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9年,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出版了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我”不断寻找一个名为斯特里克兰德的英国画家的故事。斯特里克兰德本来是一位证券经纪人,有着贤惠的妻子和一双儿女,生活无忧,却突然离家出走。伦敦上流社会中流言四起,盛传他与年轻女孩私奔了。因此,故事的主人公“我”受斯特里克兰德的妻子所托,去巴黎寻找斯特里克兰德。当“我”在巴黎一家破败不堪的旅馆里找到斯特里克兰德的时候,谣言不攻自破—斯特里克兰德并没有与年轻女子私奔,只是企图摆脱家庭生活的束缚,改行学习绘画。
  斯特里克兰德的原型被认为是法国画家保罗·高更,只不过现实生活有时和小说一样富有戏剧性。保罗·高更本是一位成功的股票经理人,34岁时放弃股票事业,投身绘画创作,并成为后印象派绘画的代表画家。艺术史常将保罗·高更和凡·高相提并论,但自视甚高又脾气暴躁的高更与谦卑的凡·高不同。保罗·高更出生于巴黎,在秘鲁度过了童年,后来又当了7年水手,这与他日后接受东方艺术有着直接关系。成年后的保罗·高更极为厌恶巴黎的都市生活,尤其是对商业中的尔虞我诈嗤之以鼻,他认为西方文化与“人类感情”是脱节的,“工业化的社会使人类涌向一种道德精神不完整的生活”。保罗·高更和凡·高生活的年代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大发展时期,而他们的作品没有任何工业化成果的痕迹。二人都厌恶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弊端,凡·高将情感寄托于宁静的乡村生活,保罗·高更则去了遥远的南太平洋小岛塔希提。


玛丽亚,我向您致敬画布油彩 保罗·高更 1891年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月亮与六便士》如同一部侦探小说,指引着读者追随主人公“我”不断寻找画家斯特里克兰德。第一次是“我”受斯特里克兰德夫人的嘱托,到巴黎寻找她失踪的丈夫;第二次是“我”5年后定居巴黎,通过好朋友斯特罗伊夫再次遇见斯特里克兰德,了解了他5年来的生活和艺术创作;第三次则是“我”到了塔希提岛—斯特里克兰德最后的落脚地,但“我”到达这里时,斯特里克兰德早已病逝,“我”通过朋友了解了他生命的最后阶段。
  小说不仅讲述了画家斯特里克兰德的传奇经历,激起了读者对其原型保罗·高更的好奇,更使读者了解了19世纪、20世纪之交波西米亚式艺术家的形象。斯特里克兰德生活潦倒,作品不受欢迎,负债累累,死后却声名鹊起。斯特里克兰德去世后,他的物品被拍卖,用以偿债。每当回忆此事,约翰逊太太都悔恨不已—斯特里克兰德的画多数只卖五六法郎,而她却花27法郎买了一个炉子,如果她买下这些作品,现在就是一个富婆了。犹太商人科恩曾经借给斯特里克兰德2 0 0法郎,随后画家以自己的一幅画抵债,科恩的妻子觉得这幅画过于丑陋,不想悬挂起来,便将其束之高阁。若干年后,画家的这幅作品被画商以3万法郎买下。科恩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要是可怜的斯特里克兰德活着就好了。我要是给他2 9 8 0 0法郎买他的画,真不知道他会说些什么。”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画布油彩 保罗·高更 1897年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我”也从没用“美”这个词形容过斯特里克兰德的作品,而是被他“笨拙”的绘画技巧吓了一跳。保罗·高更的实际际遇也是如此。在保罗·高更的时代,人们更欣赏印象派的绘画,而无法接受保罗·高更狂野的风格。19世纪艺术家的尴尬在于他们是“前卫”的,是走在了公众审美之前的人。保罗·高更对19世纪的“现代文明”极其焦虑,他建议艺术家们回避希腊、罗马艺术传统,而将希望寄托于未开化的原始艺术。保罗·高更自称“野蛮人”,他在塔希提岛像原始人一样生活,他以当地人为模特画耶稣、画圣母。毛姆的小说赋予了斯特里克兰德悲剧性的结局—画家得了麻风病,隐居在丛林深处,没有画布的时候,他将整个木屋的墙壁都画满了画。他在墙壁上创造了一个混沌初开的世界,用这种方式告慰自己饱受折磨的灵魂。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描述的是保罗·高更的代表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也许正是这幅画赋予了小说家创作的灵感。实际上,保罗·高更的这幅作品画在了画布上,现保存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结婚画布油彩 保罗·高更 1892年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不像是一幅画的题目,而仿佛是哲学家思考的命题。保罗·高更在完成此画后,企图吞下砒霜自杀,但可能砒霜质量不好,画家上吐下泻,自杀未遂,但这幅画却成了他的“艺术遗嘱”。保罗·高更借用作品表现了生命的三个阶段—画面最右边的婴儿代表新生,中间是青年,老年在最左边。中间象征青年的女性形象来自偷摘禁果的夏娃,蜷缩着身体的老妇则来自画家在巴黎人种博物馆见到的秘鲁木乃伊;老妇的脚边有一只奇特的白鸟,爪子抓着一只蜥蜴,代表言语的无用;植物象征时间的飞逝、人的老去;画面中的土地代表母亲—土地给予一切以生命,又将生命带走。保罗·高更把这幅画描述为一个“梦”的产物,作品完成之后,画家喃喃自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帕拉乌·阿皮 画布油彩 保罗·高更 1892年 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

  纵观西方艺术史,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绘画没有脱离再现自然的表現方式,而后印象主义画家们则在表现客观物象的同时加入了主观情感。保罗·高更简化了形象的轮廓,使用大面积、高纯度的色彩涂抹画面,他的风格最终影响了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画家。
其他文献
我爸已经在这个小商品批发市场干了快20年了,每个假期,我都会过来帮忙。  为什么突然想要写写这事儿呢?因为我爸打算不干了。在互联网冲击下,实体买卖成衣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这两年下来,除了够维持生活,没有赚到什么钱。  小时候懵懂又单纯,可以很坦然地和同学、朋友说“我爸爸在XX市场卖衣服”,根本不会在意别人怎么想;但是到了大学之后,我就不会再主动说了。我知道这是长大了的退步。  每到年底,整个市场就
期刊
一  海外华人从春节期间就悬着一颗心,焦急地关注大洋彼岸的故国全民抗疫。现在,病毒已势不可当地在北美传播开来,美国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数已经超过中国,成为全世界感染最严重的国家。  隔岸关注了这么久,当病毒传播到自己家门口的时候,我反而异常平静。  这段时间我的目标是维持“正常”的生活。我们一家三口身体都很健康,没有基础病,应该属于不易感染的人群,况且我们所在的地区确诊数量非常少,不需要恐慌。  只
期刊
一  偶然发现,我喜欢的好几个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活着活着,突然不知哪里不对劲,都隐居到乡下去了,好像结束了一份兢兢业业的工作,得给自己放一个悠长隽永的假期。  亨利·摩尔在42岁的时候搬到了小村庄佩里·格林,我从他的工作室写字台前的窗户望出去,一群圆滚滚的黑脸羊正匍匐在他的雕塑周围打盹儿;地道的伦敦人约翰·伯格在47岁时隐居到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村庄昆西,他不再关心政治,反而把注意力放在人类爱
期刊
弗里达·卡罗被公认为20世纪墨西哥先锋艺术家及现代女性艺术家的代表。弗里达是用画笔书写自传的女人。在这个盛行自拍和过度分享的时代,她的许多自画像仿佛在为我们进行着一场跨时空的“直播”。她用画笔描绘她的私密生活,描绘她真实、残酷且血淋淋的痛苦,无惧披露自己的隐秘,打破禁忌,惊世骇俗。  本书讲述了弗里达贴着先锋艺术家等标签的不循传统的传奇一生,以及她与马蒂斯、穆雷、布勒东、杜尚、米罗、康定斯基等著名
期刊
在《枕边书:经典专栏文集》中,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是一个被作家们频频提及的名字。于是,我忍不住下单,买了一本《亲爱的生活》,因为门罗说:“我希望读者从《亲爱的生活》开始读我的小说,这是我最好的作品。”  该書描写了十几个普通小镇人物的故事。人物不同,情节各异,但归结其共性,就是在人生的一趟趟旅途中,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发生。偶然因素、突变影响接踵而来,让
期刊
一  婆婆总觉得美国什么都没有,或者说,她总觉得美国的东西都不如她带来的好。所以公婆每次回国,都要给我们带各种各样的东西。这边买不到的零食自不用说,其他小到毛巾、拖鞋,大到床单、炒锅,只要她用着觉得好的,就一定要多买一份带过来。  最离谱的是,有几年婆婆热衷于带棉被。她只信棉花,觉得我们在美国都盖不到新做的棉被,好可怜。于是,她托人去新疆买当年新打的棉胎做被子,定做时总要反复叮嘱店家,她儿子个儿高
期刊
桑蚕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2009年,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活字印刷术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技术之一,浙江瑞安至今依然使用这种技术编
期刊
拉贾斯坦邦在印度西北部,这里的气候异常干燥,土地贫瘠,每年只有在季风季节到来时才能盼上那么几滴降水,灌溉为数不多的庄稼。庄稼里,有一种十分不起眼的豆科植物,叫瓜尔豆。  这种豆子对你来说可能很陌生,但在各种各样的零食里,它还蛮常见的。瓜尔豆中能够提取出一种叫“瓜尔胶”的食品添加剂,你可以在很多食品包装袋上的成分配料表中找到它。  在干旱的地方,种子需要尽可能多地抓住水分才能发芽,瓜尔豆里的瓜尔胶就
期刊
一  搬进上海新家的第一天,我梦见了北京地铁。  梦中,我还是20多岁,穿一件白色羽绒服,把双肩包放在胸前,在上下班汹涌的人潮中抓紧肩带,艰难挪移脚步。  醒来,我哭了。  我先后在三个城市长居过。  我是安徽合肥人,在安庆上大学,回合肥工作两年,又去北京读研究生,此后,一待就是15年。  几乎我所经历的全部离别,都要花很长时间平复心情。  大学才毕业时,我只要看见一片水,就会想起安庆的菱湖、莲湖
期刊
30年前,华尔街是没有棕色皮鞋的。  2019年3月5日,一则关于高盛集团的新闻占据了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说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作为华尔街的“头狼”,高盛的一举一动都处在风口浪尖,所以这则看似是小事的新闻登上头条也不奇怪。这则新闻是高盛集团总裁大卫·所罗门告知全体员工可以适当地放松对着装的要求。原话是这样写的:  “基于我们公司的理念和外界大环境更休闲化着装的改变趋势,我们相信现在是时候将公司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