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于感染性疾病致病原因及其分布特征与耐药性情况的分析,结合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解读对于抗感染治疗的影响,进行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的分析研究,以促进在临床中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培养;药敏解读;抗感染治疗;影响;临床诊断;分析研究
临床中,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实现,尤其是进行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控制、预防以及治疗中,起到了较为突出的临床应用作用效果[1][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中应用的广泛性与普遍性,导致临床对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也比较严重,对于临床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不利的作用和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增加患者的病症死亡率。在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患者病症的临床控制、预防以及治疗中,相关要求规定,理想情况下的抗菌药物治疗应用,需要对于患者感染初期细菌进行培养以及药敏实验的基础上[3],结合其结果实现临床预防、控制与治疗应用。总之,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规范,不仅有利于提升抗菌药物临床治疗应用的效果水平,而且在对于患者用药治疗的安全性保障中也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下文通过对于感染性病菌产生原因、分布特征以及耐药性情况分析基础上,结合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解读对抗感染治疗的影响,对于微生物培养与临床合作实现临床病症诊断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同时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感染性病菌产生原因与分布特征的分析
根据临床相关研究显示,感染性疾病与临床中发生的其他疾病之间具有较为突出的不同,首先表现在,感染性病菌致病原与其他疾病致病原之间存在很大区别,以临床中同一疾病的抗感染治疗为例,不同地区的抗感染治疗措施之间也存在有一定的区别[4]。临床患者在进行尿路感染病症的治疗中,欧洲一些国家在进行此类病症的抗感染治疗中,是以氟喹诺酮作为有效治疗药物,而我国临床中则以尽量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来进行患者尿路感染病症的治疗。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尿路感染患者中,对于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比率在60%,超出欧洲一些国家很多。又比如,在进行门诊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美国是以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的治疗应用为主,而这种药物在进行中国门诊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其作用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导致获得性肺炎产生的主要病菌为肺炎链球菌[5],该病菌在美国地区的耐药性相对较低,而在我国的耐药性比较高,因此临床中并不以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作为主要的治疗应用药物[6]。
其次,由于我国的地理面积比较大,再加上国内各地区的医疗条件以及用药习惯等,存在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导致各地区抗感染治疗中病菌的耐药性也有很大的区别[7][8]。因此,在进行抗感染病菌治疗中,各地区应通过建立微生物实验室,通过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调查[9],以进行抗感染病症诊断治疗措施的制定,提高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
二、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解读对抗感染治疗的影响分析
结合微生物培养以及抗感染治疗临床实际,通常情况下,进行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实验与结果解读,其目的就是在对于感染性病菌的耐药性进行详细了解基础上,对于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用及其效果进行预测分析,以为临床提供依据支持[10]。此外,结合临床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通过提升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解读的比率,能够有效缩短病症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对于患者病症治疗的效率[11]。总之,在进行病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中,不仅需要对于患者病症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并且要注意结合患者病症的流行病学史以及感染病学相关指标,诊断原理与标准、药效学等因素[12],对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合理制定与选择应用。而临床中,通过合理有效的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结果解读,是实现抗菌药物选择并且进行患者病症合理治疗的重要前提。需要注意的是,在结合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中的病原学诊断结果,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用中,还应对于滞后的微生物报告部分进行重视,以真实实现病菌的合理有效抗感染控制治疗。
总之,通过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的检验确定是实现病症诊断以及治疗用药选择的重要保障。在进行感染性病菌的微生物检测中,应注意对于检测标本的合格性进行控制和把握,同时通过三级报告形式,实现微生物培养以及检测报告,实现患者病症病菌的临床治疗和控制。以某研究为例,该研究在对于200多例病菌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检查与诊断中显示,其中肺炎感染患者的占有比率达到50%以上,而在对于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中,患者疾病病菌中所测出的白色念珠菌在临床中多被医生作为污染性病菌,在患者病症的临床治疗中被忽视。根据这一研究可以看出,在进行病菌感染患者的病菌感染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测过程中,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避免对于检测结果的不重视情况产生,不仅需要扩大检测病菌样本的数量,并且应注意扩大病菌标本抽取范围,以实现患者病菌发感染情况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分析,提高患者病症治疗效果。
三、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解读在临床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结合上述对于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在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影响分析,为了实现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对于临床抗感染治疗水平提升的作用和效果,临床中需要医护人员对于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的重视程度进行提升,以增加临床中对于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方式的使用,为患者病症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支撑[13]。同时还需要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开展中积极对于微生物学检查进行配合,以充分发挥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解读在临床的作用和效果,对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是在进行患者病症致病原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实现患者病症的治疗和控制。以临床中的经验性治疗为例,在进行患者病症治疗与控制过程中也是在大样本与循证医学临床调查结果相符合的情况下进行病症治疗和控制的,因此,不管是哪种治疗方式,在进行患者病症治疗中都不是通过盲目的尝试实现患者病症治疗和控制的。通常情况下,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中,对于社区获得性抗感染治疗,多是以经验治疗为主,而在进行医院内的获得性感染治疗中,尤其是在进行重症感染治疗时,则需要通过对于致病原的尽快明确,以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措施,实现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总之,在进行抗感染治疗中,应注意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微生物检测意识,通过积极配合,实现抗感染治疗方案措施的制定,提高临床治疗与控制效果。 此外,在对于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解读结果的临床应用中,由于微生物检测结果受检测条件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微生物培养又是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并给以药敏结果,药敏的目的则是使用体外实验的方法检测细菌的耐药性,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为临床医生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感染问题选用药物提供实施个体化治疗的依据。 因此,所表现出来的意义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对于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解读信息的临床应用中,应注意避免对于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解读结果报告的盲目遵循,应注意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要明白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解读等所有辅助检查的结果的临床意义是以辅助临床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即使是对于患者的病理检查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存在相应的错误,所以,临床中要注意避免受到辅助检查结果的错误诱导,医护人员在临床诊治中不能够盲目的使用微生物检测的结果,应注意结合临床实际进行科学、合理判断基础上进行参考应用。
四、结束语
总之,正确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解读对于抗感染治疗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影响,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是实现病症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具有较为突出的分析研究价值,值得予以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刘瑶,马晓俞,陈淑萍,徐航,于湘友.痰热清辅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3):134-137.
[2]张英,安翠平,杜淑娟,贾聚坤,梁国瑞.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对非发酵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1):3312-3313.
[3]杨晶,楼颂梅,张啸.经鼻胆管引流术后胆汁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34(4):271-274.
[4]唐宗椿,王晓峰,杨兴奎,张荣军.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氟喹诺酮类药抗感染疗效的影响因素[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6):647-649.
[5]王爱华,甄海鹰,李海峰.PICU 8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8):92-95.
[6]邱瑜,胥志跃,肖政辉,何伟志.PICU患儿脓毒症病原学分析及WHO推荐抗感染治疗应用现状[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8):1611-1612.
[7]钟宇眉,钟信刚,王叶子,杨敏,华鹏,刘仁淳,吴海城.湿疹皮炎皮损菌群测定与抗感染治疗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3):211-214.
[8]孙华,吴跃明,李亚学,杨凡,彭永佳,刘建新.体外法研究米曲霉培养物对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11):37-40.
[9]尹秀云,陈建魁,曾利军,于农,宋世平,左向华,金欣,王淼.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解决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0):2499-2451.
[10]许金凤,马华锋,周希瑗,许燕.白内障术前睑板腺特殊处理对结膜囊微生物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12):1437-1442.
[11]詹传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测定与微生物培养在ICU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8):1008-1009.
[12]张治国,朱欣.脊柱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与病原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9):13.
[13]刘小凤,丁跃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上颌窦微生物感染的类型对鼻内镜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2):227-229.
关键词:微生物培养;药敏解读;抗感染治疗;影响;临床诊断;分析研究
临床中,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实现,尤其是进行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控制、预防以及治疗中,起到了较为突出的临床应用作用效果[1][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中应用的广泛性与普遍性,导致临床对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也比较严重,对于临床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不利的作用和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增加患者的病症死亡率。在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患者病症的临床控制、预防以及治疗中,相关要求规定,理想情况下的抗菌药物治疗应用,需要对于患者感染初期细菌进行培养以及药敏实验的基础上[3],结合其结果实现临床预防、控制与治疗应用。总之,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规范,不仅有利于提升抗菌药物临床治疗应用的效果水平,而且在对于患者用药治疗的安全性保障中也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下文通过对于感染性病菌产生原因、分布特征以及耐药性情况分析基础上,结合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解读对抗感染治疗的影响,对于微生物培养与临床合作实现临床病症诊断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同时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感染性病菌产生原因与分布特征的分析
根据临床相关研究显示,感染性疾病与临床中发生的其他疾病之间具有较为突出的不同,首先表现在,感染性病菌致病原与其他疾病致病原之间存在很大区别,以临床中同一疾病的抗感染治疗为例,不同地区的抗感染治疗措施之间也存在有一定的区别[4]。临床患者在进行尿路感染病症的治疗中,欧洲一些国家在进行此类病症的抗感染治疗中,是以氟喹诺酮作为有效治疗药物,而我国临床中则以尽量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来进行患者尿路感染病症的治疗。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尿路感染患者中,对于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比率在60%,超出欧洲一些国家很多。又比如,在进行门诊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美国是以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的治疗应用为主,而这种药物在进行中国门诊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其作用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导致获得性肺炎产生的主要病菌为肺炎链球菌[5],该病菌在美国地区的耐药性相对较低,而在我国的耐药性比较高,因此临床中并不以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作为主要的治疗应用药物[6]。
其次,由于我国的地理面积比较大,再加上国内各地区的医疗条件以及用药习惯等,存在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导致各地区抗感染治疗中病菌的耐药性也有很大的区别[7][8]。因此,在进行抗感染病菌治疗中,各地区应通过建立微生物实验室,通过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调查[9],以进行抗感染病症诊断治疗措施的制定,提高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
二、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解读对抗感染治疗的影响分析
结合微生物培养以及抗感染治疗临床实际,通常情况下,进行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实验与结果解读,其目的就是在对于感染性病菌的耐药性进行详细了解基础上,对于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用及其效果进行预测分析,以为临床提供依据支持[10]。此外,结合临床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通过提升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解读的比率,能够有效缩短病症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对于患者病症治疗的效率[11]。总之,在进行病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中,不仅需要对于患者病症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并且要注意结合患者病症的流行病学史以及感染病学相关指标,诊断原理与标准、药效学等因素[12],对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合理制定与选择应用。而临床中,通过合理有效的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结果解读,是实现抗菌药物选择并且进行患者病症合理治疗的重要前提。需要注意的是,在结合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中的病原学诊断结果,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用中,还应对于滞后的微生物报告部分进行重视,以真实实现病菌的合理有效抗感染控制治疗。
总之,通过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的检验确定是实现病症诊断以及治疗用药选择的重要保障。在进行感染性病菌的微生物检测中,应注意对于检测标本的合格性进行控制和把握,同时通过三级报告形式,实现微生物培养以及检测报告,实现患者病症病菌的临床治疗和控制。以某研究为例,该研究在对于200多例病菌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检查与诊断中显示,其中肺炎感染患者的占有比率达到50%以上,而在对于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中,患者疾病病菌中所测出的白色念珠菌在临床中多被医生作为污染性病菌,在患者病症的临床治疗中被忽视。根据这一研究可以看出,在进行病菌感染患者的病菌感染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测过程中,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避免对于检测结果的不重视情况产生,不仅需要扩大检测病菌样本的数量,并且应注意扩大病菌标本抽取范围,以实现患者病菌发感染情况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分析,提高患者病症治疗效果。
三、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解读在临床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结合上述对于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在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影响分析,为了实现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对于临床抗感染治疗水平提升的作用和效果,临床中需要医护人员对于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的重视程度进行提升,以增加临床中对于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测定方式的使用,为患者病症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支撑[13]。同时还需要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开展中积极对于微生物学检查进行配合,以充分发挥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解读在临床的作用和效果,对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是在进行患者病症致病原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实现患者病症的治疗和控制。以临床中的经验性治疗为例,在进行患者病症治疗与控制过程中也是在大样本与循证医学临床调查结果相符合的情况下进行病症治疗和控制的,因此,不管是哪种治疗方式,在进行患者病症治疗中都不是通过盲目的尝试实现患者病症治疗和控制的。通常情况下,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中,对于社区获得性抗感染治疗,多是以经验治疗为主,而在进行医院内的获得性感染治疗中,尤其是在进行重症感染治疗时,则需要通过对于致病原的尽快明确,以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措施,实现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总之,在进行抗感染治疗中,应注意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微生物检测意识,通过积极配合,实现抗感染治疗方案措施的制定,提高临床治疗与控制效果。 此外,在对于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解读结果的临床应用中,由于微生物检测结果受检测条件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微生物培养又是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并给以药敏结果,药敏的目的则是使用体外实验的方法检测细菌的耐药性,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为临床医生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感染问题选用药物提供实施个体化治疗的依据。 因此,所表现出来的意义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对于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解读信息的临床应用中,应注意避免对于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解读结果报告的盲目遵循,应注意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要明白微生物培养以及药敏解读等所有辅助检查的结果的临床意义是以辅助临床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即使是对于患者的病理检查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存在相应的错误,所以,临床中要注意避免受到辅助检查结果的错误诱导,医护人员在临床诊治中不能够盲目的使用微生物检测的结果,应注意结合临床实际进行科学、合理判断基础上进行参考应用。
四、结束语
总之,正确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解读对于抗感染治疗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影响,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是实现病症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具有较为突出的分析研究价值,值得予以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刘瑶,马晓俞,陈淑萍,徐航,于湘友.痰热清辅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3):134-137.
[2]张英,安翠平,杜淑娟,贾聚坤,梁国瑞.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对非发酵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1):3312-3313.
[3]杨晶,楼颂梅,张啸.经鼻胆管引流术后胆汁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34(4):271-274.
[4]唐宗椿,王晓峰,杨兴奎,张荣军.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氟喹诺酮类药抗感染疗效的影响因素[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6):647-649.
[5]王爱华,甄海鹰,李海峰.PICU 8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8):92-95.
[6]邱瑜,胥志跃,肖政辉,何伟志.PICU患儿脓毒症病原学分析及WHO推荐抗感染治疗应用现状[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8):1611-1612.
[7]钟宇眉,钟信刚,王叶子,杨敏,华鹏,刘仁淳,吴海城.湿疹皮炎皮损菌群测定与抗感染治疗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3):211-214.
[8]孙华,吴跃明,李亚学,杨凡,彭永佳,刘建新.体外法研究米曲霉培养物对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11):37-40.
[9]尹秀云,陈建魁,曾利军,于农,宋世平,左向华,金欣,王淼.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解决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0):2499-2451.
[10]许金凤,马华锋,周希瑗,许燕.白内障术前睑板腺特殊处理对结膜囊微生物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12):1437-1442.
[11]詹传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测定与微生物培养在ICU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8):1008-1009.
[12]张治国,朱欣.脊柱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与病原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9):13.
[13]刘小凤,丁跃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上颌窦微生物感染的类型对鼻内镜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2):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