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层综合体应坏节奏高效率的生产模式,成为现今商业建筑建设主导。地下空间和广场环境为其提高效率及经济利益的重要部分。莲湖广场为正在建设的高层综合体。由于基地面积大,中央水体阻隔等因素影响,形成将地下一层作为商业与环境广场结合的设计理念,形成广场环境新颖局面。
关键词:地下空间、环境设计、高层综合体、下沉广场
Abstract:The high-rise complex bad rhythm of high efficiency should be production mode, has become the leading commerci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vironment for them to improve efficiency squar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tus lake square is high-level complex. Because base area is large, the central water cut off and other factors, form a layer to underground as a 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quare design concept, form square novel environment situation.
Keywords: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vironment design, top complex and sinking squa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今社会,单一的建筑功能及形体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及文明的多样需求。在寸土寸金飞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不愿将时间花费在等待、路途这样无效率的地方,集中工作、就餐、娱乐等必要行程的地点成为高效率生活的首选。高层综合体顺应要求雨后春笋般如林的生长在各地中心区、金融区、新城区。
高层综合体的整体建设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辅助要素:地下空间、环境建设。
1.地下空间:除了在地块中高容积率的向上发展,综合体的地下空间在也显得尤为宝贵。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地下空间大多数用于停车及设备。有时也会出现少量的商业设置。
2.环境建设:在节约市政用土,减少市政设施重复建设,提高市政设施利用率的同时,高层综合体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环境建设责任。环境的优良直接影响地块的商业氛围以及辐射范围。同时,可以对高层综合体的复杂人流进行合理分配引导,对人气带动及城市环境建设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湖南衡阳的莲湖广场,将地下空间及环境结合设计,二者相互融合,形成互助互利的商业条件。
项目概况:地块位于衡阳市莲湖广场商圈,东至莲湖路,西至蒸湘北路、南至解放路、北至常胜路。总占地面积约82亩,实际建设用地面积为29.25亩,容积率达到6.5左右。项目拟规划在红线范围内建设集高档百货、超级电器旗舰店、高星级酒店、高档公寓等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并要求对代征地绿地、水域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完善的市民广场空间与项目空间的有机融合。本设计由江苏省建筑设计院设计二所池程设计师主导设计,笔者参与。
条件分析:基地所在的莲湖商圈为新兴核心商圈,周围有电脑城,各类百货,手机数码城和大型超市等商业设施。为此项目提供了人气条件。地上建设红线集中在地块北边,南边主要为代征绿地,其中包括大面积水体。
综合体裙房控制在5-6层全部用于商业,塔楼包含办公、酒店及住宅设置。商业总体量控制在6万m2 以内。
理念形成:综合上述条件,设计者认为,环境及地下空间的设计阻碍因素有二:1.大面积水体位于地块中央,若进行填埋,不仅提高建设成本,并且浪费天然水景资源。若予以保留,其下方一层的高度无法利用,按常理设置停车无法发挥最大经济价值。2.地面广场面积大,若完全设计成独立广场,会令人产生疲劳、厌烦感,甚至对到达建筑主体的人流起到阻碍作用。在保证地面广场完整性的同时,对人流理性引导,并将地下空间利用最大化,设计者决定将地下一层设置成商业用房,广场部分沿水体边界安排商铺。并按照人流聚集点设置下沉广场,作为地下与地面的连接点。其余地下二三层停车及设备用房。此举有效的融合地上与地下空间,打破了大面积广场带来的繁冗、审美疲勞的弊端。将地块的商业价值发挥到最大。
两横两纵:横向,广场以湖面为中心由北至南有两条横向分割。北端为一整排下沉广场,并被地面交通分割成四个分区,各分区均设立垂直交通。南端为基地临街面,分别在东西两角设计地下商业入口,利用巨大不规则折线形台阶,对人流进行引导。在两条横向带状设计之间,设计三条步行规划路,以满足交通需求。纵向,广场主要设立两条不平行道路。西边结合广场中间横向规划路对水面进行不规则分割。
两横两纵的设计顺应不规则梯形基地条件,配合商业综合体造型要求,对场地进行“井”字分割,使不规则折线成为环境设计主要元素。
“Z轴”联接:地下平面交通状况也与地上一致,由此,上下两层的连接点变得很重要。这是将环境与地下空间结合设计的重点。除了满足疏散交通等规范要求的楼梯、扶梯等,设计者构思了四处肩负造型功能的“Z轴”联接,分别是北端下沉带中间的锥形玻璃塔,及分别设立在水域中央、南端两商业入口之间和东边绿地上的异形“金字塔”采光井。四处联接点高出地面的设计不仅对下层商业留出空间变化的余地,也打破了上层大面积平坦基地给人带来的视觉疲劳感,使广场环境高低错落有致,配合造型景观,丰富了广场的环境元素。玻璃及钢架的材质富有现代感,提高地下商业的自然采光率,一定程度上还可降低营运成本。
小品设计: X、Y、Z轴的主体设计确定之后,细节小品也十分重要。好的环境小品可使广场整体趣味性提高,可使基地已有条件的环境价值发挥到最大,环境设计的成功与否也体现于此。
整个广场的环境重点就是自然水面。由于水体面积巨大,所以通过纵横交通的分割,变成大小不一的四个区域。加之中间树立一个异形“金字塔”采光井,无疑,这里成为广场的环境中心点。为更好地利用水体景观效果,设计者沿东边较大的两片水区设计不对称滨水步道。横穿水景的步行规划路有近三分之二的长度拥有沿水景观,设计者将围砌水面的池岸设计成种满花卉的花坛,并隔一段设计一张木质长椅嵌于花坛之中。步道配合绿地景观及花坛长椅,营造出被自然环境包围的舒适田园感。在各水区中间,设计略处于水面的石材立方作为水中小品,方形的石材,排列整齐,显得既稳重,又现代。各区立方排列不对称,避免了石材立方容易带来的沉重感。加之与其配合的喷泉及围绕的花坛,使整个水体成为有灵魂的丰富景观,人群在这里可以放松身心,忘记紧张的生活节奏,融身于广场环境之中。
配合步行规划路上,花中长椅的设计,在东西两边绿地上,沿边设计若干包围着花坛的木质圆形长椅,一方面为广场人群提供休息场所,另一方面,也分担了景观中心所负担的人流压力。
绿化景观:广场本身面积巨大,所以,在统一的风格中,尽可能地丰富设计,减少审美疲劳是此项目环境设计的另一重点。而莲湖广场中,除去交通、水景等,最大的面积,莫属于绿地。若是但是满铺草皮,难免显得空洞乏味。经过商讨,设计者决定,采用拼接手法,将两种不同草皮以不规则流线间隔种植。这里,设计者没有再采用广场、台阶所使用的折线元素,而是采用了曲线流线设计。一是为配合绿地的亲和力要求,而是为降低广场整体的冲击感。折线与锐角的大量出现,会对人的感官造成一定的刺激,流线型植被拼接,好似柔和剂,中和了现代风格及人体感知的两种需求。
除拼接绿地外,广场采用三种不同规格的行道树。最大最挺拔的用于沿基地外围种植,对广场形成一定围合度,对步行与机动交通进行分离。第二种略小的树种用于两纵交通,明确其主要道路的交通地位。最小的一种用于其他规划道路。三种行道树形成交通等级,也明确了广场的区块划分,对平坦的广场起到竖向的遮挡及分隔,有利于形成景观层次。
为呼应水体周围花坛的设计,将每个下沉广场周围都设计成花坛,内种植会竖向生长的藤蔓型植物,使地上景观有效的延生到下层商业空间中,形成景观延续性。
总结:将地上环境与地下空间结合,最重要的是合理安排三轴连接,使两层空间可以融会贯通。设计者十分重视高层综合体中这二者的设计利用,将其结合是顺应基地条件的产物,也是商业环境设计中的另一突破点。在经济价值首当其冲的现金社会,环境的优化是对人性的关怀,同时也使经济价值提高。将地下空间结合到环境设计,无形中使环境的优化成倍增加,不仅对商业人流进行更细致的分配,合理的降低地面广场的人流压力,也为商业地块聚集了人气,为商业经济价值的发挥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地下空间、环境设计、高层综合体、下沉广场
Abstract:The high-rise complex bad rhythm of high efficiency should be production mode, has become the leading commerci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vironment for them to improve efficiency squar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tus lake square is high-level complex. Because base area is large, the central water cut off and other factors, form a layer to underground as a 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quare design concept, form square novel environment situation.
Keywords: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vironment design, top complex and sinking squa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今社会,单一的建筑功能及形体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及文明的多样需求。在寸土寸金飞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不愿将时间花费在等待、路途这样无效率的地方,集中工作、就餐、娱乐等必要行程的地点成为高效率生活的首选。高层综合体顺应要求雨后春笋般如林的生长在各地中心区、金融区、新城区。
高层综合体的整体建设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辅助要素:地下空间、环境建设。
1.地下空间:除了在地块中高容积率的向上发展,综合体的地下空间在也显得尤为宝贵。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地下空间大多数用于停车及设备。有时也会出现少量的商业设置。
2.环境建设:在节约市政用土,减少市政设施重复建设,提高市政设施利用率的同时,高层综合体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环境建设责任。环境的优良直接影响地块的商业氛围以及辐射范围。同时,可以对高层综合体的复杂人流进行合理分配引导,对人气带动及城市环境建设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湖南衡阳的莲湖广场,将地下空间及环境结合设计,二者相互融合,形成互助互利的商业条件。
项目概况:地块位于衡阳市莲湖广场商圈,东至莲湖路,西至蒸湘北路、南至解放路、北至常胜路。总占地面积约82亩,实际建设用地面积为29.25亩,容积率达到6.5左右。项目拟规划在红线范围内建设集高档百货、超级电器旗舰店、高星级酒店、高档公寓等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并要求对代征地绿地、水域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完善的市民广场空间与项目空间的有机融合。本设计由江苏省建筑设计院设计二所池程设计师主导设计,笔者参与。
条件分析:基地所在的莲湖商圈为新兴核心商圈,周围有电脑城,各类百货,手机数码城和大型超市等商业设施。为此项目提供了人气条件。地上建设红线集中在地块北边,南边主要为代征绿地,其中包括大面积水体。
综合体裙房控制在5-6层全部用于商业,塔楼包含办公、酒店及住宅设置。商业总体量控制在6万m2 以内。
理念形成:综合上述条件,设计者认为,环境及地下空间的设计阻碍因素有二:1.大面积水体位于地块中央,若进行填埋,不仅提高建设成本,并且浪费天然水景资源。若予以保留,其下方一层的高度无法利用,按常理设置停车无法发挥最大经济价值。2.地面广场面积大,若完全设计成独立广场,会令人产生疲劳、厌烦感,甚至对到达建筑主体的人流起到阻碍作用。在保证地面广场完整性的同时,对人流理性引导,并将地下空间利用最大化,设计者决定将地下一层设置成商业用房,广场部分沿水体边界安排商铺。并按照人流聚集点设置下沉广场,作为地下与地面的连接点。其余地下二三层停车及设备用房。此举有效的融合地上与地下空间,打破了大面积广场带来的繁冗、审美疲勞的弊端。将地块的商业价值发挥到最大。
两横两纵:横向,广场以湖面为中心由北至南有两条横向分割。北端为一整排下沉广场,并被地面交通分割成四个分区,各分区均设立垂直交通。南端为基地临街面,分别在东西两角设计地下商业入口,利用巨大不规则折线形台阶,对人流进行引导。在两条横向带状设计之间,设计三条步行规划路,以满足交通需求。纵向,广场主要设立两条不平行道路。西边结合广场中间横向规划路对水面进行不规则分割。
两横两纵的设计顺应不规则梯形基地条件,配合商业综合体造型要求,对场地进行“井”字分割,使不规则折线成为环境设计主要元素。
“Z轴”联接:地下平面交通状况也与地上一致,由此,上下两层的连接点变得很重要。这是将环境与地下空间结合设计的重点。除了满足疏散交通等规范要求的楼梯、扶梯等,设计者构思了四处肩负造型功能的“Z轴”联接,分别是北端下沉带中间的锥形玻璃塔,及分别设立在水域中央、南端两商业入口之间和东边绿地上的异形“金字塔”采光井。四处联接点高出地面的设计不仅对下层商业留出空间变化的余地,也打破了上层大面积平坦基地给人带来的视觉疲劳感,使广场环境高低错落有致,配合造型景观,丰富了广场的环境元素。玻璃及钢架的材质富有现代感,提高地下商业的自然采光率,一定程度上还可降低营运成本。
小品设计: X、Y、Z轴的主体设计确定之后,细节小品也十分重要。好的环境小品可使广场整体趣味性提高,可使基地已有条件的环境价值发挥到最大,环境设计的成功与否也体现于此。
整个广场的环境重点就是自然水面。由于水体面积巨大,所以通过纵横交通的分割,变成大小不一的四个区域。加之中间树立一个异形“金字塔”采光井,无疑,这里成为广场的环境中心点。为更好地利用水体景观效果,设计者沿东边较大的两片水区设计不对称滨水步道。横穿水景的步行规划路有近三分之二的长度拥有沿水景观,设计者将围砌水面的池岸设计成种满花卉的花坛,并隔一段设计一张木质长椅嵌于花坛之中。步道配合绿地景观及花坛长椅,营造出被自然环境包围的舒适田园感。在各水区中间,设计略处于水面的石材立方作为水中小品,方形的石材,排列整齐,显得既稳重,又现代。各区立方排列不对称,避免了石材立方容易带来的沉重感。加之与其配合的喷泉及围绕的花坛,使整个水体成为有灵魂的丰富景观,人群在这里可以放松身心,忘记紧张的生活节奏,融身于广场环境之中。
配合步行规划路上,花中长椅的设计,在东西两边绿地上,沿边设计若干包围着花坛的木质圆形长椅,一方面为广场人群提供休息场所,另一方面,也分担了景观中心所负担的人流压力。
绿化景观:广场本身面积巨大,所以,在统一的风格中,尽可能地丰富设计,减少审美疲劳是此项目环境设计的另一重点。而莲湖广场中,除去交通、水景等,最大的面积,莫属于绿地。若是但是满铺草皮,难免显得空洞乏味。经过商讨,设计者决定,采用拼接手法,将两种不同草皮以不规则流线间隔种植。这里,设计者没有再采用广场、台阶所使用的折线元素,而是采用了曲线流线设计。一是为配合绿地的亲和力要求,而是为降低广场整体的冲击感。折线与锐角的大量出现,会对人的感官造成一定的刺激,流线型植被拼接,好似柔和剂,中和了现代风格及人体感知的两种需求。
除拼接绿地外,广场采用三种不同规格的行道树。最大最挺拔的用于沿基地外围种植,对广场形成一定围合度,对步行与机动交通进行分离。第二种略小的树种用于两纵交通,明确其主要道路的交通地位。最小的一种用于其他规划道路。三种行道树形成交通等级,也明确了广场的区块划分,对平坦的广场起到竖向的遮挡及分隔,有利于形成景观层次。
为呼应水体周围花坛的设计,将每个下沉广场周围都设计成花坛,内种植会竖向生长的藤蔓型植物,使地上景观有效的延生到下层商业空间中,形成景观延续性。
总结:将地上环境与地下空间结合,最重要的是合理安排三轴连接,使两层空间可以融会贯通。设计者十分重视高层综合体中这二者的设计利用,将其结合是顺应基地条件的产物,也是商业环境设计中的另一突破点。在经济价值首当其冲的现金社会,环境的优化是对人性的关怀,同时也使经济价值提高。将地下空间结合到环境设计,无形中使环境的优化成倍增加,不仅对商业人流进行更细致的分配,合理的降低地面广场的人流压力,也为商业地块聚集了人气,为商业经济价值的发挥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