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童言无忌,起码的教养还是要有的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末带女儿在公园玩,坐在长椅上休息,走过来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挤在我旁边坐下。过了几秒钟,他冲我大嚷:“阿姨,你屁股太大,挤得我都没地方坐啦!”人听得真真切切。我瞪着他,羞愧难当,却无言以对。人家孩子说得没错,我是屁股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况且出自一个孩子之口,我又能怎样?
  这时,男孩的妈妈走过来,没有丝毫歉意,只是敷衍地说了句:“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就兀自拉着孩子走开了。如果说刚才我是三条黑线都不足以形容的尴尬,而此时却是五辆消防车也灭不掉的怒火。


  如我所遭遇的场景,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人们也大多以“童言无忌”淡然处之,草草收场。如果是三四岁的孩子,我必不与其计较,这时候的孩子对语言的掌控能力差,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没概念。但七八岁了,再“童言无忌”恐怕就不太合适了。
  听过这样一个笑话:办公室午休时间,同事和领导聊天,他孩子也在。
  领导说:“抽烟对健康不好,会得肺癌啊。我爸以前抽烟就很凶,现在决定戒烟。”
  同事说:“您父亲能决定戒烟还真是明智,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健康最重要。”
  那习惯了“童言无忌”模式的孩子说:“那你爸是得肺癌了吗?我们家XXX亲戚就是得肺癌死的……”
  这类的“童言无忌”带来的不仅是当事人的尴尬,让人家笑话孩子缺乏教养,更会影响日后孩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个人浅见,要破童言无忌,有三个法宝。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学会体谅和尊重
  同理心,就是把自己摆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体验、理解他人的感受。换位思考,去体谅、尊重,这也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孩子在说话前就能预判:我这样说,是不是会让别人难堪、难过?如果是,那我就不这么说,而不会有不经大脑就夺口而出的“无忌童言”。这并不是教孩子圆滑、世故,而是教孩子最基本的礼貌。
  当孩子们第一次遇到残障人士的时候,大多会马上做出反应,问:“为什么那个叔叔只有一只胳膊/一条腿?”这时,我们要先跟孩子说:“等一下妈妈/爸爸会给你解释。”
  事后,我们要耐心跟孩子说明:“这些身体上有些不一样的人们,生活上本来就有很多不便,如果我们在大家面前指出这些身体上的残缺,他们会更加难过。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去说、不要去指,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你换牙的时候,也不喜欢别人指着你说‘豁牙佬’,对不对?”
  换位思考的教育从孩子小时候就要开始,并且抓住生活中的每个机会进行。
  我曾经在小区的游乐区看到一对四五岁的龙凤胎在打架。哥哥一巴掌打在妹妹头上,把妹妹打哭了,妹妹又打向哥哥,哥哥也哭了,却跑向妈妈告状。妈妈问哥哥:“妹妹打你疼不疼?”哥哥使劲点头。妈妈又问:“那你打妹妹的时候,妹妹疼不疼?”哥哥抽泣着想了一下,又点了点头。妈妈接着问:“那你以后还打妹妹吗?”哥哥摇头,主动跟妹妹和好了。这位妈妈就是在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教给孩子同理心。
  培养孩子的“界限感”:教会孩子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界限感”分为两个层次,初级层次是保护自我,高级层次则是尊重不同。
  保护自我:有些孩子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过于热情,尤其喜欢炫耀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把自己的名字、学校、住址、家里人叫什么和盘托出,一旦遇到心怀不轨的人,这个时候的“童言无忌”就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了。
  尊重不同:法国心理专家卡特琳娜·朱赛尔门曾说:当一个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她会意识到每个个体是不同的,并尊重这种不同。
  有界限感的人不会妄议别人的胖瘦黑白,也不会强迫别人与自己观点一致。可惜的是,这个层次的界限感很难培养,因为很多家长本身都缺乏这种界限感。如果你每天在家里说东家长西家短,对别人品头论足,又怎能阻止孩子有样学样,对和自己不同的人做出各种“童言无忌”的评论呢?
  有一次,同事A(一位年轻的小姑娘)见到了同事B四岁的孩子,觉得很可爱,就逗他:“你真可爱,阿姨很喜欢你,你喜不喜欢阿姨啊?”没想到孩子回答说:“不喜欢,妈妈说你老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一看就不是正经女人。”
  从此这两位同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你能怪孩子“童言无忌”吗?要解决这种类型的童言无忌,首先是家长自己要有界限感,不要在孩子面前肆意评价别人。
  正能量
  有一天,我在餐厅吃饭。旁边那桌的妈妈让服务员倒杯温水,结果服务员倒的水太烫,孩子摸了一下玻璃杯就冲着服务员嚷起来:“你想烫死我啊!”服务员一脸尴尬,正想解释什么,旁边的妈妈开始抱怨:“你怎么回事?不是告诉你要温水了吗?为什么倒开水给我们……”那高八度的音调和不依不饶的语气,跟孩子说的话如出一辙。
  其实,如果这位妈妈心平气和地说:“这水有点烫,麻烦重新倒杯温水。”事情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然而她选择了用充满负能量的语言先发泄一通情绪,再来寻求问题解决。
  情绪先行,这是很多成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却不知道这种表达方式很快会被孩子效仿。这种情绪先行的“童言无忌”,多半是父母的不良示范造成的。
  如何引导?
  多跟孩子进行正向的语言交流,尽量避免使用负面的评判型语句。比如,同样是看到一只脏脏的流浪猫,你可以跟孩子说:“这只小猫看来需要洗个澡”,而不是“这只小猫怎么这么脏啊?快离它远点!”前者可以激起孩子的同情心,而后者却带着负能量的评判色彩。
  有人可能会说:这么说话太累人了,说句话还得想半天……那其实可以退而求其次,多描述,少评判。比如说“这辆车的喇叭声音真响啊”是描述,而“那个司机随便按喇叭太讨厌了”则是评判。你并不知道司机为什么按喇叭,可能是前面有车突然想要变道但没有发现跟后车离得太近了,不得不按喇叭。而你在不掌握准确信息的时候,就一口咬定司机“随便”按喇叭,判定其“太讨厌”,孩子难免会有样学样,随意地从负面的角度解读他人的行为。
  我们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逻辑和语言描述出他/她眼中的世界,成人不要把自己的主观评判过多进行灌输,而成为孩子的思维和语言习惯。
  也许你觉得这是小题大作,但是我见过太多例子,都是家长负能量满满,什么事都能引发其负面评论,后来看到他们的孩子,才上小学,就已经是负能量超标,俨然一“小愤青”了。孩子的模仿能力之强,超乎我们想象,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说话还是应该谨慎点好,避免负能量地传染。
其他文献
孩子上幼儿园了,上小学了,家长满心欢喜,同时又来了新的烦恼。原本以为入园、入学后,从此解放啦,孩子可以交给学校和老师啦,谁知道,天呐!比以前更忙啦!期待中的轻松生活并没有来临,而是进入了一个更苦逼的阶段——陪读。听各种家教讲座;不停的家长会;陪孩子做各种手工;给孩子检查作业、签字画押;和孩子一起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老师给家长布置了太多太多的“课外任务”。忙了一天的家长,下班还要完成这些任务,说起来
期刊
开心是荷包幼儿园里的好朋友。上了中班以后,荷包经常对我说:开心真漂亮,我们班开心最漂亮了。  开心是那种特别健康开朗的女孩,如果上了小学,应该就是个大队长学霸的样子吧。  幼儿园放学之后,小朋友们一般还都要在院子里疯跑一阵儿。有一次,荷包不知道为什么哭了,趴在我怀里呜呜咽咽。开心看见了,跑过来很有大姐大气质地问道:“荷包!谁欺负你了,我去揍他!”  荷包仍旧低头抽泣,开心又转而很温柔地说:“荷包你
期刊
我长得不怎么好看,但我有一张“好说话”的脸。  小时候就是这样,如果一堆同学和我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乞讨的,要钱的手保准伸到我面前并且特别执着。去买果子,原本我爹嘱咐我只买一斤,我却因为摊主一句“快下雨了照顾下生意”,就抱着所有的果子回家了……我也是公交车上一旦不主动给老爷爷让座,就被点名要求让座的那种倒霉孩子。  女大十八变,我的脸越来越童叟无欺。某天逛完超市刚出门,一个约摸4岁的小女孩哭着向我扑来
期刊
有天在办公室午休时我连干三罐某歪歪饮料,做清洁的阿姨诧异地问:这么大了还喝这个?  呃……没办法,这是亲戚送给我儿子的,但我压根就不想让他喝,或者藏起来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或者“不幸”被他发现了,就只给他留一罐,其他的火速带到公司自己消灭掉。  要不怎么办呢?  以前坚决不给他买垃圾食品,我和他爸爸想吃汉堡薯条的时候,都是偷偷溜出去不带他。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社交范围扩大,垃圾食品怎么挡也挡不住了
期刊
人世间最深、最早的催眠莫过于“父母”了。  如此之早,如此之深,以至于绝大多数人把其中的误解当作了天经地义。  “父母”和“孩子”是相对的,没有“孩子”,也就无所谓“父母”。而所有的复杂和微妙就在这个简单的相对之中,几乎所有的人生剧情都可以在最初的这个关系中找到原型。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身体关系之上,血缘所意味的来历、所属和基因,年龄所意味的幼稚、成熟、强大弱小,构成所有误解的根
期刊
周末,带宝宝去商场,看到有捞鱼的项目,宝宝便千方百计要进入对他而言很高的栅栏,非要去玩一玩。一岁的小宝,要捞到游来游去的小鱼儿,技术含量实在太高,捞鱼也就变成了倒水、洒水、傻笑、叽里呱啦表达自己不知所云小情绪的活动。  旁边还有一个家庭在玩,男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妈妈在专心致志地玩手机,爸爸在看孩子捞鱼。父母的打扮都很时尚,从背的包包、戴的手表、手里甩的车钥匙串也能看出来收入不会太低,至少也是中产
期刊
有次跟朋友谈心,聊到我最怕什么。我说:我最怕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忽然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懂事。  比如,我不仅不用将一进门就冲进玩具区的她拎到门厅换鞋洗手,她还边换边说“妈妈你上了一天班,累不累?”然后双手奉上我的拖鞋,蹲下来帮我解鞋带儿。  根本不“正常”嘛!  准是在幼儿园不听话的时候老师凶、她、了!肯定好好教育了一番小孩要“听话”!内心涌起一股心疼。  我不愿意她太乖。因为平时她就不怎么捣蛋,就是
期刊
承认吧!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利用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  朋友是个年轻的妈妈,有段时间她有个苦恼,就是孩子习惯了姥姥的照看,晚上被父母接回家就很不乐意。这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朋友问我有没有这样的一种理论:“孩子从小跟爸爸妈妈睡,对身心健康会带来更多的好处。”假如有这个结论,她就可以更理直气壮一点,坚持把孩子接回家。  可惜,我没有这种理论。  我在想,这种理论真正的用途在哪里呢?也许她希望用这个说法镇
期刊
小家伙有段时间特别淘气,不好好吃饭,对青菜完全不感兴趣;性子很急,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经常拉着大人跟他比赛,还只能他得第一,输了就哭;玩具经常乱扔乱放,讲也讲不听……  那段时间,刚好是我和他妈妈特别忙的时候,所以,也不是特别有心情和精力跟他慢慢讲道理,但是,我做了一件事情……  那天晚上,帮他脱了衣服钻进被子里,忽然想起白天他幼儿园老师跟我说,小家伙现在每天午睡后都能自己把衣服穿得很好。我
期刊
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围  “我是你的优乐美”加我好友的时候,是刚放寒假的第二天。那天是周末,几乎每个周末,爸爸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聚会、应酬,妈妈也出门参加婚宴了,难得就我一个人在家。  爸爸是我们县某局的副局长,虽然不是一把手,但总有吃不完的饭,忙不完的应酬。为了能让妈妈有时间管家、管我,爸爸通过关系,把妈妈从医院一线调到了后勤。  从小,妈妈拿出管病人的方法来照顾我,时间长了,我老觉得喘不上气来,今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