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我并没有突然变伟大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认吧!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利用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
  朋友是个年轻的妈妈,有段时间她有个苦恼,就是孩子习惯了姥姥的照看,晚上被父母接回家就很不乐意。这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朋友问我有没有这样的一种理论:“孩子从小跟爸爸妈妈睡,对身心健康会带来更多的好处。”假如有这个结论,她就可以更理直气壮一点,坚持把孩子接回家。
  可惜,我没有这种理论。
  我在想,这种理论真正的用途在哪里呢?也许她希望用这个说法镇住自己的父母:“这是为孩子好。”也许用来争取老公的支持:“这是为孩子好。”也许是在心里对哇哇大哭的孩子交代:“宝贝对不起,我知道你不乐意,但这么做是为了你好。”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东西,来调节与父母、丈夫,以及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个东西就是“为孩子好”——但她真只有这一个东西可用吗?
  我问她:“你想接孩子回家吗?”


  她两眼放光,点点头。我说:“那就好了。你是孩子妈妈,晚上想接你孩子回家睡觉,这是你作为妈妈理直气壮的需求,你可以用你自己。”
  我把“你”这个字特别读得很重,意思是“你管他们呢,你有你的权利”。她觉得我说得有道理。但是想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对:但是孩子不愿意啊!孩子的需求是跟姥姥一起睡,他哭闹打滚不跟我们走,怎么办?
  我说,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有你的需求,孩子有孩子的需求,免不了会有冲突。”重点是,冲突并不坏,它是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中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在冲突中学习各种应对的策略。像我这位朋友,在职场上也是处理冲突的一把好手(寻求理论支持,正是她的策略之一)——如果放到职场以外的场合呢?
  “生活中我可以撒娇啊!”她恍然大悟。
  “好办法,你可以试试跟孩子撒娇。”
  后来跟很多人讲这件事情,有些人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比如有人说:“这个观点太可怕了。利用孩子满足大人的需要,把孩子当成什么了?”
  我心里忍不住想反唇相讥:“不然呢?难道当初有谁想生孩子的时候,问过孩子的需要吗?”
  好,我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这句话。
  孩子是为了满足大人才来到这世界的,不是吗?
  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有一天,我和一位老师谈到养孩子的烦恼。我很懊恼地发现,我对女儿表现出的不耐烦,其实是在处理我自己的冲突。我有点自责,让女儿负担了不该她承担的东西。我的老师非常体贴地宽慰我:“没事,孩子从来都在负担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当初就是为了满足大人才被送来这个世界的。根子上已经这样了,后边还在乎多那一点半点吗?”
  可这句宽慰,真是温暖人心……凉透脊背。
  我一开始难以接受这个说法,听上去太过于刺耳,刺耳是因为它刺破了一些真相。
  我现在认识到,任何一个为人父母或者打算做父母的人,都在承担某种无形的压力。一个不言自明的压力就是:你必须从孩子的利益考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切为了孩子”“父母应该是无私的,一切应该是为了孩子”,导致我们对很多真相视而不见。我也是当了好几年的父亲,才敢于说出相反事实:
  从头到尾,我是在为了我自己。
  我们小区有一片人工湖。从我家搬进这个小区开始,我就觊觎着给我女儿买一艘遥控军舰,“她肯定喜欢在湖上开船的感觉!”——明眼人显然看得出谁“肯定喜欢”。我对她好,首先是出于“我”想对她好,其次我才会考虑“她”想不想要。买玩具是这样,别的事也一样。
  我想这也是一种父爱吧。我爱她,愿意尽一切可能满足她。但承认这一切的前提是:首先是出于“我”想这么做,而不是把一切归因为“她”。
  我们太自以为是,太小看孩子
  很多家长聪明、自信,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一遇到育儿问题就陷入了深深的迷惑。这些理论自身就充满了矛盾:“孩子爱吃零食,是让他放开吃呢还是不准他吃?”放开吃,怕把他惯坏了;不准他吃,怕把他憋坏了。两边都为他好,到底该听谁的?——遇到这种困扰,我以为问题并不在于找到标准“答案”。
  问题在于:父母太自以为是,太小看孩子了。
  假如你不准孩子吃零食,而他也听话,这件事就有两部分,一是你的禁止,二是他的服从。如果看不到后半部分,以为一切是父母独断,就会觉得孩子是手里捏来捏去的一团橡皮泥,塑造成型全由父母。但孩子是活的人,无论他有多小,有一些事情他可以接受,另一些事情他不会接受(想一想,他有多少次拒绝过你)。就算他任人摆布,也是他选择了任你摆布。
  他在以自己的方式,争取怎么样“对他好”。
  而这年头的父母都觉得,自己随随便便出点错,就足以毁掉孩子的一切努力——所以我一直觉得,照顾和贬低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无微不至地呵护一个人,生怕丁点风吹草动,往往也在暗示,这人已经脆弱到一碰即碎的程度。
  很多人向我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合作:“明明为他们好,怎么都听不进去!”我的回应是:“如果他们觉得是为自己好,他们就已经听进去了。”我相信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总能从环境中选择吸收他想要的东西——自然,那未必是别人眼中他的最佳选择。又自然,别人的看法他也可以选择听与不听。
  而父母一定还是担心:“孩子确实没法为自己负责啊?”“小孩怎么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万一他吃喝嫖赌怎么办?”出于这些担心,对孩子进行引导和规范,那是父母天经地义的职权。而这些规范,与其说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不如说是安抚此刻“父母的担心”。毕竟,谁又有什么本事断言未来呢?
  如果父母没办法把孩子当作是自己以外的独立个体,一个有想法、有主见、有能力的个体,也就没办法把自己从“父母”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这正是绝大多数育儿文章、育儿理论让我不适应的地方。它们把孩子们看得太无能,又把父母的位置抬举到无限高。这种扬抑反而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父母成为自己、使用自己。就像文章开头我那位朋友,她到处寻求理论的支持。但她差一点忘了,她一直都有充分的权利,表达和争取她想要的一切。   因为“妈妈”的角色太过于重大,她对自己的需求视而不见。就像时刻顶着一个易碎的,又比自己贵重十倍的花瓶往前走,怎么会走得安心?
  但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做一个“好妈妈”“好爸爸”要比做“自己”正确太多了。父母做一切都是为孩子。就算伤害孩子,剥削孩子,也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不累吗?带孩子本就不易,更何况时刻还要哄骗自己。
  真的,这篇文章里我说了很多政治不正确的话。这里我还要多加一句:
  孩子的需要,并不是世上唯一的需要。
  我们大可不必假装我们的英明与伟大
  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大概都会时不时地有这种感叹:我们自己也是孩子,始终在变好,却始终没有变好。不仅称不上完美,甚至都未必合格。每个人走在自己的路上,带着各自的欲望、创伤、无知和局限。现在这样,以后也是这样。虽然走了几十年,但我们都诚实点吧:谁也不可能在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时候,从当上父母的那一刻起,就真的能够做到如如不动,了了分明。
  孩子是半路上的一个旅伴,他遇到我们,说:“一起走一段吧!”
  只是一次相遇。我并没有因此变成不同的人,也不必逼自己假装那样的人。我仍是那个不成熟的我,仍在走自己的路,不曾占到他的路上。
  我们各自在路上摸索,也相互利用。父母利用孩子,探寻我们作为“父母”的课题;孩子也利用父母,实现他们的成长独立。这段路上有真挚的爱,也有伤害;有争吵,也有合作;有奉献和牺牲,也有委屈和愤怒;有叛逆,有感恩,或许还有持久的怨恨……但归根到底,也只是一段路的缘分。
  但愿一起走完这段路的时候,每个人仍然还在做自己。父母考虑的是:“我在这段路上得到了什么?我是不是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而不必越俎代庖地想:“我有没有让孩子走一条最好的路?”
  我那个朋友后来告诉我,她后来对孩子撒娇,求孩子回家睡觉了。
  “效果不太好,”她笑道,“他每回一做鬼脸,啊不,啊不,我就败给他了——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全家人对这事的态度都轻松了不少。”
  我问她:“你自己感觉怎么样呢?”
  她说:“没那么难过了。现在每天跟他软磨硬泡的,还挺好玩的。”
  是什么不一样了呢?我的朋友回答:“因为,我把我的需要表达出来了。”
其他文献
孕晚期的时候,海淘了很多宝宝衣服。看论坛里妈妈们的经验,普遍推荐要买大一号,鬼使神差地直接从6个月买起,有打折货就囤,一下子囤到了两岁。小Jo出生时7斤6两,按说不算偏小的宝宝了,可真不像论坛里说的要穿大一号的衣服啊,按指导月龄穿妥妥的。结果,买回来的衣服大,只能重新买。  现在,我已经很少网购衣服了。随便在专柜买买打折的,几十块钱一件小衣服,穿一季就淘汰了,我妈就总说我“不会过”。毕竟,她到老都
期刊
你家宝宝自己可以玩多久?  如果这是你的第一个宝宝,家里人手又比较充足,答案恐怕不会很乐观。多半是以分钟计的,对吧?  我家大宝毛头,到他6个月为止,自己玩耍的时间不超过两分钟。一旦没人关注他、陪他玩,他就会大声哭嚎抗议。我当时还以为所有的小宝宝都是那样的,都需要有人无时无刻不在互动和陪伴,虽然累得半死,还为此甘之如饴。  直到我的第二个孩子果果出生,我的这种观点才有所改变。果果6个月时,就已经可
期刊
儿子小毛的幼儿园要装修,这就意味着他至少有半年的时间要休学或者寄读。  和姥姥说起这件事,她立马建议:“要不送到我们这来读半年吧。”姥姥家小区里的幼儿园我是知道的,硬件好,双语教学,老师很和蔼。唯一的缺点是,远在他乡。  我仔细想了想,否定了这个提议,理由是:我不想让孩子离开我们。  去年秋天,小毛曾在他大伯家住过一个星期。我去接他的时候,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好想你呀!我们回自己的家吧。
期刊
孩子上幼儿园了,上小学了,家长满心欢喜,同时又来了新的烦恼。原本以为入园、入学后,从此解放啦,孩子可以交给学校和老师啦,谁知道,天呐!比以前更忙啦!期待中的轻松生活并没有来临,而是进入了一个更苦逼的阶段——陪读。听各种家教讲座;不停的家长会;陪孩子做各种手工;给孩子检查作业、签字画押;和孩子一起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老师给家长布置了太多太多的“课外任务”。忙了一天的家长,下班还要完成这些任务,说起来
期刊
开心是荷包幼儿园里的好朋友。上了中班以后,荷包经常对我说:开心真漂亮,我们班开心最漂亮了。  开心是那种特别健康开朗的女孩,如果上了小学,应该就是个大队长学霸的样子吧。  幼儿园放学之后,小朋友们一般还都要在院子里疯跑一阵儿。有一次,荷包不知道为什么哭了,趴在我怀里呜呜咽咽。开心看见了,跑过来很有大姐大气质地问道:“荷包!谁欺负你了,我去揍他!”  荷包仍旧低头抽泣,开心又转而很温柔地说:“荷包你
期刊
我长得不怎么好看,但我有一张“好说话”的脸。  小时候就是这样,如果一堆同学和我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乞讨的,要钱的手保准伸到我面前并且特别执着。去买果子,原本我爹嘱咐我只买一斤,我却因为摊主一句“快下雨了照顾下生意”,就抱着所有的果子回家了……我也是公交车上一旦不主动给老爷爷让座,就被点名要求让座的那种倒霉孩子。  女大十八变,我的脸越来越童叟无欺。某天逛完超市刚出门,一个约摸4岁的小女孩哭着向我扑来
期刊
有天在办公室午休时我连干三罐某歪歪饮料,做清洁的阿姨诧异地问:这么大了还喝这个?  呃……没办法,这是亲戚送给我儿子的,但我压根就不想让他喝,或者藏起来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或者“不幸”被他发现了,就只给他留一罐,其他的火速带到公司自己消灭掉。  要不怎么办呢?  以前坚决不给他买垃圾食品,我和他爸爸想吃汉堡薯条的时候,都是偷偷溜出去不带他。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社交范围扩大,垃圾食品怎么挡也挡不住了
期刊
人世间最深、最早的催眠莫过于“父母”了。  如此之早,如此之深,以至于绝大多数人把其中的误解当作了天经地义。  “父母”和“孩子”是相对的,没有“孩子”,也就无所谓“父母”。而所有的复杂和微妙就在这个简单的相对之中,几乎所有的人生剧情都可以在最初的这个关系中找到原型。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身体关系之上,血缘所意味的来历、所属和基因,年龄所意味的幼稚、成熟、强大弱小,构成所有误解的根
期刊
周末,带宝宝去商场,看到有捞鱼的项目,宝宝便千方百计要进入对他而言很高的栅栏,非要去玩一玩。一岁的小宝,要捞到游来游去的小鱼儿,技术含量实在太高,捞鱼也就变成了倒水、洒水、傻笑、叽里呱啦表达自己不知所云小情绪的活动。  旁边还有一个家庭在玩,男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妈妈在专心致志地玩手机,爸爸在看孩子捞鱼。父母的打扮都很时尚,从背的包包、戴的手表、手里甩的车钥匙串也能看出来收入不会太低,至少也是中产
期刊
有次跟朋友谈心,聊到我最怕什么。我说:我最怕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忽然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懂事。  比如,我不仅不用将一进门就冲进玩具区的她拎到门厅换鞋洗手,她还边换边说“妈妈你上了一天班,累不累?”然后双手奉上我的拖鞋,蹲下来帮我解鞋带儿。  根本不“正常”嘛!  准是在幼儿园不听话的时候老师凶、她、了!肯定好好教育了一番小孩要“听话”!内心涌起一股心疼。  我不愿意她太乖。因为平时她就不怎么捣蛋,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