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外商业银行进行理财产品的开发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然而在中国却仅有几年的时间。在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愈来愈多的人不仅关注银行中存款的多少,而且开始留意存款增值的相关信息,对于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逐渐增强。但是在这朝气蓬勃的投资市场上,却接连涌现出到期没有办法兑付,零利润甚至是亏本的理财产品。文章就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促进理财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理财产品 现状 问题 对策
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的商业银行在金融革新大潮流的影响之下,加快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进程。从英、美、法等大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进程来看,银行理财产业存在风险小、产出数量大、经验利润稳定等长处,在商业银行所有的金融业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特别是2012年以后,在中国调控相关措施的冲击之下,基金、股市、楼市发展进程减缓,让人们愈加急切寻找新的投资方式,所以,愈来愈多的人们重新选择稳定性强的银行理财产品。但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仅有不到十年的发展进程,仍处于初期阶段,所以存在较多问题。怎样才可以在金融革新大潮流之下找到银行理财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众多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分析
现今,中国普通大众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银行在革新业务进程中进行理财业务开拓的压力逐渐增大,并且这几年金融市场前行步伐不断加快,给予银行理财业务更为多样化的投资方式,银行理财业务持续向前的步伐已经非常坚定了。
(一)规模逐渐增大
伴着愈来愈多的银行开始意识到进行理财产品开拓对已有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以及新型的中间业务具有巨大影响,众多银行都相继增大了对这方面业务的投资,众多的商业银行也不甘示弱加入了开拓理财业务的队伍中,银行理财业务的市场规模从2011年开始得到了稳步的增大。
这点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数量与发行的规模可以明显看出。从2011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产量维持较大的增长幅度,发行的规模也不断增大。据有效数据统计,2012全年各个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将近有1万五千多款,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大约百分之三十。2012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已经超多14亿的规模,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大约为百分之四十八,预计到2013年上半年全国发行的理财产品规模可以到达十五亿。
(二)理财产品的利润下降
虽然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与发行规模上看,2012年均比2011年有所提高。但是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利润率来讲,无论是哪种类型、哪种期限的理财产品利润率与2011年的相比较都有所下降。整个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每个月的利润都有小幅下降的走向。
央行在2012年的两次下降利息的举动导致金融市场中资金面反映出比较松动的局面,再加上货币与债券市场中的资金价值不断下调,致使银行理财产品的利润比例出现明显的下降。利息的下降导致市场中融资成本下调,银行理财产品投向的信托类借贷、信贷类资产等的资产投资利润下降,最终影响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
(三)理财新产品推陈出新
商业银行主要是以商品类、股票类的一般理财产品为主,缺乏汇率、利率等较为复杂的理财产品。例如交通银行的“交银施罗德精选”、“合丰成长”、中国银行的“嘉实稳健增长”、“易方达积极成长”与工商银行的“申万巴黎盛利精选”等理财产品,都具有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意识。然而缺乏相对复杂的、面向高层次的理财业务,尤其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质量与层次都急需提升。
(四)有着较高的模仿度
大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模仿度高,还存在很多照猫画虎与简单效仿的现象。比如:桂林银行、柳州银行、北部湾银行几种零利润的理财产品就存在较高的相似度,都是与香港股市相联系,而且仅仅在表现最差与表现最好的增长幅度与下跌幅度不超出银行宣传的预先设置的最高利润率的时候,购买者才可以得到利润。经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银行在宣传时所提出的预期最高利润率,仅仅在与理财产品相联系的几个股票同时出现增长,又或者是同时出现下跌才可能会达到,而这样的概率微乎其微,在实际股票市场中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二、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概述
(一)信息透明度欠缺
在现今理财大热的背景之下,这些对于投资者来说相当于银行存款的银行理财产品自身所暗含的系统性风险,不用说更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从普通购买者来的角度来看,他们仅仅能依据金融市场中的理财相关材料对某些银行的理财业务进行抉择,无法得到准确无误的信息。
另外,银行的理财产品实际上都是利用利息购买期权去获得更高的利润,从大方向来看,得到最高利润的机会相对较小,它最差的结果也仅仅是失去在该期限中可以得到的银行利息而已,所以比较合适无法承受高风险的购买人士。然而某些银行的理财顾问在进行理财产品销售的时候,不仅不向购买者讲清楚该产品所蕴含的风险,而且还投其所好,不断地夸大产品的预期利润,采用某些信息错误引导购买者,因此,银行所发布的相关信息与购买者所掌握的信息出现不对称的现象。
(二)产品设计问题
某种理财产品的最初设计是严格控制高利润出现的几率,相对来说这种产品所蕴含的风险也就比较大。然而由于这些理财产品无论是在内在逻辑方面,还是在计算方法上面都较难理清,大部分一般的购买者假设没有认真分析这些复杂的内容,是不会明白自己面临多大的购买风险。
(三)缺乏有力的市场监督控制力
某些银行理财业务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進行运作,缺乏透明的利润分配与资金流向信息。在进行资金的运作时缺乏相关部门的有力监控,相关部门也没有强制要求银行公开这些信息,仅仅依据银行体系中的风险监控进行管理,然而真切依据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执行的银行仅有少数。 中国的银行在产品销售阶段也没有办法开展有效的监督控制。某些蕴含有较高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在有严格监督控制的金融市场中,是不允许不加以分类地向所有购买者进行买卖的。而某些零利润的银行理财产品假设在一开始进入市场进行买卖的时候可以防止不当销售的话,那购买该产品的购买者就应当是完完全全掌握产品相关信息及结构,同时也认同了该理财产品的最初设计,同时也自愿承担相关风险,做好这几个方面的话也就可以有效减小零利润理财产品产生的消极影响。
(四)不具备专业的第三方理财工作人员
因为银行理财相关业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业务,它需要理财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金融与法律知识,全面掌握外汇、保险、银行、教育、房地产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理财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财经验,且具备优秀的组织协调技能及与人沟通交流的技能、有利的理财工作操守等,假设不是专业的理财工作人员,很难全面掌握理财产品的相关设计,而受雇于银行的理财工作人员也无法从客观的视角为购买者服务,这时就要有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为购买者提供专业建议,而这正是现今国内金融市场中所没有的。
三、银行理财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在银行内部尽快设立综合性的个人理财业务机构
银行应充分研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殊性要求,打破业务间相互割裂的局面,以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理财服务。因此,银行应结合组织机构改革和业务分工重组,根据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成立或指定一个职权相对独立的、职责比较明晰的、专业结构比较综合的业务部门专司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规划和发展。
(二)构建完备的客户信息资料库
以客户为基础的信息资料库在设计产品中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建立和运用客户信息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这一系统,银行可以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便筛选优质客户,确定理财目标群体,并以此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支持,实施理财服务,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细分市场,设计多类别的理财产品
对客户群体进行有效的细分,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并采取差异化的分层服务方式。针对收入稳定、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客户,设计固定收益或保本型的理财产品;对收入较高、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客户,可设计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在理财业务服务模式方面可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突破传统业务的柜台服务模式,成立专业理财室。根据不同需求为客户设计综合理财方案,提供特色理财产品,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四)银监会需加强监管力度
对监管机关来说,应强调理财产品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的原则,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在相关制度安排方面,盡早作出监管机制上的应对与规范之举。
四、结束语
总之,现今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无论是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还是相关监督机构都需要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得到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平.论银行理财产品合理品种结构的构建:从零收益、负收益现象谈起[J].理论月刊,2008.
[2] 黄振达.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趋势[J].经济导刊,2010.
[3] 李伟.试论进一步完善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环节[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2.
(责任编辑:唐荣波)
【关键词】理财产品 现状 问题 对策
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的商业银行在金融革新大潮流的影响之下,加快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进程。从英、美、法等大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进程来看,银行理财产业存在风险小、产出数量大、经验利润稳定等长处,在商业银行所有的金融业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特别是2012年以后,在中国调控相关措施的冲击之下,基金、股市、楼市发展进程减缓,让人们愈加急切寻找新的投资方式,所以,愈来愈多的人们重新选择稳定性强的银行理财产品。但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仅有不到十年的发展进程,仍处于初期阶段,所以存在较多问题。怎样才可以在金融革新大潮流之下找到银行理财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众多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分析
现今,中国普通大众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银行在革新业务进程中进行理财业务开拓的压力逐渐增大,并且这几年金融市场前行步伐不断加快,给予银行理财业务更为多样化的投资方式,银行理财业务持续向前的步伐已经非常坚定了。
(一)规模逐渐增大
伴着愈来愈多的银行开始意识到进行理财产品开拓对已有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以及新型的中间业务具有巨大影响,众多银行都相继增大了对这方面业务的投资,众多的商业银行也不甘示弱加入了开拓理财业务的队伍中,银行理财业务的市场规模从2011年开始得到了稳步的增大。
这点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数量与发行的规模可以明显看出。从2011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产量维持较大的增长幅度,发行的规模也不断增大。据有效数据统计,2012全年各个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将近有1万五千多款,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大约百分之三十。2012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已经超多14亿的规模,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大约为百分之四十八,预计到2013年上半年全国发行的理财产品规模可以到达十五亿。
(二)理财产品的利润下降
虽然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与发行规模上看,2012年均比2011年有所提高。但是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利润率来讲,无论是哪种类型、哪种期限的理财产品利润率与2011年的相比较都有所下降。整个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每个月的利润都有小幅下降的走向。
央行在2012年的两次下降利息的举动导致金融市场中资金面反映出比较松动的局面,再加上货币与债券市场中的资金价值不断下调,致使银行理财产品的利润比例出现明显的下降。利息的下降导致市场中融资成本下调,银行理财产品投向的信托类借贷、信贷类资产等的资产投资利润下降,最终影响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
(三)理财新产品推陈出新
商业银行主要是以商品类、股票类的一般理财产品为主,缺乏汇率、利率等较为复杂的理财产品。例如交通银行的“交银施罗德精选”、“合丰成长”、中国银行的“嘉实稳健增长”、“易方达积极成长”与工商银行的“申万巴黎盛利精选”等理财产品,都具有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意识。然而缺乏相对复杂的、面向高层次的理财业务,尤其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质量与层次都急需提升。
(四)有着较高的模仿度
大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模仿度高,还存在很多照猫画虎与简单效仿的现象。比如:桂林银行、柳州银行、北部湾银行几种零利润的理财产品就存在较高的相似度,都是与香港股市相联系,而且仅仅在表现最差与表现最好的增长幅度与下跌幅度不超出银行宣传的预先设置的最高利润率的时候,购买者才可以得到利润。经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银行在宣传时所提出的预期最高利润率,仅仅在与理财产品相联系的几个股票同时出现增长,又或者是同时出现下跌才可能会达到,而这样的概率微乎其微,在实际股票市场中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二、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概述
(一)信息透明度欠缺
在现今理财大热的背景之下,这些对于投资者来说相当于银行存款的银行理财产品自身所暗含的系统性风险,不用说更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从普通购买者来的角度来看,他们仅仅能依据金融市场中的理财相关材料对某些银行的理财业务进行抉择,无法得到准确无误的信息。
另外,银行的理财产品实际上都是利用利息购买期权去获得更高的利润,从大方向来看,得到最高利润的机会相对较小,它最差的结果也仅仅是失去在该期限中可以得到的银行利息而已,所以比较合适无法承受高风险的购买人士。然而某些银行的理财顾问在进行理财产品销售的时候,不仅不向购买者讲清楚该产品所蕴含的风险,而且还投其所好,不断地夸大产品的预期利润,采用某些信息错误引导购买者,因此,银行所发布的相关信息与购买者所掌握的信息出现不对称的现象。
(二)产品设计问题
某种理财产品的最初设计是严格控制高利润出现的几率,相对来说这种产品所蕴含的风险也就比较大。然而由于这些理财产品无论是在内在逻辑方面,还是在计算方法上面都较难理清,大部分一般的购买者假设没有认真分析这些复杂的内容,是不会明白自己面临多大的购买风险。
(三)缺乏有力的市场监督控制力
某些银行理财业务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進行运作,缺乏透明的利润分配与资金流向信息。在进行资金的运作时缺乏相关部门的有力监控,相关部门也没有强制要求银行公开这些信息,仅仅依据银行体系中的风险监控进行管理,然而真切依据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执行的银行仅有少数。 中国的银行在产品销售阶段也没有办法开展有效的监督控制。某些蕴含有较高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在有严格监督控制的金融市场中,是不允许不加以分类地向所有购买者进行买卖的。而某些零利润的银行理财产品假设在一开始进入市场进行买卖的时候可以防止不当销售的话,那购买该产品的购买者就应当是完完全全掌握产品相关信息及结构,同时也认同了该理财产品的最初设计,同时也自愿承担相关风险,做好这几个方面的话也就可以有效减小零利润理财产品产生的消极影响。
(四)不具备专业的第三方理财工作人员
因为银行理财相关业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业务,它需要理财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金融与法律知识,全面掌握外汇、保险、银行、教育、房地产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理财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财经验,且具备优秀的组织协调技能及与人沟通交流的技能、有利的理财工作操守等,假设不是专业的理财工作人员,很难全面掌握理财产品的相关设计,而受雇于银行的理财工作人员也无法从客观的视角为购买者服务,这时就要有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为购买者提供专业建议,而这正是现今国内金融市场中所没有的。
三、银行理财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在银行内部尽快设立综合性的个人理财业务机构
银行应充分研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殊性要求,打破业务间相互割裂的局面,以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理财服务。因此,银行应结合组织机构改革和业务分工重组,根据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成立或指定一个职权相对独立的、职责比较明晰的、专业结构比较综合的业务部门专司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规划和发展。
(二)构建完备的客户信息资料库
以客户为基础的信息资料库在设计产品中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建立和运用客户信息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这一系统,银行可以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便筛选优质客户,确定理财目标群体,并以此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支持,实施理财服务,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细分市场,设计多类别的理财产品
对客户群体进行有效的细分,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并采取差异化的分层服务方式。针对收入稳定、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客户,设计固定收益或保本型的理财产品;对收入较高、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客户,可设计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在理财业务服务模式方面可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突破传统业务的柜台服务模式,成立专业理财室。根据不同需求为客户设计综合理财方案,提供特色理财产品,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四)银监会需加强监管力度
对监管机关来说,应强调理财产品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的原则,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在相关制度安排方面,盡早作出监管机制上的应对与规范之举。
四、结束语
总之,现今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无论是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还是相关监督机构都需要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得到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平.论银行理财产品合理品种结构的构建:从零收益、负收益现象谈起[J].理论月刊,2008.
[2] 黄振达.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趋势[J].经济导刊,2010.
[3] 李伟.试论进一步完善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环节[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2.
(责任编辑:唐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