明天体划过天际的情况。西汉昭帝和东汉光武年问,天空都曾出现像月亮一样大的白色星体,后面跟着十几颗小星星。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天空出现大如瓮的红色流星,尾巴长二十余丈;梁武帝普通年间,晚上有太阳在东方升起,光亮如燃烧的火;北周静帝大象年间,出现像流星一样的天体,尾长一丈,飞入月中;隋文帝仁寿年间,有星体飞入月中;唐宪宗元和年间,有大如半张席的星体升空,星体的下半部分有光照地,周围还有一群小星星跟着;南宋恭帝德祜年间,有两颗星在天空“打架”,不一会儿工夫,就有一颗“战败”掉了下来;明世宗嘉靖年间,有红色星体如宝剑,横亘西北,发出火焰燃烧的声音,喷出像烟一样的气体;清德宗光绪年间,半空中有发光的天体自北向南经过,形状像盘子,后来光收了起来,星体就不见了。
在这些记载中,既有单个天体出现,也有天体群出现,有些与现代人发现的飞碟颇为类似。有些目击记录描述得非常详细,这或许和天文学的进步有关。
切身的感知
在这些相对正规的史书中,记录多从第三方立场对事件做客观呈现;而在非正式的杂史、笔记、小说中,对于神秘天体的记录更加绘声绘色,有的加入了切身感受,更加引人入胜。
东晋志怪小说《拾遗记》中记载,秦始皇曾见到宛渠之民,他们乘坐螺旋舟,舟的形状像海螺,而且能沉入水底航行,水浸不入,航速很快,有点类似现代的潜艇。这些宛渠人身长十丈,穿着鸟兽毛做的衣服。双方谈及远古开天辟地时候的事情,宛渠人描述得非常详细,就像亲眼见到一样。晚上,他们用粟米大小的光源照明,而且非常亮堂,秦始皇称他们为“神人”。
干宝《搜神记》中则讲述了荧惑星(火星)人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三国时的吴国。一群小孩玩耍时中间突然出现一名长相怪异的孩子,身高四尺,穿青衣,两眼放光。小孩子都围上来问东问西,结果这名来自火星的孩子留下一句“三公归于司马”后便纵身飞上天去,后面还拖着一条白练。结果,一语成谶,后来司马炎统一了三国。故事或可作为茶饭之余的消遣,不过这个故事也让我们对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产生无限的联想。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唐穆宗长庆年间,八月十五晚上赏月之时,有人看到树林里有发光物,光亮冲天,形状像一匹布。那人循着光亮去找,结果只看到一只金背蛤蟆。宋乾道六年,西安官塘出现一个一丈多高的怪人,鸡头人身,从空中飘落,还试图与当地人交谈。康熙十二年,有人看到黑面人在空中飞驰,身上红光闪闪,像是着火了一样。当捕快闻讯赶到时,那人便消失不见了。
这些是出现疑似外星人的记载,还有疑似外星物体的记载。
唐代《洞天集》中记载,唐僖宗广明年间,麟德殿放置了一艘严遵仙舟,长五十余尺,发出的声音像铜铁,坚硬且不生锈,常常飞来飞去,后来飞走不见了。
宋代,苏东坡在往杭州赴任途中,曾夜游镇江的金山寺。当时月黑星稀,苏老看到江中忽然亮起一团火。这让他深感迷惑,并在《游金山寺》诗中记载了当时的情景。诗文中说:“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宋人庞元英的《文昌杂录》中记载了宋神宗元丰年间秘书少监孙莘老目击不明飞行物的事件。孙家住在高邮新开湖边,有一天,天气阴沉昏暗,庄客禀报湖中有珍珠出现。当孙老和庄客来到湖边时,只见珍珠像月亮一般明亮,把人的脸都照亮了。承载珍珠的蚌壳有芦席那么大,一半浮在水上,一半像船帆一样张着,行动迅疾如风。人们纷纷划船去追,但根本追不上,最后,珍珠和蚌壳消失在远方。
民国人张瑞初在《西神遗事》中曾记载,有天晚上,星光熠熠,没有月色,众人看到天空出现一片圆光,有一亩那么大。圆光有紫和白两色,交替闪烁,令人眼花缭乱。5分钟后,白光不见了,只剩下紫光,而且光圈渐渐缩小,直至完全熄灭。
此外,清代还曾出现被外星人劫持的记载。《清史稿.灾异志》中记载,雍正三年七月,灵川五都廖家塘一村民和众人上山砍竹,结果在众目睽睽下消失,148天后又出现在家中,但已经语无伦次了。而《松滋县志》中也有类似记载,时间在光绪六年五月初八。一位农家子弟晨起在屋后的山林中发现树丛中有东西,光彩异常,他过去抓,谁知感觉自己被抓住了,并飘到了天空中,耳边飒飒有风,神志恍惚。飞了不久,他突然从高空坠落,掉在了一座大山上,这时他才清醒。他看到一位砍柴人,一问之下才知道自己已经从松滋到了贵州,飞了一千多里地。最后,这位小伙子靠沿路乞讨,走了18天才回到家中。
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大多具备莫名的亮光、奇异的声响等要素,志怪小说中的疑似外星生物相对少一点。这些要素非常符合不明飞行物的特点,但毕竟是片段式的记载,很难断定它们和外星生命有关,也可能是一些天气现象。但无论如何,这些丰富的记载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神秘之处。不过,比亲眼目睹更加神秘的,是更加具象的图画、雕刻等历史溃迹。
疑似的证据
中国最早的疑似外星人形象出现在7000多年前的贺兰山岩画中,画上的人头戴圆形头盔,外穿密封宇航服。而在另一幅岩画上,画面左上方有两个旋转的飞碟,飞碟开口处,宇航员正飘然而下,地面上的人群和动物惊恐地散开。无独有偶,清代画家吴有如晚年曾创作《赤焰腾空》图。画面中,南京朱雀桥上行人如云,都在仰头看天上出现的一团火焰。画作的题记里记载,九月二十八日晚,金陵(今南京市)城南,有火球从西向东飘过,样子像巨大的红蛋,在半空飘荡。火球不像流星那样稍纵即逝,而是慢慢悠悠,很平稳,且伴着细微的声响。当时空中乌云蔽日,所以看得很真切,有几百人都目击到了。大概一顿饭的工夫,火球才慢慢消失。
UFO爱好者中曾流传过“杜立巴石碟”事件。传说一艘外星人飞船曾坠落于西藏山区,幸存者被当地人追杀,躲避在山洞中。1937年至1938年,一支中国考古队在这个山洞中发现了这些人的遗骸、留在洞壁上的壁画以及神秘石碟,碟上含有钴等金属。用超声波和电波激发后,石碟出现了有节奏的震动。碟上还有文字,据说,考古队员后来破译了文字。石碟在北京大学保存了20年,在“文革”中不知所终。更离奇的是,据说这些外星人的形象和当地民间传说对“来自云中的丑陋入侵者”的描述非常吻合,后来这起事件还被拍成纪录片。然而,情节虽然细腻,但根本经不起推敲,这件事本身就是虚构的。
无论是各种历史记载,还是更加具象的图画、雕刻等作品,似有若无,朦朦胧胧,更加为UFO事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UFO事件出现的频率更高,这也刺激着人们不断研发更高端的设备,以便冲出地球探究神秘的未知世界,去捕捉那些在地球上出现的神秘物体。所以,无论真假,UFO事件是对人类好奇心的挑战和满足,也是人类科技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