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高素质”的加拿大人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国人的劣根性便成了近几年网上越来越被热议的一个话题:内地游客在卢浮宫水池前泡脚;骑在华尔街铜牛背上照相发微博;在卢克索神庙浮雕刻上“xx到此一游”的字迹……劣迹之多,不一而足。很多中国网民痛心疾首地哀叹:国人的素质怎么如此之低?就不能和人家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学一学?留学加拿大的李晗最初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可是在加国生活了数年后,他发现加拿大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尚……

有一种见义勇为叫惹祸上身


  2010年,结束了漫长的等待后,我终于怀揣着对加国无限的向往走下了飞机。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诚信自律的加拿大人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过马路时,即使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也要等着绿灯亮起再走;公共洗手间全都备有卫生纸,却从来不会有人因贪小便宜将其偷走;排队的时候能够遵守秩序,从来不会发生哄抢插队的事情……
  我租住在多伦多一个华裔家里,男主人王先生是做建材生意的。在日常的闲聊中我得知,在加拿大约有一半的买卖交易是在不签约的情况下进行的。开始王先生也很担心,但日子久了,虽然交易偶尔会出现误差,但故意欺诈和瞒骗等现象从未发生过。他说加拿大商人的诚信行为并不都是因为品德多高尚,而是因为受到严格法律的制约。
  原来,加拿大人没有个人档案,但有一张由加拿大政府人力资源部核发的社会保险卡,也叫白卡。这张卡不记录奖励和任何“光荣历史”,只记录不光彩的事,而且记录将伴随终生。在加拿大生活,出生就可获得“白卡”;外国人在当地居住和工作满1年,也可获得“白卡”。上学、就业、买房、买车、贷款、出国等,都要出示“白卡”,一旦上面有不良记录,申请者多半会失去各种机会。
  有一天,我和同乡郑羽走在街上,看到一个又瘦又小的年轻人正在明目张胆地偷拆一辆汽车上的备用轮胎。当时大街上人来人往,但所有人都对此视若无睹。眼见那小贼卸了人家的轮胎扛着准备逃跑,我不由豪气干云,大喝一声:“别跑!”抬腿就要追上去。却不料被郑羽死死拖住,直到小贼扛着轮胎消失得无影无踪,郑羽才放开我,掏出手机报了警。
  “刚才为什么不捉住他?”我有些气恼地责问郑羽,“我们两个人能制服他。等警察来,他早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不想郑羽很认真地告诉我,刚才他可是救了我呢。捉小偷这个在中国被赞誉为见义勇为的行为,在加拿大可能要面临牢狱之灾。就在几年前,多伦多中区唐人街的一家华裔超市老板发现一个小偷在自家店里行窃,于是带着店员追出几条街将其拿获,用绳子捆好后,扣在自己的车里,然后打电话报了警。不想警方到来后,没有先处理小偷,而是将捉小偷的老板和店员扣了起来,并以绑架、私藏武器、强行禁锢及袭击等4项罪名向法院提起了公诉。
  为自己的超市抓贼都有可能坐牢,那其他见义勇为抓小偷的就更讲不清了,我听得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来。郑羽很严肃地告诉我,加拿大的法律规定,公民无须见义勇为。公民作为纳税人,已经通过纳税养活了警察,警察有义务保护纳税人及其财产。这种制止罪犯的风险,应当由警察去承担。私自捉小偷的过程充满了风险,很容易触犯到法律,给自己惹来官司。所以遇到类似偷盗事件,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先报警,监控录像有犯罪嫌疑人的影像,警方会予以立案,这样到破案会等很久,但你要有耐心,这就是加拿大。常看到一些媒体抱怨加拿大人冷漠,缺乏见义勇为精神,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有一种助人为乐叫为己挖坑


  这次路遇小偷的插曲虽让我想想有些后怕,但也并没往坏处想,只是觉得加拿大人有些古板教条,可是接下来遇到的事却让我对加拿大人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一天,我在公交站台排队等巴士。等了一会儿,来了一辆巴士,人群开始有秩序地向前移动,前面与我隔着三个人的是一位身材肥胖,拄着拐杖的老太太,走起路来异常缓慢。老太太前面的人已经上了巴士,而她距离车门还有数米之遥。
  整个队伍静悄悄地,没有抱怨声,却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去扶一把老人,就连巴士司机也只是静静地看着。我很想走上去,但想着这么多人都袖手旁观,便忍住没有动。
  回到家,我向王先生说起了这件事。王先生不无担心地说,多亏我当时没有伸手去扶,否则可能扶出事来。
  王先生说:“你想想为什么别人都不帮她?知道吗,如果你扶她时不小心摔倒了,摔断了胳膊腿,你要负法律责任。”接着他给我讲了一件真实的案例,一个小孩子在玩耍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井中,邻居见状施救,可小孩被救上来时就死了,小孩的父母便把邻居告上了法庭。法官判决邻居对死者父母进行民事赔偿。为什么法官要这么判呢?因为这里的法律理念是,施救要通过专业人士进行,非专业人士从事施救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我不由心生感慨,原来不止是在中国不能随便扶摔倒的老人,在加拿大就连站着的老人也不能随便伸手去扶呢。
  加拿大的法律使得人们不敢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方面轻举妄动。在这里,人们遇到紧急情况不会奢望向周围的人求助,唯一的办法就是打911。
  打了911后,一般会有三种车辆到达现场:救火车、救护车、警车。救火车上的消防员装备有各种施救工具,救护车配有医生和护士,警察则只负责维护现场的秩序及对见证人进行必要的询问。

有一种贪婪叫合法占便宜


  我开始渐渐明白王先生当初所说的话,可是加国人的冷漠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王先生的小女儿过生日,邀请了一些小朋友来家做客。一名叫布兰达的小姑娘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来,腿上划破了。王先生夫妇连忙给布兰达进行了包扎,并给她母亲打去了电话。布兰达一家与王先生一家平时关系非常好,而且小女孩只是受点外伤,并无大碍。布兰达的母亲很快赶了过来,了解了情况后,将女儿带走了。我以为这件事就此结束了,可王先生夫妇一晚上都表现得忧心忡忡。   第二天,一纸诉状送到了王先生家里,布兰达的母亲将他们告上了法庭,理由是王先生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导致了布兰达受伤,而索赔金额竟然高达二十万加币!
  “天啊!他们怎么可以这样,直接去抢好了!”我气愤地叫道。王先生夫妇显然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郁郁地告诉我,加拿大对伤害儿童遵循零容忍原则,即使索赔一百万,法官都有可能会认可。所以遇到这类情况,一般加拿大人是不会放过机会的,即使朋友也不会留情。王先生费尽了气力,最后终于以10万加币庭外和解。
  我这下真算是大开眼界了,同时感觉有股寒意从心底直蹿上来。在加国生活得久了,我开始明白,加拿大人表现出来的很多“高素质”行为,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高尚,而是受到了法律的限制。可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加拿大人可以毫不掩饰他们的贪婪。
  有一次,帝国银行为了吸蓄,搞了一个活动:国庆节三天内,在帝国银行新开户者,只要存款3500加元以上,就可以获赠一台iPad。消息一出,好占便宜者蜂拥而至,队伍一直排到大道上。
  可是几天后,我经过银行时,发现那里仍然排着长长的队伍。我有些奇怪地问同行的加拿大友人:“iPad促销的活动不是结束了么?难道又有新的促销计划?”友人哈哈笑,告诉我,这些人是来销户的,他们领到了iPad,然后就来销账户了。这次活动,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
  看着有秩序排队等候销户的这群加拿大人,个个春风满面,脸上洋溢着捡到大便宜的喜悦笑容,丝毫没有难为情的意思,我颇为感慨,不由记起王先生曾和我说过的:“这里的人做事,不讲究正确不正确,道德不道德,只讲究违法不违法。”眼前的一幕真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啊。
  而合法地捡便宜还只是一方面,有些加拿大人甚至会拿法律当成武器来制造陷阱,诱使别人上当。
  我在加拿大补习班上的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晓新最近总是愁眉苦脸,无心学习。老师关心地问她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她突然大哭起来,说自己家里最近摊上大事了。
  原来,晓新的父母前不久刚获得了加国永久居留权,于是决定买幢房子。经过千挑万选,最终看中了多伦多近郊的一幢带花园的二层小楼。房主玛蒂娜是个孤寡老太太,准备搬去养老院,所以想把房子卖了。
  双方很快签订了买卖合同,晓新一家准备搬入新家那天,玛蒂娜也来了,老太太很热心地向他们介绍了一些房屋维修和使用的情况。不过她将一个大纸箱遗留在了阁楼上,玛蒂娜说暂时没地方放这些东西,让晓新家人先替她保管几天。
  晓新父母也没多想,很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几天后,玛蒂娜带着两个人来取箱子,一进阁楼就大喊起来:“你们动过我的箱子了?!”晓新的父母表示没有动过,但老太太却根本不听,非说自己放在箱子里的一幅价值数十万加元的名画不见了,随即报了警,警察赶到后做了笔录。
  又过了两个星期,晓新家收到了法院的传票,玛蒂娜将他们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自己经济、精神等损失上百万加元。
  而律师告诉晓新的父母,他们打赢这场官司的可能性很低,这种官司在加拿大时有发生,从法官到警察,明明知道是个讹诈陷阱,可是,西方法律只讲程序正义,玛蒂娜在第一现场有两个证人,还有警察。晓新父母也承认自己答应替玛蒂娜保管箱子,这样,他们就要为箱子里的物品失窃负责,玛蒂娜的胜面较大。
  晓新的父母只好花钱请律师应诉。加拿大的律师费都是天价,钱如流水般花了出去,案件的审理却刚刚起步,等待他们的将是数年乃至十几年的漫长诉讼。
  在加拿大生活的日子里,我越了解这个国度便越困惑:这里的法律促使公民变得诚信有素质,而另一方面,在法律的名义下,这个风景如画的国度里,人与人之间早已竖起了一道坚冰,它让人们之间的关系泾渭分明,却又如此冷漠。        编辑/李艳芳
其他文献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凭借精湛的演技,余男9次获封影后,精通中、英、法三国语言的她,正逐渐升级为国际女星。虽头顶耀眼光环,但她却从未接拍过广告和电视剧。这个堪称“中国最低调影后”的另类女星,怎会与母亲“冷战”20年?她又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倔丫头与母亲的“持久战”  1976年,余男出生在辽宁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4岁时,她就在电影《舞恋》中客串了一个临
期刊
“有钱任性”是中国式土豪的生活模式,他们出则名车,穿则名服,用则名品。极尽一切的高调,并美其名曰:享受生活。这样高调张扬的生活习气甚至带动了中国网民,朋友圈里晒车晒房晒存款简直蔚然成风。本文的主人公江芮妍最近去瑞士生活了一段时间,惊讶地发现瑞士居民大多富得流油,他们却过着一种有钱也不任性的简朴生活,有时甚至让她觉得有点抠门。  能“省”则“省”   先生曾在瑞士留学三年,回国后一直对瑞士民土风情
期刊
数十年来,葡京帝国五光十色的赌博机彻夜不休,如同一个个张开大嘴的贪婪之兽,随时诱惑着人们自投罗网。不过,当欲壑难平时,驯兽人也同样会被它吞噬。  提起澳门,人们马上会想到赌王何鸿燊,想到他的葡京酒店。的确,如果说赌王是澳门的标志性人物,那么葡京酒店就是赌王帝国的象征,澳门的风向标建筑。几十年来,葡京酒店的风云变幻总是吸引着外界的目光。然而,近日大名鼎鼎的葡京帝国陷入了一场巨大的情色风暴,这次的主角
期刊
2014年12月,淘宝网司法拍卖专场挂出的一套别墅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这套位于南京繁华地段的豪宅“瑞景文华”142栋评估价格800多万元,三两天的时间就跌至500万元,却依然无人问津。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栋别墅的地下车库曾发生过离奇命案,死者名叫田明成。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警方在调查中发现,田明成早在2006年8月的一场意外中车毁人亡了!  不久前,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并公布了案
期刊
少妇许文静生下女儿后,陡然从一个俏少妇渐渐衰老成一个丑大妈。尽管她试图用各种办法想找回青春,可怎么也阻挡不了衰老的进程。丈夫忍受不了她的冷淡和脾气,毅然与她离婚。  当她带着孩子渐渐接受事实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得知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卵巢被切除了。可卵巢怎么没了?当她深入调查后,一个惊天秘密浮出水面——升级做母亲,俏少妇竟变成丑大妈  2008年5月,怀孕已6个月的许文静正为去医院产检发愁,因
期刊
德国的低离婚率一直让世界各国啧啧称奇,不少人以为这是因为德国男人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男人更忠诚。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文的讲述者沈欣妍五年前随丈夫定居德国,她惊讶地发现,德国的低离婚率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德国关于离婚的条件太过苛刻,许多德国男人甚至根本离不起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苛刻的离婚条件  2010年,我与先生来到德国北威州的首府杜塞尔多夫定居,在德国硕本连读的先生主修德国法律,毕业后在一家有名的
期刊
2014年,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节目《奇葩说》大热,三位主持人全靠打嘴炮创“笑”果。  这三位,一个是豁达淡定、绵里藏针的蔡康永,一个是引经据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高晓松,还有一位一语九鼎,擅长一招定乾坤的马东。由这三位说话界的“鬼马才子”统领的“口才江湖”,三个男人一台大戏……对骂出的友情  这三只奇葩的结缘,那还真是因为先前结下的一桩梁子。  那时,《晓松奇谈》主持人高晓松作为该节目的创意者,原计
期刊
2014年10月2日,在全球第66届纪录片和新闻艾美奖颁奖现场上,武汉籍著名纪录片导演范立欣凭借《归途列车》荣获最佳纪录片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两项大奖,这是华人获得的首个全球最高权威的纪录片大奖。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部给他无限荣誉的纪录片,只缘于他对一个女孩的承诺。可不幸的是,他与女孩相识时,女孩已是被人包养的“金丝雀”;而当女孩艰难回头时,把无恨悲悯情怀融入纪录片拍摄的范立欣却无法再给女孩温暖
期刊
只要在有人的地方,一定就有嫉妒与被嫉妒。年终岁末,在年终奖、晋升、绩效评比等一系列活动的刺激下,“职场红眼病”无疑大有迅速蔓延之势。  因为羡慕好哥们公司的高福利,河北小伙程子涵在好哥们的帮助下如愿进入公司。然而,成为同事的两人同时也成了竞争对手,在一次次的较量中难以平衡嫉妒心理,最终引发了一桩血案……职场屌丝为福利跳槽  2013年1月的一天,在北京一家安全防护公司上班的程子涵下班后打开微信朋友
期刊
提到同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未婚同居,可是本文主人公李淑仪的经历却给“同居”另一份注解:五年前,她留学英国,住进了一个退休工程师的家里,工程师没有收取房租,而是让她帮忙做家务抵房租。回国后,李淑仪炮制这种“同居”方式,在网络上发布了“同居”的帖子,就在大家嘲笑她异想天开时,一个大学退学教授联系了她。她能够将“同居”关系进行下去吗?租房受挫,另辟蹊径  2012年,29岁的李淑仪从英国杜伦大学留学回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