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教学趣味性之我见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zhang1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重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强调了化学教学的趣味性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并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化学教学趣味性的来源。
  关键词:化学教学;趣味性;兴趣
  作为一个从教十几年的一线化学教师,我一直很难接受这样一种现状:人们一谈起化学,往往就联想起污染、有毒、危险品等。一些学生更是感觉化学知识难学而且枯燥无味,充满了难记的化学用语和化学符号,没有多少趣味可言。提到增加化学教学的趣味性问题,甚至有的教师自己就觉得无法做到,他们认为化学教授的是自然科学知识,讲究的是科学性、严谨性。确实,从科学的角度来定义,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知识力求客观真实的反映现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化学的教学应该是力求精确的、严肃的。但人们往往偏执地认为:严肃或深刻就必然是乏味的。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就十分反感这种偏见,他与艺术家哈克达成共识:“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趣味,人们应当从中得到乐趣。”教学显然是一种文化活动,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在科学性的前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趣味性,学生应当从中得到乐趣。教学有了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那我们的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
  一、趣味来自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学校化学实验的开设情况不理想,不但学生实验做的很少,有的教师甚至连教材上安排的演示实验也懒得去做,实验内容都是靠“讲”,而不是靠“做”,纯粹是纸上谈兵,学生无法感知实验过程中的细节,体验不到实验观察的乐趣,实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本来,化学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独具魅力之处,是化学课堂中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教学。化学实验能以光、声、色等多种渠道,大容量地提供生动的信息,而变幻奠测的实验现象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兴趣而产生探究的欲望。且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相关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做好、做足演示实验。有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演示实验。做演示实验也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我们可以在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方面花点功夫,对教材演示实验做一定程度上的改进,在不冲淡主题的前提下增强演示的效果,令学生印象深刻,让你的演示既好看又好用,何乐而不为。
  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演”,学生“看”,它有它的重要作用,但总归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做”,学生实验同样有它自嵬的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实践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学生对自己动手实验都具有非常深厚的兴趣,他们怀着期盼的心情走进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个化学实验,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在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思考中,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实验的成功能让他们兴奋不已,实验的失败叉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几经失败后的成功更会令他们热血沸腾!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学生只有自己动手做了实验,才真实地体验了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了化学知识的魅力,并在此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了他们的思维品质。
  除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有时我们还可安排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去完成,让化学实验由课内走向课外,由学校走人生活。当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之间也能够发生化学反应时,他们就能切实的感受到化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他们能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乐趣,自然就会对化学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了。而且,这些家庭小实验的开设,也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要开设得好,家庭小实验会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二、趣味来自化工生产
  在我们的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化工生产的内容,比如,金属的冶炼、氯碱工业、、硝酸工业、电解精炼和电镀、有机合成等,虽然这些内容一般只要求了解基本的反应原理,对于具体的工业生产问题一般不作要求。但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着想,有条件的学校不防安排学生到附近的化工厂参观,这样的机会哪怕只有一次,都会令学生终生难忘。他们只有真实地进人工厂之内,身临其境,才能切实地感受那种化工生产的热烈氛围,对他们的头脑产生刺激的效果比教师口头上的描述要强千百倍。通过对化工生产流程的参观,他们一方面可以知道化学知识是怎样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方面也能体会到生产实际中的问题要比课本知识复杂的多,这就能够激发他们不断求知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显然是有利的。
  三、趣味来自化学史故事
  教材上对化学史人物的介绍都是非常简要的,一般只是说明一下人物的国籍、生活年代和主要成就,使得那些人物让人感觉遥远而陌生。如果教师能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科学家的“轶事”或“趣闻”,则可以使这些科学家的形象变得具体而丰满,让学生感觉这些科学家也有着跟他们一样的生活情感,拉近了科学家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能够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这样的轶事趣闻很多,如以下两例。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的贡献在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笫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中,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的性质。1875年9月,法国科学家布瓦博德朗从闪锌矿中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并将其命名为镓,以表达他对祖国法兰西的热爱。在测定了镓的比重和原子量之后,他正式向世界宣称自己发现了这种新元素。消息很快传到门捷列夫的耳中。他兴奋得把手中的酒杯都扔了。但门捷列夫很快就发现布瓦博德朗对镓的比重的测定并不准确,于是他立即写信给布瓦博德朗说:“先生,您所发现的镓,就是我五年前预言的‘类铝’,只是它的比重应该在5.9到6.0之间,而您却测得是4.7,请你再做一次实验。我想大概是您的新物质还不太纯的缘故吧。”此时的布瓦博德朗正在巴黎为自己的新发现而陶醉,收到门捷列夫的信让他非常疑惑。因为当时全世界只有他拥有一点镓样品,这个俄国人由哪里得到的数据呢?他半信半疑地将新积累的1/15克镓拿来再仔细测算了一次,结果测得镓的比重为5.94,果然在5.9到6.0之间,这让他大为震惊!他立即给门捷列夫回了一信:“尊敬的门捷列夫先生,首先祝贺您的胜利。我能说什么呢?这次实验,连同我的发现都不过是您 的元索周期表的一个小注解。这是您的元素周期律的伟大之处的最好证明。”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是瑞典伟大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也是当时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他所创立的诺贝尔奖至今仍是世界文化领域最高等级的奖项。诺贝尔在巴黎工作和生活期间,流传着不少有关他的轶闻趣事。有一则说,他聘用作为厨娘的一个法国姑娘告诉他,她要辞职去结婚。诺贝尔问这位法国姑娘要他送点什么结婚礼物,这位聪明而机灵的法国姑娘提出:别的都不要,只想要“诺贝尔先生本人一天所挣的钱”。这个请求可难倒了诺贝尔,因为诺贝尔本人也不知道他一天挣多少钱。然而,诺贝尔是一个答应了的事就一定要办到的人,于是他经过几天计算之后,算出他一天大概能挣4万法郎。这样,他就把4万法郎作为结婚礼物赠给了那位姑娘。据说这笔钱在当时的价值,仅靠它的利息就可以让这位姑娘舒心地过上一辈子。
  生动的化学史故事使化学这门学科不只有冷冰冰的概念、理论和符号,它就像化学知识大餐里鲜美的调味剂,让我们的化学课堂有滋有味,学生从中得到了乐趣,自然就会大大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趣昧来自多媒体手段
  现在大多数中学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展台,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画、视频等多种信息于一身,能够多渠道高效展示和传播信息,在课堂上应用时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最容易激发学生对所展示内容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吸纳大量的学习内容。我们知道,中学化学中有一些内容是很抽象难懂的,比如,原子结构、电子的运动、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内容,单纯根据教材的文字描述和教师的口头讲授要学生去通过想象来形成概念,往往是很困难的。凭空的想象总是很难接近真相。对于这一类的内容,如果教师能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把微观的内容宏观化,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想”,有了直观的图象、动画等信息作支撑,学生就很容易形成正确的概念,很容易理解所学内容了。比如,某些复杂有机物的分子结构,语言难以描述,手绘平面图又表现力不足,如果使用3D多维动画技术。就可以轻松地将复杂的分子结构展现得淋漓尽致。
  诚然,化学教学的趣味来源不只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去发掘,有意识地去探索和尝试。必然可以找出许许多多趣味来。只要我们坚持致力于提高化学教学的趣味性,就一定能使我们的化学教学越来越趣味,让我们的学生总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个教师的教学如何,关键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而良好的学习效果是源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上。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物理课堂教学经验。论述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现代创新教学的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应用学科,更加着重在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物理教学改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为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能够让学生形成对知识更为全面、更为直接的认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其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更新。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深刻的反思。本文在列举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
摘要: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会解答一个数学题,但却不会用相同的方法去解答类似的问题,原因就在于不能将数学思想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学习中,而概括化解题和概括化记忆正好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思想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概括化应用作简要分析.
在信息发达的当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现代化人才,而且要教育本身也要现代化。把现代化的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课堂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的改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非常有利,为教师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学工具。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走进物理知识
目的: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眼内感染,常因眼外伤或内眼手术感染所致,为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眼科临床上常把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菌素作为提供有效药物浓度的一种可靠方法应用于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初中数学要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本文主要探究数学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及意义。  关键词:实践活动;小组讨论;数学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即由学生自由组合或由教师安排组织成若干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设
摘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会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极大地发挥学习主动性,从而牢固掌握一与灵活运用知识。本人就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教学;方法  一、“趣”在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趣”在开头分别为上好物理第一课和上好每一课的开头。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这门新学科,对物理是未知和好奇的。教师应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
我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要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5%左右,杂交稻种子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县的粮食生产,关系到种子公司的信誉、效益和发展。十年来我们采取了融政策、管理、技术于
矿山的胶结充填料一般都是采用普通的矿渣硅酸盐水泥(NPC)和矿山的尾矿混合制备而成。研究表明,工业和城市的废弃玻璃容器和玻璃经细磨后可以用作有效的凝硬性胶结剂,可部分
目的:观察伴有胃肠动力障碍的重度急性胰腺炎大鼠肠神经系统回肠肌间神经节血管活性肠肽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Sprague Dawley(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