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最让我感动的细节,不是皮埃尔独唱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不是马修离开学校时窗户里扔下的纸飞机和孩子们挥舞的小手,不是贝比诺终于在某个星期六和马修一起离去的背影;而是两个很不重要的细节。
马修刚到学校没多久,有次校长考贝比诺,马利萨尔是怎么死的?贝比诺一脸懵圈,站在校长后面的马修比画着打枪的动作,贝比诺还是不明白,校长一扭头,马修赶紧做出假装打苍蝇的样子。校长回过身,马修又开始费劲地比画,可怜他比画得倾情,贝比诺突然眼睛一亮,回答:“死于打猎!”
另一个细节同样发生在马修刚到学校不久。有个孩子打伤了善良的老校工,马修知道是谁干的,他没有让这个孩子关禁闭,而是让他去照顾受伤的校工。校工并不知道照顾他的人正是打伤自己的人,对孩子感激涕零。后来校工病情转重,被抬走了。孩子心里愧疚难当,压力极大,沉默很久问马修一句话“他会死吗?”马修回答:“一定不会的,他们会医好他的。”
这个细节并不重要。尤其是第一个细节,几乎只是一种为了情趣的调侃。除了体现马修对孩子们的袒护之外,主要是为了刻画马修的孩子气。这个细节为什么感动了我?它让我看到一个好老师是什么样的。
好老师,仅仅有爱是不够的。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好老师多少有点苦哈哈的,小时候我们都会唱那首歌,深夜的时候从老师窗下走过,发现老师还在改作业备课。长大之后我们仍然认为老师苦哈哈。老师,特指中小学老师,这工作太辛苦,学校要求太多,老师们在校方、家长和学生三体的夹缝中顾全大局,约束良多,多少都过于严肃。
法国男教师马修,除了爱之外,却有一种天然的幽默和智慧,他袒护学生,他难道不怕孩子在他的袒护中更加不思进取吗?因为他知道,相比于那生活的热情和安全感,这一点点无足轻重的成绩和知识,太不重要了。
第二个细节更有深意。打伤校工的这个男孩子,自然是顽劣的,他让一个善良的老校工受了重伤,还让另一个男孩作替罪羊被关到禁闭室。马修让他去照顾受伤校工,作为对他的教育,这个方式当然很好,因为校工的感激,会加倍地激发他的愧疚心理。但是糟糕的是,校工的伤竟然没有很快地好起来,而是加重了,到了需要转到外面医院的程度。
这都是这个男孩的错误造成的。马修是生气的。但当男孩问:“他会死吗?”马修为什么不趁机批评教育,而选择了一句温柔的安慰?他搂了搂这个孩子,说:“别担心,他不会死的,他们会医好他。”
这句温柔的安慰,让我深深感到马修的伟大。
儿子小时候手脚很多,经常打碎东西。有些东西不该他拿他也拿,犯的错误可谓多矣。而我的态度,却根据他打烂东西的贵重程度有所不同。比如,他打烂一个八块钱的茶杯,我可能只是默默打扫一下就算了,如果他打烂的是八十块的茶杯,我必定会责骂几句,如果他打烂的是八百块钱的茶杯,我可能就会暴跳如雷。
有一次,我暴跳如雷之后,他怯怯地问我,妈妈,我打烂那么多很贵的东西,现在我们家是不是穷人家了?
我觉得好笑,但心里还是很生气他老是打烂东西的恶习,更心疼那刚刚化成碎片的器物,因此我狠狠地回答他:“对,你害得我们家现在是穷人家了!”
孩子一听,眼睛顿时红了。三岁的他扁着嘴忍了很久,默默地流下泪来。
我一直记得这一幕,每当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己特别残忍。我知道自己对孩子使用的是一种冷暴力,我对他犯下的错误施以附加的心理压力。而在《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跟当时的我遇到的是同一个问题,但他没有纵容自己的情绪,没有让自己的愤怒变成一种压力施加在孩子身上。相反,他选择了安慰,安慰那个犯错的孩子。
这个闪闪发光而又毫不知名的老师,以这些细节,被我铭刻于心。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马修是我迟到的榜样。
马修刚到学校没多久,有次校长考贝比诺,马利萨尔是怎么死的?贝比诺一脸懵圈,站在校长后面的马修比画着打枪的动作,贝比诺还是不明白,校长一扭头,马修赶紧做出假装打苍蝇的样子。校长回过身,马修又开始费劲地比画,可怜他比画得倾情,贝比诺突然眼睛一亮,回答:“死于打猎!”
另一个细节同样发生在马修刚到学校不久。有个孩子打伤了善良的老校工,马修知道是谁干的,他没有让这个孩子关禁闭,而是让他去照顾受伤的校工。校工并不知道照顾他的人正是打伤自己的人,对孩子感激涕零。后来校工病情转重,被抬走了。孩子心里愧疚难当,压力极大,沉默很久问马修一句话“他会死吗?”马修回答:“一定不会的,他们会医好他的。”
这个细节并不重要。尤其是第一个细节,几乎只是一种为了情趣的调侃。除了体现马修对孩子们的袒护之外,主要是为了刻画马修的孩子气。这个细节为什么感动了我?它让我看到一个好老师是什么样的。
好老师,仅仅有爱是不够的。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好老师多少有点苦哈哈的,小时候我们都会唱那首歌,深夜的时候从老师窗下走过,发现老师还在改作业备课。长大之后我们仍然认为老师苦哈哈。老师,特指中小学老师,这工作太辛苦,学校要求太多,老师们在校方、家长和学生三体的夹缝中顾全大局,约束良多,多少都过于严肃。
法国男教师马修,除了爱之外,却有一种天然的幽默和智慧,他袒护学生,他难道不怕孩子在他的袒护中更加不思进取吗?因为他知道,相比于那生活的热情和安全感,这一点点无足轻重的成绩和知识,太不重要了。
第二个细节更有深意。打伤校工的这个男孩子,自然是顽劣的,他让一个善良的老校工受了重伤,还让另一个男孩作替罪羊被关到禁闭室。马修让他去照顾受伤校工,作为对他的教育,这个方式当然很好,因为校工的感激,会加倍地激发他的愧疚心理。但是糟糕的是,校工的伤竟然没有很快地好起来,而是加重了,到了需要转到外面医院的程度。
这都是这个男孩的错误造成的。马修是生气的。但当男孩问:“他会死吗?”马修为什么不趁机批评教育,而选择了一句温柔的安慰?他搂了搂这个孩子,说:“别担心,他不会死的,他们会医好他。”
这句温柔的安慰,让我深深感到马修的伟大。
儿子小时候手脚很多,经常打碎东西。有些东西不该他拿他也拿,犯的错误可谓多矣。而我的态度,却根据他打烂东西的贵重程度有所不同。比如,他打烂一个八块钱的茶杯,我可能只是默默打扫一下就算了,如果他打烂的是八十块的茶杯,我必定会责骂几句,如果他打烂的是八百块钱的茶杯,我可能就会暴跳如雷。
有一次,我暴跳如雷之后,他怯怯地问我,妈妈,我打烂那么多很贵的东西,现在我们家是不是穷人家了?
我觉得好笑,但心里还是很生气他老是打烂东西的恶习,更心疼那刚刚化成碎片的器物,因此我狠狠地回答他:“对,你害得我们家现在是穷人家了!”
孩子一听,眼睛顿时红了。三岁的他扁着嘴忍了很久,默默地流下泪来。
我一直记得这一幕,每当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己特别残忍。我知道自己对孩子使用的是一种冷暴力,我对他犯下的错误施以附加的心理压力。而在《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跟当时的我遇到的是同一个问题,但他没有纵容自己的情绪,没有让自己的愤怒变成一种压力施加在孩子身上。相反,他选择了安慰,安慰那个犯错的孩子。
这个闪闪发光而又毫不知名的老师,以这些细节,被我铭刻于心。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马修是我迟到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