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后,新华社对外部的英文滚动报道一路领先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共同社等外电,时效性强、现场感强、人情味浓厚。我们播发的多条快讯、多条滚动消息和多篇全景式综述全部被外电转发,而且是反复转发,“新华社报道说”这句话成了当天所有外电报道的关键词。
作为当天负责地震报道的主要英文编辑,我有如下体会:
1 快速准确。我们的快讯是第一条来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权威、准确地震信息,以特急电(FLASH)发出,之前有外电引述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信息称地震发生在西藏,不够准确。
之后,各外通社随即转发新华社报道,对外部立即启动应急报道机制,不间断滚动发稿,安排年轻记者赶赴灾区,并要求英文编辑监控中国地震局、民政部网站和电视台新闻画面等。据此,对外部获得了遇难者由23人不断攀升到400人的消息,迅速编发急电。不断更新报道。在大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内,对外英文共播发包括快讯、消息、特写、背景在内的滚动报道40余篇,全部被外电转发,成为外媒主要信源,充分发挥了新华社突发事件报道的国际竞争力。
2 直击现场。由于玉树震区距青海省省会西宁路途遥远,开车要一天时间,坐飞机一时比较困难,且不知道地震是否已给当地机场造成破坏。于是在这段空白期,我们通过监控网络和电视直播获取现场描写所需要的生动素材和地震专家点评。
同时,我们也要求青海分社记者—包括在西宁的、在赶往震区路途中的、甚至还有在北京参加培训的——利用一切人脉资源,给玉树所认识的人打电话,获取第一手现场信息,这样,即便记者还未立即赶到震区,我们的文字报道依然可以“现场直播”。
我们在英文滚动报道中率先提供了新华社报道员对现场情况的生动描述,此后又源源不断地滚入更多的现场描写和幸存者、救援者直接引语,外电纷纷标注“新华”予以反复转发。
当天下午,首批抵达结古镇的分社记者通过电话向对外部口述新闻,英文迅速播发。新华社一系列以“玉树”为电头的英文报道,很快引起外媒的注意,BBC、CNN先后致电新华社总编室,要求采访身在灾区的新华社记者进行连线报道。当晚国内室安排英文写手,采访现场记者,撰写了长篇英文特写《“震”惊玉树》。以大量生动感人的细节、故事、引语等,将读者带到灾难现场,充满人情味。
3 直接引语。除了关键的事实、数字更新之外,善用直接引语是一条稿件能被外电采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条稿件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在稿件中,根据分社记者提供的采访素材、电视直播中对地震专家的采访等,加入了大量的直接引语,大部分被外电反复引用。
这些引语中既有震区居民对灾难现场、房屋结构和倒塌情况的形象描述,也有地震专家对震后形势、伤亡人数的权威分析和判断。在当地救援机制尚未完全启动仍处于一片混乱、而外来救援者又无法立即赶到现场的情况下,这些引语对外界了解震区情况极为关键,因此被外电反复引用。
4 独家报道。虽然有网络和电视直播,但是我们必须有自己更多的独家报道,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华社报道的影响力。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各方人员均不能快速抵达震区前,青海分社记者在当天上午对玉树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卓华夏的电话专访是当天报道中非常精彩的一个亮点,新华社英文播发后,卓华夏的所有直接引语成为当天外电转载次数最多的信息,甚至第二天外电还在引用,而这正是新华社的独家报道。他的话主要有“结古镇85%民房倒塌”、“大街上到处都是伤员,很多人头上还流着血”、“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帐篷,缺医疗器械、药品,缺医务人员”等等,这些具体、形象的描述让读者对震后玉树一下子有了一个非常直观、深刻的印象。
在随后三四天内,对外部根据地震救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编辑策划,主动设置议题,进一步突出稿件的现场感和人情味,采写的新闻主题很多都抢在了外电前面,如《救援者克服缺氧、风沙和寒冷搜寻幸存者玉树大地震遇难者增至617人》、《冲刺72小时黄金救援期寻找玉树强震生命奇迹》、《玉树地震遇难者集体下葬藏民传统习俗得到尊重》等,积极地影响了国际舆论。
作为当天负责地震报道的主要英文编辑,我有如下体会:
1 快速准确。我们的快讯是第一条来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权威、准确地震信息,以特急电(FLASH)发出,之前有外电引述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信息称地震发生在西藏,不够准确。
之后,各外通社随即转发新华社报道,对外部立即启动应急报道机制,不间断滚动发稿,安排年轻记者赶赴灾区,并要求英文编辑监控中国地震局、民政部网站和电视台新闻画面等。据此,对外部获得了遇难者由23人不断攀升到400人的消息,迅速编发急电。不断更新报道。在大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内,对外英文共播发包括快讯、消息、特写、背景在内的滚动报道40余篇,全部被外电转发,成为外媒主要信源,充分发挥了新华社突发事件报道的国际竞争力。
2 直击现场。由于玉树震区距青海省省会西宁路途遥远,开车要一天时间,坐飞机一时比较困难,且不知道地震是否已给当地机场造成破坏。于是在这段空白期,我们通过监控网络和电视直播获取现场描写所需要的生动素材和地震专家点评。
同时,我们也要求青海分社记者—包括在西宁的、在赶往震区路途中的、甚至还有在北京参加培训的——利用一切人脉资源,给玉树所认识的人打电话,获取第一手现场信息,这样,即便记者还未立即赶到震区,我们的文字报道依然可以“现场直播”。
我们在英文滚动报道中率先提供了新华社报道员对现场情况的生动描述,此后又源源不断地滚入更多的现场描写和幸存者、救援者直接引语,外电纷纷标注“新华”予以反复转发。
当天下午,首批抵达结古镇的分社记者通过电话向对外部口述新闻,英文迅速播发。新华社一系列以“玉树”为电头的英文报道,很快引起外媒的注意,BBC、CNN先后致电新华社总编室,要求采访身在灾区的新华社记者进行连线报道。当晚国内室安排英文写手,采访现场记者,撰写了长篇英文特写《“震”惊玉树》。以大量生动感人的细节、故事、引语等,将读者带到灾难现场,充满人情味。
3 直接引语。除了关键的事实、数字更新之外,善用直接引语是一条稿件能被外电采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条稿件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在稿件中,根据分社记者提供的采访素材、电视直播中对地震专家的采访等,加入了大量的直接引语,大部分被外电反复引用。
这些引语中既有震区居民对灾难现场、房屋结构和倒塌情况的形象描述,也有地震专家对震后形势、伤亡人数的权威分析和判断。在当地救援机制尚未完全启动仍处于一片混乱、而外来救援者又无法立即赶到现场的情况下,这些引语对外界了解震区情况极为关键,因此被外电反复引用。
4 独家报道。虽然有网络和电视直播,但是我们必须有自己更多的独家报道,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华社报道的影响力。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各方人员均不能快速抵达震区前,青海分社记者在当天上午对玉树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卓华夏的电话专访是当天报道中非常精彩的一个亮点,新华社英文播发后,卓华夏的所有直接引语成为当天外电转载次数最多的信息,甚至第二天外电还在引用,而这正是新华社的独家报道。他的话主要有“结古镇85%民房倒塌”、“大街上到处都是伤员,很多人头上还流着血”、“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帐篷,缺医疗器械、药品,缺医务人员”等等,这些具体、形象的描述让读者对震后玉树一下子有了一个非常直观、深刻的印象。
在随后三四天内,对外部根据地震救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编辑策划,主动设置议题,进一步突出稿件的现场感和人情味,采写的新闻主题很多都抢在了外电前面,如《救援者克服缺氧、风沙和寒冷搜寻幸存者玉树大地震遇难者增至617人》、《冲刺72小时黄金救援期寻找玉树强震生命奇迹》、《玉树地震遇难者集体下葬藏民传统习俗得到尊重》等,积极地影响了国际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