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相比于初中,高中化学在知识难度和广度上都大幅提升,教学逐步趋向理论化、系统化。高中化学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向定量分析发展,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传输概念、总结规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随之提高。因此,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成为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结合学情优化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接受知识,自主消化,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提升思维,感受学科魅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优化设计;思维培养
高中化学讲究多动手、多讨论、多学习、多思考等综合能力的发展,这就要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鼓励其通过实践感悟,找到学习化学的感觉,培养学科探究习惯。为了落实这一点,可借助教学设计的优化实验,帮助学生更快地建立学科思维。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有计划地安排课堂学习,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灵活地进行教学,进而让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取得高分。
一、 注重基础知识的设计
出于考查学生能力的目的,大部分高中化学题目难度都较大,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和一定的解题能力才能有效解决问题。难题本质上都是基本知识点的综合和延伸,所以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是优化设计中的一环,不仅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概念、规律,更要培养其在处理问题时的逻辑思维,但是如果一旦有某个知识点出现问题,在解题时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思维能力的强化和提升,离不开基础知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例:关于单质、混合物、化合物的区分。
下面的示例图中,“”表示一个氢原子,“”表示一个氧原子,其中能宏观表示物质的组成为混合物的选项是()
此题通过图示的方法考查学生对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分,抓住了基础,而且题目形象生动,对学生记忆理解也有很大帮助。其中A选项是化合物H2O,B选项是单质H2,C项是由H2和O2组成的混合物,D项是单质O2
化学基础知识繁杂多样,学生死记硬背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老师在教学设计基础知识时一定要注意方式,这样学生才能容易理解记忆,从而掌握基础知识,为化学思维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注重思維的由浅入深
根据以往经验,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总会受到重点问题的影响,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入研究的习惯。一方面,关注学生解题时遇到的障碍,鼓励其自主思考,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根据问题的不同层次,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启发,促进思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发现学生的阶段问题,也可以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从一个知识点出发,联系到不同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最后形成概念框架。另外,在此过程中也会使不同思维阶段的学生都受益,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们以对混合物的分离这一题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例:分离CaCl2和KCl两种固体混合物。
首先要进行定量分析,我们运用实验的方法是通过什么实验原理及要用到哪些实验仪器,要根据两种固体的不同化学性质进行设计,可以简单地用下面的框图来表示实验方法。
在学生定性分析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定量分析的方法,即要把混合物分离出来并计算它们各自的质量。这样,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老师可以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比如加入的K2CO3溶液可否过量?怎么检测是否过量?滤液中的剩余K2CO3可否除去,请说出方法。由称量烘干后的CaCO3质量,计算所得的KCl的质量是偏大还是偏小?这些都是在定量分析计算中会遇到的问题,老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探究,在逐步探究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分析思维和实验思维,通过实验步骤有层次地提出每个阶段对应的问题,教会学生在实验计算中利用化学思维进行解答,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
化学中有效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养成自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三、 注重思维的灵活性
高中化学灵活度很高,题型变化多种多样,基于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拓展其思考问题的角度,摆脱单一的思维模式,发散性地看待问题。通过学生已有认知,他们可以解决最基础部分的问题,在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时就要引导其进行知识迁移,利用经验与认知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在设计题目时,要注重题目设计的新意,基本知识点不变,但是题目要有新意,可以让学生训练敏锐的思维,让学生在多变的题目中一眼看到问题的本质,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果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木炭,所得的气体中含有多种化合物,请问怎样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H2和CO?此题为自由实验题目,其检测方法如下图:
混合物→净化→干燥→设计实验→验证气体
CO、H2OCO2、H2→除CO2→除H2O→CO、H2和CuO反应→验证H2O→验证CO2
又如:硝酸铜和硝酸银溶液一共100 mL,其c(NO3-)=4 mol/L,之后加入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之后,把沉淀干燥称量得质量为24.8 g,若把此沉淀放入稀盐酸中没有气体放出,在滤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直至沉淀完全,过滤沉淀烘干称量得4 g,要求出锌的质量为多少。
上述两个例题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考查是重点,如果要训练学生突破化学思维定势,设计这类题型难度较大、知识综合强的题目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突破,逐步提高化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化设计课堂内容和课堂习题,通过良好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化学思维。只有让学生拥有了适合于化学学习的思维习惯,才能更好地学好化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优化设计;思维培养
高中化学讲究多动手、多讨论、多学习、多思考等综合能力的发展,这就要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鼓励其通过实践感悟,找到学习化学的感觉,培养学科探究习惯。为了落实这一点,可借助教学设计的优化实验,帮助学生更快地建立学科思维。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有计划地安排课堂学习,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灵活地进行教学,进而让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取得高分。
一、 注重基础知识的设计
出于考查学生能力的目的,大部分高中化学题目难度都较大,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和一定的解题能力才能有效解决问题。难题本质上都是基本知识点的综合和延伸,所以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是优化设计中的一环,不仅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概念、规律,更要培养其在处理问题时的逻辑思维,但是如果一旦有某个知识点出现问题,在解题时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思维能力的强化和提升,离不开基础知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例:关于单质、混合物、化合物的区分。
下面的示例图中,“”表示一个氢原子,“”表示一个氧原子,其中能宏观表示物质的组成为混合物的选项是()
此题通过图示的方法考查学生对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分,抓住了基础,而且题目形象生动,对学生记忆理解也有很大帮助。其中A选项是化合物H2O,B选项是单质H2,C项是由H2和O2组成的混合物,D项是单质O2
化学基础知识繁杂多样,学生死记硬背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老师在教学设计基础知识时一定要注意方式,这样学生才能容易理解记忆,从而掌握基础知识,为化学思维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注重思維的由浅入深
根据以往经验,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总会受到重点问题的影响,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入研究的习惯。一方面,关注学生解题时遇到的障碍,鼓励其自主思考,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根据问题的不同层次,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启发,促进思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发现学生的阶段问题,也可以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从一个知识点出发,联系到不同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最后形成概念框架。另外,在此过程中也会使不同思维阶段的学生都受益,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们以对混合物的分离这一题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例:分离CaCl2和KCl两种固体混合物。
首先要进行定量分析,我们运用实验的方法是通过什么实验原理及要用到哪些实验仪器,要根据两种固体的不同化学性质进行设计,可以简单地用下面的框图来表示实验方法。
在学生定性分析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定量分析的方法,即要把混合物分离出来并计算它们各自的质量。这样,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老师可以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比如加入的K2CO3溶液可否过量?怎么检测是否过量?滤液中的剩余K2CO3可否除去,请说出方法。由称量烘干后的CaCO3质量,计算所得的KCl的质量是偏大还是偏小?这些都是在定量分析计算中会遇到的问题,老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探究,在逐步探究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分析思维和实验思维,通过实验步骤有层次地提出每个阶段对应的问题,教会学生在实验计算中利用化学思维进行解答,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
化学中有效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养成自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三、 注重思维的灵活性
高中化学灵活度很高,题型变化多种多样,基于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拓展其思考问题的角度,摆脱单一的思维模式,发散性地看待问题。通过学生已有认知,他们可以解决最基础部分的问题,在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时就要引导其进行知识迁移,利用经验与认知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在设计题目时,要注重题目设计的新意,基本知识点不变,但是题目要有新意,可以让学生训练敏锐的思维,让学生在多变的题目中一眼看到问题的本质,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果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木炭,所得的气体中含有多种化合物,请问怎样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H2和CO?此题为自由实验题目,其检测方法如下图:
混合物→净化→干燥→设计实验→验证气体
CO、H2OCO2、H2→除CO2→除H2O→CO、H2和CuO反应→验证H2O→验证CO2
又如:硝酸铜和硝酸银溶液一共100 mL,其c(NO3-)=4 mol/L,之后加入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之后,把沉淀干燥称量得质量为24.8 g,若把此沉淀放入稀盐酸中没有气体放出,在滤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直至沉淀完全,过滤沉淀烘干称量得4 g,要求出锌的质量为多少。
上述两个例题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考查是重点,如果要训练学生突破化学思维定势,设计这类题型难度较大、知识综合强的题目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突破,逐步提高化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化设计课堂内容和课堂习题,通过良好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化学思维。只有让学生拥有了适合于化学学习的思维习惯,才能更好地学好化学。