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观之,张远伦的诗歌写作围绕一个名为“诸佛村”的村庄展开,“诸佛村”是一個让他的灵魂得以净化,心灵得以滋养的善地和福地。诸佛村里的生活经验、乡土民情和细微事物都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输送诗歌能量。诸佛村对他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首先,诸佛村的细微之物已经成为记忆里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成为诗意着重再现的部分。他从事物身上体悟的观物之道转换成了诗歌写作中的“以我入物”的观看之道,带着通灵和情感,以物的视角来体味这个世界,最终呈现了一个能打动人的诗境。其次,诸佛村的生活秩序、生命信仰、历史传统,都在塑造着他的行事为人,影响了他的思维方式和处事之道,最终这些生命的烙印化作了纸上的心灵空间和风景。再次,他的思想和情感找到了诗歌这个抒发的管道,思想和梦想通过语言这个载体得到实现,他以语言的方式拥有这个世界,准确点说,他以语言的方式再次拥有了“诸佛村”这个贴着“张远伦”标签的一个理想之地。诗,就是他再现的“诸佛村”的狗叫和炊烟,这是属于世俗生活的一部分,也有他再现的“跪书”一般的,属于灵性生活的另一部分。世俗生活和灵性生活,共同构成了他的诗歌的厚重质地和“菜青虫”一般的陌生的熟悉感。
《瓦事》被放在诗集最显著的位置,可见其在作者心中的分量。这是一首富有多重文本层次的厚重之诗,无论是文本言语层、文本意蕴层,还是文本哲理层,都能挖掘到深刻的意味。诗人从“青瓦”写起,否定“一片青瓦覆盖另一片青瓦”,他采取的是“挪一挪”的方式,事物的层次感就出来了,它们之间不是互相覆盖,而是彼此彰显,这就形成了一种“瓦”的秩序;这也是先祖、父亲和我之间的人的秩序,当然也隐含了一种心灵秩序。诗人从小小的瓦片着手,揭开了村庄的面纱和一个人的“谱系”。这首《瓦事》,实则是生者之事与逝者之事的叠加,是“寻根”和“追远”,也是一种属于张远伦自身“挪让”的处世哲学和为诗歌留出空间诗学。他在天空和大地之间垂下梯子,在词语本身中沉降和上升,他拥有一个实体的村庄,也在用词语的青瓦重建或重现那个村庄。他的诗是给读者留有自由出入的空间的,正如揭开的瓦片给光芒留的空间。
这种“象征交换”不独是在《瓦事》之诗中有所体现,在《河心洲之石》中也有:“让一块石头活在我的怀里,轻轻喘息/与卑微的我,在封闭的村庄//相互换气,相互透过对方的胸廓”,在诗人那里,没有人是高贵的和石头(物)是低贱之分,物与“我”是等值的,他首先洞见到河心洲之石的独一性“有肺部的石头”,赋予石头以生命。其次,在“相互换气”的过程中,物与“我”之间有了生命的关联,形成了一种生命共同体;“我”怜恤事物,也必将被事物所怜恤。
如果说隐喻里包含着诗、真理和美,那么张远伦在诗中制造了隐喻之美和隐喻之真。他从河心洲的鸟、光、石和沙,这些细微之物出发,与生命本身钩连出一种隐喻的关系,隐喻不再是一个修辞方法,而是认识自我和真理的途径。不再是通过事物来隐喻生命,而是事物本身就隐含着生命,诗人通过身边的事物“在柔软的细沙上五体投地,然后起身/看一个人形印痕消失”(《 河心洲之沙》)和天上的事物“上天布满了预言,所以我们仰望”(《给女儿讲讲北斗七星》)来认识自我和真理,这可能是一种朴素的“泛灵论”。
《我有菜青虫般的一生》,这首诗像是诗人的自传,一幅诗人的自画像,寥寥数语,就抓到了神韵和骨髓:站在世界的反面,有微词,隐居者。诗人既唱着“逆风歌”,又“站在这个世界的反面”,他找到了一个格物致知的方法论,与世界达成了和解的关系。“我”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末尾的位置和消隐的状态。他“逆风”和“反面”的立场,使他的观物变成了物观,主客移位。物自身就是一个主体和世界。“咬出一个小洞,看天”,透露出一个诗人不甘于此的努力,隐含着从“看天”到羽化成蝶,花间栩栩的一个愿望。
“我逆风而走,便是走向光源/走向草根,走向声带”(《逆风歌》)。逆风而行,是一种开拓的勇气。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远伦的“逆风”,无异于选择了一条险远和人所罕至的路,他是一个有志和持志的诗人,必定能见非常之观和见非常之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远伦是一个与所有人都“反向”的诗人,他的反方向行走为自己获得了更充足的能量源,更贴近生活的真实气息,更能倾听万物的声音,不断地令自身圆满觉悟,趋近那一个“光源”。张远伦的诗,很好地处理了词语和经验的关系,诗人作为一个感受性主体,他的生活感受力被提炼为诗歌感受力,他对经验的咀嚼和反刍,使词语能够准确传递诗人的经验和感受,他用自身的经验唤醒了他人的经验。“便是,走向大风的子宫”,从他的诗句中,能感受到诗人自身与世界,二者之间的互相归属的亲缘关系。不是遗世、弃世和遁世,而是就在世界之中。“走向大风的子宫”,是一种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自身也作为一个内在的世界被语言所拥有。
张远伦是一个慢强力的诗人,或者说是有“霜刃”的诗人,就像一辆货车,垛得满满当当之后,再用绳子捆扎得严严实实,然后满载而归。“诸佛寺的顶点,和严家山的顶点/形成了对峙之美/夹缝里是小小的诸佛村” (《顶点》)这几句诗恰好构成了一个以诸佛村为底角的倒三角形。他坦言在诸佛村生活了十年,是“谷底仰望”和“凝聚”的十年,彻悟了“对峙是顶点和顶点之间的事情”。倒三角形也会颠倒过来,在谷底的“我”,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对峙的顶点”所仰望的唯一的顶点,即“群山的中心”。
在《古镇匠人》一诗中,他用“为神灵黥面”和“为菩萨换骨”这样的词句来形容他的外公,“古镇匠人”与神灵和菩萨打交道,这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活计,令人心生敬畏充满了庄严感。远伦实质上已经从外公身上传承了那种心底的敬畏和神圣感,是把匠人的手艺转化为了诗人的手艺,是一种带有神圣感和仪式感的写作。换言之,诗人是另一种匠人。他的敬畏之心用在了词语的锤炼上,每一个词语都是黥面的颜料和换骨的素材。 在《死局》一诗中,诗人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把玩”汉字的手艺人的形象。他发现了棋子和汉字之间的隐喻关系,在棋子、汉字和单个人的命运之间,有种隐秘的关联。他把下棋的位置变化和汉字在诗中的位置的变化所产生的“意义的短暂死亡”“意义的重现和最大化”进行了并置的呈现。“一个汉字在喧嚣中被重新赋予新生的时候”,也是一个人获得新生的时候。人、棋子和汉字一同“抵达黄昏中的死局”,也随同“悔棋”的后撤、取消获得“新生”。棋子的命运在于下棋人的调兵遣将,汉字或词的命运在于诗人的谋篇布局,词的精确使用和最佳位置的落定。远伦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定义了自己卒子的身份”,也对“弃子”的命运和“市侩”之气有种坚决的反抗和抵制。
“赶在成为弃子之前/成为市侩之前,写出一句/救赎之诗。”“弃子”既有被舍车保帅的用意,又有像被遗弃的孩子之意。在棋局,有对一个小卒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无奈,因为它不能像利剑一样刺穿“将帅”的心。在市井之中,有对个体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无奈,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抵达黄昏中的死胡同”。死局是卒的先死而后造成的更大的死亡。作为一个贴着“卒”字的人,这预示着一种卑微的身份,一种必死的预言。写出一句救赎之诗,也就成了卑微之小卒的死彼生此的关键。“我允许死亡,可以后撤一步”,这是一种获取更多时间和空间的智慧,以便写出救赎之诗,或获得救赎之道。当他从“死局”突围的时候,就获得了新的天地。
附:张远伦的诗二首
瓦 事
假如你发现
一片青瓦覆盖另一片青瓦
太死了,一定要将上面那片
挪一挪。这细微的改变
将为炊烟打开出路
而我父亲,特意揭开的瓦片
不要去碰它。那是
为我的堂屋留出光芒
照到的,是神龛上的牌位
在我的村庄
让出一片瓦,就会
亮出一个安详的先祖来
保持着树木的肃穆
和天堂的反光
顶 点
诸佛寺的顶点,和严家山的顶点
形成了对峙之美
夹缝里是小小的诸佛村
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年
发现对峙是顶点和顶点之间的事情
我只能在谷底仰望
有一次,我登上诸佛寺
看到了更高处的红岩村和红花村
它们的顶点加进来
就形成了凝聚之美。这点发现
让我突然忘却了十年的鸡毛蒜皮
和悲伤。竟然微微出神
把自己当成了群山的中心
一、细微的改变将为炊烟打开出路
《瓦事》被放在诗集最显著的位置,可见其在作者心中的分量。这是一首富有多重文本层次的厚重之诗,无论是文本言语层、文本意蕴层,还是文本哲理层,都能挖掘到深刻的意味。诗人从“青瓦”写起,否定“一片青瓦覆盖另一片青瓦”,他采取的是“挪一挪”的方式,事物的层次感就出来了,它们之间不是互相覆盖,而是彼此彰显,这就形成了一种“瓦”的秩序;这也是先祖、父亲和我之间的人的秩序,当然也隐含了一种心灵秩序。诗人从小小的瓦片着手,揭开了村庄的面纱和一个人的“谱系”。这首《瓦事》,实则是生者之事与逝者之事的叠加,是“寻根”和“追远”,也是一种属于张远伦自身“挪让”的处世哲学和为诗歌留出空间诗学。他在天空和大地之间垂下梯子,在词语本身中沉降和上升,他拥有一个实体的村庄,也在用词语的青瓦重建或重现那个村庄。他的诗是给读者留有自由出入的空间的,正如揭开的瓦片给光芒留的空间。
这种“象征交换”不独是在《瓦事》之诗中有所体现,在《河心洲之石》中也有:“让一块石头活在我的怀里,轻轻喘息/与卑微的我,在封闭的村庄//相互换气,相互透过对方的胸廓”,在诗人那里,没有人是高贵的和石头(物)是低贱之分,物与“我”是等值的,他首先洞见到河心洲之石的独一性“有肺部的石头”,赋予石头以生命。其次,在“相互换气”的过程中,物与“我”之间有了生命的关联,形成了一种生命共同体;“我”怜恤事物,也必将被事物所怜恤。
如果说隐喻里包含着诗、真理和美,那么张远伦在诗中制造了隐喻之美和隐喻之真。他从河心洲的鸟、光、石和沙,这些细微之物出发,与生命本身钩连出一种隐喻的关系,隐喻不再是一个修辞方法,而是认识自我和真理的途径。不再是通过事物来隐喻生命,而是事物本身就隐含着生命,诗人通过身边的事物“在柔软的细沙上五体投地,然后起身/看一个人形印痕消失”(《 河心洲之沙》)和天上的事物“上天布满了预言,所以我们仰望”(《给女儿讲讲北斗七星》)来认识自我和真理,这可能是一种朴素的“泛灵论”。
二、逆风而走,便是走向光源
《我有菜青虫般的一生》,这首诗像是诗人的自传,一幅诗人的自画像,寥寥数语,就抓到了神韵和骨髓:站在世界的反面,有微词,隐居者。诗人既唱着“逆风歌”,又“站在这个世界的反面”,他找到了一个格物致知的方法论,与世界达成了和解的关系。“我”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末尾的位置和消隐的状态。他“逆风”和“反面”的立场,使他的观物变成了物观,主客移位。物自身就是一个主体和世界。“咬出一个小洞,看天”,透露出一个诗人不甘于此的努力,隐含着从“看天”到羽化成蝶,花间栩栩的一个愿望。
“我逆风而走,便是走向光源/走向草根,走向声带”(《逆风歌》)。逆风而行,是一种开拓的勇气。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远伦的“逆风”,无异于选择了一条险远和人所罕至的路,他是一个有志和持志的诗人,必定能见非常之观和见非常之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远伦是一个与所有人都“反向”的诗人,他的反方向行走为自己获得了更充足的能量源,更贴近生活的真实气息,更能倾听万物的声音,不断地令自身圆满觉悟,趋近那一个“光源”。张远伦的诗,很好地处理了词语和经验的关系,诗人作为一个感受性主体,他的生活感受力被提炼为诗歌感受力,他对经验的咀嚼和反刍,使词语能够准确传递诗人的经验和感受,他用自身的经验唤醒了他人的经验。“便是,走向大风的子宫”,从他的诗句中,能感受到诗人自身与世界,二者之间的互相归属的亲缘关系。不是遗世、弃世和遁世,而是就在世界之中。“走向大风的子宫”,是一种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自身也作为一个内在的世界被语言所拥有。
三、卒子的身份,救赎之诗
张远伦是一个慢强力的诗人,或者说是有“霜刃”的诗人,就像一辆货车,垛得满满当当之后,再用绳子捆扎得严严实实,然后满载而归。“诸佛寺的顶点,和严家山的顶点/形成了对峙之美/夹缝里是小小的诸佛村” (《顶点》)这几句诗恰好构成了一个以诸佛村为底角的倒三角形。他坦言在诸佛村生活了十年,是“谷底仰望”和“凝聚”的十年,彻悟了“对峙是顶点和顶点之间的事情”。倒三角形也会颠倒过来,在谷底的“我”,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对峙的顶点”所仰望的唯一的顶点,即“群山的中心”。
在《古镇匠人》一诗中,他用“为神灵黥面”和“为菩萨换骨”这样的词句来形容他的外公,“古镇匠人”与神灵和菩萨打交道,这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活计,令人心生敬畏充满了庄严感。远伦实质上已经从外公身上传承了那种心底的敬畏和神圣感,是把匠人的手艺转化为了诗人的手艺,是一种带有神圣感和仪式感的写作。换言之,诗人是另一种匠人。他的敬畏之心用在了词语的锤炼上,每一个词语都是黥面的颜料和换骨的素材。 在《死局》一诗中,诗人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把玩”汉字的手艺人的形象。他发现了棋子和汉字之间的隐喻关系,在棋子、汉字和单个人的命运之间,有种隐秘的关联。他把下棋的位置变化和汉字在诗中的位置的变化所产生的“意义的短暂死亡”“意义的重现和最大化”进行了并置的呈现。“一个汉字在喧嚣中被重新赋予新生的时候”,也是一个人获得新生的时候。人、棋子和汉字一同“抵达黄昏中的死局”,也随同“悔棋”的后撤、取消获得“新生”。棋子的命运在于下棋人的调兵遣将,汉字或词的命运在于诗人的谋篇布局,词的精确使用和最佳位置的落定。远伦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定义了自己卒子的身份”,也对“弃子”的命运和“市侩”之气有种坚决的反抗和抵制。
“赶在成为弃子之前/成为市侩之前,写出一句/救赎之诗。”“弃子”既有被舍车保帅的用意,又有像被遗弃的孩子之意。在棋局,有对一个小卒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无奈,因为它不能像利剑一样刺穿“将帅”的心。在市井之中,有对个体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无奈,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抵达黄昏中的死胡同”。死局是卒的先死而后造成的更大的死亡。作为一个贴着“卒”字的人,这预示着一种卑微的身份,一种必死的预言。写出一句救赎之诗,也就成了卑微之小卒的死彼生此的关键。“我允许死亡,可以后撤一步”,这是一种获取更多时间和空间的智慧,以便写出救赎之诗,或获得救赎之道。当他从“死局”突围的时候,就获得了新的天地。
附:张远伦的诗二首
瓦 事
假如你发现
一片青瓦覆盖另一片青瓦
太死了,一定要将上面那片
挪一挪。这细微的改变
将为炊烟打开出路
而我父亲,特意揭开的瓦片
不要去碰它。那是
为我的堂屋留出光芒
照到的,是神龛上的牌位
在我的村庄
让出一片瓦,就会
亮出一个安详的先祖来
保持着树木的肃穆
和天堂的反光
顶 点
诸佛寺的顶点,和严家山的顶点
形成了对峙之美
夹缝里是小小的诸佛村
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年
发现对峙是顶点和顶点之间的事情
我只能在谷底仰望
有一次,我登上诸佛寺
看到了更高处的红岩村和红花村
它们的顶点加进来
就形成了凝聚之美。这点发现
让我突然忘却了十年的鸡毛蒜皮
和悲伤。竟然微微出神
把自己当成了群山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