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在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体现过程与方法,在互动过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师生互动; 平等; 交流
1师生互动目的
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物理课堂上,师生以和谐的方式进行共同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对最新科技的憧憬,既探究了知识与技能,又交流情感与思想。
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要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从根本上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各种类型的物理课堂,均应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在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体现过程与方法,在互动过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师生互动是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趋势。通过开展充实有序的课堂活动,构建平等、协作的课堂氛围,在相互交融中实现教学相长,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排除灌输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局面,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2师生互动的种类
互动式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探究方法与构建过程,强调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体现人文情感的促进作用。它以知识为媒介,强调学习过程的开放与多元、强调师生的和谐与平等、强调精神思想的共鸣与升华。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反馈者,教师既是传道者也是受益者。
物理课堂上存在各种不同的师生互动行为。国外学者艾雪黎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分为三种类型: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利比特与怀特则从师生关系角度,将其划分为教师命令式、师生协商式和师生互不干涉式。我国学者吴康宁等人,依据互动参与的主体,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和教师与学习小组的互动。
为体现新课标要求,师生互动应摒弃教师中心式,变教师命令式为师生协商式,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合作,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师生互动的主体应由教师转向学生,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辩析他人观点、发表自己看法与建议的良好习惯。
3师生互动的效果
高中物理难学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这是因为高中物理同其他学科相比,无论从知识的网络结构、运用技巧还是从实验特点、学习方法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既需要观察现象,更需要分析本质;既要进行形象思维,更需要进行抽象思维;既需要逻辑推理,更得会数学工具;既需要画图理解,更需要方程运算。高中物理知识又抽象又系统,是理论与实际的统一,这就要求学生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入手,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受力情况分析、运动过程分析开始,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借助表象完成思维。由于综合程度高、难度较大,加上不少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缺乏恒心、细心、自信心,结果是学习事倍工半,收效不佳。
通过课堂互动,师生之间,特别是学生之间,在交流中能够相互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取长补短。可以相互激励,相互竞赛、少走弯路。通过讨论、交流,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更透彻,学习方法更实用。使复杂的物理过程简单化,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化,庞大的知识体系网络化。总之,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激发学生互相合作,有效地获取知识,取得事半工倍的效果。
4师生互动的方式
4.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教师是课堂互动行为的组织者、引导者,老师的言语行为是互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以知识的权威身份、课堂的导演身份、互动的朋友身份、探究的辅助身份走进学生,用生活中的现象、启发性的语言、逻辑性的推理、智慧性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正确的互动讨论。
比如学习惯性的概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到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层层分析,去伪存真,抓住主要因素,让学生逐渐领会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建立惯性的概念,并培养学生严谨思维的习惯。
4.2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表现。通过师生互动,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述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互相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指出不足,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只是提出注意事项,让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在本位心理支配下,积极进行实验探究,主动发言,归纳总结。通过探究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实现自身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很好。
4.3全面参与,互助讨论,和谐发展。新课标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心中要充满爱,要博爱,不可偏爱,更不可歧视学生。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帮助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学会发现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优点,调动所有学生参与互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范仲淹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师要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和谐中全面发展。
在进行人造卫星的教学时,提出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使抛出后的物体不落回地面上来。这个设想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矛盾,好奇心调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提出的提议五花八门,课堂讨论非常活跃。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方法,对学生理解卫星的运行速度很有帮助。
5对教师的要求
5.1教态要亲切。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要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教师的仁爱、宽容、平等与期望,让学生带着宽松的心情参与探究与思考,在学习中感知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成功的欢乐。
5.2课堂要充满"激情"。教师要用自己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轻松驾驭的教学水平,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5.3恰当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发言、板书、实验操作等,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学生鼓励而不放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
5.4充分利用开放式课堂。让学生们分组讨论,集中发言,以自由辩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究中培养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师生互动; 平等; 交流
1师生互动目的
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物理课堂上,师生以和谐的方式进行共同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对最新科技的憧憬,既探究了知识与技能,又交流情感与思想。
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要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从根本上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各种类型的物理课堂,均应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在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体现过程与方法,在互动过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师生互动是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趋势。通过开展充实有序的课堂活动,构建平等、协作的课堂氛围,在相互交融中实现教学相长,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排除灌输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局面,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2师生互动的种类
互动式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探究方法与构建过程,强调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体现人文情感的促进作用。它以知识为媒介,强调学习过程的开放与多元、强调师生的和谐与平等、强调精神思想的共鸣与升华。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反馈者,教师既是传道者也是受益者。
物理课堂上存在各种不同的师生互动行为。国外学者艾雪黎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分为三种类型: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利比特与怀特则从师生关系角度,将其划分为教师命令式、师生协商式和师生互不干涉式。我国学者吴康宁等人,依据互动参与的主体,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和教师与学习小组的互动。
为体现新课标要求,师生互动应摒弃教师中心式,变教师命令式为师生协商式,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合作,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师生互动的主体应由教师转向学生,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辩析他人观点、发表自己看法与建议的良好习惯。
3师生互动的效果
高中物理难学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这是因为高中物理同其他学科相比,无论从知识的网络结构、运用技巧还是从实验特点、学习方法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既需要观察现象,更需要分析本质;既要进行形象思维,更需要进行抽象思维;既需要逻辑推理,更得会数学工具;既需要画图理解,更需要方程运算。高中物理知识又抽象又系统,是理论与实际的统一,这就要求学生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入手,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受力情况分析、运动过程分析开始,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借助表象完成思维。由于综合程度高、难度较大,加上不少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缺乏恒心、细心、自信心,结果是学习事倍工半,收效不佳。
通过课堂互动,师生之间,特别是学生之间,在交流中能够相互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取长补短。可以相互激励,相互竞赛、少走弯路。通过讨论、交流,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更透彻,学习方法更实用。使复杂的物理过程简单化,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化,庞大的知识体系网络化。总之,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激发学生互相合作,有效地获取知识,取得事半工倍的效果。
4师生互动的方式
4.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教师是课堂互动行为的组织者、引导者,老师的言语行为是互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以知识的权威身份、课堂的导演身份、互动的朋友身份、探究的辅助身份走进学生,用生活中的现象、启发性的语言、逻辑性的推理、智慧性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正确的互动讨论。
比如学习惯性的概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到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层层分析,去伪存真,抓住主要因素,让学生逐渐领会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建立惯性的概念,并培养学生严谨思维的习惯。
4.2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表现。通过师生互动,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述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互相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指出不足,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只是提出注意事项,让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在本位心理支配下,积极进行实验探究,主动发言,归纳总结。通过探究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实现自身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很好。
4.3全面参与,互助讨论,和谐发展。新课标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心中要充满爱,要博爱,不可偏爱,更不可歧视学生。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帮助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学会发现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优点,调动所有学生参与互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范仲淹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师要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和谐中全面发展。
在进行人造卫星的教学时,提出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使抛出后的物体不落回地面上来。这个设想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矛盾,好奇心调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提出的提议五花八门,课堂讨论非常活跃。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方法,对学生理解卫星的运行速度很有帮助。
5对教师的要求
5.1教态要亲切。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要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教师的仁爱、宽容、平等与期望,让学生带着宽松的心情参与探究与思考,在学习中感知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成功的欢乐。
5.2课堂要充满"激情"。教师要用自己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轻松驾驭的教学水平,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5.3恰当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发言、板书、实验操作等,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学生鼓励而不放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
5.4充分利用开放式课堂。让学生们分组讨论,集中发言,以自由辩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究中培养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