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党中央一直高度关注文化发展这一全局性战略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发展文化产业。党的十八大更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需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则是聚焦于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从而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研究和审视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探讨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349s-01
毛泽东曾经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了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作为一个“二元化”结构严重的国家,正面临着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同时过渡。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能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来换取经济的短暂繁荣和畸形发展。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必定会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形式转换,凭借高新技术在我国传统工业、农业中的应用,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精神文化生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愈加提高,如何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从而了解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
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的为精神生产下定义,而是散见于他的不同著作中。诸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比较详尽的论述了精神生产的范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通过这段阐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第一,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基础,当社会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且它对物质生产存在反作用。第二,精神生产实质上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第三,精神生产的产品是理论化、系统化、观念性的。由此,我们可以为精神生产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精神生产是指人类在参与物质实践活动中通过脑力劳动生产理论化、系统化的以物质为载体的观念性产品的生产过程。
二、精神生产在当代社会的表现
第一,精神生产的世界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精神产品市场成为世界市场。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拓展,各个国家纷纷打破贸易壁垒,抢占精神产品市场。同时,精神产品的生产也走向全球化。精神产品的生产从由一个国家独立完成发展为跨地区、跨国家的分工合作来完成。比如今年上映的影片《狼图腾》就是由中法两国共同制作的,正是因为综合了双方的优势资源才使该片既获得了赞誉也得到了票房。最后,精神生产的消费也是世界性的。例如 J?K?罗琳的《哈利?波特》这一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就被翻译成67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
第二,精神产品的社会性。所谓精神生产的社会性,是指社会经济形态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精神产品,同时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也影响着它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说精神生产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一样,是由市场来配置所需要的各類生产要素的。精神生产的流通、消费都需要市场化。我国的精神生产可分为公益性的精神生產和经营性的精神生产两类。公益性的精神生产主要是指国家为人们提供的科学、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这类精神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且它们是公众共同拥有、消费和受益的。而经营性的精神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并且遵循价值规律的。精神产品的消费者需求成为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市场成为精神生产的风向标;为了扩大市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不断创新,从而造就出一批批新的消费群体,因此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受到对其炒作和推销程度的影响;精神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代替精神产品本身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三、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当代启示
第一,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发展。时至今日,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而言,只有融入其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国家制定了文化“走出去”战略。近年来,文化“走出去”战略已经结下丰硕果实。比如2014年签署的《中韩电影合拍协议》就给予两国互相学习发展的机会。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发展,将电影创作、制作、销售等过程都完善起来,达到双赢。但是,我们在完善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抓住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就如习近平所说:“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魅力,吸收现代文化精髓,融合各国文化特色,从而确立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第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发展。我国多次强调文化发展建设问题,但是仅仅发展文化产业却不可行,文化产业只是文化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要想文化产业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强调:“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好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也应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了铜臭气。”所以说,优秀的文化产品应该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那些回避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完全混同并试图在文化领域全面“市场化”的言行,势必难以形成对文化产业事业正常发展的干扰。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作者简介
周媤琪,1990年11月12日,沈阳人,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
[关键词]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349s-01
毛泽东曾经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了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作为一个“二元化”结构严重的国家,正面临着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同时过渡。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能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来换取经济的短暂繁荣和畸形发展。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必定会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形式转换,凭借高新技术在我国传统工业、农业中的应用,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精神文化生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愈加提高,如何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从而了解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
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的为精神生产下定义,而是散见于他的不同著作中。诸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比较详尽的论述了精神生产的范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通过这段阐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第一,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基础,当社会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且它对物质生产存在反作用。第二,精神生产实质上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第三,精神生产的产品是理论化、系统化、观念性的。由此,我们可以为精神生产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精神生产是指人类在参与物质实践活动中通过脑力劳动生产理论化、系统化的以物质为载体的观念性产品的生产过程。
二、精神生产在当代社会的表现
第一,精神生产的世界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精神产品市场成为世界市场。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拓展,各个国家纷纷打破贸易壁垒,抢占精神产品市场。同时,精神产品的生产也走向全球化。精神产品的生产从由一个国家独立完成发展为跨地区、跨国家的分工合作来完成。比如今年上映的影片《狼图腾》就是由中法两国共同制作的,正是因为综合了双方的优势资源才使该片既获得了赞誉也得到了票房。最后,精神生产的消费也是世界性的。例如 J?K?罗琳的《哈利?波特》这一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就被翻译成67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
第二,精神产品的社会性。所谓精神生产的社会性,是指社会经济形态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精神产品,同时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也影响着它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说精神生产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一样,是由市场来配置所需要的各類生产要素的。精神生产的流通、消费都需要市场化。我国的精神生产可分为公益性的精神生產和经营性的精神生产两类。公益性的精神生产主要是指国家为人们提供的科学、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这类精神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且它们是公众共同拥有、消费和受益的。而经营性的精神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并且遵循价值规律的。精神产品的消费者需求成为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市场成为精神生产的风向标;为了扩大市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不断创新,从而造就出一批批新的消费群体,因此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受到对其炒作和推销程度的影响;精神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代替精神产品本身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三、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当代启示
第一,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发展。时至今日,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而言,只有融入其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国家制定了文化“走出去”战略。近年来,文化“走出去”战略已经结下丰硕果实。比如2014年签署的《中韩电影合拍协议》就给予两国互相学习发展的机会。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发展,将电影创作、制作、销售等过程都完善起来,达到双赢。但是,我们在完善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抓住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就如习近平所说:“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魅力,吸收现代文化精髓,融合各国文化特色,从而确立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第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发展。我国多次强调文化发展建设问题,但是仅仅发展文化产业却不可行,文化产业只是文化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要想文化产业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强调:“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好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也应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了铜臭气。”所以说,优秀的文化产品应该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那些回避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完全混同并试图在文化领域全面“市场化”的言行,势必难以形成对文化产业事业正常发展的干扰。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作者简介
周媤琪,1990年11月12日,沈阳人,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