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大学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走进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地方院校因其自身原因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因此,解决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社会、院校、用人单位和个人各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就业则是社会就业的主要部分。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有727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
一、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走进了“大众化”的阶段,大学生毕业人数剧增。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00-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2万、495万、559万和611万,[1]2013和2014年分别是699和727万,加上此前未能如期就业的毕业生,2014年的就业问题任重道远。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依次是76%、77%、70%、68%、68%。[2]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就更为困难。
二、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一)院校本身的因素
1.地理位置先天不足,信息不畅,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薄弱,在就业指导方面投入不足;就业指导队伍相对落后缺乏专职指导教师、专业学习和培训;就业指导的内容也只停留在就业分析、收集就业信息的层面,这就导致学生获得的就业技能和信息有限。
2. 高校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的立足于自身的师资条件。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突出。[3]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大为突出,在专业设置上“追新追热”,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给过剩。
3.就业的社会资本缺乏。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网络,是由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构成的资源的集合体,人们以社会关系为手段,以人情法则为指导,进行社会交换以换取自己想要的社会资源。[4]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资本普遍缺乏。主要表现在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社会资本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毕业生都缺少可依靠的社会关系,在资源占有的“质”和“量”上都相对不足。
(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择业观念偏差,存在“自愿性失业”现象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但许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未根本改变,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存在的差距较大,他们一味的强调要进机关、当白领,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认识社会职位的要求,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社会定位,往往眼高手低,片面追求城市,不愿去乡镇和基层发展,存在“自愿性失业”现象。[5]因此,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对择业成功与否关系重大。
2.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限并与社会需求脱钩
由于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在具备基本素质的基础上,按照单位的要求来从事相关工作,需要的主要是复合型和专业技术型人才。大学生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轻修养重功利等现象,从而导致其缺乏实践能力,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及专业实习相脱钩,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创业资金有限,缺乏理性和坚定的意志
大学生创业难究其原因在于:资金不足。根据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经验不足,对社会缺乏了解,很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知识欠缺,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了解甚少;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缺乏理性,对创业缺乏坚定意志,也是造成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原因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东西差距、南北差距逐渐拉大的不平衡局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6]经济发达地区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正好与之相反。
2.就业中介机构质量不高,校企合作步履维艰
目前社会上的就业中介机构如一些“人才交流中心”、“就业信息中心”等大都采取就业形势讲座、政策咨询等方式宣讲相关政策,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模式上都比较单一,存在许多问题。在校企合作上,由于双方的劳动关系模糊、学生实习期限较短、权利义务缺乏法律规范等原因致使“校企合作”步履维艰。
3.自主创业的外部环境不佳
尽管政府一再鼓励和提倡大学生创业,但受传统思想影响,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创业并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在资金支持、政府政策、商务环境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并未将创业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从调查结果看,仅有20%的同学参加过创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学习,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即使开设了,也是作为公选课进行的,没有太多可借鑒的成功经验,讲课难度大,从事创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数缺乏创业经历以及场地、资金的限制,实际接受创业教育的人数还不足在校学生总数的10%,学生通过大学阶段学习获得的创业知识和能力还远不能满足创业的要求。[7]
三、解决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解决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个人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地方院校层面
1.调整专业结构,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理念
地方院校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树立“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服务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以此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8]地方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从新生进校抓起,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开发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引导其自主创业并开展“创业教育”,进行就业观念和技能培训;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趋势,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 2.加大校内的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努力实现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为确保就业服务与指导的实效,就业服务与指导机构必须与行政部门分离,逐步形成就业服务与指导人员的职业化、就业服务与指导队伍的专家化;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对就业服务与指导的必要的经费及人员编制,为就业服务与指导人员创造学习深造、定期培训、职称评定的条件和机会;就业服务与指导人员要加强对就业服务与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所谓校企合作,是指院校和企业双方基于各自优势,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人才需求基础上与企业互动的人才培养方式。[9]地方院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合作,搭建“校企合作教育平台”实现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个人层面
要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在当前形势下要“先就业、后择业”,要打破“铁饭碗”的错误思想,降低期望值;在校期间应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各类技能训练,多考证,为找工作增加筹码;可以继续进行深造,考研、考博或出国,提高就业竞争力;要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端正心态,理性就业。
(三)政府层面
1.推进和深化改革,努力发展经济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技术进步可以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产品价格的下降,进一步引发商品需求增加,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应重视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的那些投资少、收效快、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和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大学生就业。
2.从宏观上加大对高校的调控与引导
政府要在宏观上对高校的招生进行调控,政府要从招生源头上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每年招生计划的审批,应从总量上考虑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比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做出科学的预测,根据各专业就业率情况来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需求一般、就业率低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10]只有从招生源头上着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难的矛盾。
3.对企业和大学生重在政策支持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政府扮演着主导角色。一方面,政府可以为学校和企业牵线搭桥,加强校企的联系与合作,并给予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可以给予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政策优惠,降低就业过程中户籍等方面政策的限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贫困、边远地区或基层就业等。如“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
4.加快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
加快立法进程,制定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法规。高校就业服务与指导是整个社会就业市场中的一个中介形式。它能否得以顺利开展、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用人背景,即是否需要有一个较为规范、正常的劳动力就业市场运转机制来保障。我国应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就业市场体系,要在制度上、法规上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坚持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真正体现就业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11]
(四)用人单位层面
用人单位应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地方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消除用人歧视,要勇于发现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的优点与长处;用人单位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用人单位服务的,这不仅仅是高校本身的事,所以企业也应参与到毕业生培养的成本分担的主体中;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用人观,优化配置人才结构,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佳组合,形成具有较高劳动效率的生产率。[12]要针对职业需要,招聘适宜学历的人员,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形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之,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诸多因素。要想使其摆脱当前的就业困境,需多方努力并且相互之间协调合作。真正构建起一个多方参与的援助自助体系,这样才有可能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摆脱就业困境,最大限度的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 高曙光,刘东平等.地方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
[2] 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EB/OL]. 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http://www.ncss.org.cn/
[3] 王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应对策略[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4).
[4] 彭时敏.地方院校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困境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2009.(5):109-111.
[4] 中國青年研究[J].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办,2010.(03):96-104.
[6] 周劲松.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4).
[7] 韩旭.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及研究对策[J].新西部.就业研究,2009.(22).
[8] 易清传.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12).
[9] 李海.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缝点与对接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
[10] 黄景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9.(4):32-35.
作者简介
刘昳,女,1977年08月出生,甘肃甘州人,公共管理(MPA)硕士,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助理研究员。
【关键词】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就业则是社会就业的主要部分。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有727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
一、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走进了“大众化”的阶段,大学生毕业人数剧增。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00-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2万、495万、559万和611万,[1]2013和2014年分别是699和727万,加上此前未能如期就业的毕业生,2014年的就业问题任重道远。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依次是76%、77%、70%、68%、68%。[2]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就更为困难。
二、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一)院校本身的因素
1.地理位置先天不足,信息不畅,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薄弱,在就业指导方面投入不足;就业指导队伍相对落后缺乏专职指导教师、专业学习和培训;就业指导的内容也只停留在就业分析、收集就业信息的层面,这就导致学生获得的就业技能和信息有限。
2. 高校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的立足于自身的师资条件。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突出。[3]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大为突出,在专业设置上“追新追热”,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给过剩。
3.就业的社会资本缺乏。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网络,是由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构成的资源的集合体,人们以社会关系为手段,以人情法则为指导,进行社会交换以换取自己想要的社会资源。[4]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资本普遍缺乏。主要表现在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社会资本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毕业生都缺少可依靠的社会关系,在资源占有的“质”和“量”上都相对不足。
(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择业观念偏差,存在“自愿性失业”现象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但许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未根本改变,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存在的差距较大,他们一味的强调要进机关、当白领,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认识社会职位的要求,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社会定位,往往眼高手低,片面追求城市,不愿去乡镇和基层发展,存在“自愿性失业”现象。[5]因此,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对择业成功与否关系重大。
2.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限并与社会需求脱钩
由于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在具备基本素质的基础上,按照单位的要求来从事相关工作,需要的主要是复合型和专业技术型人才。大学生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轻修养重功利等现象,从而导致其缺乏实践能力,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及专业实习相脱钩,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创业资金有限,缺乏理性和坚定的意志
大学生创业难究其原因在于:资金不足。根据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经验不足,对社会缺乏了解,很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知识欠缺,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了解甚少;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缺乏理性,对创业缺乏坚定意志,也是造成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原因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东西差距、南北差距逐渐拉大的不平衡局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6]经济发达地区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正好与之相反。
2.就业中介机构质量不高,校企合作步履维艰
目前社会上的就业中介机构如一些“人才交流中心”、“就业信息中心”等大都采取就业形势讲座、政策咨询等方式宣讲相关政策,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模式上都比较单一,存在许多问题。在校企合作上,由于双方的劳动关系模糊、学生实习期限较短、权利义务缺乏法律规范等原因致使“校企合作”步履维艰。
3.自主创业的外部环境不佳
尽管政府一再鼓励和提倡大学生创业,但受传统思想影响,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创业并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在资金支持、政府政策、商务环境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并未将创业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从调查结果看,仅有20%的同学参加过创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学习,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即使开设了,也是作为公选课进行的,没有太多可借鑒的成功经验,讲课难度大,从事创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数缺乏创业经历以及场地、资金的限制,实际接受创业教育的人数还不足在校学生总数的10%,学生通过大学阶段学习获得的创业知识和能力还远不能满足创业的要求。[7]
三、解决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解决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个人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地方院校层面
1.调整专业结构,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理念
地方院校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树立“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服务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以此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8]地方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从新生进校抓起,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开发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引导其自主创业并开展“创业教育”,进行就业观念和技能培训;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趋势,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 2.加大校内的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努力实现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为确保就业服务与指导的实效,就业服务与指导机构必须与行政部门分离,逐步形成就业服务与指导人员的职业化、就业服务与指导队伍的专家化;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对就业服务与指导的必要的经费及人员编制,为就业服务与指导人员创造学习深造、定期培训、职称评定的条件和机会;就业服务与指导人员要加强对就业服务与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所谓校企合作,是指院校和企业双方基于各自优势,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人才需求基础上与企业互动的人才培养方式。[9]地方院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合作,搭建“校企合作教育平台”实现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个人层面
要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在当前形势下要“先就业、后择业”,要打破“铁饭碗”的错误思想,降低期望值;在校期间应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各类技能训练,多考证,为找工作增加筹码;可以继续进行深造,考研、考博或出国,提高就业竞争力;要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端正心态,理性就业。
(三)政府层面
1.推进和深化改革,努力发展经济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技术进步可以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产品价格的下降,进一步引发商品需求增加,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应重视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的那些投资少、收效快、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和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大学生就业。
2.从宏观上加大对高校的调控与引导
政府要在宏观上对高校的招生进行调控,政府要从招生源头上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每年招生计划的审批,应从总量上考虑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比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做出科学的预测,根据各专业就业率情况来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需求一般、就业率低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10]只有从招生源头上着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难的矛盾。
3.对企业和大学生重在政策支持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政府扮演着主导角色。一方面,政府可以为学校和企业牵线搭桥,加强校企的联系与合作,并给予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可以给予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政策优惠,降低就业过程中户籍等方面政策的限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贫困、边远地区或基层就业等。如“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
4.加快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
加快立法进程,制定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法规。高校就业服务与指导是整个社会就业市场中的一个中介形式。它能否得以顺利开展、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用人背景,即是否需要有一个较为规范、正常的劳动力就业市场运转机制来保障。我国应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就业市场体系,要在制度上、法规上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坚持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真正体现就业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11]
(四)用人单位层面
用人单位应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地方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消除用人歧视,要勇于发现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的优点与长处;用人单位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用人单位服务的,这不仅仅是高校本身的事,所以企业也应参与到毕业生培养的成本分担的主体中;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用人观,优化配置人才结构,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佳组合,形成具有较高劳动效率的生产率。[12]要针对职业需要,招聘适宜学历的人员,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形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之,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诸多因素。要想使其摆脱当前的就业困境,需多方努力并且相互之间协调合作。真正构建起一个多方参与的援助自助体系,这样才有可能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摆脱就业困境,最大限度的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 高曙光,刘东平等.地方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
[2] 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EB/OL]. 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http://www.ncss.org.cn/
[3] 王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应对策略[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4).
[4] 彭时敏.地方院校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困境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2009.(5):109-111.
[4] 中國青年研究[J].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办,2010.(03):96-104.
[6] 周劲松.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4).
[7] 韩旭.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及研究对策[J].新西部.就业研究,2009.(22).
[8] 易清传.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12).
[9] 李海.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缝点与对接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
[10] 黄景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9.(4):32-35.
作者简介
刘昳,女,1977年08月出生,甘肃甘州人,公共管理(MPA)硕士,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