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观之,张远伦的诗歌写作围绕一个名为“诸佛村”的村庄展开,“诸佛村”是一個让他的灵魂得以净化,心灵得以滋养的善地和福地。诸佛村里的生活经验、乡土民情和细微事物都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输送诗歌能量。诸佛村对他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首先,诸佛村的细微之物已经成为记忆里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成为诗意着重再现的部分。他从事物身上体悟的观物之道转换成了诗歌写作中的“以我入物”的观看之道,带着通灵和情感,以物的视角来体味这个世界,最终呈现了一个能打动人的诗境。其次,诸佛村的生活秩序、生命信仰、历史传统,都在塑造着他的行事为人,影响了他的思维方式和处事之道,最终这些生命的烙印化作了纸上的心灵空间和风景。再次,他的思想和情感找到了诗歌这个抒发的管道,思想和梦想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得到实现,他以语言的方式拥有这个世界,准确点说,他以语言的方式再次拥有了“诸佛村”这个贴着“张远伦”标签的一个理想之地。诗,就是他再现的“诸佛村”的狗叫和炊烟,这是属于世俗生活的一部分,也有他再现的“跪书”一般的,属于灵性生活的另一部分。世俗生活和灵性生活,共同构成了他的诗歌的厚重质地和“菜青虫”一般的陌生的熟悉感。

一、细微的改变将为炊烟打开出路


  《瓦事》被放在诗集最显著的位置,可见其在作者心中的分量。这是一首富有多重文本层次的厚重之诗,无论是文本言语层、文本意蕴层,还是文本哲理层,都能挖掘到深刻的意味。诗人从“青瓦”写起,否定“一片青瓦覆盖另一片青瓦”,他采取的是“挪一挪”的方式,事物的层次感就出来了,它们之间不是互相覆盖,而是彼此彰显,这就形成了一种“瓦”的秩序;这也是先祖、父亲和我之间的人的秩序,当然也隐含了一种心灵秩序。诗人从小小的瓦片着手,揭开了村庄的面纱和一个人的“谱系”。这首《瓦事》,实则是生者之事与逝者之事的叠加,是“寻根”和“追远”,也是一种属于张远伦自身“挪让”的处世哲学和为诗歌留出空间诗学。他在天空和大地之间垂下梯子,在词语本身中沉降和上升,他拥有一个实体的村庄,也在用词语的青瓦重建或重现那个村庄。他的诗是给读者留有自由出入的空间的,正如揭开的瓦片给光芒留的空间。
  这种“象征交换”不独是在《瓦事》之诗中有所体现,在《河心洲之石》中也有:“让一块石头活在我的怀里,轻轻喘息/与卑微的我,在封闭的村庄//相互换气,相互透过对方的胸廓”,在诗人那里,没有人是高贵的和石头(物)是低贱之分,物与“我”是等值的,他首先洞见到河心洲之石的独一性“有肺部的石头”,赋予石头以生命。其次,在“相互换气”的过程中,物与“我”之间有了生命的关联,形成了一种生命共同体;“我”怜恤事物,也必将被事物所怜恤。
  如果说隐喻里包含着诗、真理和美,那么张远伦在诗中制造了隐喻之美和隐喻之真。他从河心洲的鸟、光、石和沙,这些细微之物出发,与生命本身钩连出一种隐喻的关系,隐喻不再是一个修辞方法,而是认识自我和真理的途径。不再是通过事物来隐喻生命,而是事物本身就隐含着生命,诗人通过身边的事物“在柔软的细沙上五体投地,然后起身/看一个人形印痕消失”(《 河心洲之沙》)和天上的事物“上天布满了预言,所以我们仰望”(《给女儿讲讲北斗七星》)来认识自我和真理,这可能是一种朴素的“泛灵论”。

二、逆风而走,便是走向光源


  《我有菜青虫般的一生》,这首诗像是诗人的自传,一幅诗人的自画像,寥寥数语,就抓到了神韵和骨髓:站在世界的反面,有微词,隐居者。诗人既唱着“逆风歌”,又“站在这个世界的反面”,他找到了一个格物致知的方法论,与世界达成了和解的关系。“我”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末尾的位置和消隐的状态。他“逆风”和“反面”的立场,使他的观物变成了物观,主客移位。物自身就是一个主体和世界。“咬出一个小洞,看天”,透露出一个诗人不甘于此的努力,隐含着从“看天”到羽化成蝶,花间栩栩的一个愿望。
  “我逆风而走,便是走向光源/走向草根,走向声带”(《逆风歌》)。逆风而行,是一种开拓的勇气。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远伦的“逆风”,无异于选择了一条险远和人所罕至的路,他是一个有志和持志的诗人,必定能见非常之观和见非常之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远伦是一个与所有人都“反向”的诗人,他的反方向行走为自己获得了更充足的能量源,更贴近生活的真实气息,更能倾听万物的声音,不断地令自身圆满觉悟,趋近那一个“光源”。张远伦的诗,很好地处理了词语和经验的关系,诗人作为一个感受性主体,他的生活感受力被提炼为诗歌感受力,他对经验的咀嚼和反刍,使词语能够准确传递诗人的经验和感受,他用自身的经验唤醒了他人的经验。“便是,走向大风的子宫”,从他的诗句中,能感受到诗人自身与世界,二者之间的互相归属的亲缘关系。不是遗世、弃世和遁世,而是就在世界之中。“走向大风的子宫”,是一种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自身也作为一个内在的世界被语言所拥有。

三、卒子的身份,救赎之诗


  张远伦是一个慢强力的诗人,或者说是有“霜刃”的诗人,就像一辆货车,垛得满满当当之后,再用绳子捆扎得严严实实,然后满载而归。“诸佛寺的顶点,和严家山的顶点/形成了对峙之美/夹缝里是小小的诸佛村” (《顶点》)这几句诗恰好构成了一个以诸佛村为底角的倒三角形。他坦言在诸佛村生活了十年,是“谷底仰望”和“凝聚”的十年,彻悟了“对峙是顶点和顶点之间的事情”。倒三角形也会颠倒过来,在谷底的“我”,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对峙的顶点”所仰望的唯一的顶点,即“群山的中心”。
  在《古镇匠人》一诗中,他用“为神灵黥面”和“为菩萨换骨”这样的词句来形容他的外公,“古镇匠人”与神灵和菩萨打交道,这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活计,令人心生敬畏充满了庄严感。远伦实质上已经从外公身上传承了那种心底的敬畏和神圣感,是把匠人的手艺转化为了诗人的手艺,是一种带有神圣感和仪式感的写作。换言之,诗人是另一种匠人。他的敬畏之心用在了词语的锤炼上,每一个词语都是黥面的颜料和换骨的素材。   在《死局》一诗中,诗人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把玩”汉字的手艺人的形象。他发现了棋子和汉字之间的隐喻关系,在棋子、汉字和单个人的命运之间,有种隐秘的关联。他把下棋的位置变化和汉字在诗中的位置的变化所产生的“意义的短暂死亡”“意义的重现和最大化”进行了并置的呈现。“一个汉字在喧嚣中被重新赋予新生的时候”,也是一个人获得新生的时候。人、棋子和汉字一同“抵达黄昏中的死局”,也随同“悔棋”的后撤、取消获得“新生”。棋子的命运在于下棋人的调兵遣将,汉字或词的命运在于诗人的谋篇布局,词的精确使用和最佳位置的落定。远伦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定义了自己卒子的身份”,也对“弃子”的命运和“市侩”之气有种坚决的反抗和抵制。
  “赶在成为弃子之前/成为市侩之前,写出一句/救赎之诗。”“弃子”既有被舍车保帅的用意,又有像被遗弃的孩子之意。在棋局,有对一个小卒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无奈,因为它不能像利剑一样刺穿“将帅”的心。在市井之中,有对个体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无奈,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抵达黄昏中的死胡同”。死局是卒的先死而后造成的更大的死亡。作为一个贴着“卒”字的人,这预示着一种卑微的身份,一种必死的预言。写出一句救赎之诗,也就成了卑微之小卒的死彼生此的关键。“我允许死亡,可以后撤一步”,这是一种获取更多时间和空间的智慧,以便写出救赎之诗,或获得救赎之道。当他从“死局”突围的时候,就获得了新的天地。
  附:张远伦的诗二首
  瓦 事
  假如你发现
  一片青瓦覆盖另一片青瓦
  太死了,一定要将上面那片
  挪一挪。这细微的改变
  将为炊烟打开出路
  而我父亲,特意揭开的瓦片
  不要去碰它。那是
  为我的堂屋留出光芒
  照到的,是神龛上的牌位
  在我的村庄
  让出一片瓦,就会
  亮出一个安详的先祖来
  保持着树木的肃穆
  和天堂的反光
  顶 点
  诸佛寺的顶点,和严家山的顶点
  形成了对峙之美
  夹缝里是小小的诸佛村
  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年
  发现对峙是顶点和顶点之间的事情
  我只能在谷底仰望
  有一次,我登上诸佛寺
  看到了更高处的红岩村和红花村
  它们的顶点加进来
  就形成了凝聚之美。这点发现
  让我突然忘却了十年的鸡毛蒜皮
  和悲伤。竟然微微出神
  把自己当成了群山的中心
其他文献
这些大步流星,从天上  旋转而下的雪花  绝非鸟落民间  只是让我知道,空气  也是可以凋零的  天使的翅膀、黄金的云朵、乃至钻石的星辰  也是可以凋零的  只要天气足够冷,一味冷下去  冷得让死的头颅  变成活的骷髅  包括银币一样高贵的月亮,以及  金币一样自恃高傲的太阳  都是可以  随时凋零的  ——原刊于《上海诗人》2019年第1卷  推荐语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十来行,但其联想是开阔和
期刊
鸟鸣四起如乱石泉涌。  有的鸟鸣像丢失了什么。  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  味觉的鸟鸣在  我不同器官上  触碰着未知物。  花香透窗而入,以颗粒连接着颗粒的形式。  我看不见那些鸟,  但我触碰到那丢失。  射入窗帘的光线在  鸟鸣和  花香上搭建出钻石般多棱的通灵结构——  我闭着眼,觉得此生仍有望从  安静中抵达  绝对的安静,  并在那里完成世上最伟大的征服:  以词语,去说出  窗台上
期刊
海德格尔曾说:“凡没有担当起在世界的黑暗中对终极价值追问的诗人,都称不上这个贫苦时代的真正的诗人。”《落雪,第一日》是李瑾的第四部诗集,依然是“在地铁中体验世界的不安,在地下观照地上的飘浮”的产物。这部诗集里,李瑾以一个孤独者与沉思者的视角显现生命的流动,质疑物化的时代,拷问当下的灵魂,揭示了当下都市人普遍存在的生存焦虑和人类精神世界的荒芜与异化,在跨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阻隔下,对个体人格的重构与存
期刊
新世纪以来,新诗批评呈现出极为纷杂的状况,由于社会文化的深刻裂变和媒体文化的深度变异,新世纪诗坛处于暧昧不明的分化与重组状态,诗坛再无中心可言,出现了碎片化的格局。与此相对应的新诗批评与研究也不再有相对集中的批评对象和比较固定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碎片化的研究格局,很难进行比较清晰的整体性描述。有一个现象值得特别注意,新世纪诗歌创作与批评的互动关系既有深度融合的一面,也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疏离。在新世纪
期刊
日子像被无聊泡制的菜  丁酉年第一次理发  发丝从她指下,一根根,像光陰  疏疏密密、黑黑白白  坠落眼帘,  有一阵,像在剃度  ——原刊于《小诗界》2019年第二季(总第4期)  推荐语  “有一阵,像在剃度”几乎是在一瞬间照彻了整首诗,也使得日常性的现实在这里发生了某种扭转,甚至如渐暗的黄昏突然被一场暴雨短时间地擦亮——时间的器皿再次于灰尘和了无诗意中复现。诗歌写作就是一次次的精神事件。理发
期刊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交通工具的迅捷,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图书的翻译出版,拉近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距离,我仍然认为,这一切都是最表面的现象。事实上,在今天的世界,国家和民族的隔离依旧非常严重,各种文明和文化的差异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固然,我们受惠于各国的翻译家为我们翻译出版的异域的书籍,使得我们能够了解到还有另一种生活,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要求自己,以及学习并认识到属于人类的各种丰富的思想精神,但凡此种
期刊
季候病  何其芳  说我是害着病,我不回一声否。  说是一种刻骨的相思,恋中的征候。  但是谁的一角轻扬的裙衣,  我郁郁的梦魂日夜萦系?  谁的流盼的黑睛像牧女的笛声,  呼唤着驯服的羊群,我可怜的心?  不,我是梦着,忆着,怀想着秋天!  九月的晴空是多么高,多么圆!  我的灵魂将多么轻轻地举起,飞翔,  穿过白露的空气,如我叹息的目光!  南方的乔木都落下如掌的红叶,  一径马蹄踏破深山的寂
期刊
爱,是男孩站在燃烧的甲板上  努力背诵着“男孩站在  燃烧的甲板上。”爱,是男儿  稳稳站立着演说  在那艘可怜的正遭受火焰吞噬的沉船上。  爱,是那固执的男孩,那船,  甚至是那些游泳的水手们,  看起来都像是教室的平台,  或者是个借口停留  在甲板。爱,是燃烧的男孩。  (陈瑛 译)  任何人盘点二十世纪的美国优秀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1911—1979)是决不可能遗漏的一个。从她毕生创作
期刊
诗人威廉·布莱克曾写道“在一粒沙子里看见宇宙,在一朵野花里看见天堂。”诗歌如何在少则数行、多则万句的抒写中凝结精彩、看见天堂?特别是以史事为题材的长诗如何将烟消云散、归于尘土的历史以诗的形式、思的述说写史而非史,写事而融情,生动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诉求及其史学观、诗学观、美学观?这一直是有追求的诗人们探讨的课题。赵晓梦的长诗《钓鱼城》对此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回答。面对王朝更迭、战火与狼烟已成往昔,诗歌
期刊
从《在人间》到《制秤者说》,诗人汤养宗完全依赖自性而写,爆发力十足,任意打开各种维度,写得纵横捭阖,完全不拘一格。他深入生活中的一切细节去表达,念念观照自性,颇有“香象过河,截流而止”的气概;他顺着自性起起伏伏地创造波浪,写得海阔天空;他只管创作,在无尽的创造过程中水到渠成。  读《制秤者说》的代序《我一直在顶替另一个人写作》可知:诗人汤养宗期待自己“写着写着,果真就显现出一个神的神性”。他提到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