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新情境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让学生的化学学习事半功倍。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创设反应概念,原理的实质与内涵的新情境问题
从学生习以为常的化学现象中挖掘出富于批判性新情境问题,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线索及动力。创设这样的新情境问题,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例如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O2,用固、液常溫制气装置,那么制H2、CO2等能不能用固、液常温制气装置来制取呢?为什么?引发同学思考,你知道哪些物质中含有H元素?怎么样让他们变成H2?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H2?通过讨论得出反应原理:金属与稀硫酸在常温时置换可得H2。这些出其不意,又极富思考性、批判性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对一些貌似平常的问题做一些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2.创造活化知识的新情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内部学习动机最核心的成分,中学生心理特征之一就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创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新奇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意识到,从本质上去认清化学现象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创设似是而非的“新情境问题”,对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学现象,辨析化学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重要意义。
3.创设开放性的新情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
创设一些开放性的新情境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学生对所得结果进行审查与判断,又能使自己思维的逻辑性得到锻炼。例如教学“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我先做在NaOH溶液里倒入盐酸的实验,学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不能确定是否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接着我又做实验:在NaOH溶液里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会发现酚酞变成红色之后再倒入盐酸,结果溶液由红色变成了无色。为什么加入盐酸后溶液颜色由红变无,学生感到很神奇,马上展开讨论,经过分析、思考,得出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认识了中和反应后,我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得到的无色溶液是NaOH与盐酸恰好中和的产物吗?你是怎样知道的呢?这样的问题就上升到了中考高度,学生又展开了新一轮的思考讨论。
4.创造“跳一跳”的新情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所谓“跳一跳”的新情境问题,是指先介绍一些背景材料,也就是先给予一定的新信息,然后要求依据所给信息,并联系已有知识来解决一些新奇问题。特别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C还原CuO”时,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①CuO中的O到哪里去了?②CuO为什么会变成Cu?③反应中C单质到哪里去了?④为什么C与CuO反应生成CO2?这一问题经过学生讨论、分析、类比、判断,最后得出答案。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多方面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得到考查、训练的过程。
二、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情境问题的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化学思维训练,可以使思维真正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对学科知识内涵与实质的浅层掌握是提不出有价值新情境问题的根源。要想新情景问题真正产生好的效果,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对学科知识所蕴含的规律、蕴含的能力要有深层次理解,要下大力气。
2.发挥情感的增益效应
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极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以使“新情境问题”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应创设一种既让学生感到被信任,又让其乐于积极思考的情感氛围。
总之,由于新情境问题新鲜、别致、奇巧,对学生有一种挡不住的诱惑,因此新情境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三中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创设反应概念,原理的实质与内涵的新情境问题
从学生习以为常的化学现象中挖掘出富于批判性新情境问题,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线索及动力。创设这样的新情境问题,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例如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O2,用固、液常溫制气装置,那么制H2、CO2等能不能用固、液常温制气装置来制取呢?为什么?引发同学思考,你知道哪些物质中含有H元素?怎么样让他们变成H2?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H2?通过讨论得出反应原理:金属与稀硫酸在常温时置换可得H2。这些出其不意,又极富思考性、批判性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对一些貌似平常的问题做一些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2.创造活化知识的新情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内部学习动机最核心的成分,中学生心理特征之一就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创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新奇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意识到,从本质上去认清化学现象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创设似是而非的“新情境问题”,对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学现象,辨析化学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重要意义。
3.创设开放性的新情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
创设一些开放性的新情境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学生对所得结果进行审查与判断,又能使自己思维的逻辑性得到锻炼。例如教学“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我先做在NaOH溶液里倒入盐酸的实验,学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不能确定是否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接着我又做实验:在NaOH溶液里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会发现酚酞变成红色之后再倒入盐酸,结果溶液由红色变成了无色。为什么加入盐酸后溶液颜色由红变无,学生感到很神奇,马上展开讨论,经过分析、思考,得出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认识了中和反应后,我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得到的无色溶液是NaOH与盐酸恰好中和的产物吗?你是怎样知道的呢?这样的问题就上升到了中考高度,学生又展开了新一轮的思考讨论。
4.创造“跳一跳”的新情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所谓“跳一跳”的新情境问题,是指先介绍一些背景材料,也就是先给予一定的新信息,然后要求依据所给信息,并联系已有知识来解决一些新奇问题。特别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C还原CuO”时,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①CuO中的O到哪里去了?②CuO为什么会变成Cu?③反应中C单质到哪里去了?④为什么C与CuO反应生成CO2?这一问题经过学生讨论、分析、类比、判断,最后得出答案。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多方面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得到考查、训练的过程。
二、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情境问题的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化学思维训练,可以使思维真正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对学科知识内涵与实质的浅层掌握是提不出有价值新情境问题的根源。要想新情景问题真正产生好的效果,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对学科知识所蕴含的规律、蕴含的能力要有深层次理解,要下大力气。
2.发挥情感的增益效应
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极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以使“新情境问题”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应创设一种既让学生感到被信任,又让其乐于积极思考的情感氛围。
总之,由于新情境问题新鲜、别致、奇巧,对学生有一种挡不住的诱惑,因此新情境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